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准妈妈肚子疼就是要生了吗到底哪种疼才是真的临产讯号
腹痛是准妈妈临产前释放出的准确信号之一,因此一部分准妈妈就误解了,以为肚子疼就代表要分娩了。其实并不是,只有胎宝宝入盆后产生的宫缩疼痛,才代表准妈妈进入了临盆阶段,其余的腹痛可能只是“误导信号”。
这时候,准妈妈们别犹豫,记得赶紧叫上家人,带上提前准备好的待产包朝着医院出发吧!很快就可以跟宝宝见面了哦!最后祝大家生产顺利,喜得贵子、贵女!
❷ 分娩前刚开始出现的阵痛是什么样子的啊,多久痛一次啊,谁告诉我一下啊
临产前的宫缩有节律性,每次宫缩都是由弱至强,维持一段时间,一般30—40秒,消失后进入间歇期,为5—6分钟。疼痛一开始是半个小时两三次,每次持续45秒,这还是可以忍受的,后来就变为10分钟两次,每次持续2-3分钟,这才真正转化成有效宫缩,宫口在这样的收缩下才会渐渐打开。 宫缩时会痛而且手摸肚皮时会有紧绷感.如果有阵痛并有见红或流水这就是临产的症状. 但是每个人情况还是会有所不同的。
❸ 临产征兆是突然出现的吗
临产征兆是突然出现的吗
临产征兆是突然出现的吗,孕妇十月怀胎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这个时候是即将生下孩子的时候,此时就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了,下面为大家分享临产征兆是突然出现的吗。
临产征兆是突然出现的吗1
一般说来临产症状表现比较多,肚子发硬、胎位下降、胎动次数减少,或者是出现不规律的宫锁都属于常见现象。正常的情况下分析说,如果腹部没接触其他不良刺激,也没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应该是不会突然发生的。在孕晚期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最好是能够定期去医院做好产检工作,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并做好自我防护措施,以防发生意外。
分娩前大概几天有征兆
1、上腹压力减轻:初产妇可能在临产前1-2周经历这一变化,这时因为胎头下降进入骨盆,腹腔的压力逐渐减轻,上腹部被解放,准妈妈的呼吸随之变得轻快,食欲也有所增加。
2、下腹坠胀:随着胎头的下移,子宫下方的膀胱、直肠等组织受到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准妈妈可能会常常有明显的坠胀感,出现尿频、腰酸等不适。
3、假宫缩:一般在临产前1-2周出现,常见表现为宫缩无规则,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准妈妈会觉得肚子发紧和腹痛。假性宫缩通常不会持续超过30秒,力度也不强,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小剂量的镇静剂可以将其抑制住。
4、真宫缩:宫缩起初无规律,力度增强,每次持续时间延长,间歇缩短,然后慢慢变得有规律。一阵又一阵腹痛的腹痛向准妈妈袭来,疼痛感增强,表明分娩即将到来。
5、见红:常出现在临产前的24-48小时之内,准妈妈的下体会流出一些混有血丝的粘性液体,这是即将临盆的一大信号。但是如果发现阴道流出的是鲜红的血液,或是出血量超过正常经期量,那么不是正常的临产征兆,可能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意外造成的,需立马就医。
6、破水:随着宫缩的逐步加剧,造成子宫内压力增加,子宫颈口逐渐打开,胎儿下降,促使羊膜囊自然破裂,羊水由准妈妈阴道流出。一旦破水,胎儿娩出也快开始了。
临产前的注意事项
准妈妈除了提早要准备好待产包,还需要和家人做好以下一些准备:
1、储存好医院以及医生的电话,确保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联系到他们。
2、设计好去医院的路线以及交通方式,最好事先演练一下,计算好所需时间。
3、准备一条路线备选方案,如果出现交通拥挤情况,比如上下班高峰,确保能及时到达医院。
4、提前将预产期告知老板和同事,把手头的工作与同事交接好。
5、将家务料理好,事先联系家人、朋友或看护,请他们照顾孩子、宠物以及处理其它家庭琐事。
6、孕晚期确保身旁随时有人陪伴。
临产征兆是突然出现的吗2
临产征兆有哪些
临产征兆第一部曲:轻松
准妈咪会感觉上腹部轻松多了,呼吸比以前畅快,食欲也会大开,食量增多。但也会感觉下腹部沉重,有下坠感,好像胎儿要掉出来一样。这时,距离生产大概还需要2星期左右,准妈妈不需要太过紧张,快去检查一下待产包的东西吧,看看有啥遗漏的!
临产征兆第二部曲:见红
当阴道出现茶褐色、粉红色或红色的血性粘液,并且出血量少于月经量时,称为见红。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兆,一般在阵痛前的24小时出现,但也因人而异。如果准妈妈出现的只是少量的血丝,这种情况则不必太紧张,可以留在家里先观察一段时间,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但如果流出的是鲜血,超过月经量,或伴有腹痛的,则要第一时间去医院!
临产征兆第三部曲:宫缩
如果准妈妈感觉肚皮一阵阵发紧,刚开始可能是不规律的,但后面呈规律性出现的的现象就称为宫缩。宫缩初期的间隔时间大约是10分钟一次,孕妇会感到腹部阵痛,随后阵痛的持续时间会逐渐延长至40秒~60秒
当规律性宫缩变约3~5分钟时,就要赶紧去医院了。因为分娩会消耗很多体力,所以建议准妈妈可以在疼痛间隙期,吃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品,以便储存分娩能量。
临产征兆第四部曲:破水
当胎膜破裂后,羊水会经阴道流出,感觉像是一股暖流出来了,这种现象就是“破水”。绝大多数准妈妈在子宫口全部张开前后破膜,少数在开始临产前破膜。
所以,孕后期破水,就表示要开始分娩了。破水后,不管在什么场合,准妈妈都应立即平躺,防止羊水流出,否则,容易造成胎儿缺氧,同时,要第一时间打电话叫救护车,另外,在去往医院的路上,也要注意让准妈妈平躺哦!
临产前精神或身体处于疲惫状态,是会影响生产的哦。所以准妈妈在分娩前,一定要吃好休息好,最好不要随便外出;注意营养,少食多餐,使体内能量充足。
临产征兆是突然出现的吗3
临产征兆要多了解
一。阴道见红
一旦发现有阴道见红的情况孕妇就应该马上去医院待产,因为通常情况下在阴道见红的24小时内都会分娩。所谓的阴道见红其实就是阴道出现血一样的分泌物,俗称“见红”,其量一般少于平时的月经。但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出血量超过月经量的话就要引起警惕了。
二。腰痛腹痛
大部分孕妇在怀孕期间都经常性的会出现有腰酸等症状,专员指出这是由于子宫增大,从而导致腰部肌肉过度疲劳所致。然而在怀孕八个月时间之后
孕妇腰酸的情况会更加的频繁以及严重,同时部分孕妇还会伴有腹痛等症状,这些表现都在提醒孕妇已经越来越接近分娩时间了。约接近临产期,这个时候孕妇不管是站立、坐着、行走,都会感觉到腹部一阵一阵发紧、变硬。
之所以会出现有腰酸腹痛等症状,多半是因为子宫收缩频繁所致,这个时候宫缩的'间隔在十几分钟至两小时。而且多半在晚上出现,而临产前宫缩变成每隔2至3分钟1次,每次持续30~40秒时间。
三。宫底降低
随着预产期的越来越接近,这个时候出现的分娩前征兆也就越多,尤其是在正式分娩的前两周时间里,这个时候孕妇还会出现有子宫底下降的现象。专员提醒这部分女性,这个时候应该时刻都做好分娩的准备,因为一旦有子宫底下降的情况就表现胎儿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出来了。而且这个时候孕妇还会明显感觉到胎动较前减少,这是极为明显的症状。
除此之外,这个时候的孕妇还有可能会出现有下腹坠胀、腰酸腿痛以及阴道分泌物增加等症状,这些症状五一不表明胎儿的头已经降入骨盆。
四。便意增多
孕妇在接近预产期这段时间里,会出现有小便以及便意增多的情况,这些都是典型的临产征兆。因此这部分孕妇这个时候必须要特别的注意,应该尽快做好分娩前的准备,比如像衣物、用品都能够,尤其是要注意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之所以临产期间会出现有便意增多的情况,是由于怀孕晚期胎儿的头部伸入骨盆内所致。
在这种情况下盆骨的长大会对子宫附近的膀胱和直肠产生压迫,同时还会对膀胱以及直肠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才会出现有便意和尿意增加的情况。
孕产专员提醒临近预产期的孕妇,这些都是临产征兆,孕妇在怀孕期间必须要多注意这些,对于产前征兆一定要多了解以及分辨,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其实产前征兆有很多,只要孕妇在平时多观察,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分娩前的征兆。
❹ 临产后子宫收缩特点正确的是
临产后子宫收缩特点正确的是
临产后子宫收缩特点正确的是、能够生下一个可爱的宝宝是很幸福的事情,临近生产,准妈可能会很紧张,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以为是宝宝要发动了,匆匆忙忙地往医院跑,闹了不少乌龙。下面看临产后子宫收缩特点正确的是。
临产后子宫收缩特点正确的是1
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力量,能迫使宫颈短缩、子宫颈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及胎儿、胎盘娩出。宫缩从分娩开始一直持续到分娩结束,临产后正常宫缩具有以下特点:
1、节律性: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宫缩是具有节律的阵发性收缩,每次阵缩由弱渐强(进行期),并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再由强渐弱(退行期),直到消失进入间歇期。宫缩时子宫壁血管受压。
胎盘血液循环暂时受到一定干扰,两次宫缩间歇,子宫肌肉基本放松,胎盘血液循环恢复。此节律性对胎儿有利。阵缩如此反复出现,直到分娩全过程结束。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30秒,间歇期约5~6分钟。随着产程进展。
子宫阵缩时间延长,间歇期渐短当宫口开全之后,子宫收缩持续可达60秒,间歇期可短至1~2分钟。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也逐渐增加,宫腔压力于临产初期可升高至3、3~4、0KPa(25~30mmHg)。
于第一产程末可增至5、3~8、0KPa(40~60mmHg),于第二产程期间可达13、3~20、0KPa (100~150mmHg),而间歇期宫腔压力则为0、8~1、6KPa(6~12mmHg)。
2、对称性和极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受起搏点控制),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以每秒约2cm的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15秒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此为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子宫底部收缩力几乎是子宫下段的两倍,此为子宫收缩的极性。
3、缩复作用:子宫平滑肌与其他部位的'平滑肌和横纹肌不同。子宫体部为收缩段,子宫收缩时,其肌纤维短缩变宽,收缩之后肌纤维虽又重新松驰,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作用。随着产程进展,缩复作用使子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子宫颈管逐渐展平。
临产后子宫收缩特点正确的是2
临产后正常的子宫收缩都是有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和缩复作用。节律性是正常宫缩由弱渐强,维持30-40秒再由强变弱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3-4分钟。极性是宫底部宫缩最强。
子宫下段宫缩弱,促进宫口扩张,胎头下降。如果子宫收缩这些特点发生异常,如节律性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称之为宫缩乏力,会引起宫口扩张缓慢,导致产程延长,孕妇会出现疲乏无力。
如果子宫收缩极性发生异常,子宫下段宫缩力比宫底部强,宫口不扩张,胎头不下降。孕妇会出现下腹部疼痛难忍,拒按,时间过长易发生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所以产程中要严密观察子宫收缩的特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不良结局。
产后子宫收缩是具有节律性的,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阵痛”,表现每次宫缩都是由弱到强,维持一定时间,又由强到弱,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隔几分钟,再进入下一次宫缩,如此反复。这种节律性既有利于胎儿娩出,在间歇期,子宫血流量又恢复原来水平,可以避免胎儿因子宫收缩造成乏氧。
临产后子宫收缩还有对称性,表现为子宫收缩开始于两侧的子宫角部,然后向宫底中线集中,再向子宫下段扩散,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可以使子宫收缩力均匀、协调地扩展到整个子宫。
临产后子宫收缩具有极性,表现在宫底部最强也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这种子宫收缩特点有利于胎儿下降及宫口扩张。
临产后子宫收缩还具有缩复作用,我们知道,子宫收缩时,肌纤维是缩短变宽的,可在间歇期肌纤维它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会比原来短,经过反复的子宫收缩,肌纤维会越来越短,这样宫腔内容也就逐渐缩小,这样会迫使胎先露下降、宫颈管逐渐缩短和消失,有利于分娩。
临产后子宫收缩特点正确的是3
“真假”宫缩辨别小技巧
宫缩是怎样的感觉?准妈通常感觉到小腹一阵发紧发硬,有一种类似痛经的坠胀和酸痛感。只要它出现,你的身体会很轻易辨别出“哦,原来这就是宫缩!”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宫缩都意味着你临产了,宫缩也分“真假”:
“假宫缩”:通常夜间出现,清晨消失,持续时间短,不规律,强度不会一直增加,起个身换个坐姿可能就能缓解。
“真宫缩”:宫缩的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比如,刚开始可能是每10分钟宫缩一次,每次持续10-30秒,后来变成每 3~5 分钟左右宫缩一次,每次持续 30~60 秒,且疼痛不会因为身体活动而减轻,甚至在逐渐加强。
怀疑身体是“真宫缩”时,可以再观察下,当宫缩频率变为差不多每 5~7 分钟一次时,再去医院,避免出错白跑一趟。当然,如果你把握不准,那么还是去医院比较稳妥,自己也放心。
出现宫缩啥时候会生,医生也不知道
出现宫缩后宝宝马上就会出生了?这真的说不准。
一般来说,宫缩开始后12-14小时内,宝宝会出生。
但每个准妈情况都不同,医生也答不上来准确时间,毕竟有些人只要来点感觉,宫口就已经开到三指,很快就能生了,而有些人在医院睡一晚宫缩又消失了,只能再回家等待。
只能说肚子里这娃的节奏让人摸不透,但没办法,再坑娘的娃也只能宠着呗。
缓解宫缩疼痛
宫缩疼痛不好受,有些准妈疼起来据说能掰断栏杆。该如何缓解这该死的疼痛呢?
1、深呼吸锻炼
拉玛泽呼吸法,可以帮助准妈在分娩过程中,通过呼吸来进行放松和转移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比如,宫缩发作时,准妈可以慢慢地用鼻子吸气,再通过嘴慢慢地呼出,可以帮助减缓疼痛,渐渐放松。
2、补充好体力
大多数准妈要在产房等待数个小时,才能开全宫口迎接宝宝。所以要及时补充体力,吃些清淡易消化的时候,体力充足了才能有精神对抗疼痛,有力气分娩宝宝。
3、借助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能让准妈从第一产程开始就减少被难受的宫缩折腾,而且不影响意识清醒和宝宝健康。当宫口开全该用力时,准妈照样可以用力配合分娩。
❺ 宫缩五分钟一次 但是半小时后又没感觉了 这样持续大半天了 是规律性
一般快生的时候宫缩会很频繁的,观察一下一般没什么事。但是要随时准备了。
❻ 【经产妇阵痛多久才会生】经产妇阵痛多长时间才会分娩
经产妇阵痛多久才会生?经产妇阵痛一般6~8小时才会生。
阵痛是生产的产兆之一,也是妈妈观察是否需要入院待产的重要指标,顺利分娩的过程就是妈妈的产力、产道与宝宝身体的径线相互适应的过程,既然是相互适应就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所以分娩前长时间的疼痛是必须的,只有经过了长时间的阵疼,才能让妈妈产道的大门慢慢“打开”,让宝宝轻松的通过。一般来说,初产妈妈的宝宝通过妈妈的产道一般需要12个小时到16个小时,而经产的妈妈则只需要8个小时到12个小时。初产妇因宫颈较紧,宫口扩张较慢,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的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约需6-8小时。所以说,经产妇阵痛一般6~8小时才会生。
经产妇阵痛多久才会生:什么是阵痛
产前阵痛是指产妇分娩前因子宫收缩所产生的阵发性疼痛感。产前阵痛的出现也预示着产妇正式进入产程。
阵痛会造成子宫颈逐渐扩张和变薄,真阵痛的疼痛强度是越来越强,疼痛持续的时间是越来越久,每一次阵痛间隔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不会因为走动而减轻。当初产妇阵痛密集到3到5分钟一次,经产妇有规律阵痛时,应该尽速到医院待产。
怀孕至37~38周时便会出现让孕妈妈闻之色变的“假性阵痛”,既然名为假性阵痛,开玩笑地说“就是白痛了!”引起假性阵痛的主要原因是催产素的分泌,即将生产时,体内会开始分泌催产素,催产素一方面会诱发乳汁分泌,也会引起子宫收缩,而子宫收缩便会引起阵痛感,许多妈妈想知道“当假性阵痛出现后,何时会转为真性阵痛?”杨建国医师表示,初产妇可能为2~3周,经产妇可能短至一两天,没有一定的确切数值,妈妈只能耐心观察等待。
经产妇阵痛多久才会生:怎么区分真假阵痛
假阵痛
特点一:会有轻度的腰酸,频繁的不规律子宫收缩。
特点二:子宫收缩的持续时间短并且间隔时间长,程度不断增加。
特点三:准妈妈活动身体或者变换姿势时,子宫收缩会慢慢减弱甚至终止。
特点四:假性阵痛多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特点五:假性阵痛有时会有血性分泌物。通常为暗红色的粘稠液体多见于临产前24-48小时内。
真阵痛
特点一:越到时间后期,阵痛越来越强烈。
特点二:阵痛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慢慢出现一定的规律性。
特点三:羊水开始破裂,已经完全浸溼 *** 。
经产妇阵痛多久才会生:经产妇分娩时间与过程
一般情况下整个分娩的过程和所需的时间:
第一产程(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因宫颈较紧,宫口扩张较慢,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的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约需6-8小时。
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通常在1小时内完成。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健康小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有准妈妈会遇到假性阵痛比较频繁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要留意胎动。如果子宫收缩时,胎儿会相对进入缺氧状态,收缩过后,准妈妈可以留意是否出现胎动。假性阵痛出现的时候,准妈妈要按时排尿。另外准妈妈在假性阵痛来的时候,坐下来休息,注意不要挤压肚子。准妈妈还可以借助拉玛泽呼吸法来借助呼吸来分散注意力,也可以作为产前的练习。也可以让宝爸帮忙 *** 腰背,可以缓解疼痛。
❼ 临产正常宫缩的特点
临产正常宫缩的特点
临产正常宫缩的特点,怀孕是一个女人最需要时刻小心的时期,稍有不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产检时一定要做的,胎儿的发育要十分注意,下面我们来看看临产正常宫缩的特点。
临产正常宫缩的`特点1
临产后正常的子宫收缩都是有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和缩复作用。节律性是正常宫缩由弱渐强,维持30-40秒再由强变弱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3-4分钟。极性是宫底部宫缩最强,子宫下段宫缩弱,促进宫口扩张,胎头下降。如果子宫收缩这些特点发生异常,如节律性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称之为宫缩乏力,会引起宫口扩张缓慢,导致产程延长,孕妇会出现疲乏无力。
如果子宫收缩极性发生异常,子宫下段宫缩力比宫底部强,宫口不扩张,胎头不下降。孕妇会出现下腹部疼痛难忍,拒按,时间过长易发生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所以产程中要严密观察子宫收缩的特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不良结局。
关于正常宫缩的特点
①节律性。
②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以微波形式向中央集中,左右对称,称为对称性。
③极性: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称为极性。
④缩复作用: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放松,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而较前略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作用。
临产正常宫缩的特点2
临产后正常宫缩具有以下特点:
1、节律性 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宫缩是具有节律的阵发性收缩,每次阵缩由弱渐强(进行期),并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再由强渐弱(退行期),直到消失进入间歇期。宫缩时子宫壁血管受压,胎盘血液循环暂时受到一定干扰,两次宫缩间歇,子宫肌肉基本放松(图39),胎盘血液循环恢复。
此节律性对胎儿有利。阵缩如此反复出现,直到分娩全过程结束。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30秒,间歇期约5~6分钟。随着产程进展,子宫阵缩时间延长,间歇期渐短当宫口开全之后,子宫收缩持续可达60秒,间歇期可短至1~2分钟。
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也逐渐增加,宫腔压力于临产初期可升高至3、3~4、0KPa(25~30mmHg),于第一产程末可增至5、3~8、0KPa(40~60mmHg),于第二产程期间可达13、3~20、0KPa (100~150mmHg),而间歇期宫腔压力则为0、8~1、6KPa(6~12mmHg)。
2、对称性和极性 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受起搏点控制),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以每秒约2cm的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15秒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此为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子宫底部收缩力几乎是子宫下段的两倍,此为子宫收缩的极性。
3、缩复作用 子宫平滑肌与其他部位的平滑肌和横纹肌不同。子宫体部为收缩段,子宫收缩时,其肌纤维短缩变宽,收缩之后肌纤维虽又重新松驰,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作用。随着产程进展,缩复作用使子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子宫颈管逐渐展平。
临产正常宫缩的特点3
宫缩即子宫有规律地收缩,是临床上孕妇产检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临产后的宫缩特点有:
1、 节律性:宫缩的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正常宫缩是宫体肌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并伴有疼痛,故有“阵痛”之称;
2、对称性:正常宫缩源于两侧宫角部,以微波形式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
3、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依次减弱,子宫底部收缩力的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2倍;
4、缩复作用:子宫收缩时,子宫平滑肌肌纤维缩短变粗,间隙期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临产后宫缩的特点包括对称性、节律性、极性和缩复作用。具体如下:
1、节律性
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每次宫缩都是由弱到强,维持一段时间后再由强变弱,然后进入子宫缩间歇期。随着产程进展,宫缩的强度逐渐增加,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隔时间逐渐缩短,临近子宫口开全时一般持续40-50秒钟,间隔2分钟左右。
2、对称性
宫缩起自于两侧的子宫角,均匀协调地向子宫底部集中,左右两侧对称,再向子宫下段扩散,最后波及整个子宫。
3、极性
宫缩力度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部位是子宫底,向下扩散的过程中逐渐减弱。
4、缩复作用
每一次子宫收缩时,子宫底部的肌纤维就缩短、变宽,宫缩结束后不能复原,反复收缩后子宫平滑肌的肌纤维越来越短,宫腔越来越小,迫使胎儿下降和宫颈管缩短、消失,胎儿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