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频照片 » 对偷盗者的照片可以公开吗
扩展阅读
超大文件怎样拷进u盘 2025-08-16 22:47:52

对偷盗者的照片可以公开吗

发布时间: 2023-08-15 20:02:37

‘壹’ 发小偷的照片违法吗

法律主观: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偷拍的别人的照片的,那么是违法的,侵犯了被害人的肖像权。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滚册谈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八条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大碰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姿判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贰’ 未经允许私自将他人的私人照片公开触犯法律吗一般怎么处罚

未经别人同意,私自在网上发布别人照片,只有用于商业目的或者进行毁损、破坏、辱骂等人身攻击的,才构成对肖像权的侵犯。

相关法律可参考:《民法通则》第一百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三十九条: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一般处罚都是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2)对偷盗者的照片可以公开吗扩展阅读

侵害后维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49、盗用、假冒他人名义,以函、电等方式进行欺骗或者愚弄他人,并使其财产、名誉受到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50、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其赔偿责任。

151、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而获利的,侵权人除依法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外,其非法所得应当予以收缴。

139、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叁’ 公布小偷照片是否侵犯其肖像权

法律分析:公布小偷的照片没有侵犯其肖像权。侵犯肖像权是指不经过他人允许就使用他人肖像甚至用于谋取不法收入的行为,公布小偷的肖像并没有取得当事人的同意,但是公布其照片是出于阻却违法行为的事由,是不属于对其肖像权的侵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条 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

‘肆’ 公布犯罪人的真实照片违法吗

公布犯罪人的真实照片违法。

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犯罪人的犯罪事实被认定,且未在逃,那么犯罪人照片是不允许曝光的;

2、虽然犯罪人是罪犯,但是还是享有基本的人身权利,隐私权、肖像权;

3、如果犯罪事实被认定或未被认定,有重大嫌疑且在逃,那么将由公安机关授权新闻媒体才能公布,这种授权也是间接的;

4、只要公安机关先公布,新闻媒体就可以转载,这也是对大众知情权的一种体现;

5、将当事人犯罪过程的照片公布,主要涉及是否侵犯肖像权问题,可能侵犯到别人隐私。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