㈠ 为什么说运动可以降血糖
运动可以大大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肌体的亲和力,而且还可以加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可以起到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的明显作用。
长期、规律性的运动可以大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单次运动则有助于降低运动时和运动后的血糖水平。比如这餐吃的有点多,饭后赶紧适量运动一下,就可以快速降低自己的餐后血糖水平,使其稳定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能够适量减少用药量。
合理的运动对于糖友们来说好处非常多,它能够使全身的代谢旺盛,让肺部的通气功能增强,肺活量加大,肺泡与毛细血管接触面积加大,氧与二氧化碳交换加快,大大加速血液循环,心搏出量增加,因此可以大大增强心肺功能。
运动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也特别有利于改善微血管病变,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肌病、肾病、眼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的发生与发展。
适量的运动对骨骼有明显的强健作用,可增加骨骼支架内在的承重预应力。而且运动使肌肉收缩,会不断地促进骨质生长,重建及维持产生积极的效果,刺激骨组织对钙质及其它矿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骨组织吸收的钙及其它矿物质不断在骨架储蓄以增加骨密度的峰值,补充巩固骨微细结构,有助于阻止骨质的流失,达到防治骨质疏松、增强骨质结构的效果。
运动可以大大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堆积,促进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等的利用,以补偿葡萄糖供能不足。
㈡ 运动能不能降血糖
运动时间和运动方式
虽然运动有益健康,适量运动也可以起到辅助降血糖的作用,但是运动也要视情况而定。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并发症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锻炼身体,在锻炼身体的时候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尤其是老年人,往往是多种慢性病集一身,这个时候更要注意锻炼方式。
老年人锻炼身体,运动方式以散步为主。运动时可以参考“运动三五七原则”,“运动三五七原则”不仅适合高血压患者和高脂血症患者,也适合于糖尿病患者。每天运动三十分钟,每周运动五次,天天运动则更好。运动时注意心率变化,不能超过运动最大心率的百分之七十。
掌握好运动时间和运动方式,更要注意不能空腹运动。在空腹状态下运动,更会诱发低血糖。可以在餐后一小时进行运动,这个时候锻炼身体也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更有利糖尿病患者身体健康。
㈢ 糖尿病人饭后慢走30分钟,真的能够降血糖医生给出答案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好体内的血糖非常关键,很多人说糖尿病人在饭后走上半小时,可以降低身体中的血糖,同时还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能够帮助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
但很多人不知道,虽然饭后运动确实能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但是饭后运动也是有一个规定时间段的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
有一项针对饭后走路是否能降血糖的研究,研究人员将10名平均年龄约60岁的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这10名实验对象的血糖均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的水平),并对他们进行了三项不同的实验。
每项实验持续2天,每项实验之间的间隔是4周,在实验的两天时间内,早上运动45分钟和三餐后散步15分钟的控制血糖效果均比下午运动45分钟的效果好,但是只有用餐后15分钟散步才能够很好的降低血糖峰值。
因此该项研究显示,餐后散步,能够成为一项很好的帮助老年人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在糖尿病患者快步走开始的5至10分钟,血液中糖分消耗很少,因此降糖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在20至30分钟后,血液中的糖分大量消耗,降血糖的作用才会明显,如果超过40分钟,运动量较大,身体就开始消耗脂肪,尽管也有降糖作用,但不是最佳状态。
因此, 如果每天保持1至2次、每次持续20至30分钟轻松愉快的快步走 ,对控制血糖很有帮助,有人把快步走比喻成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药丸”。
我们吃完饭后,食物要在胃里面消化,首先要把食物磨成食糜,这个消化的过程,胃没有吸收营养,所以血糖不受影响,不会上升,然后被胃磨碎的食糜不断地进入我们的小肠。
一般饭后30分钟至1小时左右,大部分食糜都已经进入小肠,进入吸收营养阶段,血糖也升高得很快,食糜里面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剩下的残渣会进入大肠,成为粪便。
看到这里,朋友们应该已经明白了,我们的血糖在饭后30分钟到1小时会有一个最高值,但是具体是什么时间点,这个要看每个人的情况,因为各人的消化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没有统一的具体时间点。
注意运动时间
糖尿病患者运动每次连续运动的时间一般不能少于20分钟,但不宜超过1小时,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有条件者可在三餐后半小时均进行20 40分钟的适量运动,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运动的量不宜过多,更不要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可而止。
把握好运动的“度”
糖尿病患者毕竟不同于 健康 人,参加运动锻炼时必须注意掌握好分寸。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 每次时间以持续20~40分钟为宜 ,这样才能使运动治疗达到“火候”.
运动时间的掌握极为重要,既不能运动时间过短,也不能运动时间过长,否则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或者使病情加重。
观察自己的身体
在进行运动的时候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有一些患者因为能量消耗过度而发生低血糖,就很容易引发糖症状,所以要让自己多加注意,在有异常时要及时停止。
运动时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原则
糖尿病饭后运动量要注意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温馨提示:
糖尿病人要注意在发现自己出现血糖高的时候不要过于慌张,要及时跟医生沟通,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另外还要控制自己的饮食以及配合运动来让自己的血糖稳定。
同时还要注意当血糖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时,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过大的压力会导致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和情绪,也是容易导致血糖出现波动,就会让血糖持续上升而控制不了,也就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㈣ 运动降血糖效果有多大
曾有着名糖尿病学家总结道“体力活动应当视为糖尿病的治疗工具”, 并提出着名的“三驾马车”理论, 形象地把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胰岛素疗法比喻为古代战车的三匹战马, 是战胜糖尿病的三大法宝。
运动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是糖尿病运动疗法的关键机制, 胰岛素抵抗是 2 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特征, 胰岛素受体抵抗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受体质和量的改变。
运动疗法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 具有药物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治疗作用。胰岛素抵抗是肥胖性 2 型糖尿病及罹患心血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表明, 运动治疗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和/或胰岛素受体的数目, 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即使进行 150 min/ 周的行走练习, 也能对胰岛素抵抗产生有效的抑制。
步行对于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血压高于 180/110 mm Hg (1 mm Hg=0.133 kPa)的患者, 也是非常合适的运动。对能够参加较多运动方案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 有氧耐力训练与抵抗性训练结合是较好的选择。开始训练时的运动强度应在一个较为舒适的水平, 并且应该随耐力的提高逐步增加。2 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一般安排在餐后一两小时内进行,1 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最好选择早晨, 在胰岛素使用前进行, 以减少低血糖反应。 一般认为每周运动锻炼 3 次以上较为合理, 有资料表明终止运动锻炼 3 d, 由运动所改善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随之消失, 则运动的效果及累积作用就会减少。
看到有的网友说,现在都有很多降糖的药物可以选择了,没必要再谈什么饮食和运动了,吃药就行了。
其实糖尿病要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除了药物治疗,重要的还有运动和饮食控制,而且在糖尿病前期,运动治疗和饮食控制是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消耗一定的热量、减轻体重和降低血糖,但是,如运动量过大,则会引起身体不适,心慌、胸闷、气促、眩晕,甚至出现低血糖。运动量过低,则达不到运动降糖的目的。运动量直接影响运动降血糖效果。那运动量多少才合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量,这是关键。
首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提出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每周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至少150分钟。《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3提倡进行中等强度及以下的运动,不推荐高强度运动。因高强度运动可促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反而导致血糖的进一步升高;还可促使血浆中过氧化脂质增多,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使原有脏器功能损伤加重;中等强度及以下运动,肌肉可以有效地利用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利于体内脂肪燃烧,达到消耗热量、降糖的目的;低强度运动,可有效利用脂肪,消耗热量。要求有氧运动为主,适当进行抗阻训练,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50min,鼓励每周3次的中低强度抗阻训练,运动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3天。
根据以上原则,运动量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中等强度或低强度的运动量。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进行
㈤ 运动能降血糖吗
运动能降血糖吗
运动能降血糖吗,不同的运动适合在不同的时间做,在我们日常的运动中,经常运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心肺功能,如果想要锻炼自己就可以考虑这项运动,那么运动能降血糖吗?现在分享运动降血糖小技巧。
运动能降血糖吗1
运动可以降血糖。
规律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血压、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运动降血糖的方法
平衡降糖操
方法: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然后深呼吸3个回合之后将其中一只脚向前迈半步,身体的.重心落到另外一只脚上,站稳之后将前面的脚慢慢抬离地面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5秒慢慢放下腿。
这样做能够帮助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还能够帮助降低血糖。
面部降糖操
方法:将双手手掌掌面对搓至手掌发热之后放在面部。用中指从鼻翼两侧开始自上而下带动其他手指擦到额间向两侧分开,经眉毛及下眼睑、面颊而下。擦面结束之后可以十指按揉头部。
这样做能够帮助预防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并且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原地跳跃操
方法:站立之后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然后两手在身后相扣,膝关节微微弯曲之后用前足掌蹬地向上跳起,然后落地,连续跳跃10~30次,每天进行一次。
这样做能够帮助强化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并且帮助降低血糖。
开合跳跃操
方法:站立之后两臂自然下垂,前臂向前摆,两足向上跳时左右分开落下时双足合并,两臂还原。连续跳跃10~30次,每天进行一次。
这样做能够帮助增强身体的代谢,有助于体内糖、脂质代谢,促进降糖。
单脚跳跃操
方法:两脚并立站稳后一条腿向后弯曲保持离地状态,另一条腿微微屈曲向上跳跃后着地,连续跳跃10~30次,每天进行一次。
这样做能够帮助增强身体的心肺功能,加快糖代谢帮助降低血糖。
规律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血压、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运动能降血糖吗2
1、运动量的热量换算
没个人正常情况下运动消耗90千卡量是最好的。饭后一小时后做一个单元的运动,在做一小时后就可减低1-2的血糖值。
一个单元的运动量可以大致定义为80-100大卡的热量,不过这些都因人而异。
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实现一个单元的运动量
散步 :每分钟100步,坚持30分钟。
类似运动:逛街、家务、太极。
慢跑 :每分钟110步,坚持20分钟
类似运动:跳舞、体操、骑单车。
小跑 :每分钟120步,坚持10分钟
类似运动:爬山、走楼梯、羽毛球。
2、运动强度的数据
糖尿病患者最好做一些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最佳的时间就是饭后一个小时。
运动强度应保持心率控制在有效心率区内。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问什么是有效心率区?
就跟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心血管系统也只有在一定的运动强度刺激下才能得到改善,但这个强度又不能太高,否则就变成了无氧代谢运动了。这个心率范围叫做“有效心率区”。掌握了有效心率区后,就能在从事不同运动时自己控制运动量和强度了。
㈥ 快速降糖运动
很多人知道在日常坚持运动对身体来说是有极大的好处,特别是糖尿病人,如果在控制血糖期间能够坚持运动,是能够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控糖效果。而在生活中虽然很多糖尿病人也都知道这一点,在控制血糖的时候也能够让自己坚持运动,但是有一些糖尿病人因为采取不适当的运动方式让自己的血糖得不到稳定。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在选择运动进行降糖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适合的运动。
三、瑜伽
瑜伽是一种比较舒缓的运动,这个运动对于一些孕妇以及老年人来说是比较适合的,在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的时候可以采取这个运动来帮助自己消耗能量,并且让血糖稳定。
四、踢毽子
踢毽子运动也是比较适合糖尿病人的,因为在踢毽子的时候可以让患者全身的肌肉进行运动,这样也就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让身体的血糖代谢加快,进而让血糖降到最低。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在日常是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只是在运动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才能够让身体多余的热量以及糖分被消耗,能让血糖下降并且让血糖稳定。
㈦ 要运动多长时间,血糖才可以达标,你知道吗
我们在进餐之后,自身血糖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如果真的可以把进餐之后每一时刻的血糖值相连,则可以汇成一波状曲线,波峰位于餐后的一个小时,餐前与餐后3小时血糖则处于基线的水平。
无论是锻炼、旅行还是仅仅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户外活动都是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之一。无论你是喜欢海滩、滑雪或徒步,了解你的血糖会如何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于保持安全和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严重晒伤的负面影响尤其显着。当我们被严重晒伤时,身体会释放一种叫作皮质醇的激素,也被称为“压力”激素,它可以刺激你的肝脏分泌葡萄糖并增加一定的胰岛素抵抗。因此避免这种情况的最明显和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涂防晒。并且戴上抗紫外线的帽子和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