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资讯 » 处理的锆石数据怎样输出保存
扩展阅读
冬笋多长时间可以煮熟 2025-07-01 16:50:59
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阴道紧 2025-07-01 16:38:22

处理的锆石数据怎样输出保存

发布时间: 2022-02-15 13:13:23

① 锆石带久了会退色吗

皓石带久了不会褪色。锆石又称“锡兰石”和“风信子石”。硬度7.5-8,有无色和红、蓝、紫、黄等各种颜色。由于它具有高折光率和高色散,无色的锆石具有类似钻石那样闪烁的彩色光芒,因此成为昂贵钻石的代用品。

锆石是12月诞生石,象征抱负远大和事业成功在西方人看来,佩带红锆石可以起到催眠作用,可以驱走瘟疫,战胜邪恶。现今有些国家把锆石和绿松石一起作?amp;ldquo;十二月诞生石”,象征成功和必胜。

高型锆石是岩浆早期结晶的矿物,不含或少含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无害。世界上最着名的蓝色锆石,重208克拉,现珍藏于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锆石是属于宝石级的。所以价格方面比普通的水晶之类要高上很多。锆石稳定性好,晶体结构可以轻易锁住铀原子。

(1)处理的锆石数据怎样输出保存扩展阅读:

锆石在各种火成岩中作为副矿物产出。锆石的化学性质稳定,因而经常保存与漂砂中,并作为碎屑物出现与沉积岩和沉积变质岩中,并且真正有开采价值的锆石是沙型锆石矿床。在碱性岩和碱性伟晶岩中可富集成矿,着名的产地有挪威南部和俄罗斯乌拉尔。

锆石也常富集于砂矿中。世界上重要的宝石级的锆石产于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地。中国东部的碱性玄武岩中也有宝石级的锆石。锆石是提取锆和铪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也用于国防和航天工业。

锆石是硅酸盐类矿物,按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份可分为高型和低型两个变种。结晶完整的晶体多为“高型”;晶体极差或无晶者为“低型”。由于放射性元素,使得锆石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根据内部结构特点,分为高型锆石、中型锆石和低型锆石三种。但就宝石价值来说,高型锆石价值较高。

锆石是天然宝石中折射率仅次于钻石、色散值很高的宝石,无色透明的锆石酷似钻石,是钻石很好的代用品。常用的锆石多呈无色、红褐色、褐红色、绿色等。但最流行的颜色是蓝色和无色两种,其中以蓝色价值较高,且一般都经过优化热处理改色。

市场上的许多锆石,都是经过热处理之后再拿出来销售。锆石经常用热处理以提高其质量,或改变颜色或改变锆石的类型,因其在优化过程中未添加任何其他物质,故在珠宝鉴定上,仍旧将其认定为天然宝石。经过优化处理,锆石会变得更漂亮、易于销售。

② 锆石的电子探针综合分析研究

近年来,对某些矿物的电子探针综合分析研究有了比较深入的开展,如对锆石、独居石、磷钇矿、金红石等矿物的研究。

锆石是各种岩浆岩、变质岩以及沉积岩中常见的副矿物,由于这些副矿物富含有放射性元素U、Th,它们是U-Pb同位素测年方法中的主要测量对象。多年来人们利用锆石测得了大量的U-Pb同位素年龄数据,提供了地史中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层或热-构造事件的地质年代信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发现许多试样中的锆石群常具有不同年代和不同成因,甚至在一个锆石晶体的核部和边缘,其年龄和成因都可能不同。传统的微量锆石U-Pb法可能给出混合的地质年代信息,即使应用单颗粒锆石测年,其数据的地质意义也可能具有多解性。目前国内外已越来越多地利用高灵敏高分辨离子探针(SHRIMP)或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直接测量锆石内不同部位20~30μm微区的U-Pb年龄,研究微区内痕量元素的分布,以期更深入的研究这些矿物中所包含的地质年龄和地球化学的信息。但是,由于这些分析方法所需要的试样必须是厚样品,很难进行透射光下的显微镜观察,无法获得矿物颗粒内部的有用信息。事实上,由于这些矿物所经历的地质历史较长,各种地质作用都有可能在其结构中留下特定的痕迹,因此,观察、了解这些矿物内部不同部位的微区成分和结构变化特点对于矿物的发生、发展史的追溯及至年龄测量微区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阴极发光技术和电子探针的多种分析手段对锆石矿物进行综合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最佳的途径,受到国内外的注目,这是微束分析技术中值得重视的一项研究。

阴极发光的发生是由于物质中有杂质元素的存在或晶体结构中如位错、空位和偏离化学计量比、结晶体中的无序、晶格破坏(如α衰变)等缺陷的存在而引起。锆石等矿物中常含有多种杂质元素和其他一些结构缺陷,因而通常具有较好的阴极发光。由于阴极发光的差异取决于矿物中的痕量元素的种类及含量,而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点恰恰表现在对地质环境变化的灵敏性上。因此,换句话说,阴极发光图像可以灵敏地反映矿物中痕量元素的变化特点,进而反映地质环境的变化。通过阴极发光图像的分析研究,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初步了解锆石等矿物的发生、发展史。此外,由于在锆石等矿物的阴极发光图像上可以见到环带等使用其他方法不易见到的一些现象,当它同电子探针等其他传统分析方法相结合,并使用同位素和微区化学成分研究时,就能揭示出锆石在地质历史中的结晶过程或重结晶过程中的温度改变,冷却速率、流体或熔融物析出的细节,以及溶解和重熔等现象,为了解和研究锆石的发生、发展史及其母岩的形成演化历史乃至大地构造单元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演化等地质问题提供极为有用的丰富的信息。锆石成为一个可以“阅读”的名副其实的地质历史的“存储器”。

在电子探针下研究阴极发光的优势是不仅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有可能从小到1μm2的区域上进行锆石及其各种包体的观察和光谱测量,还能在理想的条件下,分析主量元素和低至μg/g级的杂质元素的含量,以分析其发光的可能原因。同时还可以把阴极发光的图像观察与透射光或反射光图像观察、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阴极发光现象的解释和应用,还可以获得更多有关晶体的发生和生长的历史的信息。在对锆石进行测年分析前,这些研究可以为正确选择测年的方法,特别是在锆石的SHRIMP或LA-ICP-MS微区测年中选择合适的测年位置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获得同位素年龄数据后,也需要用这些研究所获得的认识来对年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以下结合几个分析实例说明方法的主要特点。

初步分析认为,图89.30中的锆石自形程度较好且具有规则的韵律生长环带,是一颗典型的岩浆结晶锆石;图89.31中的锆石的生长应该至少具有两个期次,其内核为保存完好的岩浆结晶锆石,外部具浑圆形,可能是后期变质增生的产物;图89.32是产自大别山榴辉岩中的锆石,其内核锆石的内部结构已被构造成面团状,外环部分可能是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新生锆石。

图89.30 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背散射图像

图89.31 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背散射图像

图89.32 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背散射图像

综上所述,可以为锆石的电子探针综合分析作如下结论:

从图89.30、图89.31、图89.32的几个电子探针下锆石的阴极发光(CL)图像和背散射电子(BSE)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阴极发光图像的确能揭示出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得的锆石内部的结构特点,较好地揭示锆石生长的多期次性,以使我们通过追溯锆石的成因历史来确定地质事件的发展历史。

由于电子探针中对平均原子序数灵敏度极高的背散射电子成分(COMP)图像(即BSE图像),可以提供锆石的某些成分信息;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当某些锆石的阴极发光强度较弱时,背散射电子成分图像有可能比其阴极发光图像能更清楚地看到其内部结构的变化,并且其空间分辨率通常可比阴极发光图像好一个数量级,锆石中的裂隙和包体在背散射图像上也能更清楚地反映出来(如图89.30右、图89.31右、图89.32右),因此,背散射电子图像也是锆石观测研究不可缺少的。通常,需要把两种图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揭示锆石的内部结构。

电子探针中的二次电子(SE)图像和背散射电子平面(TOPO)图像可以提供锆石表面的形态,包括表面磨光度、磨坑、裂缝、残余磨料等,这对于选择理想的测年分析区域是极为有用的。特别是在如何准确找到一个U-Th-Pb封闭区,避开因铅丢失而带来的测量误差方面有其独特的意义。此外,电子探针中的X射线图像还可以形象地观测锆石内部的元素分布特点。

电子探针常规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包括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技术等,可以方便快速地分析鉴定锆石中各种类型的包体及其成分特征,这些包体的不同组合和成分特征,正是探讨锆石成因的重要依据。如在对大别山西部河南罗山熊店的榴辉岩中锆石的研究中,发现锆石中含有许多金红石、硬玉、绿辉石、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磷灰石等包体,结合阴极发光图像、背散射电子图像及SHRIMP测年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大别山加里东期的榴辉岩的存在,且其中锆石在300Ma左右又经历了一次后期的热液改造作用。

本方法具有电子探针分析的许多优点,如微区微量、简便快速、可同时获得多种信息、不损坏样品且费用较低等,阴极发光技术和电子探针分析的结合使这种方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个分析研究锆石等矿物的内部结构、微区成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最佳方法。这对于我国当前正在开展之中的锆石SHRIMP微区测年分析研究和许多重大的地质年代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本方法不仅适用于锆石,还将可以适用于独居石、磷钇矿、磷灰石、褐帘石、钍石和沥青铀矿等富含Th、U的测年矿物。由于这种方法能够提供上述如此丰富的信息,若能得到推广应用,必将解决更广泛的地质问题。

本章讨论了电子探针分析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如试样制备、标样选择与使用,试样的预观察等,读者可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参考文献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通则 (GB/T 15074—2008) [S].2008.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 X 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GB/T 17359—1998) [S].1998.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硅酸盐矿物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 (GB/T 15617—2002) [S].2002.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矿物岩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 (GB/T 17366—1998) [S].1998.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张照志,赵磊,孟庆祝,等 .2001.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技术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现代地质,15 (1) :69-73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 .2009.微束分析国家标准汇编 [GB/T 4930—1993 电子探针分析标准试样通用技术条件 (代替 GB 4930—85)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周剑雄,杨明明 .1996a.微区痕量分析及其应用 .国外矿床地质,2: 77 -107

周剑雄,陈克樵 .1996b.锆石 Th-U-Pb 等时年龄的电子探针测定方法的研究简介 [J].国外矿床地质,2: 120 -122

周剑雄 .1980.微区分析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周剑雄 .1996.微束分析标准与标准化 .国外矿床地质,第二期

周剑雄 .2006.扫描电镜测长问题的讨论 (论文集)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周剑雄 .2008.锆石阴极发光的电子探针研究 (论文集)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周剑雄等 .1986.电子探针分析 .北京: 地质出版社

Montel J M,Foret S,Veschambre M,Nicollet C and Provost A.1996.Electron microprobe dating of monazite.Chem.Geol.,131: 37-53

Suzuki K and Adachi M.1991.The chemical Th – U – total Pb isochron ages of zircon and monazite from the Gray Granite of the Hida terrene,Japan.J.Earth Sci.,Nagoya Univ.,38: 11-37

Williams M,Jercinovic M and Terry M.1999.Age mapping and dating of monazite on the electronmicroprobe: Deconvoluting multistage tectonic histories.Geology,27: 1023-1026

Zhu-X-K,O-Nions-R-K.1999.Monazite chemical composition: some implications for monazite geochronolog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37 (4) : 351-363

本章编写人: 周剑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③ 试叙述锆石几种常见的优化处理方法

锆石的优化处理:

1.改变颜色:

①在还原条件下,加热棕色、红褐色的锆石原料,可产生天蓝色或无色锆石。

经热处理产生的蓝色锆石会部分恢复原有的褐色,产生不悦目的褐蓝色。这时,将它们放在有木炭的坩埚里加热至800-900摄氏度,即可完全转变为蓝色。

②在氧化条件下,加热棕色、红褐色的锆石原料,可产生金黄色或无色锆石。

2.改变类型:

持续长时间的热处理可引起硅和锆的重结晶,将低型锆石转变为高型锆石。加热至1450摄氏度后,中、低型锆石均能将比重提高至4.7,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清楚的吸收线,同时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热处理引起的重结晶可产生纤维状雏晶,并由此产生猫眼效应。

④ 锆石怎么分级别的

1、锆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它是提炼金属锆的主要矿石。锆石广泛存在于酸性火成岩,也产于变质岩和其他沉积物中。锆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在河流的砂砾中也可以见到宝石级的锆石。锆石有很多种,不同的锆石会有不同的颜色,如红、黄、橙、褐、绿或无色透明等等。经过切割后的宝石级锆石很像是钻石。锆石过去还被叫作锆英石或风信子石。锆石可耐受3000℃以上的高温,因此可用作航天器的绝热材料。
2、锆石又称锆英石,它是十二月生辰石,象征成功。(十二月生辰石还有绿松石、青金石)它的英文名字是 Zircon 。锆石为矿物名称,旧称锆英石,风信子石,透明者作为宝石,称锆石宝石。
锆石的化学成分:硅酸锆 ;化学组成为Zr[SiO4],晶体属四方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体呈短柱状,通常为四方柱、四方双锥或复四方双锥的聚形。锆石颜色多样,有无色、紫红、黄褐、淡黄、淡红、绿等,一般有无色、蓝色和红色品种。色散高,有金刚光泽。无解理。摩氏硬度7.5-8,比重大,达4.4-4.8。
3、锆石锆石在各种火成岩中作为副矿物产出。在碱性岩和碱性伟晶岩中可富集成矿,着名的产地有挪威南部和俄罗斯乌拉尔。锆石也常富集于砂矿中。世界上重要的宝石级的锆石产于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地。中国东部的碱性玄武岩中也有宝石级的锆石。锆石是提取锆和铪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也用于国防和航天工业。
4、锆石是硅酸盐类矿物,按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份可分为高型和低型两个变种。结晶完整的晶体多为“高型”;晶体极差或无晶者为“低型”。也有分为高、中、低三种的。但就宝石价值来说,高型锆石价值较高。
5、锆石是天然宝石中折射率仅次于钻石、色散值很高的宝石,无色透明的锆石酷似钻石,是钻石很好的代用品。常用的锆石多呈无色、红褐色、褐红色、绿色等。但最流行的颜色是蓝色和无色两种,其中以蓝色价值较高,且一般都经过人工热处理。市场上的许多锆石,都是经过热处理之后再拿出来销售。这是因为处理后的宝石比原来的宝石更漂亮、更好销。
6、锆石的晶体属四方晶系,a0=0.662nm,c0=0.602nm;Z=4。结构中Zr与Si沿c轴相间排列成四方体心晶胞。晶体结构可视为由[SiO4]四面体和[ZrO8]三角十二面体联结而成。[ZrO8]三角十二面体在b轴方向以共棱方式紧密连接。
复四方双锥晶类,D4h-4/mmm(L44L25PC)。晶体呈四方双锥状、柱状、板状,且形态与成分密切有关。主要单形:四方柱m、a,四方双锥p、u,复四方双锥x。可依成膝状双晶。可与磷钇矿成规则连生。
7、编辑本段宝石
锆石锆石的成分中含有放射性无素铀(U)和钍(Th)。但含量很低,远低于安全系数。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佩戴锆石装饰品。
锆石是一种性质特殊的宝石。它有较高的折光率和较强的色散,无色或淡蓝色的品种加工后,象钻石一样有较强的出火现象。由于它在外观上与钻石很相似,因而被誉为可与钻石媲美的宝石。
早在古希腊时,这种美丽的宝石就已被人们所钟情。相传,犹太主教胸前佩戴的十二种宝石中就有锆石,称为“夏信斯”。据说,锆石的别名“风信子石”,就是由“夏信斯”转言而来,流行于今天的日本,我国的香港及内地。
8、锆石一名源于阿拉伯语的朱之意和金色之意,而古印度曾称锆石为“月食石”。这也说明这种宝石的颜色常见于红色、金黄色、无色。同时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锆石在古时的阿拉伯、波斯和印度地区就十分受欢迎。
大家知道,许多东西经过热处理就可以变性,锆石也是如此。如果对低型的锆石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其就会变成无色透明晶体。比如:斯里兰卡的锆石多为绿色低型的,经过热处理后,颜色明显变淡,成为高型的锆石宝石。我国海南省产的红色、棕色锆石,经过热处理,可以变成无色的。
9、宝石界把锆石、绿松石、青金石同列为十二月生辰石,象征胜利,好运,是成功的保证。
我国有部分红色或棕红色的锆石,不经改色处理,也可直接研磨成美丽的宝石。但应该注意,我国红低型锆石也是二色性较强的宝石。如果从红锆石某一方向上看是红色,而从另一方向看,又是淡色或接近无色。所以,加工时,必须按一定方向研磨,让红色出现在磨型正面。
锆石的着名产地有斯里兰卡、泰国、老挝、柬埔寨。我国云南出产的锆石一般需经加热改色处理。

⑤ 手表上的锆石发污怎么处理

锆石的莫氏硬度达到7以上(一般小刀的硬度为5.5),所有拿绒布甚至软毛刷处理不会有问题。
同时锆石性质很稳定,稀酸/碱可以用来清洗锆石,不会造成损害。

⑥ 锆石如何进行热处理以及辐照处理

锆石如何进行热处理以及辐照处理?接下来 生辰石 为你解答。不同产地的锆石经热处理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在还原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可产生蓝色或无色的锆石。跟随小编来详细了解了解吧!

优化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可以改变锆石的颜色,也可以改变锆石的类型。
1、改变颜色
不同产地的锆石经热处理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1)在还原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可产生蓝色或无色的锆石。其中最重要的是越南红褐色的锆石原料,经热处理后产生无色、蓝色、金黄色,这是宝石首饰中最常见的品种。

热处理步骤如下:
首先样品放在封闭的坩埚里(一般放1kg),放进炉子中,在减压还原的条件下进行加热900~1000°C,约可使30%的样品达到宝石级。剩下70%颜色差但净度好的蓝色锆石,再经进一步加热可产生无色的锆石。这一步热处的目的是去除锆石中的褐色色调,以产生无色的锆石,同时产生白雾状效果。

2)在氧化条件下进行热处理,温度达到900°C时可产生金黄色和无色的锆石,有些样品可呈红色。上述热处理两个步骤下来仍未达到宝石级颜色的样品也可以在这种氧化条件下热处理成无色或金黄色的锆石。

经热处理可得到无色、蓝色、黄色及橙红色锆石。锆石热处理优化过程因未添加其他任何物质,故在珠宝鉴定上仍将其认定为天然宝石。另有一种把锆石和硝酸,钴钾铁盐放在一起放入坩埚中烧6-8小时的处理方法(此种方法一般比较少见),在这种处理方法下产生的锆石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再度转变颜色。如蓝色锆石在极端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变为金黄色或亮红色,这种部分转变颜色的锆石有时放在有木炭的坩埚里,再度加热至800~900°C,又可完全转为蓝色。此现象与因产地不同而导致的锆石中杂质成分的差异有密切关系。

2、改变类型
加热至1450°C,持续长时间的热处理可引起硅和锆石重结晶,将低型的锆石转向高型的锆石。经这种处理,低、中、高型的锆石都能提高密度(可达4.7g/cm3),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清楚的吸收线,同时还可以提高透明度和明亮程度。热处理引起的重结晶还可产生纤维状微晶,形成猫眼。
经热处理的锆石表面或棱角处更加饱满,光泽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辐照处理
锆石的辐照处理与热处理结果是相反的逆变化过程。几乎所有经热处理得到的高型锆石改变品经辐照处理(X射线、γ射线、高能电子等)都可以恢复热处理前的颜色,甚至变深。天然产出的锆石在辐照下也会发生变色,如无色锆石在X射线照射下可变成深红色、褐红色或紫色、橘黄色;蓝色锆石在X射线辐照下可变成褐色—红褐色。但这类辐照改色锆石改色过程均可逆,在极端高温高压下可以恢复原状。

⑦ 如何用PS软件处理锆石CL图像,使锆石更清晰,并且将用到的锆石拼在一起

从PS CC版本开始,有个比较方便的照片滤镜,ctrl+shift+A,可以调节清晰度,至于图片拼接,看情况啦,快捷键V手动移动

⑧ 怎么让锆石变亮有光泽

1、如果锆石是光泽度很低的情况,最好是采用抛光的方法来使锆石重现光泽,使锆石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比较强,并且光线能进入宝石内部通过反射和折射再离开锆石到达人体的眼睛。

2、要想锆石变亮有光泽,也可以可以使用擦银布擦拭锆石的表面,棱角部位或是不规则表面;当然也可以使用软毛牙刷沾上少许牙膏轻轻刷洗锆石,使锆石重现光泽。

(8)处理的锆石数据怎样输出保存扩展阅读:

锆石极耐高温,其熔点达2750。并耐酸腐蚀。世界上有80%的锆石直接用于铸造工业、陶瓷、玻璃工业以及制造耐火材料。少量的锆石用于铁合金、医药、油漆、制革、磨料、化工及核工业。极少量的锆石用于冶炼金属锆。

在还原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可产生蓝色或无色的锆石。其中最重要的是越南红褐色的锆石原料,经热处理后产生无色、蓝色、金黄色,这是宝石首饰中最常见的品种。

⑨ 锆石年龄

表2-1 西藏林芝—波密一带变质片麻岩中针状锆石ELA-ICP-MS U-Pb年龄表Table2-1 Acicular zircon ELA-ICP-MS U-Pb ages in the gneisses from the Lin-Bomi region Tibet

续表

注:Pb放射性成因铅。

长柱状锆石年龄在37~45Ma之间(表2-1)。锆石多具继承性或经历铅选择丢失,为了获得准确的锆石结晶年龄,我们用累积概率统计图分析所测锆石的年龄数据。累积概率统计图在X轴上为非线性比例,它可以把正常分布校准为一直线,位于直线上部较老年龄数据被解释为继承年龄,而位于直线下部较小的年龄数据则被认为是铅丢失年龄。主群组锆石年龄代表岩体结晶年龄,为了获得较精确的岩体结晶年龄,一般排除主群数据分布于直线两端的非线性分布数据。用累积概率统计图得到主群锆石的年龄为(41.1±0.3)Ma,MSWD=2.21(图2-2)。

图2-2 变质岩锆石年龄图

Fig.2-2 Concordia plot showing the U-Th-Pb analyses of the zircon from the metamorphosed rocks.The inset is probability plot

○代表未校正普通铅;+代表208Pb校正普通铅;内插图为年龄分布直方图;空心部分代表被排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