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资讯 » 怎样辨别真假老茶壶
扩展阅读
可以穿的纸箱汽车图片 2025-05-17 07:18:17
如何做可以吃的口红 2025-05-17 07:17:26

怎样辨别真假老茶壶

发布时间: 2023-02-11 00:18:23

1. 老紫砂壶的鉴定方法

1、要注意观察器型。紫砂壶各个时期的特征以这一时期的名家代表作品为主脉。大名家制壶,都有其拿手的几种,器型都 比较典型。真正想牟大利的制伪者,必然要搞高仿品,而且要仿那些器型比较典型的大名家的代表作品。

所以购藏者在观察器型,特别是名家作品的时候,不能被表 面上的东西所迷惑,要善于观察壶的外形上那些微妙的地方,尤其是在壶体与附件的交接处和过渡处体会制壶者的匠心。越是名家的代表作品,它所体现的艺术内涵 就越应该深刻。

如果一把壶仅仅在形式上像某位名家的代表作品,而无法使人在深层次上把握其精髓,那么这把壶肯定是不能过真品关的。

了解器型的基本知识,对初入紫砂壶收藏之门的人来说,在鉴别上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以紫砂壶通向壶嘴的出水孔为例,它在民国以前一直是独孔,此后才出 现了多眼网孔,而向壶内凸起的半球形网孔则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从日本传来的。

假如遇到一把壶,其印章为陈鸣远,而出水孔呈网眼状,则不必分辨印章真伪,仅 凭出水孔形状便可断定此壶之伪。

2、要注意观察质地。紫砂壶名家成名后的作品一般来说选料比较讲究,其代表作品的材质则更为精良。 这种精良具体表现 为壶的颜色正,颗粒匀,光泽润,胎骨坚,手头沉。

还可以从泥料的品种上加以辨别,如“天青泥”是清代后期出现的,与历代泥料有明显区别,如果出现一把号称 清代中期以前的“天青泥”壶,那肯定有问题。

3、要注意观察包浆。长期使用过的旧壶,外表会很自然地产生一层光泽,是久经茶汁滋养而慢慢渗透出来的,被称为“精光内蕴”。有包浆的壶,无论其外表是否有茶渍或尘土,只要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拭,都会出现一种光泽,而且越擦越亮,行里人称之为“包浆亮”。

新壶造旧后,外表多少有些不自然,光泽发贼、发浮、发愣。如果置于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壶身,还能找到打磨的刮痕。这样的壶还往往有一种霉馊味,细细嗅辨即可识破。此外,速成的包浆一刷就掉,而真正的老包浆已与壶身融合成一体,附着性极强,用清洁剂反复清洗也难以擦掉。

4、要注意观察题款与用印。利用款识冒仿名家作品的方法有3种:第一种是新壶旧款,即在新壶上直接刻上名家的款 识。这种情况包括名家为了应酬或在市场供不应求时,由学徒或他人代制,盖上自己的印章。再有就是前代名家的印章流传下来,后人继续使用,借以仿制冒真。

第 二种是旧壶新款,即用没有款识的旧壶冒刻前代名家的款识。从文字上看,旧壶的款大多用阳文,字体工整。新壶如果用阳文,字体因为模仿或显呆板,或笔画长短 粗细不一。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第三种是新壶新款,此类作伪手法颇多。

现代伪造者多是仿制假的印章或镌刻假的款识,如采用照相制版技 术,用铜锌版制出印章。也有一些印章和款识是仿制者凭空臆造的。

(1)怎样辨别真假老茶壶扩展阅读:

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

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

紫砂壶是用于泡茶煮茶的。用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是举世公认的质地最好的茶具,最棒的茶具。

2. 铸铁壶怎么分辨真假

目前,在日本市场上老铁壶几乎绝迹,但一些名家的作品依然受到很多铁壶收藏着的追捧,因此在日本名釜师也会对老铁壶进行复原重新铸造,这类复原品依旧采用传统的日本制壶工艺-失蜡法进行铸造,并且此类复原品在日本也属于合法,因此也是极具收藏价值的佳品。

市场上兜售日本老铁壶的商家很多,但是我们怎么看出是造假壶还是真的日本老铁壶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区分老铁壶的真假。


如何区分老铁壶的真假

3. 怎样鉴别紫砂壶真假紫砂壶如何鉴别真假

紫砂壶是常见泡茶器具,但现在市面上,越来越多假紫砂壶。不少人困惑,紫砂壶如何鉴别真假?关于,怎样鉴别紫砂壶真假?紫砂壶如何鉴别真假?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紫砂壶如何鉴别真假

一是看:首先看表面。由于是陶土而且不上釉,新的紫砂壶表面不可能是光亮的,而是有粗糙感。而假泥壶为了卖相好,一般会打蜡抛光。其次,紫砂泥中含有石英、云母等微量元素,在高温烧制中会形成结晶体,因此在光亮下,整个壶身能看到很多细微的银白色亮点。第三,真正的紫砂壶壶内外颜色几乎是一致的,不会相差太大。

二是用开水试:将刚烧开的水倒进壶内并沿着壶身浇下,盖上壶盖。你会看到水不是顺着往下流,而是被慢慢吸干;壶盖上则先是慢慢湿润,而后又慢慢吸干。这是紫砂壶拥有双层气孔,透气性好的表现。

三是将泡好的茶留在茶壶内,两三天内茶不会变馊:专家还特意介绍说,用壶盖敲壶身听声音的鉴别方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造型、泥料的不同,声音也会不一样。而且假泥中加入玻璃水等也可以敲出真泥类似的声音。敲击听声音的更大功效在于辨别壶身有没有隐藏的裂痕。

怎样鉴别紫砂壶真假

对于古壶来说,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做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做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对新壶的造假主要是雕刻名家印章,或者臆造名家款式。

鉴别真假可以从紫砂的泥、形、工、款、功、火来辨别,看一下壶中的茶渍容不容易去掉,容易去掉是假的,看包浆有没有很自然的旧感,有是真的,看泥有没有滋润光泽的质感,看款的深浅是否适宜,工整平稳。

鉴定紫砂壶的真伪,也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鲜润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白蜡打磨上去的。再从文字上看,旧壶的款都是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新壶如果用阳文,字体因为摹仿或显呆板,或笔画长短粗细不一。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文。

新手买到真紫砂壶三招

第一招:“捡漏”心态不可有

很多人第一次买紫砂壶,就抱着贪小便宜的心态去,价格随你一砍再砍,你以为自己买到了保真保值的紫砂壶,而迫不及待付款,这种捡漏心态会让你永远买不到真货。

第二招:少听忽悠

有些人买紫砂壶,纯属被商家花言巧语所骗,和你称兄道弟,各种服务说得不无比心动,在你完全相信他的时候被他给摆了一道,买了他家的伪劣壶。

第三招:多看、多学、少买

买紫砂壶,专业知识必须要扎实,先辩清楚真假再下手。平时多看看紫砂壶知识,多去市场里看看货,多向行家请教。新手买之前,也可以请行家帮忙掌掌眼。

4. 如何鉴别紫砂老壶

目前紫砂市场还不规范,以次充好,假冒名人,以今冒古等现象并不少见,很多壶友都想知道,自己手上的壶是不是明朝清朝的名家真品,是否有升值空间?很多壶友发送一些老壶图片给我,求鉴定真假。

今天从教大家4招,简单地识别一些“假老壶”,希望在您有机会上手老壶的时候,助您一臂之力。

▲顾景舟制上新桥

紫砂古壶辨识妙招之一:不同时代的作品有不同的特色

紫砂壶从草创的明代正德年开始到清末,时间长达四百余年,前后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同时,随时代的演变,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作品特色。例如,明代制壶只重型制、质地,作品概为素色无彩。因此,只要壶身加上色彩,即可肯定不是明代古茶壶。

其次,陈鸣远首开壶盖内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壶盖内用印的真古壶,保证是陈鸣远(明末清初)以后的作品。又如清道光年间,名家朱坚首创金属(锡)包壶,并用玉石制作壶嘴、壶把。故如果壶身上镶有锡或包铜时,即表示此壶必然是道光以后的作品。

▲明末清初陈鸣远制南瓜壶

紫砂古壶辨识妙招之二:从壶身情形辨识

另一个辨识古壶的方法是,根据壶身的情形来断定。如众所周知,明代的紫砂壶顶多只在壶底落款,壶身大抵保持素面无物。到了明末(天启、崇祯年)的名家陈用卿,才开始以草书在壶身上落款。

现在我们常常可看到壶身上刻诗书的壶。其实,在壶身上刻诗书,是清代陈曼生所创,后代名家效法延用。根据以上两点可得到一个结论,即壶身上刻有诗文绘画的古艺术品壶,绝对是陈曼生时代以后所制。

▲清曼生石瓢

紫砂古壶辨识妙招之三:从落款的甲子年辨识真伪

或许一般人都不会去注意到这一点,但这却是辨识作品真伪的一项利器。古人相当重视甲子年表,且我国是以农立国,一提到今年是什么年时,总是习惯使用甲子年表示。甲子年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而成,每六十年循环一次,称为一甲子。明、清时代的艺人,落款时可说完全使用甲子年表示年份。例如时大彬的圈钮壶底款为万历乙酉时大彬制。

明时大彬圈钮壶

紫砂古壶辨识妙招之四:根据出水孔数辨识

所谓出水孔是指壶内通壶嘴的孔。出水孔数的一孔或多孔,也可作为断定该壶是否为古壶的资料之一。民国以前的紫砂壶,不论大小,出水孔都是单一孔(近年来则不一定),大、中型壶为防止茶叶堵住出水口,影响出水,故大都改采多孔状。

单一的出水孔

网孔底槽清斗笠壶

球孔红泥西施壶

5. 怎样辨别真假紫砂壶

四方面鉴赏壶艺
壶艺是指制作一把紫砂壶的技术水准。一把优秀的紫砂壶在外观上应符合:壶的把、盖、肩腹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且同时满足以下四方面要求:
泥:“泥”是紫砂壶的基本制作原料,也只有用宜兴紫砂泥做出的壶才具有使用、收藏价值。例如紫砂壶的保味功能就是由于紫砂泥独有的双透气孔结构,这种结构使紫砂壶能较长时间地保存茶水不变质。
形:紫砂壶的“形”千变万化,经历数代工艺人的填补增益,如今的紫砂壶已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不过考虑到茶文化所推崇的“超世脱俗”宗旨,外形古雅、朴实的紫砂壶是购买首选。
款:款是指壶上的铭文、图案等。主要考虑两点:其一是铭文和图案的作者是谁?其二是欣赏这些图案的内涵。
工:工是指紫砂壶的制作工序。一把好的紫砂壶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只有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才能使紫砂壶在外形、款式、使用舒适度上表现出众。
真假鉴别小常识
对于古壶来说,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做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做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对新壶的造假主要是雕刻名家印章,或者臆造名家款式。
鉴定紫砂壶的真伪,也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鲜润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白蜡打磨上去的。再从文字上看,旧壶的款都是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新壶如果用阳文,字体因为摹仿或显呆板,或笔画长短粗细不一。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6. 如何辨识“老壶”

你说的是紫砂壶吧!
古紫砂壶不仅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和工艺价值,而且也有很高的经常价值。因此,假冒古董紫砂壶屡见不鲜,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方法,选购时才不致上当。

1.掌握古壶的特征是鉴别真假的基础。古壶质地粗而不劣,形制古拙而不失规整,光泽滋润而不轻浮,手感厚重舒适,名款工整而不顽强板。另有在壶身镌刻诗文图画者,也多为当时名手所作,布局自然合理,刀法简练精确,非俗手所能效仿。因此,紫砂壶工艺,并非简单的烧陶工艺,而是融合了陶艺、书画、造型、篆刻等古文化结晶的综合性工艺品。

2.看名款。这是最直接了当的鉴别方法。如明清名安制壶,壶底必有名款。名家之款犹如当今名优产品的标志。因此,必须对明清大家的名、字、号及其惯用的款式、字体熟悉铭记,以便鉴别时有所依据。例如当时的书画家和制壶大师时大杉、李仲芳、徐友泉、陈曼生等这些名人,在名款上必须能对上号。没有名款或款式不符,即属可疑。即使为真品,其价值也应大打折扣。

3.从形与质推断年代。不同时代的产品和生活用品都有其时代特征。早期紫砂壶以实用为主,装饰为次,故其壶型拙朴大方,略无花巧,茶壶出水处常为单孔。随着紫砂壶装饰作用的增强,壶型日趋文巧。如早期明显多夹粗砂,清以后夹砂日细,壶表也日益细腻。从这些特征可推断藏品的相对年代。

4.从表面光泽判断。凡名手所制之壶而能留传至今的,定为当时及后人所至爱,早晚把玩,火气早已脱尽,其壶表必定润泽可爱。而新制品,火气极重,有的以涂蜡来增加光泽,用指甲一刮便可辨别。

5.注意假冒之作。有些摊贩,在紫砂壶表面上涂蜡或鞋油以及采用其他制假手段,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貌假古雅,实则欺骗,应特别注意鉴别。

7. 如何鉴别老紫砂壶

紫砂壶的鉴别选购:

一、看,真紫砂壶的纹理清新、圆润,视觉有亚光的效果,有众多分布均匀的细小类似金属光泽的颗粒。有的手工壶内壁,有从中心圆点向四周的放射状线,属于加工工艺过程中形成的。

二、摸,真紫砂壶摸上去的手感细腻但不打滑,假紫砂壶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压摩擦就手感发涩。这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的表现。

三、转,转动壶盖,真紫砂壶的壶盖转动灵活流畅,并发出轻微“丝丝”或者“沙沙”的悦耳的声音,陶土的假“紫砂壶”则发出沉闷的“哧啦哧啦”声音。

四、听,用盖子轻敲壶体,尽管有人不赞成这么做,但是这点非常有效。真紫砂壶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声音短暂,敲击结束声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壶,敲击声音沉闷浑厚短暂;瓷器敲击的声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点像金属撞击的声音,一般人不好区分。

但是有一点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瓷器的声音波长明显,敲击结束后,声音仍然持续数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证书,一般正品的紫砂壶都有制作者的手写证书,证书通常为宣纸,毛笔书写,书法俊秀,这是因为,书法是一个好的工艺师的必修课,好紫砂壶的增值更多体现在书法和绘画的技艺上,加盖印章。印章的落款与紫砂壶底的落款一致。

(7)怎样辨别真假老茶壶扩展阅读:

紫砂名壶

一、树瘿壶

树瘿就是树瘤。这种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据紫砂壶史记载,供春在明代正德年间只是一名书僮,后向江苏宜兴金沙寺一名和尚学习制壶技术。供春壶价值极高,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赞语。树瘿壶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壶造型,传世极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部分专家认为是供春手制,是现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壶实物。

二、二泉铭壶

这是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的名壶。

邵二泉(约1803-1860年),擅长镌壶铭。这把壶型质古朴,壶为土黄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应和古人“祝福”意愿。壶腹一侧,阴刻行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诗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署名“二泉”。壶底有“唐冰”款,可能是制壶人,但其人已无法考证。

三、冰心道人壶

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间的紫砂壶。壶体颜色似瓷器中的茶叶末釉,壶身正面是一个凹进去的龛,内坐一人,龛外壁装饰有桃树、桃花、桃叶。壶身另外三侧为雕刻的云纹。

壶底款为“冰心道人”。“冰心道人”为清末民初年间紫砂大师程寿珍(1858-1939年)的号。程寿珍制作的紫沙壶曾在1915年和1932年,分别获得巴拿马国际赛会和芝加哥博览会的头等奖和优秀奖。

四、覆斗式壶

宜兴窑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壶,清末,高7.5cm,口径5.7×5.7cm,底 径9.8×9.8cm。壶呈上小下大覆斗式,平底四方委角形。壶身镌刻篆书“子孙宜”三字。底钤篆书“玉麟”印章款。姜黄色砂泥,滋润细腻。

此壶造型方中有圆,给人以刚中带柔的感觉。

“玉麟”指黄玉麟(1842—1913年),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制壶名家,善制掇球、供春、鱼化龙壶诸式,所制砂壶精巧而不失古意。

8. 古董茶壶的辨别

紫砂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宰泥中含砂。它的泥料具有透气性能强,可塑性强的特点.
第一步色,宜兴紫砂色彩丰富,除了比较多的如栗紫以外,还有红紫,褐紫,黛紫等等,其他地方的所谓紫泥烧出来的成品颜色单一,一般均呈澄色,细看有一种黄泥在内的感觉,宜兴紫砂壶除了大量的以紫红色为主外还有绿,黄,黑等等颜色,可以说色无相类,品无相同,非宜兴紫砂的颜色单一无变。
第二步紫砂除了其材质以外,品类,品相,品格很重要,宜兴紫砂从明代开始至今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发展历史,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境地,那里有一大批技艺优秀的制壶艺人,凭借深厚的功力,超群的技巧,制作出一把把紫砂壶,可以说已经达到非常娴熟的地步,一般人只要将宜兴壶与非宜兴壶放在一起就可以分出高低了,非宜兴的壶造型比较呆板,生硬,因为非手工制作,对线条,块面等等的比例,细节步注重,因此看起来比较陋俗。
第三步摸,拿起一把紫砂壶,除了观,审以外就是用手去摸,有时要将壶靠在脸上亲,因为宜兴紫砂土内含相当比例的砂质,非宜兴紫砂土做的壶,看起来光滑,实质上抓在手里的手感是涩腻的,宜兴壶摸上去手感舒适,与肌肤接触温驯。
第四步听声音,宜兴紫砂经人工制作,泥呸经过多次捶击,镇压,再由制作者多道工序,其上面的手指印纹可谓上千万次,烧成后敲击的声音比较清脆,非宜兴壶成型时只是经过泥浆从转盘中旋出,或从模型中做出来,泥料未经挤压也没经过艺人用手推,捏,摸,顺,刮等等手工工艺,因此缺少情韵,敲起来声音会发闷。
第五步看内部。宜兴手工壶,壶经过多道工序已经很难看出手工痕迹,但再壶内仔细观察触摸都可以看出来因痕来,例如嘴与壶身衔接处,是手工粘上去的,在交换之处总有一点痕露显示出来,因为制壶者很难将壶的内身修整的很光滑,再说也没有必要去处理的很平整。
第六步价,假若你到市场上或者地摊上购买紫砂壶,分不清楚是否真假紫砂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还价,正经的宜兴紫砂壶因泥料比较昂贵,且制作程序繁多,壶商的进货价格也比较贵,非宜兴紫砂大多由乡间模具注浆批量生产,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