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资讯 » 怎样辨别菩萨真假
扩展阅读
快手临时文件可以删吗 2025-07-10 08:57:25
淡奶可以用来做酸奶嘛 2025-07-10 08:57:16

怎样辨别菩萨真假

发布时间: 2022-11-08 11:00:31

❶ 佛教考古题 : 真假菩萨如何分别

真假菩萨如何分别?太简单了。佛早就告诉过我们。

总结八个字【真者不言、言者不真】

《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中略)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由此段经文可知,不但未证说证是大妄语,即使说自己是某某菩萨“化身”、某某佛化身,或“再来”,亦是大妄语。因此在戒经中说:不但不能自说,甚至连他人问说:“法师,听说您已证三果(或已出三界、或已“生死自在”,或已登八地,或有神通),是吗?”等问题,即使没有肯定、明白地回答说:“是的。”而只颔首(点头)、或微笑、或默然(默认),或瞬目等用以暗示,令对方“领解”作肯定的答复,或有意令对方“误解”作肯定的答复,皆是于大妄语戒有犯!更进而言之,乃至若于此等问题,不明白地当场加以否认,亦是有犯。甚至即使听弟子们传言、议论等事(“听说我们师父有他心通。”),为师者在旁听到此言,若不加以否认、制止如是传言,即是有犯。
再者,不但别人疑己证圣,不加否认,即是有犯,甚至也不能随便说某人已证道证果、或妄下定论说某人为“大菩萨再来”,或某人是文殊的化身、观音的化身等等;乃至若听到这些传闻,亦不可再去传与他人,否则即属妄传妄语!曾经有人在讲经时公开宣示他的老师(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居士)“已经生死自在了”,而且一定可以活到九十多岁以上。不幸,老先生不久就往生了。为佛弟子不应随便宣说他人有任何果证(包括“生死自在”)——即使你是在说别人,也是犯大妄语!你既然能知、能见别人“已生死自在”,这表示甚么呢?这暗示着:你的修行比他高,或至少你与他一般高,才能知道他修证的境界。所以,当你“赞他”的同时,即是在“自赞”,是故这之中即具有两重大妄语:一者妄说他人所证,二者暗示自己所证——不可不惧!
再者,为何如来教敕即使真是菩萨及阿罗汉等的化身,也不可说?为什么?因为如果说了,便有几种后果。
一、众生都竞相来膜拜、供养,于是便于工作与名、利扯上关系。
二、你若是真菩萨化身,而有人或外道不信或嫉妒,说你是假冒的,乃至说你是魔的化身,岂不令他造大罪?
三、若你是真菩萨,而作如是宣说,但别人想作妄语,自称他也是真菩萨,如何能禁止他说?又如何能分辨真伪?因此,此例一开,便后患无穷无尽。

因此,为杜绝此弊,【佛即教敕一律不可泄漏】。是故:【“泄即不住世,住世即不可泄”】。准上而言,即可知此铁则:“真者不言,言者不真”。依此亦可知某教派肆言其领导人若非文殊、普贤,即弥陀、观音等之化身;乃至有一派人对外宣称其缁素二众皆已成佛,且于其名上冠“佛”字;另有一派宣称其派下数十人皆已证初地以上菩萨果位。凡此林林总总,依正教而言,都大有问题,智者请详。

❷ 怎样鉴定佛像的真伪

佛像是造像数量最多的一类。包括、强巴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等等。广义概念的佛像也包括菩萨等佛教所有造像。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佛像种类在佛教寺院中,供俸着许多种佛像,因为其身份不同,佛像的形象、材料、种类也不相同,佛相依其身分,可分为佛、菩萨、明王、天等数种。在国内兴起的收藏热的带动之下,仿造佛像之风较之从前更来势凶猛,尽管博物馆、拍卖行、收藏家也慎重从事,但仍有漏网之鱼。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诸地区各时代所造佛像风格不一。至于年号干支错讹、异字、别字在铭文中也是常见的现象。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目前,在兰州、西安等地的古董摊上常见到的一些所谓的鎏金铜佛像,令藏家真假难辨。

辨伪方法:看造像特征以断代。各时代的佛像有各时代的造像特征。这是我们断代的主要依据。汉和十六国时期,佛像方脸,面目平和,头发平直,呈坐式。这一时期的佛多为单个,尺幅较小。例如1989年1月在四川绵阳何家山东汉晚期崖墓出土的一株铜质摇钱树,树干上铸有佛像5尊,每尊仅高6.5厘米,这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铜佛像。1972年,甘肃泾川县玉都有乡出土了一尊带华盖鎏金青铜佛像,高19厘米(包括伞盖、底座),重0.5公斤,笔者考证,它的铸造和流传到泾川的时代应在公元四世纪末到五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造型上继承了绵阳摇钱树上的佛像特征。北朝(北魏以后)时期,佛像头为盖碗式,脸长而瘦,高鼻大耳,闭目凝神,面目清癯,高额发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结跏趺坐,有的盘腿坐,掌心朝上。北魏造像还有一显着特点是主佛两旁常有1至2尊菩萨,多为立姿。隋唐时期铜铸造像,头扎莲花冠,脸庞圆,腮发胖,高额髻,身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宽衣下着百褶裙,垂于双足。

❸ 佛像真伪如何鉴定

民国造假佛像故意留破绽 佛像作假,主要是两个高潮时期,一个是清末民国这段时间,还有一个就是改革开放之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 民国的时候做假像和清代的时候做假像也有所不同,民国的时候,做假者看到的真品少,现在的特别多,现在出来了,而且当时有关的文物鉴定的书也少,造假者想找到可以模仿的样本也不容易。民国时期做假佛像的人,还有一些行规,现在没有了。例如,做假佛像的人,因为信佛或者其他的原因,造假像的时候,经常有意识地卖个关子——留下一点破绽。那意思是说,既然你玩佛像,你就应该懂,这个破绽你看不出来是你的事儿,我没有骗你,我对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价钱,你当真的买了,不是我的事儿。 假佛像往往背面露破绽 所以,现在的收藏者在鉴定佛像的时候。不仅要看佛像的正面,而且要看反面,看它的图式是不是连贯,不连贯首先就PASS掉。因为很多图录不拍摄佛像的背面,所以造假者就不知道佛像后面的纹饰和正面是怎么样连上的,所以很多家佛像正面和背面的纹饰就不连贯。鉴定的时候,要看佛像后面的衣裳,与前面的衣裳是不是能勾在一起。如果能勾在一起,那就有问题了——谁背后边的衣裳和前面还能勾得起呢? 现在造假佛像的时候,铜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用量就比较大,所以佛像会比较沉。 还有一个经验,就是很多新仿造的佛像,比较粗制滥造,摸起来会扎手,而老佛像,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尤其是佛像的底部,经常是造假者忽略的地方,佛像底部打磨的好不好,体现了仿造者的水平。如果一个佛像的底部很粗制滥造,就有问题了,如果底部有的地方甚至还扎手,毛刺儿什么的还在,这个佛像就十分可以了。因为如果是老佛像,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使当初打磨得再不好,毛刺儿也被磨得差不多了。 根据锈迹立判真伪 老佛像的整体气韵,也是仿造者难以学到的东西,所以鉴定佛像第一眼的感觉很重要。如果你见到一尊佛像,每一个局部都很好,眼睛也好,鼻子也好,嘴也好,手也好,都做得非常到位,但组合到一起就觉得它发散,这尊佛像就值得怀疑——很可能是仿造者做得还不到家。因为现在的仿造即使仿外观很容易仿得很像,但内在气韵,就不是那么容易仿的了。 鎏金打磨痕迹见真伪 如果查查字典就会发现,鎏金和镀金其实是一个概念。其实区别在于,一般把传统的工艺叫鎏金,把现在的工业电镀的叫镀金,镀金就是把器物搁在一个电解槽里,进行电镀,光泽非常好,又薄又匀。这个鎏金是传统工艺,工艺麻烦,而且对身体危害特别大。 古代鎏金的方法大体可为五个过程。一、仿“金棍”。预备一根铜棍,将前端打扁,略翘起,沾上水银,晾干即成“金棍”。二、煞金。即溶解黄金,用水银溶解。待金溶解后,倒入冷水盆中,使之成为稠泥状,叫做“金泥”三、抹金,即在器物上涂抹金泥。四、开金。将烧红的无烟木炭放在变形的铁丝笼中,用金属棍挑着,围着抹金的地方烤,以蒸发金泥中的水银,使黄金紧贴器物表面。五、压光。用玛瑙或硬度达到七八度的玉石做成的压子在镀金面反复磨压,把镀金压平,用以加固和光亮。 一般来说,镀的金,感觉比较薄;鎏的金,感觉比较厚。鎏金之后,是需要打磨的,所以在显微镜下看来,鎏金佛像表面有打磨的痕迹。镀金佛像不需要打磨,所以没有痕迹。如果你看到一尊佛像,没有打磨痕迹,就可以断定是电镀的金,就不会是老佛像。(沈洛羊 林小辉)

❹ 末法时期为什么有人自称菩萨如何辨别真假菩萨

作者发布于2010年法时期为什么有人自称菩萨? ~ 大宝积经大宝积经卷88摩诃迦叶会第二十三之一弥勒。当来末世。后五百岁。有诸众生。自称说言。我是菩萨。彼诸恶欲。我今说之。弥勒。具四法者。自称菩萨。何等为四。一者求利养。二者求名闻。三者谄曲。四者邪命。弥勒。具此四法。是故自称。我是菩萨。佛告弥勒。当来末世。后五百岁。自称菩萨。而行狗法。。。。。。。为自活故。妄称己身。以为菩萨。为衣食故。赞叹如来。智慧功德。令余众生。生于信仰。内自犯戒。恶欲恶行。==========================================[[真假菩萨]] 什么叫[假名菩萨]? [实义菩萨]? ~ 优婆塞戒经(善生问)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假名菩萨]。二者[实义菩萨]。云何名为[假名菩萨]。(佛说)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附注:喜欢外道法和外道经典,自己读诵修学,还教导其他众生)为自身命。杀害他命。(附注:为了自身利益,或饮食维持生命,而杀害生命贩卖或自食)不乐修悲。乐于生死。(附注:不欢喜好学慈悲心,着迷于世俗生死欲乐)常造诸业。受生死乐。(附注:时常造作种种生死轮回业,还以此为乐)无有信心。于三宝所。(附注: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生疑网心。护惜身命。(附注:对佛法产生怀疑, 对身家性命产生执着贪惜)不能忍辱。语言麁穬。(附注:无法忍辱,说话恶口粗鲁低俗不雅)悔恨放逸。于己身所。(附注:身心放逸没有节度,恶性循环,心常懊悔怨恨,无法清净)生自轻想。我不能得无上菩提。(附注:因为身心放逸,久之失去雄猛力,产生自卑,所以认为自己无法得到无上菩提)于烦恼中。生恐怖想。(附注:1.因而陷入种种烦恼中,恶性循环下,思维不见光明,所以经常感到恐怖或, 2.对于烦恼感到恐怖,没有菩萨断除烦恼的雄猛力)亦不勤修坏结方便。(附注: 不精进修行断除烦恼结的方法和方便)常生悭贪嫉妒瞋心。亲近恶友。懈怠乱心。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福。不观生死。 (附注:不观察生死无常)常乐受持他人恶语。是名假名菩萨。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虽修行道。心不真实。无有惭愧。不生怜愍。乐奉外道。杀羊祀天。虽有微信。心不坚固。为五欲乐。造种种恶。猗色命财。生大憍慢。所作颠倒。不能利益。为生死乐。而行布施。为生天乐。受持禁戒。虽修禅定。为命增长。是名假名菩萨。实义菩萨者。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父母善友。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其心坚固。怜愍一切。口言柔濡。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于自身所。不生轻想。舒手惠施。无有禁固。常乐修磨。利智慧刀。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于大众所不生恐怖。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涅盘果持戒精进。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隐欢娱受乐。为他受苦心不生悔。见退菩提心生怜愍。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能观生死所有过罪。能具无上六波罗蜜。所作世事胜诸众生。信心坚固修集慈悲。亦不悕求慈悲果报。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知无常相不惜身命。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于三宝所不生疑心乐为供养。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乐赞人善为开涅盘。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是名实义菩萨。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实义菩萨。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❺ 怎样辨别明代坐莲观音真假

辨别明代坐莲观音真假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般的鉴定要点归纳为以下六点:一看面相和体形,二看手印与坐姿,三看标识与坐骑,四看细部与装饰,五看材料与质地,六看铭文与题记。
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几点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正确的鉴定了。 首先,所谓标识和坐骑、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定规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对照,就可正确地为一件造像定名,分清是佛还是菩萨,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萨。

❻ 如何辨认各位菩萨

普贤菩萨骑大象,文殊菩萨骑狮子。
观音菩萨一般都拿杨枝和净瓶。
地藏菩萨掌中明珠,或持金锡。
这是四大菩萨。比较有自己的特点。
其他的佛菩萨辨认也有一定规律但比较不易,可以看庙中的匾额或幢幡。
像大雄宝殿就是供养的释迦摩尼佛,三圣殿供养的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等···
具体辨认的话又有一定说法,比如各个佛的所在各个法会结的手印又不一样。密宗与中土的风格又不同~~~这个就要研究了

❼ 怎样分辩大势至菩萨真假

大势至菩萨摩诃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无上尊佛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又尊称大精进菩萨,与无上尊佛阿弥陀佛尊上观世音菩萨(无上尊佛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佛弟子合尊称为“西方三圣”。
大势至菩萨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影响要远逊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几乎没有单独供奉的。其形象据《观无量寿经》载,身放紫金色光,法相与装饰皆同于观音菩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大势至菩萨头上的宝冠有定瓶为标志,而观音菩萨头上的宝冠则以一小化佛为标志。作为阿弥陀来迎时的随侍,观音菩萨手拿金莲台,大势至菩萨则合掌。
其实菩萨真身,本没有真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