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资讯 » 怎样看数据的维度
扩展阅读
搜什么网站可以在线看片 2025-07-28 01:47:44
做表格怎样使日期一样 2025-07-28 01:32:08

怎样看数据的维度

发布时间: 2025-07-28 00:09:09

① 如何理解数据分析中经常提到的维度和指标

在业务规模日益扩大,"数据驱动业务"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缺少系统化的指标监控体系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快速定位解决问题、数据没有及时采集导致分析搁置、业务口径在各阶层人员之间不统一等。这种情况下,数据在经营分析汇报会上可能呈现不一致的用户活跃度指标,甚至在数据可视化平台上,经营页面与营销页面对同一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式存在差异。同时,指标文档的维护和传播使得确认指标统计逻辑变得复杂且耗时。因此,通过数据对业务进行描述统计,构建指标体系,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提高决策效率。

为了实现“数据驱动业务”的目标,需要解决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指标多、指标乱、指标不清晰、指标不实用等,以提高业务团队的效率。为此,企业需针对不同业务环节,采用系统化指标生产和管理方法论,规范指标的生产和管理流程,消除不同使用者之间的个人风格差异,以助于数据产品经理或数据分析师更有效地构建指标体系,并提供理论指导。合理调配公司资源,明确工作重点,建立指标体系的树形结构,能够帮助每个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同时,通过分析指标在父指标中的占比以及与父指标的相关性,可以评估指标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通过子指标的分析,可以追踪指标的异动原因。

搭建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但关键的过程,它能够打通信息壁垒,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对企业实现“数据驱动业务”至关重要。一个全局、科学的指标体系框架至关重要,它需要明确业务环节的起点与终点,并覆盖所有涉及的环节。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业务、用户和产品角度,以确保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针对性。通过业务角度的OSM模型,我们可以明确业务目标、策略和评估指标,从而为销售额目标的实现提供清晰的方向。同时,从用户和产品角度出发,关注用户满意度、体验感、接受度和留存率,以及产品差异化优势、性能提升和模板新增,这些指标的设定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引入主题场景化的标准,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落地使用。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和主题场景,我们可以为指标体系提供清晰的切入点。按照“业务流程化+主题场景化”的思路,指标体系的构建将更加高效且具有针对性。在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需要对指标进行层级划分,从全局视角出发,自上而下地对指标进行深入剖析。指标的评价、生命周期管理、指标字典的构建、指标生产流程、指标类型的确认、统计口径的明确、指标规范定义、编码规范等环节都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关键步骤。确保指标命名通俗易懂、规范一致,遵循行业标准,同时在组织内部保持统一性,有助于提高指标的可理解和可应用性。

在指标的生产、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需关注指标的生命周期,包括定义、生产、消费、下线等阶段。为了更好地进行指标管理,需要记录指标的创建与消费记录、权责管理等信息。指标字典的构建应包括业务属性、技术属性和管理属性三大类,以支持指标的清晰分类和应用。在指标名称规范、编码规范、目录名称和编码规范、维度名称和编码规范、度量编码规范等方面制定标准,有助于提高指标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在模型设计中,采用维度建模理论,构建明细宽表、业务主体表、分析主题表及最终的应用表,确保数据逻辑结构和物理模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在数仓开发过程中,数据开发工程师需遵循开发规范,基于物理模型进行开发,确保数据安全和质量。对指标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指标的准确性。在指标修改过程中,需遵循明确的流程以避免指标口径混淆,确保指标的持续优化。指标上线后,可进行报表制作、自助分析、自助取数等使用场景,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当产品或业务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指标无效时,需对指标进行下线操作,以避免数据错误。通过这些步骤,企业能够构建一个高效、准确且易于管理的指标体系,以支持业务决策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