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光潢一体化什么时间可以实现
扩展阅读
可以退出那个照片吗 2025-05-24 17:44:28

光潢一体化什么时间可以实现

发布时间: 2023-01-25 22:46:14

❶ 潢川县的经济状况

潢川被国务院大别山扶贫规划列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2015年,潢川国内生产总值达208.6亿元,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4%,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
全县民生累计支出99.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865元、10681元。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特困人员供养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1年递增。城、乡低保标准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81.8%和155.6%。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长216.7%。
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1.8亿元,增长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1亿元,增长12.7%。工业用电量增长9.8%,位居全市第一。两大产业集聚区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3亿元,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13.9%;固定资产投资121.4亿元,增长22%。其中,县产业集聚区规上企业增加值达41亿元,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69.8亿元,增长23.1%;新征地1100亩,新建标准化厂房45万平方米,主要指标达到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标准。坚持以创促建,以建促申,实施公跨铁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强与国家部委的衔接汇报力度,潢川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工作扎实推进。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商贸业态,开工建设东方国际物流港、豫南国际商城、苏中万汇龙、义乌国际商贸城、圣光医药物流园五大物流项目。精心培育旅游亮点,黄姓故里根亲文化品牌进一步创响,黄淮大丰收农业观光园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双柳晏岗等6个村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旅游扶贫试点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成了1.2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与阿里巴巴等多家国内知名电商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华英产品、空心贡面、九菇香等产品网上交易火爆。三产总量首次超过二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4%。成立了四方惠民扶贫贴息小额担保贷款支农平台,与国开行合作组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坚持项目、资金、政策集中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整合涉农资金1.1亿元,筹集资金4500万元;全年共实现3200户14320人脱贫。粮食产量稳定在14亿斤以上。潢川荣获全国首个优质糯米之乡称号,第六次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承办了全国桂花学术与产业开发交流会。首获全省红旗渠精神杯。
潢川有“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工业已形成轻纺、机电、食品、化工、建材、饲料等六大工业体系。华英是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华英的鸭子被誉为世界鸭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发布2014-2015年度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市、区)和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的决定》中,潢川喜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是信阳市唯一一家获得该荣誉的县。同时,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跻身全国148家“优秀龙头食品企业”之列。
2015年签约项目13个,合同金额79亿元,其中主导产业项目9个,合同金额4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200万美元,实际引进省外资金19.8亿元,均居全市第一。有效扩大出口创汇。全面兑现出口奖励政策,积极帮助出口企业争取政策性资金,扩大出口份额。华英集团大力开辟欧洲和中亚市场,鸭肉出口突破万吨大关,实现创汇2953万美元。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禽肉产品出口基地。全年出口创汇6725.1万美元,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运输、邮电和旅游
2014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77亿元。
2014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598万吨,客运量987万人;完成货物周转量49233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8870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2014年来潢旅游人数10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亿元。基本建成了现代农业观光园。有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获国家旅游局认定。 2006年2月,信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潢川城区向西南发展,光山城区向东北发展,两城区连片建设成豫东南新的地区性中心城市,该新城市按我市次中心城市的定位规划为中等城市”。此是为“潢光一体化”的首次提出。
2009年2月,信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潢光一体化’进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潢光一体化”正式列入信阳社会经济发展大战略。
2010年6月,信阳市政府设立“潢光一体化”规划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由时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信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2010年11月,信阳市在潢川召开潢光一体化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以“复合城区”为核心理念,通过区域“规划统筹、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提高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城际开放能力。
2012年2月,信阳市正式启动组团发展规划编制,提出年底前完成“潢光一体化”组团式空间发展规划方案。同年10月,《信阳市潢光一体化概念规划》获由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ILIA)主办的2012第二届艾景奖国际景观规划专业组设计金奖。
新城市定位为豫东南、皖西、鄂北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讯枢纽城市,以轻工、商贸为主的生态宜居复合型城市。
新城市包括五个城区组团:潢川城区、光山县城、光源新城(潢光新城)、傅店工业区、龙埂水库风景旅游区,其中,光源新城(潢光新城)为主中心、潢川、光山城区为副中心。

❷ 光州的闽台祖地

光州地处江淮地区西部,是中原地区至江南过渡性地带。西汉,武帝曾三迁徙闽中庶民处于江淮间,沟通江淮地区与闽地的南北民徙路线。两汉之末及三国,长安与洛阳两京一旦遭乱,京畿士族、百姓便逃徙而南,光州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适合士家大族耕读生活,有些择居于光州。西晋末年,宗室“八王之乱”,河洛士族先徙光州,再徙闽地。唐代,因奉诏戍边和举义,光州士民两次大批徙居闽地,遂为闽人。宋元中原每遭战乱,光州士民仍然南向徙闽。明清之际,闽地光州后裔迁徙台湾和东南亚等地,故今闽台许多大姓氏族视光州为祖根之地。 一、潢川、光山两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潢川县经济快速发展。08年,潢川县GDP总量达到98.9亿元,工业增加值33.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3亿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08年,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8万,建成区面积33.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36.6%,在全省县级排名第18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超万元。07年,在全省县域经济GDP排位第47名,位居前列。
光山发展进入快车道。08年,光山县GDP总量75.0亿元,工业增加值16.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1亿元,城镇化率2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
合并计算,两县GDP总量173.9亿元,工业增加值50.2亿元,财政收入3.8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信阳市(含师河、平桥两区),高于信阳东部的省扩权县固始23.6%。城市化水平位居信阳市之后,排名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双双超万元,为两县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潢光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优势
1、经济基础较好。综合考量两县经济总量、在省、市经济排位以及快速发展势头,启动“潢光一体化”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一体化”后能够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乘数效应,成为经济增长、城乡一体化的“发动机”
2、交通优势明显。两条(京九 宁西)铁路、两条高速公路(沪陕 大广)、两条国道(312 106)、两条光缆(京九、乌沪)、西气东输两条支线均经过潢川,形成了五个黄金“十字交叉”。使潢川县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通讯中枢地位。
3、经济区域中心地位日渐明晰。随着信阳经济一体化进程,信潢固沿路经济带已具雏形,初步形成了三个节点:西有信阳,东有固始,潢川、光山正处于中间节点。全省看,北有郑汴洛经济带,“一体化”后,加速信潢固经济带的中部隆起,势将形成南北对称的小“郑汴洛”。以潢川为中心,北有郑州,南有武汉,东有合肥,潢、光处于此圆形“一小经济圈”的中心点。历史上,两县经济基础薄弱,处于经济圈的谷地,以“一体化”为契机,促成经济规模化,建成信阳副中心,是破解困境的有效途径。
4、特色产业已具规模。潢川已形成了“世界鸭王”-华英集团、糯米粉定为国家标准的黄国粮业为龙头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已具规模,年产值超30亿元。花卉经济走向全国,建立了巩固的经销网络,年产值超16亿元;2001年始,潢川便是全国畜牧百强县,畜牧养殖产业化发展至今已进入成熟。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独具特色,是潢川经济稳定、长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体化”另一坚实基础。
5、文化资源丰富。中国金桂为代表的潢川花产业形成的花文化、黄湖、黄国故址(国保单位)、中华黄姓起源等一批历史、传统文化走向全国,以至世界华人圈,光山亦是司马光出生地。丰厚的文化要素,历史底蕴为“一体化”注入了重要的人文、个性内容,奠定了文化基础与支撑。
三、“潢光一体化”的发展机遇
历史上看,潢川即是豫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唐宋元明为光州,清设直隶州,建国初期置潢川专署,1952年迁入信阳至今,发展机遇因此中断。进入新世纪,京九铁路建成后,省政府提出了“北抓商丘,南抓潢川”的发展规划,后列入全省26个城镇化重点县和首批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全省35个扩权县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发展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中等城市的6个县之一,再次重现发展机遇。
全国看,信阳处在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的区域中心,是沿西宁铁路东承西进的中继,潢、光正处于副中心位置,“一体化”有借势发展的潜力。
进入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快“省管县”步伐。以“一体化”促成“省管县”,以“省管县”获取省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反哺“一体化”,形成良性发展,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利益于国家“促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刺激计划,潢川已争取资金3.34亿元,位于全省黄淮四市第一,全市第一,部分资金可用于启动“一体化”进程的前期准备。
四、“潢光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实践“一体化”的经验不多。前些年,河南省有过“渑义一体化”(渑池、义马)试点。“一体化”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件创新工程,要有办大事的魄力与决心,令人鼓舞的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实现中原崛起,推动信阳经济大发展”的高度,开始审视、布局“潢光一体化”。在此,提出若干思路,以期抛砖引玉。
1、整合行政资源,首先实施行政一体化。建设中心城市,周边应伴有卫星城,潢川、光山同为县级城市,无主、次之分。“一体化”的唯一选项就是“融城”。而“融城”的首要是实施行政一体化。前期可组建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机构。机构拟应市级规格,市主要领导负责,两县主要领导参加,实施“市长工程”。兼顾效率、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统一有序地进行行政资源整合。
2、整合城市规划,实施城市布局一体化。两县原有城市建设规模及实施部分已有相当基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规划升级,重新定位主城区,划分城市功能区,重点规划产业集聚区。鉴于潢川的区位优势、经济地位,光山应积极向北发展,潢川适度南倾。
3、整合行政区划,实施区划一体化。“一体化”区域有潢川、光山两个县级区划,一个河南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效率、集约为原则,拟应实行“两办一区”体制,即潢川办事处、光山办事处和开发区。
4、整合经济资源,实施经济一体化。光山工业基础较好,潢川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特色突出,立足于区位优势商贸、物流发展势头强劲。突出两地优势,合理进行经济布局。如:在建的华英工业园可沿潢光路向南延伸,鼓胀产业集聚区,形成沿路经济带。
5、整合基础建设,实施基础设施一体化。一是着手潢光路的拓宽改造,建设高等级公路。二是启动、加快面向开发区的京九大道和面向沪陕高速门户的万亩花卉示范园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形成主城区的向心力、辐射力。三是论证、规划沿潢川火车站、光山县城、潢川县城的环路建设。四是从细节入手,如可先期开通潢光两地市内公交。
6、整合宣传资源,实施对外宣传的一体化。潢、光两县要统一思想,充分利用两地宣传资源,通过部门、媒体、网络、人文等各个渠道,立体宣传,面向全省、全国积极推介“潢光一体化”,招商引资,获取政策支持,为“一体化”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潢川县“十二五”规划,按照功能对接、产业互补、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的要求,坚持把潢光一体化放在信阳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规划编制工作,提升建设理念和标准,动员全市力量,着力推进潢光的区域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加快推进潢光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潢光一体化发展,力争“十二五”末,使潢光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成为豫东南、皖西、鄂北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讯枢纽城市;以轻工、商贸为主的生态宜居复合型城市。 ● 2009年2月,信阳两会首度提出:加快推进“潢光一体化”进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 2010年6月,“潢光一体化”规划协调领导小组成立,由信阳市常务副市长李广胜任首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挂靠在信阳市发改委。
● 2010年11月,潢光一体化座谈会在潢川县召开。
● 2011年4月,潢光一体化新城现状航测工作顺利完成。
● 2012年2月,信阳市启动城镇化组团发展规划编制,推进潢光一体化进程。

❸ 潢川县人民政府网的潢川专区

潢川专区原为中原解放区鄂豫区所属的一专区和二专区,1949年合并为潢川专区,专署驻潢川县。辖潢川、光山、新县(原经扶县改称)、商城、潢川、罗山、息县等7县。1952年由潢川、潢川、息县3县析置淮滨县(驻乌龙集)。同年,撤销潢川专区,原潢川专区所属潢川、光山、新县、商城、潢川、罗山、息县、淮滨等8县并入信阳专区。 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列为河南省第一个省直管县,凸显了潢川在河南经济与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将为全国探索省直管县提供有益的试点与借鉴。
潢光一体化 目前,实践“一体化”的经验不多。前些年,河南省有过“渑义一体化”(渑池、义马)试点。“一体化”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件创新工程,要有办大事的魄力与决心,令人鼓舞的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实现中原崛起,推动信阳经济大发展”的高度,开始审视、布局“潢光一体化”。在此,提出若干思路,以期抛砖引玉。
1、整合行政资源,首先实施行政一体化。建设中心城市,周边应伴有卫星城,目前,潢川、光山同为县级城市,无主、次之分。“一体化”的唯一选项就是“融城”。而“融城”的首要是实施行政一体化。前期可组建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机构。机构拟应市级规格,市主要领导负责,两县主要领导参加,实施“市长工程”。兼顾效率、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统一有序地进行行政资源整合。
2、整合城市规划,实施城市布局一体化。两县原有城市建设规模及实施部分已有相当基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规划升级,重新定位主城区,划分城市功能区,重点规划产业集聚区。鉴于潢川的区位优势、经济地位,光山应积极向北发展,潢川适度南倾。
3、整合行政区划,实施区划一体化。目前,“一体化”区域有潢川、光山两个县级区划,一个河南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效率、集约为原则,拟应实行“两办一区”体制,即潢川办事处、光山办事处和开发区。
4、整合经济资源,实施经济一体化。目前,光山工业基础较好,潢川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特色突出,立足于区位优势商贸、物流发展势头强劲。突出两地优势,合理进行经济布局。如:在建的华英工业园可沿潢光路向南延伸,鼓胀产业集聚区,形成沿路经济带。
5、整合基础建设,实施基础设施一体化。
一是着手潢光路的拓宽改造,建设高等级公路。
二是启动、加快面向开发区的京九大道和面向沪陕高速门户的万亩花卉示范园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形成主城区的向心力、辐射力。
三是论证、规划沿潢川火车站、光山县城、潢川县城的环路建设。
四是从细节入手,如可先期开通潢光两地市内公交。
6、整合宣传资源,实施对外宣传的一体化。潢、光两县要统一思想,充分利用两地宣传资源,通过部门、媒体、网络、人文等各个渠道,立体宣传,面向全省、全国积极推介“潢光一体化”,招商引资,获取政策支持,为“一体化”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❹ 京九铁路在江西兴国有经停吗

10月24日,铁路工程公司承建的商合杭铁路亳州特大桥跨京九铁路首榀门式墩钢横梁架设成功,为商合杭高铁箱梁架设创造了条件。

商合杭铁路全长794.55公里,纵贯豫皖浙三省,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沟通中原地区、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铁路工程公司承建的商合杭铁路站前三标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境内,全长23.2公里,包括亳州南站,赵桥特大桥,亳州特大桥,亳州南制(存)梁场等项目,需预制和架设箱梁616孔。

商合杭高铁跨京九铁路门式墩钢横梁架设工程需要利用列车封闭时间,在京九铁路干线进行跨度为30米的钢横梁吊装作业,封闭时间紧、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商合杭高铁的控制工程。项目部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在90分钟的封闭时间内,将首榀长35.9米、宽3.2米、重210吨的钢横梁吊装到位,确保了工期节点目标的实现。

❺ 潢光一体化什么时候动工

事实上,在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圈亲密接触节点的城市副中心区的中原经济区城市群。信阳中原城市群被边缘化和武汉城市圈的中间地带。

❻ 潢光一体化的概述

“潢光一体化”始见于信阳市十一五规划。2009年2月份信阳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首度提出:加快推进“潢光一体化”进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积极申建光州市。“潢光一体化”正式列入信阳社会经济发展大战略。 近年来,潢川县经济快速发展。08年,潢川县GDP总量达到98.9亿元,工业增加值33.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3亿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08年,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8万,建成区面积33.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36.6%,在全省县级排名第18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超万元。07年,在全省县域经济GDP排位第47名,位居前列。
光山发展进入快车道。08年,光山县GDP总量75.0亿元,工业增加值16.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1亿元,城镇化率2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
合并计算,两县GDP总量173.9亿元,工业增加值50.2亿元,财政收入3.8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信阳市区(含师河、平桥两区),高于东部紧邻的河南省省直管县-固始23.6%。城市化水平位居信阳市之后,排名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双双超万元,为两县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1、经济基础较好。综合考量两县经济总量、在省、市经济排位以及快速发展势头,启动“潢光一体化”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一体化”后能够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乘数效应,成为经济增长、城乡一体化的“发动机”
2、交通优势明显。两条(京九 宁西)铁路、两条高速公路(沪陕 大广)、两条国道(312 、 106)、两条光缆(京九、乌沪)、西气东输两条支线均经过潢川,形成了五个黄金“十字交叉”。使潢川县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通讯中枢地位。
3、经济区域中心地位日渐明晰。随着信阳经济一体化进程,信潢固沿路经济带已具雏形,初步形成了三个节点:西有信阳,东有固始,潢川、光山正处于中间节点。全省看,北有郑汴洛经济带,“一体化”后,加速信潢固经济带的中部隆起,势将形成南北对称的小“郑汴洛”。以潢川为中心,北有郑州,南有武汉,东有合肥,潢、光处于此圆形“一小经济圈”的中心点。历史上,两县经济基础薄弱,处于经济圈的谷地,以“一体化”为契机,促成经济规模化,建成信阳副中心,是破解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
4、特色产业已具规模。目前,潢川已形成了“世界鸭王”-华英集团、糯米粉定为国家标准的黄国粮业为龙头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已具规模,年产值超30亿元。花卉经济走向全国,建立了巩固的经销网络,年产值超16亿元;2001年始,潢川便是全国畜牧百强县,畜牧养殖产业化发展至今已进入成熟。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独具特色,是潢川经济稳定、长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体化”另一坚实基础。
5、文化资源丰富。中国金桂为代表的潢川花产业形成的花文化、黄湖、黄国故址(国保单位)、中华黄姓起源等一批历史、传统文化走向全国,以至世界华人圈,光山亦是司马光出生地。丰厚的文化要素,历史底蕴为“一体化”注入了重要的人文、个性内容,奠定了文化基础与支撑。 历史上看,潢川即是豫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唐宋元明为光州,清设直隶州,建国初期置潢川专署,1952年迁入信阳至今,发展机遇因此中断。进入新世纪,京九铁路建成后,省政府提出了“北抓商丘,南抓潢川”的发展规划,后列入全省26个城镇化重点县和首批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全省35个扩权县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发展成为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中等城市的6个县之一,再次重现发展机遇。
全国看,信阳处在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的区域中心,是沿西宁铁路东承西进的中继,潢、光正处于副中心位置,“一体化”有借势发展的潜力。
进入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快“省管县”步伐。以“一体化”促成“省管县”,以“省管县”获取省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反哺“一体化”,形成良性发展,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目前,利益于国家“促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刺激计划,潢川已争取资金3.34亿元,位于全省黄淮四市第一,全市第一,部分资金可用于启动“一体化”进程的前期准备。 目前,实践“一体化”的经验不多。前些年,河南省有过“渑义一体化”(渑池、义马)试点。“一体化”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件创新工程,要有办大事的魄力与决心,令人鼓舞的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实现中原崛起,推动信阳经济大发展”的高度,开始审视、布局“潢光一体化”。在此,提出若干思路,以期抛砖引玉。
1、整合行政资源,首先实施行政一体化。建设中心城市,周边应伴有卫星城,目前,潢川、光山同为县级城市,无主、次之分。“一体化”的唯一选项就是“融城”。而“融城”的首要是实施行政一体化。前期可组建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机构。机构拟应市级规格,市主要领导负责,两县主要领导参加,实施“市长工程”。兼顾效率、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统一有序地进行行政资源整合。
2、整合城市规划,实施城市布局一体化。两县原有城市建设规模及实施部分已有相当基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规划升级,重新定位主城区,划分城市功能区,重点规划产业集聚区。鉴于潢川的区位优势、经济地位,光山应积极向北发展,潢川适度南倾。
3、整合行政区划,实施区划一体化。目前,“一体化”区域有潢川、光山两个县级区划,一个河南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效率、集约为原则,拟应实行“两办一区”体制,即潢川办事处、光山办事处和开发区。
4、整合经济资源,实施经济一体化。目前,光山工业基础较好,潢川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特色突出,立足于区位优势商贸、物流发展势头强劲。突出两地优势,合理进行经济布局。如:在建的华英工业园可沿潢光路向南延伸,鼓胀产业集聚区,形成沿路经济带。
5、整合基础建设,实施基础设施一体化。一是着手潢光路的拓宽改造,建设高等级公路。二是启动、加快面向开发区的京九大道和面向沪陕高速门户的万亩花卉示范园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形成主城区的向心力、辐射力。三是论证、规划沿潢川火车站、光山县城、潢川县城的环路建设。四是从细节入手,如可先期开通潢光两地市内公交。
6、整合宣传资源,实施对外宣传的一体化。潢、光两县要统一思想,充分利用两地宣传资源,通过部门、媒体、网络、人文等各个渠道,立体宣传,面向全省、全国积极推介“潢光一体化”,招商引资,获取政策支持,为“一体化”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按照功能对接、产业互补、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的要求,坚持把潢光一体化放在信阳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规划编制工作,提升建设理念和标准,动员全市力量,着力推进潢光的区域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加快推进潢光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潢光一体化发展,力争“十二五”末,使潢光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成为豫东南、皖西、鄂北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讯枢纽城市;以轻工、商贸为主的生态宜居复合型城市。
突出城市特色,推进功能对接。充分发挥两县优势,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强化产业互补,完善服务设施,突出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娱乐功能相互对接,功能互补。
实现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按照“五大复合”理念,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快编制潢光一体化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区域控制性规划等规划,加强功能性组团建设,加快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统一规划建设,重点做好潢河两岸集景观、休闲、居住、商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片区、万亩花卉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密切空间联系,实现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
加快通道建设,推进城区对接。完善两城间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潢光路、滨河大道等快速通道建设,加强供排水、电、气、暖、通讯等地下管网建设,优化通道沿线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商住、文化和生态建设布局,推进城区对接。
统筹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对接。结合两县实际,合理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推进潢光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潢川西部工业集聚区、东部经济技术集聚区建设,重点做好王岗高科技示范园、食品工业集聚区等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食品加工、花卉产业、特色养殖等产业,逐步实现两县的产业对接。
建立共享机制,推进服务对接。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电力等同城化,推进服务对接。
加强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构建生态共建机制,加快建设两县城之间主要干道两侧绿色走廊,规划建设潢河两岸生态景观带,着力建设大型主题广场和主题公园项目,着力发展都市型农业、观光农业和花卉产业等产业,强化潢河、南大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实现生态协调共建,推进生态对接。

❼ 潢川光山合并市政府在哪边

暂未公布。“潢光一体化”于2009年2月份信阳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首度提出要加快推进“潢光一体化”进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市政府在哪边官网暂未公布。在推进潢光一体化新城、跨越式发展,加快经济崛起,配合国家战略的“大别山经济区”、“鄂豫皖城市群”建设。

❽ 潢光一体化的潢光新城

潢光新城位于潢川、光山两县县城之间,为潢光一体化前期主要工程,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其中潢川24平方公里、光山76平方公里。该项工作是市政府为推进区域跨越式发展和加快实现城镇一体化建设而确定的。意在尽快实现两县产业、市场、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四个一体化”和推进两县“六个衔接”。新城沿潢光大道、潢光滨河大道、智慧大道等骨干道路分部,其供水需求源自光山县官渡河净化水供水工程。力争“十二五”末,使潢光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轻工、商贸为主的生态宜居复合型城市。

❾ 潢河的流域社会经济

潢水下游:潢川县
1913年,光州因潢河改名为潢川。玉带般潢河穿城而过,如虹双桥飞架南北;春申、弋阳两城相峙,河上点点白帆,时有渔舟唱晚;两岸亭台楼阁,夜半灯火阑珊;再有望河楼、三义观、晴堤新柳、七里清泉等景物,如涛如画,“光州十景”折服无数文人墨客,茶圣陆羽更是对光州茶赞赏有加“淮南茶,光州上”。“淮南苏州”和“鱼米之乡”当之无愧。
潢川是鄂豫皖区域中心,城区历史悠久,一水东流,城分南北,水城花乡,独具一格。京九、宁西铁路,G45(大广高速)和G40(沪陕高速),国道312和106干线,京九、乌沪两条光缆和西气东输两条支线均经过潢川,形成了五个黄金“十字交叉”,使潢川县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通讯中枢条件。作为豫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潢川拥居信阳地区唯一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增加为省直管县试点,凸显了潢川经济与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将为全国探索省直管县提供有益的试点与借鉴。信阳市十一五规划提出潢川县与光山县施行一体化战略,2010年6月信阳市成立常务副市长领衔的“潢光一体化”领导小组,加快两县城市化进程。全县人口80万,总面积166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7万亩,水域面积16万亩。
潢川火车站是重要交通枢纽,属国家二等车站,是河南省7个重要铁路枢纽中唯一的县。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0第146号公告,正式批准潢川金桂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潢川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潢川县首个花卉国家级品牌,是全国金桂首个地理标志产品,是河南省在花木行业中第二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潢河中游:光山县
潢河流经光山县境名曰官渡河。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是国家着名的苏区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光山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青山、绿水、名胜相互映衬,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信阳市十一五规划提出潢川县与光山县施行一体化战略,并于2010年6月成立常务副市长领衔的“潢光一体化”领导小组,加快两县城市化进程。 光山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交通、通信便捷,电力充裕,各类基础设施齐全。京九、宁西铁路,106、312国道,G45(大广高速)和G40(沪陕高速)纵横过境。
2010年6月8日河南省地矿局属第三地质调查队在信阳光山县千鹅冲发现一特大钼矿床,钼金属量约6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0亿元。
潢河上游:新县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京九铁路、106国道、大广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新县物产丰富,资源充足。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茶叶之乡”“板栗之乡”、“银杏之乡”。已探明各种矿藏有40余种,是全国花岗石、石英石储量最大的县和天然金红石重要产区之一,享有“山上藏金,地下藏银”的美称。
新县红绿资源丰富。境内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首府革命烈士陵园、鄂豫皖首府博物馆、许世友将军墓、郑维山将军石、箭厂河革命旧址群、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江淮岭生态园、九龙潭等“红”、“绿”旅游景区(点),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已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40多个单位和高等院校在新县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着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 代码 地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区号 邮编 政府驻地 411522 光山县 1829 82 0376 465450 紫水街道 411523 新县 1554 34 0376 465500 新集镇 411526 潢川县 1638 81 0376 465150 定城街道

❿ 光州的概况

光州是中国古代州名,特指今潢川县,又指潢川-光山县。广义上的光州包括今潢川县、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新县、淮滨县和金寨县西半部。
光州与苏、浙、沪、闽关系匪浅,来自东夷,古属扬州之域。有上海城市之父——春申君,开漳圣主——陈元光,名镇一方——光州军铁杆旗,黄氏血脉——黄国故里,是中原诸侯向东南沿海开辟探索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各氏族南迁北移的重要枢纽,苏、浙、渝、赣、沪、川、闽、台湾等地也有许多春申君雕像和光州志族谱。
今潢川为豫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拥居信阳地区唯一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被评为10座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之一;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增加为全省第二批省扩权县(市)。信阳市十一五规划提出潢川县与光山县施行潢光一体化战略,2010年6月信阳市成立常务副市长领衔的“潢光一体化”领导小组,加快两县城市化进程。
今光山革命丰碑林立,这里曾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6月河南省地矿局属第三地质调查队在信阳光山县千鹅冲发现一特大钼矿床,钼金属量约6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0亿元。据了解,千鹅冲钼矿单个矿体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