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生殖方面的问题
1、单性生殖又称单亲生殖。在理论上,单性生殖可以分为孤雄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但在自然界,动物的孤雄生殖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通常将单性生殖与孤雌生殖视作同义词。
单性(孤雌)生殖是指动物的卵子不经受精而可以直接发育成子代的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后代全为雄性者称为产雄单性生殖,例如蜂王(雌蜂)产生受精的和未受精的两种卵,由受精卵发育成雌性个体——蜂王和工蜂,由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后代全为雌性者称为产雌单性生殖,例如轮虫、蚜虫和水蚤等在夏季食物充足、气候适宜的条件下,雄体不发育,雌体产夏卵,夏卵营单性生殖,后代全为雌性。直到夏末秋初,群体中才出现雄体,营两性生殖。这时雌体所产的卵需受精才能发育,称冬卵。
孤雌生殖
在昆虫中,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也不少见。这种现象统称为孤雌生殖。昆虫的孤雌生殖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偶发性的孤雌生殖,即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偶而可能出现不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在蛾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较熟悉的家蚕,就能进行偶发性的孤雌生殖。
②经常性的孤雌生殖,例如在膜翅目昆虫(如蜜蜂)中,雌蜂在排卵的时候并非所有的卵都是受精的。在这种情况下,受精卵发育成雌蜂,非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因为很多膜翅目昆虫(包括蜜蜂)的雌虫,其染色体为双倍体,而雄虫则是单倍体。雄虫形成精于时是不经过减数分裂的。当精于同经减数分裂的卵核结合时就成了双倍体,所以就都发育成雌虫。还有一些经常孤雌生殖的昆虫,在自然情况下雄虫极少,有的甚至雄虫还没有被发现过。这些种类的生殖完全或几乎完全通过孤雌生殖。例如一些叶蜂、瘿蜂(没食子蜂)、小蜂、竹节虫、粉虱、介壳虫、蓟马、蓑蛾等,都有这类情况;
③ 周期性的孤雌生殖,即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而交替进行。蚜虫是最熟悉的例子。许多蚜虫只在冬季将要来临的时候才产生雄蚜,进行雌雄交配,产受精卵越冬;而从春季到秋季连续十余代都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在这段时期几乎完全没有雄蚜。蚜虫在孤雌生殖时(产性蚜时除外),它的后代都是雌的,经两性交配后产的卵到第二年也都发育成雌蚜,唯有产性蚜时才出现雄蚜。
孤雌生殖对昆虫的广泛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即使只有一个雌虫被偶然带到新的地区(如风吹、人的传带),就有可能在这地区繁殖起来。当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造成大量死亡的时候,孤雌生殖的昆虫也更容易保留它的种群。所以孤雌生殖可以认为是对恶劣环境和扩大分布的有利适应。
2、接合生殖
某些真菌、细菌、绿藻和原生动物进行有性生殖时,两个细胞互相靠拢形成接合部位,并发生原生质融合而生成接合子,由接合子发育成新个体,这样的生殖方式称为接合生殖。例如,大肠杆菌有两种性别系,当不同性系的个体杂交时,阳性菌体细胞接触阴性菌体细胞,三个细胞侧面形成接合管,阳性系细胞的DNA通过接合管流入阴性系细胞内,形成接合子;接合子经过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大肠杆菌。水绵接合生殖时,阳性接合细胞内全部原生质通过接合管到达阴性接合细胞,由两个细胞的原生质融合而生成接合子;接合子经过减数分裂生成有性孢子各2个,有性孢子萌发为水绵的营养体。草履虫接合生殖时,每个虫体大核消失,小核减数分裂生成4个核,其中3个核消失,留下的一个核分成动核和静核;动核通过接合膜交换,分别与对方的静核融合;接合结束后,两个虫体分开,各自经历三次核分裂和两次胞质分裂,形成4个新个体。接合菌的有性生殖方式也是接合生殖。
通常指绿藻门中接合藻纲种类的有性生殖方式。接合生殖是由2个不具鞭毛的配子的融合完成的,其中有的为1个配子可作变形运动,也有的为2个配子均可变形运动。接合生殖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水绵、双星藻等,在接合生殖时产生接合管,然后1条丝体中的配子以变形式的运动通过接合管与另1条丝体中的配子融合,形成合子。而转板藻的两条丝状体中的配子,都以变形虫式的运动在接合管中相遇,融合成合子。有些水绵的同1条丝体中的两个相邻细胞间从侧面产生接合管进行接合,叫做侧面接合。有的水绵同1条丝体中的两个相邻细胞的横壁中央融解1个孔进行接合,称之为直接侧面接合。还有的种类不产生任何接合管,而是两个细胞靠近,各自细胞壁的中部裂开,两细胞中的原生质体逸出,二者在细胞外融合,形成合子,如新月藻、鼓藻等。
3、酵母菌分芽殖酵母和裂殖酵母,分别进行出芽和分裂生殖。此外还有孢子生殖。所以有三种生殖方式。
B. 生殖问题,懂医学的进!!
1.包皮过长,如果不想做包皮手术就应该经常人为翻起,以增加包皮的韧性,方便以后做爱时不痛,翻起的龟头蹭在裤子是上会疼的,不要大惊小怪
2.龟头沟处有点红红的带点紫,那是你翻起包皮后,压迫阴茎引起的,只要不痛不痒,无须理会
3,只要是正常的男人,都用晨勃的现象,没有晨勃,反而不正常了 ,去厕所解决
4.做包皮手术是个小手术,也就是躺在床上休息一段时间而已
5。做了包皮术后没有康复的时候是不会有勃起现象的,尽可放心
C. 生殖问题
你好
睾丸(testis)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略低于右侧1cm。睾丸呈微扁的椭圆形,表面光滑,分内、外侧两面,前、后两缘和上、下两端。其前缘游离;后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并与附睾和输精管的睾丸部相接触。上端和后缘为附睾头贴附,下端游离。外侧面较隆凸,内侧面较平坦。睾丸随性成熟而迅速生长,至老年随着性功能的衰退而萎缩变小。丸表面有一层坚厚
睾丸的结构
的纤维膜,称为白膜,沿睾丸后缘白膜增厚,凸入睾丸内形成睾丸纵隔。从纵隔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隔,将睾丸实质分成许多睾丸小叶。睾丸小叶内含有盘曲的精曲小管,精曲小管的上皮能产生精子。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分泌男性激素的间质细胞。精曲小管结合成精直小管,进入睾丸纵隔交织成睾丸网。从睾丸网发出12~15条睾丸输出小管,出睾丸后缘的上部进入附睾。
睾丸在人体的部位示意图
特征
睾丸属男性内生殖器官。正常男性有
睾丸
两个睾丸,分别位于阴囊左右侧。睾丸呈卵圆形,色灰白。成人睾丸长3.5-4.5厘米,宽2-3厘米,厚1-2厘米,每侧睾丸重10-15克。一般左侧者比右侧者低约1厘米。有的人睾丸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如果差别不大,均属正常。睾丸内有大量弯曲的精曲小管,其间含有间质细胞。精曲小管是产生精子的地方,一个人一生中产生的精子数目大得惊人,一次射精3-4毫升,含有3-4亿个精子,少则也有1-2亿个;一生中产生的精子数竟可达1万亿个以上。精子的产生易受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睾丸周围温度过高或受到化学毒物的影响,精子的产生将出现障碍。间质细胞产生雄激素,与男性第二性征、生理功能等密切相关。
生精
睾丸的内部结构,其外面被一层坚韧的组织包裹,称为白膜,具有保护睾丸的作用。白膜增厚并向里面延伸,将睾丸分隔成很多小室,这些小隔叫做睾丸纵隔,小室叫做睾丸小叶。正常男子一般有200~300个小叶,小叶里面布满了睾丸实质,是产生精子的地方,称为曲细精管。若将睾丸实质切取一小块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见曲细精管是一条条的细管子。
成年人,每条曲细精管的直径为150~250微米,每条的长度为30~70厘米,最长的可达150厘米。一个睾丸里约有300~1000条曲细精管,其总长度为200~300米,显而易见,睾丸产生精子的基地是相当大的。每个睾丸小叶里的曲细精管合并为2~3条直的曲细精管,组成睾丸网,由此再合并成15~20条睾丸输出小管与附睾相通,精子由此通道进进附睾发育成熟。曲细精管是产生精子的基地。这么细小的管子居然有这种神奇的能力,为什么?真是难解其疑。这里面有着相当复杂的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微妙变化。至今,科学家仍在苦心地探求其缘。尽管如此,目前已经熟悉到了精子产生的基本过程。
曲细精管也称生精小管,其内衬为生精上皮,它的外层为基底膜,里面由两种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一种是处于各种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由它逐步发育成为精子。另一种是支持细胞;由于生精细胞附着于它的上面,它起到了支持、保护生精细胞的作用,并且它还吸取体内供给到此处的营养物质(包括氧气),供给生精细胞,使之发育成精子,故此得名为支持细胞。 位于曲细精管之间的组织呈疏松状,称为间质,里面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间质是将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供给到曲细精管处的必经之地。除此之外,里面还有一种具有分泌雄性激素功能的细胞,叫做间质细胞。这种细胞虽小,可是功能惊人,它所分泌的雄激素分布到全身,维持男性性征和男性性功能,同时有促使生精细胞发育成精子和促使人体的合成代谢的重要作用。
精子由睾丸产生后,在附睾内发育、成熟,并储存于附睾和输精管的近附睾段内。精子在睾丸里产生一般需74天,在附睾内成熟的时间为16天,总计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精子在生殖道内存活的时间一般为28天,贮存过久则朽迈失往活力。男子大约在14岁时睾丸就开始产生精子,16~17岁达到性成熟时,就会出现遗精现象;40岁以后,生精能力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