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资讯 » 刑事案件在网上多久可以消失
扩展阅读
实习时间不够可以补吗 2025-05-14 15:47:49
怎么可以改文件啊 2025-05-14 15:42:43

刑事案件在网上多久可以消失

发布时间: 2022-10-09 19:38:01

① 刑事案件记录案底什么时候才能消除

法律分析:刑事犯罪不会删除,永久保留。案底指某人过去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在行政案件中,属于违法记录。在刑事案件中,属于犯罪记录。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刑事案件的档案会长期保存,治安案件的档案属于短期保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② 刑事案件多久可以消除案底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的案底是不可以撤销的,案底是不会消除的,会永久保存,刑事案件会伴随着当事人终身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条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③ 刑事案件多久可以消除案底

法律分析:案底是不会消除的,会永久保存。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④ 曾经的违法犯罪记录需要多久才能消除

刑事犯罪不会删除,永久保留。

案底指某人过去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在行政案件中,属于违法记录。在刑事案件中,属于犯罪记录。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刑事案件的档案会长期保存,治安案件的档案属于短期保存。

依据《公安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

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3种。长期为16 年至50年短期为15年以下。各类案卷的保管期限列表如下:

1.刑事侦查案卷:特大、重大案件,永久。

2.普通民事侦查案卷:长期。

3.治安处罚案卷: 短期。


(4)刑事案件在网上多久可以消失扩展阅读

犯罪需经法院判决,任何人未经法院判决有罪都不是犯罪,没有法院判决有罪也就不会有犯罪记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犯罪记录包括:

刑事犯罪记录是指犯过罪受过刑罚处罚的人在公安局都有记录。

如果单纯从“犯罪记录”的字面来理解。那么如果没有经过法院判决的,不应该认为是“记录”。法院才是是否“犯罪”的唯一有权判断机关。

俗称刑事犯罪记录,也称前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行为是犯罪。

凡是不满14周岁的人虽然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不构成犯罪,没有犯罪记录。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其他行为也不构成犯罪,没有犯罪记录。

⑤ 一般,刑事案件的案底会保留多长时间

案底是不会消除的,会永久保存。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犯罪记录封存】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5)刑事案件在网上多久可以消失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

一.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对犯罪人员信息进行合理登记和有效管理,既有助于国家有关部门充分掌握与运用犯罪人员信息,适时制定和调整刑事政策及其他公共政策,改进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防控犯罪,也有助于保障有犯罪记录的人的合法权利,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二.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犯罪人员信息库: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

(二).建立犯罪人员信息通报机制: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文书以及其他有关信息通报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三).规范犯罪人员信息查询机制: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别负责受理、审核和处理有关犯罪记录的查询申请。上述机关在向社会提供犯罪信息查询服务时,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关于升学、入伍、就业等资格、条件的规定进行。

(四).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帮助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

(五).明确违反规定处理犯罪人员信息的责任:负责提供犯罪人员信息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提供有关信息。不按规定提供信息,或者故意提供虚假、伪造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扎实推进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犯罪记录制度是我国一项崭新的法律制度,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并结合自身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循序渐进,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