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体检的时候,静脉抽完血之后,该如何正确止血呢
抽血后大概按压10分钟左右就可以止血。抽取静脉血后,需要局部按压10分钟左右,就可以促进局部的血管血小板凝聚形成微血栓,可以达到止血的作用。但是要用力按压,如果按压力度不够,按压时间不够又会导致血液渗出,导致皮下鲜血形成瘀青。人体的血小板凝固比较快,在按压时只要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血栓后,就可以达到快速止血。如果抽血后按压10分钟也无法达到止血,有可能因为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完善检查,对症进一步处理。
❷ 如何克服给病人抽血的恐惧
害怕抽血应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整:1、特别害怕抽血或看见血容易晕倒甚至头昏、心慌、手抖、特别恐惧害怕,一定要积极转移注意力,不要过分沉浸在紧张、恐惧的情绪当中不能自拔,否则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可以关注自己的呼吸或者在心里默默数数,都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从而克服害怕抽血的问题。2、也可以考虑进行心理治疗,尤其是出现严重晕血的症状、表现,可以考虑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其中最为推荐的是系统脱敏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一定要积极改变不良认知模式,改正歪曲信念,同时发展健康的行为模式,这样就能够有效缓解恐惧、害怕抽血的问题。1、打针前的准备
直面恐惧。对自己害怕的事情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把针头和打针视若寻常,从而有效地帮助自己克服恐惧。查查有关打针的资料,像是打针的历史、目的和危险等。
在网上搜索针头和打针的图片,以降低自己的敏感程度。适应这些图片以后,你不妨来个进阶训练,考虑每天花几分钟把玩一下真正的(干净、未使用过的)注射器。
万事开头难,但这种做法可以帮助你克服恐惧。你看见针头的次数越多,就越不会把它们当一回事。
2、想想你害怕的根源是什么
有些人之所以害怕打针,是因为打针这件事会让他们联想起另一件创伤性事件。那些害怕针头的人往往在童年时接受过许多需要打针的血液检查或治疗。回顾你的童年,和父母谈谈。了解自己恐惧的根源可以帮助你直面恐惧。
3、告诉自己打针的必要。
与其一直害怕打针,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打针的好处上不断提醒自己,你是在保护自己,免受比小小的打针更可怕的危险。假如你要献血,不妨想想你将要帮助的那些人,以此克服恐惧。
把你害怕和担心的事情列出来(如“打针很疼!”),然后针对每件害怕的事提出正面而合理的反击理由(如“打针让我健康!”)
假如你的孩子害怕针头,你应当诚实地告诉孩子打针有多重要。不要对疼痛避而不谈,你必须坦率。
4、绷紧后放松肌肉。
想要克服恐惧,避免血压骤降引起晕厥,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绷紧然后放松肌肉。如果你开始感到头晕或过去曾经晕针,这个方法有助于调节血压,可以帮助你避免再度晕厥。你需要在打针前掌握这套方法。如果你开始感到害怕,它可以帮助你在打针之前镇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