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复理疗师资格证什么时候考试,现在还可以报名吗
康复理疗师报名条件:
一、报考初级资格者,除应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资历。
报考康复治疗技士:需具备取得相应专业中专或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报考康复治疗技师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2、取得相应专业专科学历,受聘担任技士职务满3年;
3、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技士职务满5年。
二、报考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资格的人员,除具备(一)所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医、技师工作满2年;
2.取得相应专业大专学历,受聘担任医、技师工作满6年;
3.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技师职务满7年;
4.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医、技师工作满4年;
5.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
2. 康复治疗师证怎么考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康复治疗士/师/中级考试是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职称考试,适用人员范围为经国家或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专业工作的人员。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实行考评结合的方式。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者,由人事局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卫生部用印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其次相信很多经历过康复治疗师考试的考生还记得2019年康复治疗师报名时间:2019年1月10日—24日,2020年康复治疗师报名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不过报名时间大概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报名时间可能会有缩短,并且报名时间上可能会有小小的变动请注意。
康复治疗师考试报名网址的地址是中国卫生人才网,报名之后须现场确认、资格审核和缴费:现场确认时间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超过这个时间没完成这几点,就当报名不成功,请注意。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根据报名要求携带申报表(所在单位或人事档案所在地审查盖章)和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原件和复印件),到各地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上缴费时间不要过时,请注意。
考生在确认单上签字后,不得再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未按期进行现场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本次考试。
通过报名资格审核的考生,可于考试前一天登录国卫生人才网下载打印准考证,作为参加考试的凭证。这个考试时间点到时中国卫生人才网会发公告,请注意。
考试成绩将于考后两个月进行公布,考生可登录中国卫生人才网,凭本人准考证号和有效证件号查询,务必请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下载打印并妥善保管成绩单,逾期无法补打和补办。
另外考试科目: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共四个科目,成绩实行两年有效滚动管理办法。
3. 康复治疗师怎么报考
你要先报考康复技士,五年后才能考师
4. 想考康复理疗师证要去哪里报名,怎么考需要什
每个月5号,15号,25号报名,30天左右出,工种丰富,通过率99%,欢迎报考!
希望可以帮到你哦,可以的话,采纳一下,谢谢
5. 康复治疗师证报名时间
摘要 康复治疗士:
6. 怎样考取康复治疗师
考康复治疗师,分为医师职称或技师职称考试:如果是康复治疗技术,就报考职称考试的技师考试[107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士)209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师)381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348康复医学(中级)];如果临床医师,就报考职称考试的医师考试[348康复医学(中级)]。
报名人员必须在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医疗、预防、药学、护理和其他卫生技术专业工作的人员。
按照《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6]69号)有关规定,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技术中级资格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专业类别的考试。
具有护理、助产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取得考试成绩合格证明,并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护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限的,可直接聘任护师专业技术职务。
注:康复治疗师通过药物、手术、运动、器械等方法促进病员恢复健康。负责接待病员康复咨询、功能检查评定、安排短期康复训练项目,推荐部分有条件的病员购买使用智能康复器械,进行长期被动伸展运动,预防肌肉萎缩、促进或保持病员功能恢复等相关治疗。
(6)康复理疗师证书可以在网上报名扩展阅读:
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内容:
1、康复功能评估、确定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计划,实施治疗计划,康复评估贯穿治疗始终,以最大可能的恢复患者功能情况。
2、与临床医生相配合,确定治疗的方式、强度、疗程,严防差错事故,做好医疗安全工作。
3、注意观察病情、治疗效果及反应,如有反应及时处理。
4、负责功能障碍的相关课程开发及培训工作。
5、做好康复宣教,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部分自主康复训练、了解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