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资讯 » 怎样核实网上举报信息真假
扩展阅读
坐月子什么可以下奶 2025-05-17 07:26:52
高考照片可以去哪拍 2025-05-17 07:26:10
可以穿的纸箱汽车图片 2025-05-17 07:18:17

怎样核实网上举报信息真假

发布时间: 2023-03-26 21:16:03

① 怎样识别网上的信息真假

在我看来,辨别一条网络信息的真假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根据消息的类型,在对应的限定条件下,一条网络消息不能判断为真,则基本可以判定为假。 作困此为一名普通网民,有时难以辨别真伪,未免被其误导,我们需要提高自己应对网络事件,辨别网络消息真伪的本领。如何来应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我们需要理智和冷静。遇到网上的一些耸人听闻、比较重大的消息宽亮,我们首先要理智对待,先查看主流媒体有没有相关报道,如果有,那么和该消息有没有出入。也就是说,网上的一些信息是否存在歪曲或者夸大实事的行为。即便是真的出现突发事件,我们也应该相信有关部门会迅速处理好,切不可通过过激言论,煽动其他群众,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其次,我们需要客观和公正。对于网上爆出的所谓“官二代”、“富二代”行使特权的新闻,我们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心态来看待。有些所谓“官二代”、“富二代”其实都只是普普通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因为被人为贴上了标签,就惹起了众怒,实在冤枉。况且,并不是所有富人家的孩子都穷凶极恶,所有官员的孩子都有特权汪巧迅,我们应该相信社会的主流是好的,是公平公正的。只有怀揣良善之心和阳光之心,才能为别人、为社会带来良善、带来阳光。

② 网上匿名举报可以查出来吗

匿名举报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反查。
如果匿名举报的内容属实,且提供了有效证据的话,那么相关部门是不会进行反查的。匿名举报内容不符,且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话,会被反查。甚至会被定罪,涉嫌诬告陷害罪。根据相关规定,纪委工作人员泄露举报人信息的,应受到党纪政纪处罚,严重者还应承担法律责任。手机匿名举报,公安机关通过信息部门可以查到举报者,前提是举报者涉嫌违法,其他部门无权调查,无须担心。只是匿名举报的效果不如实名举报。举报人信息被泄露后,如果人身和财产受到威胁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求助,必要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给予保护。认为威胁确实存在的,应当及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情况紧急的,应当先指派法警采取人身保护的临时措施保护举报人,并及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人民模局检察院受理实名举报后,应当对举报风险进行评估,必要时应当制定举报人保护预案,预防和处置打击报复实名举报人的行为。举报人向人民检察院实名举报后,在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向人民检察院求助时,举报中心或者侦查部门应当迅速查明情况,向检察长报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运码老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第二百四十四条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明知他人实施前款行为,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第二百四十四条之一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旁升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造成事故,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③ 网络信息怎么辨别真伪

一般通过一些几个方面:

1、网站域名,一般钓鱼网站喜欢用和真网站差不多的域名。或是是一些二级域名来冒充正规网站的域名。但无法获得真网站的域名。

2、用站长工具查域名的时间。

一般一个正规网站,运行的时间很长,如银行网站的域名,都使用了好多年,不会轻易换域名。而一个网站,工具一查,发现域名使用时间很多,往往是几个月的,就很有可能是虚假骗子。

3、假冒网站,页面和真正网站的官网相同,里面的链接也是复制别人官网的。点击链接,进入后在点主页,可以发现和原来的主页域名的差别。

4、查询域名的注册人。

一般正规单位的所有人都是其单位,而很少是个人。国内空间网站的域名备案要求,域名的所有人和网站所有人相同。所以单位网站的域名所有人一般就是该单位。除一些明显是个人网站外,个人域名的往往不太可靠。

5、查网站的备案号。一般网站下部都有备案号(工信部要求其同时在该号码上要带上工信部ICP备案系统的网址,一般点击可以打开备案系统网站,若没有可以搜索一下)。可以通过工信部的ICP备案系统(IC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右下角的“公共查询”,查看其网站域名和备案号,备案单位的信息是否一致。

④ 微信团队怎么核实投诉真假啊

微信团队核实投诉真假方法如下:
1、微信公众号微信团队菜单栏意见反馈点推送的此处。
2、在意见栏输入“我的账号无缘无故被人恶意投诉,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散迟型和沟通。请求严查此人为何投诉我“。
3、腾讯客服会旦嫌给出反馈,之后在推送的回馈处点击进去查看结果,会弹出”处理详情“的页面。
4、根据处理详情可冲猜以查看投诉相关问题。

⑤ 怎样识别虚假信息

识数判别虚假信息的方法如下:

1、通过网络搜索不明信息中电话号码、信息内容等关键字,确认是否已有官方辟谣或通报。

2、可将不明信息通薯誉改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送给信息相关单位进行核实。

3、通过官方网站或114等可靠途径,查询并联系不明信息中自称的单位部门,确认不明信息真伪,切不可通过不明信息中提供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

评价

很多网络负面信息的真实与否,对大多数网民来说难以核实。谣言只是建立在毫无事实根据上的虚假信息传播,并且带有目的性,其社会危害是非常大的。而且,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即时,很多网民也在无意之中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者。

他们不会在乎信息的真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是接受而没有足够的经历和时间来怀疑,从心理学角度讲,传播信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其自身的成名虚敏心理需求。

⑥ 网上匿名举报会不会查出来

法律分析:打举报电话不需要要求匿名才会保护举报人的个人信息,政府裤茄人员故意向被举报单位泄露举报人信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违反举报人保护规定,故意泄露举报人姓名、地址、电话或者举报内容等,或者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被举报单位的,或者应当制定举报人保护预案、采取保护措施而未制定或者采取,导致举报人受打击报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辩氏接责任人员,依照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 第五十九条 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采取下列保密措施:

(一)举报线索由专人录入专用计算机,加密码严格管理,未经检察长批准,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查看。

(二)举报材料应当放置于保密场所,保密场所应当配备保密设施。未经许可,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保密场所。

(三)向检察长报送举报线索时,应当将相关材料用机要袋密封,并填写机要编号,由检察长亲自拆封。

(四)严禁泄露举报内容以及举报人姓名、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严禁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或者被举报单位。

(五)调查核实情况时,严禁出示举报线索原件或者复印件;除侦查工作需要外,严禁对匿名举报线索材料进行笔迹鉴携纯散定。

(六)其他应当采取的保密措施。第六十条举报中心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受理网上举报,严格管理举报网站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并适时更换。

利用检察专线网处理举报线索的计算机应当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

通过网络联系、答复举报人时,应当核对密码,答复时不得涉及举报具体内容。

⑦ 如何辨别真假信息

想要辨别真假信息,就是要时刻保持理性。

要想鉴别那些虚假信息,说简单也简单,就是看到各种未经证实的消息时,留个心眼问自己一句:“这会不会是假的”。同时这说难也难,如果不能核实,至少也得推敲一下它讲不讲论据和逻辑,看论据是否站得住脚,论证过程是否遵循逻辑。

如果凭一己之力难以鉴别,那么至少可以选择多听取几种声音和意见。在追求理性这件事上,至少可以做到反对狂热、抵制煽动、提防偏激、警惕激情。

(7)怎样核实网上举报信息真假扩展阅读:

有些信息发布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利益团体正当或不正当的目的和诉求,有时甚至是操纵之手。在一个利益多元、人人都应拥有正当言说权利的社会,如何甄别、判断、接收、利用媒介传播的信息,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素养。

而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越来越多的人从受者变为传播者的新媒体时代,这种理性的甄别判断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人们都盼望生活在一个理性的社会。但是别忘了,理性的社会离不开理性的民众。有必要让人们在许多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问题上,通过实践慢慢形成言说的规则,培育思想和言说的理性。

⑧ 怎么查举报人的信息

查出匿名举报者的方法只有政府机关通过联系方式查询,但是
不能够随意透露并查询
匿名举报者信息,因为受理举报信息的部门需要

法律和纪律允许的范围内
对举报者进行匿名保护。匿名举报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反查,除非是恶意举报。
一、查出匿名举报者的方法
查出匿名举报者的方法只有政府机关通过联系方式查询。对于匿名举报人,只要他们的行为合法,只要他们举报的事情符合事实,就要保护他们。向匿名举报人通报调查的进展情况。在法律和纪律允许的范围内,为了对举报者负责,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向匿名举报人通报一些情况。纪委对举报人有保密保护的义务,纪委受理匿名举报信后,不会主动去查举报人或举报信的来源。
二、匿名举报会被反查吗
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反查。如果匿名举报的内容属实,且提供了有效证据的话,那么相关部门是不会进行反查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匿名举报内容不符,且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话,会被反查。如果匿名举报的内容不符合事实,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的话,那么就会被反查,虽然是匿名的,但相关部门也会想办法进行追查的。有些人举报的内容完全不符,甚至构成了造谣诽谤罪,如果举报的内容还被散播出去,那么一但被追查到,甚至会被定罪。提示:我们在进行举报的时候,需要实事求是,不要谎报,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可以进行实名举报,实名举报的话,往往也会有一定的奖励的。
二、纪检委的人怎么查匿名举报信的来源
纪委对举报人有保密保护的义务,纪委受理匿名举报信后,不会主动去查举报人或举报信的来源。纪委受理举报和匿名举报后,按一般程序会就举报的事实进行有原则、有范围或非公开的初核被查
——根据初核被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调果——帝立案调查的——调查核实——进行组织处或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司法和序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程序处理,纪委一般不再干预。举报人大可不必担心纪委会查举报信的来源,即使纪委知道了举报人也会被保密,否则,谁泄密了都会担事的。
宪法第
41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范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⑨ 如何核实虚假信息 3种方法来核实虚假信息

目录方法1:核实文章1、核实作者的资历,判断他们是否可信。2、查看文章的日期是不是最新的。3、上网搜索,确认其他可信来源是否也在报道相关信息。4、留意文章中的鼓动性语言。5、看看文章是否引用了官方团亮和专家的陈述。6、前往一些主要信息来源对主张进行全面核实。方法2:揭示图文的真像1、查找所有的引用或主张,看看它们是否真实。2、阅读评论,看看是否有人对图片提出了质疑。3、在网上搜索,查看可信来源是否有相关的信息。4、到辟谣网站上去核实信息。5、问一问对方图片的来源。6、开展图片反向搜索,寻找它们的来源。方法3:分析来源1、评价一下网站的设计,是否给人专业的感觉。2、到媒体偏见网站上搜索来源,核实信息的合法性。3、阅读网站的"关于我们"部分,看看是否有任何偏见的迹象。4、看看URL是否有可疑的地方。5、检查网站上发布的文章是否有署名。只要你花时间上网,就难免会看到一些虚假信息。有些虚假信息荒唐可笑,比如声称新一代5G通信技术会传播新冠疫情,但另一些所谓的医疗“建议”却可能会置人于死地。无论什么情况,你都可以自己核实,避免分享不准确或误导的信息,免得虚假信息满天飞。幸运的是,有许多工具都能用来快速轻松地确认或揭穿网上的虚假信息。
方法1:核实文章
1、核实作者的资历,判断他们是否可信。查看文章标题下方的署名行,那里会注明作者姓名和发表日期。确认作者是不是文章所涉塌纳宽及领域的专业人士或行家。直接上网搜索一下,看看他们是否有资格撰写这类文章。如果不是,那可能就意味着文章含有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如果作者是记者,那就查一下他们之前写过的文章,看看是否涉及到过类似的主题。
即使显示的作者是医生、科学家或专家,也要花点时间去核实一下他们的真实身份。
访问作者的领英(LinkedIn)页面,查看他们的资格和供职的媒体机构。
要是在网上搜不到作者的信息,那就要小心了,你看到的可能是虚假信息。
2、查看文章的日期是不是最新的。在署名行中,作者姓名的正下方一般都会有文章的发表或者更新日期。确认显示的是最近的日期,而且文章里也没有包含过时的信息。试着借助你能找到的最新信息来源加以验证。过时的文章有可能会催生一些不实言论,因为它们并不能准确描述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
3、上网搜索,确认其他可信来源是否也在报道相关信息。上网查找文章所探讨的主张或信息,看看其他可信的新闻网站是否也在报道。如果找到了相关内容,不妨读一读其他消息来源是如何陈述这些主张或信息的,弄清楚它们是否揭露茄槐了真像或者证实了信息的真伪。如果其他网站都没有类似的内容,那么你看到的可能就是虚假信息。医学或政治方面的重大新闻会被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要是你读到一篇文章,里面说有一颗小行星将和地球相撞,但其他任何媒体都没有类似的报道,那这很可能就是一条虚假信息。
4、留意文章中的鼓动性语言。查看标题并仔细阅读正文。关注文中是否有为了促成某事而出现的一些鼓动性或歧视性的语言。注意文中的语法和文字错误,以及是否有太多的感叹号,这些都说明文章不专业,可能是为了故意激起大家的反应。还要留意侮辱和攻击性的语言。
语法很差就表明报道信息的新闻来源不专业。
5、看看文章是否引用了官方和专家的陈述。探讨重大新闻的专业文章往往都会引用其他文章、专家意见或官方报告,以此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你没有在文中看到任何来源或引文,那就表明信息的真实性可能有待商榷。如果文章中引用了某些来源,那就用它们来验证文章的主张。
6、前往一些主要信息来源对主张进行全面核实。主要信息来源包括政府报告、汇总数据、法院文件以及学术研究文章。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这些信息可能会被作者歪曲篡改。查阅这些信息来源,确认文章中引述的信息是否正确。虽然标题可能并非完全错误,但它可能会有意误导读者。
数据通常也可能会被误读。比方说,一篇文章指出有90%的受访者都表示支持死刑,但要是只有5个人接受了采访,那这项调查实际上并不准确。
对于医疗方面的主张,比如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要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的信息为准。
方法2:揭示图文的真像
1、查找所有的引用或主张,看看它们是否真实。指向了特定人物的图文容易广泛传播,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在网上快速搜索一下这句话,看看到底是谁说的。要是引用与图片不符,那就很可能是虚假信息。一些图文会共享"数据",而这些"数据"可能源自声誉良好的组织。如果没有附加任何来源,那最好要持怀疑态度,然后自行去核实相关的信息。
图片也是可以更改的。比如,抗议标语上的文字和图片都是可以被P掉的。
2、阅读评论,看看是否有人对图片提出了质疑。如果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图文,可以查看一下人们对它发表的评论。看看是否有人在跟帖中发表了事实真相的文章或链接。肯定会有人持不同的意见,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对的。查看提供的链接,或者参考其他来源。
如果在评论中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也要继续持怀疑态度,亲自去核实信息。
3、在网上搜索,查看可信来源是否有相关的信息。网上分享的图文几乎什么内容都有,但要是信息准确可信,那么专业的新闻媒体很可能也会进行报道。搜索你在图文中看到的主张,确认新闻网站或政府机构是否有和这些内容相关的文章。要是从其他来源找不到任何相关信息,那可能就是虚假或误导的信息。
4、到辟谣网站上去核实信息。辟谣网站是专门为了揭穿和探讨虚假信息而开设的。如果你遇到可疑的说法,不妨上这类网站去核实一下,看看它们的真伪是否已经得到了证实。可以访问这里列出的辟谣网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fact-checking_websites
大多数辟谣网站都会具体解释为什么信息是错误的或者具有误导性,所以最好通读全文,详细了解一下。
5、问一问对方图片的来源。如果是社交媒体网站或在线论坛上发布的图片,那就尝试和最初发布者联系。问问他们是否可以确认信息并告知信息的来源。否则,那就意味着信息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具有误导性。有时,要求对方提供信息来源可以帮助揭露事实真相。如果他们无法证实,就可能会把相关内容删除掉,从而阻断虚假信息的传播。
6、开展图片反向搜索,寻找它们的来源。打开搜索引擎,比如网络、Google或Bing。粘贴图片的URL或者上传保存的图片,然后执行搜索,查找它们最初在网上发布时的位置和时间。如果是重复套用的旧图片,那就应该是虚假信息。核实图片是否也和具体的主张有关。例如,如果某条图文表示巴西的山火是人为的故意纵火,但图片反向搜索却表明图片是加州山火,那这就是一条虚假信息。
RevEye是一款有用的免费应用程序,它可以告诉你一张图片之前都在网上的哪里出现过,从而帮助你核实图片的真假。你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应用商店来下载这款应用程序。
方法3:分析来源
1、评价一下网站的设计,是否给人专业的感觉。仔细查看一下网站本身,确定它是否显得很业余,比如有大量的弹出广告。查看页面上的其他链接。如果没有任何链接,或者把你带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那么这个网站可能就是假的。寻找网站上是否有假照片或者P图。你还可以留意一下网站上是否错字连篇。Snopes列出了一系列的假新闻网站。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来查看: https://www.snopes.com/news/2016/01/14/fake-news-sites/ 。
相信自己的直觉。感觉网站内容像是东拼西凑的?那上面可能就会充斥着虚假信息。
2、到媒体偏见网站上搜索来源,核实信息的合法性。使用专门监控网上虚假信息的媒体偏见网站。搜索列表中的来源,确定它们是否有偏见或者发布了虚假信息。公正与精确报道组织(FAIR)是美国的一个全国性媒体观察组织,致力于发现有偏见的媒体。你可以访问它们的网站: https://fair.org/
有关其他媒体偏见网站的列表,请访问 https://guides.ucf.e/fakenews/factcheck
3、阅读网站的"关于我们"部分,看看是否有任何偏见的迹象。查看"关于我们"部分或记录网站历史的页面。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就表明该网站可能发布了虚假信息。阅读网站介绍,了解他们在发布的内容方面是否有任何倾向、立场或偏差。例如,如果某个网站的"关于我们"部分声称他们反对疫苗,那么你就得对他们分享的有关疫苗的文章持怀疑态度。
只是因为页面上存在偏见并不意味着他们分享的信息就一定有问题。但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提供的信息会具有误导性。
4、看看URL是否有可疑的地方。查看信息来源的完整URL,如果是知名新闻网站URL的末尾再加上类似".co"或".lo"之类的额外代码,那就说明它不是一个高质量的信息来源。例如,如果看到的URL是"cnn.com.lo",那它就是一个冒充CNN的假网站。
还要仔细辨别与知名网站URL的细微差别。比如,"cbsnewsnet.org.co"之类的URL可能就是假冒的网站。
5、检查网站上发布的文章是否有署名。专业新闻网站会在文章顶部注明作者姓名和文章发表日期。如果没有这些内容,那至少就说明内容不是来自有资质或者专业的作者,因此信息来源可能就不可信。
小提示相信直觉,跟着自己的第一感觉走。如果觉得信息不可信,那就进行调查。它们可能并不完全准确。
警告虚假信息会带来危害。如果发现危险或暴力信息,一定要大胆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