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去完成一首歌
作曲是把主要旋律写好。编曲是写一些乐器的谱写好使整首曲子协调并且华丽。编曲演奏出来也就是所谓伴奏。歌手伴着伴奏唱歌也就是一首完整的歌了。流程如下:
1、作词
2、作曲
作词、作曲的顺序可以颠倒。如果是艺术创作性质歌曲,先出词、先出曲都行。如果是定制歌曲(比如企业歌曲),要先写词。主顾通过了词,再谱曲。这样可以省钱。因为主顾可能要你更换词作者。也有所谓的创作歌手,先花钱从别人那里买断歌词,把词作者换成自己,而只找人作曲。
词、曲都不太可能一次通过,得多次修改。有时为了旋律优美,可能回过头去修改已经定稿的歌词。因为汉语有四声和韵脚,词要为曲“折腰”。
词曲创作圈子里的人少。在北京,你认识1、2个圈里的老人(不一定是岁数大的老年人),基本上就可以找到其他的词曲作者。有的词曲作者爱固定搭档。
3、打小样
当曲作者在谱曲时,便可能用MIDI出样曲。但这个样曲是给不识谱的主顾审听用的。这第3环节里的“打小样”指的是将主顾都认可的词、曲合成到一起。这时,可能由作曲亲自演唱,也可能由MIDI模拟。MIDI模拟的哼唱没有具体的歌词,就是类人声的哼哼,目的是让你听拍子、音的高低、过门、情绪等等。如果顾客没通过小样,词曲作者有义务做免费修改。如果顾客通过了小样,该小样便作为日后验收成品的标猜咐准,理论上,词曲作者就此可以领钱了。如果录棚后顾客不按小样标准收货,要求做修改,则需要另外向词曲作者支付稿酬。所以,打小样对合同执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4、编曲
编曲要解决配器问题。即由编曲的人决定都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首歌,每种乐器都用在哪个地方,又充当什么声部。有的作曲也能编曲,但有的只能写曲子,不能给乐队编曲。
编曲人编完曲,通常也用MIDI录制出真实乐器的声部,并把每一个声部的乐器都分轨导出来,交给录音师。音频一般全部为干声。音频分轨的格式,编曲的人要和录音师、混音师沟通。音频分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头不对尾,即所有的音频文件都从乐曲的开头对齐。另一种是头尾都对。即假如乐曲长度是3分钟,哪怕有的轨只有几秒钟,其余的地方是空白,也要按3分钟全导出来。一些编曲的人在导出分轨后,也会缩混出一个小样,给混音师参考。
编曲人还得给乐手打谱,就是每一样乐器,都分别抄张谱子。弦乐,要打出总谱和分谱;节奏吉他,只标注和弦;华彩,有时要打谱,有时只标注和弦和风格注释,由吉他手即兴。
打谱完了还要抄谱,因为一个乐队可能好几十人。原则上每名乐手、每种乐器都得有份专门的谱子,供他演奏时看谱。
5、请乐队(含指挥)和歌手
主要考虑价钱、档期、主顾的偏好等因素。此环节可以与编曲同时进行。
6、录棚
一般由曲作者或编曲人到棚里监棚,以便和乐队、指挥等人及时交流,把握演奏风格。
录音师录棚时,先录制真乐器。如果录单曲,每种乐器都是分别录制的。录音师有时也是混音师,这时,他会把真乐器先简单地合成为伴奏带后,再录制歌手人声。因为有的歌手不识谱,有的则无伴奏带会跑调。
录制歌手人声时,可以监棚,也可以不监棚。但如果录制合唱时,个人认为必须得监棚,否则可能出残品,把活儿砸在手里。由于录棚费较高,重录可能导致赔本。
录合唱,是每一个声部都分别录制,男声、女声也要分别录制。比如一首合唱歌曲,女声有4个声部,男声有4个声部,就要分别录到8个轨上嫌兆春。这不是分别唱8遍、录8遍的意思。为了录成8轨,可能要唱、录几十遍或上百遍。碰到录棚状态不好的歌手、演员,一个人就得录20多遍。更甚的是,有的着名歌手只能一句一句地唱、一句一句地录,最后全凭混音师帮他合成为一首天衣无缝的成名曲、打榜歌等等。
7、混音
歌手本人、作曲、编曲、制作人等人对录音的结果满意后,混音师将所有分轨(包括伴奏分轨、乐器、人声等)进行混音。有时,录音师也兼任混音师。
混音就是在机房中,而不是演出现场,通过对混音台各功能的运用,把录制的各种零碎音频,融合在一起,使最终的成品呈现出剧场演出的立体效果。衡量芹耐一个混音师水平的高下,关键就看他混出来的作品有没有剧场感。一般,有乐队演出经验,知道每一种乐器处于乐队哪个位置的混音师才能混出有立体感、剧场感的作品来。否则,你会觉得作品虽然流畅、完整,但有点发瘪、扁平,欠着点饱满感和生命力。
混音师在专业的混音机房及远、中、近、各种参考箱等专业条件下,使用数字或模拟方式,通过为各分轨施加压缩、均衡、激励、失真、混响等效果器,来完成混音。
最后由制作人审定混音师完成的作品。
8,制作母带
制作人将完成混音的音频文件交给母带工程师,对作品做最后一次塑形,制作成数字或模拟的母带。有时,混音台连着CD刻录机,可直接将母带刻成CD。此环节可以由混音师兼任。
制作人拿到母带,标志歌曲的音频制作过程完毕。如果主顾验收通过付掉余款,则合同执行完毕。主顾将CD交到音像出版公司,即可进行出版发行。
9、制作视频
如果制作影视作品或MV,则将CD交付视频制作团队。
以前录制一首歌,必须去专业的录音棚。近些年出现了很多私人工作室,其实就是私人搭的数字录音室。把一个几十平米的房间做一下符合录音条件的装修,然后安装录音设备和电脑,请来录音师、混音师(有的音乐制作人亲自操刀)就可以开工了。
以上内容引用自知乎用户:于红红(歌手),非商业用途,特此声明出处。
B. 怎样练好一首钢琴曲
练好钢琴的方法1.慢练
慢练尤如‘放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使演奏者能谨慎地注意音乐的每一个细胞。
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想,来得及准备,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调整和修正缺点和毛病,并能兼顾到运用正确的指法(乐谱规念碧乎定)和奏法效果。事实上慧拍,一首练习成熟了的作品,如果不再适当的慢速练习中作意识化的加强和巩固的话,从技仔悉术上说,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会逐渐变得模糊,变得不准确,不可靠,就有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误;
从音乐表现上说,它会因缺乏意识的训练而逐渐丧失表现的鲜明性,丧失细腻与精巧,从而丧失艺术表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之后,也不应该忽视适当的慢速练习。
2.快练
快练一方面速度较快乐曲的原速练习,另一方面稍高于原速的练习。在慢练的基础上,可以进入快练,在练习快速的时候,速度和清晰度往往不易平衡发展,当我们突破一种速度界限时,可能清晰度会出现问题。
反过来,当照顾到清晰度时,速度又会受到一定限制。
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没有必要为此着急。因此,个别的不足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暂时不管,只求整体的连贯效果,这样就会对这种速度较快,难度较高的乐曲有一个“原本面貌”的感受和认识,并体验其中的内涵信息。
3.“中速”练习
在慢练与快练之间还有一种:“中速度练习”,中速度练习是连接慢练与快练的方法。这三种速度的练习方法运用时可以灵活变通。
在刚开始练习新的难度较高的乐曲时,采用“3:2:1 = 慢:中:快”的练习次数比例,即“慢练”三遍,“中练”两遍,“快练”一遍;
接着可以用“2:2:2 = 慢:中:快”的次数比例,即慢练、中练、快练次数相等,最后达到熟练时,可以采用“1:2:3 = 慢:中:快”的次数比例,即“慢练”一遍,“中练”两遍,“快练”三遍。
一般来说,就是到了最纯熟的的阶段也不能完全放弃慢练方法的熟练运用,因为它是清洗“中练”、“快练”时各种“不干净”的“污垢”的最好的、最有效的“洗涤剂”。
许多乐器大师与教育家有关于这方面的,他们本人也采用“慢、中、快”的方法练琴教学,如俄罗斯的奥尔、匈牙利的卡尔夫莱什。
4.分解练习
顾名思义就是将一支曲子按练习目的需要和要求分解开来练习的方法。这好比我们生产一台机器是从一个一个零件做起一样。
有这样一些分解练习可供参考:分句、分段练对于学习一首新曲来说,音响是陌生的,技术动作还没有习惯,如果总是从头至尾练,花费不少时间而印象并不深刻。
用分句、分段的方法,可以更快形成音响记忆和动作记忆,有利于迅速熟悉新谱。乐谱熟悉后无论解决技术问题或音乐处理,分段分句地细细琢磨,精细练习,都是必要的,否则不可能产生有质量的演奏。
5.变节奏练习法
变节奏练习法就是将特定乐曲或片段,如音阶、琶音和连续相同节奏的乐曲和片段的原节奏予以变化的练习。
这样的练习可以增加演奏者(尤其是儿童)的练琴兴趣,也有利于克服乐曲的技术困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很适合于训练手指技术的《哈农》练习。
如将××××××××的原节奏变成经过许多有规律的变节奏练习后,好像从各个角度观察了一个事物,也可以比喻成好象是用各种“佐料”处理了一种食品,无论多难的曲子,经过变节奏练习后,都会有明显的提高,甚至达到乐曲原来的要求,因为在变化节奏练习中,速度增加,力度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的练习过程中完成的,符合人们掌握技艺客观规律。
6.改变奏法的练习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注意的对象如果是内容丰富的活动变化着的,那么就容易稳定和持久,反之内容单调,注意就容易动摇,钢琴练习中,如果改变奏法,改变音色,这样就容易使弹奏者的注意力稳定而持久。
当一首钢琴作品完全熟练后试着用以下奏法再去演奏,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非连奏:其发音的状态为:音与音之间以断开的形态先后发声。根据用力部位的不同,非连奏有4种方式:
(1).大臂非连奏:利用肩关节的运动,用全臂的自然力量快或较快的下键速度,奏出响亮有力、深厚结实的声音。
(2).肘部非连奏:利用肘关节的运动,用前臂及手的自然重量,奏出比较结实的声音。
(3).手腕非连奏:利用手腕灵巧的上下运动,用手的自重量,奏出比肘部非连奏更为灵活的声音。
演奏时采用手腕小幅度灵活的上下动作,有时又结合指尖小幅度水平方向的“抓键”动作,奏出音与音之间半断半连声音效果。
(4).手指非连奏:利用掌关节灵活主动的运动,腕部非常放松而又有弹性,指尖与琴键较垂直,快触快放,音和音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奏出均匀、清晰、颗粒般的声音。
2、连奏:其发音状态为:音与间之间连续不断地发音。根据手指触键的状态,连奏有4种方式:
(1).高抬指快触键:手指抬高,快速触键,获得饱满有力而又富有弹性的声音。
(2).低抬指快触键:指尖在掌关节和手指关节的协调用力下,力量集中,快速触键、音刚发出,指尖快速离键,这样的奏出的声音音质丰满,句子流畅,力度变化的幅度可以较大。
(3).高抬指慢触键:这种触键方式配合臂力的运用,能弹奏出深沉丰满的音色。
(4).低抬指慢触键:此奏法配合各种力量的协调能奏出多种力度、多种层次的声音效果。
3、跳音奏法:其发音的状态是音与音发音时互相断开,与非连奏相比,跳音的触键所需的时间更短、速度更快,声音更轻巧、更富有弹性。根据发力部位的不同,跳音奏法也有4种方式:
(1).手指跳音:掌关节发力,手指快速触键,快速离键,适合弹奏轻巧、快速的跳音,声音灵巧、华丽。
(2).手腕跳音:通过手腕有弹性地发力,指尖触键,然后手腕带动手指快速地离键。常用来弹奏比手指跳音速度慢、力度强的单音、双音和和弦,声音饱满而有弹性。
(3).肘部跳音:手指及手腕稳定,通过肘部发力,指尖触键,然后肘部利用琴键的反弹力,有弹性地带动手指快速离键,声音较厚实,充满弹性。
(4).肩部跳音:用来弹奏速度慢、力度强的跳音。以肩部为发力点,手指坚定有力地触键,弹奏出辉煌和震撼人心的声音效果。
C. 作曲家是如何作曲的,如何才能做到既简单又好听呢
怎么作曲就和写文章一样,先是有各种动机,可以是旋律可以是节奏也可以是和声。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动机扩展成一篇文章,当你扩展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新的动机。
是小说还是诗歌?是陈述还是议论?人物有几个?人物性格怎么安排,怎么设定。人物之间怎呢交织怎么和情节紧密联系。情节如何发展,怎么更曲折具有悬念。
各国传统音乐(例如古希腊音乐、我国 民乐)都是由这种创作型演奏家编创、传承的,但如今这种方式已经过时了,它的效率是低下的——对于个别人来说是捷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绕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