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乙肝为什么是不能治愈的
乙肝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种慢性疾病,在很多人眼里认为乙肝是具有传染性的,而且乙肝是一种难治愈的疾病。事实真的是大家所想的那样吗?乙肝为什么是不能治愈的呢?
乙肝是一种传染病,所以导致很多人对乙肝感到恐慌,甚至导致很多乙肝患者在生活中遭受到歧视,所以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关注肝功能的变化,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
❷ 为什么艾滋病不能治愈
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可以消灭这种病毒的,只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被病毒表面的“糖性物质”欺骗而进入细胞内部引起感染,希望用基因技术让人体自己识别病毒而吞噬后不让起感染,因为用预苗的方式是不现实的,原因是该病毒的多变性,为什么天花能用疫苗,而艾滋病病毒不能,原因是艾滋病病毒自己的复制没有纠错功能,每次复制的病毒都不完全一致,除非能够人工休改其RNA让他有纠错功能,每次复制的病毒都一样才可能用疫苗,目前发现的病毒从n1,n2到n17已经有了17种变种,所以用疫苗的方式是不现实的,能够解决的途径只有几个方法,一是修改单个人的免疫细胞的DNA,武装上一种酶或者几种酶自己不被病毒感染,二是修改病毒的RNA,让在单个人的身体里复制的病毒都是一个种类,这样才能找到消灭的办法,三是用药阻止其复制过程,破坏病毒复制的一个或者多个有机环节,让病毒不能复制而新陈代谢自然消亡,现在的鸡尾酒疗法只是延缓和杀死活动中的病毒,不能有效进入感染细胞内部,因此一旦停药就会卷土重来,原因是不能真正的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让病毒有所谓的病毒库的保护而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要么诱导病毒自己走出细胞被药物杀死,要么药物能进入细胞内部能杀死病 毒或者阻止其复制,否则鸡尾酒永远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式。
❸ hpv病毒能治愈吗
hpv病毒不能治愈。现在对于HPV感染全世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并没有一个什么特效药直接把HPV病毒杀死,所以说大家对HPV病毒的治疗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一般来说低危型的病毒感染或者宫颈没有病变,TCT是正常,病毒检测单独就是病毒发现有问题可以不治,但是如果是高危型的病毒感染我们认为还是应该积极的治疗,因为高危型的病毒感染,特别是35岁以后的高危型的HPV病毒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有更密切的关系,应该积极的治疗。
❹ 为什么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治愈
乙型肝炎,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全世界约有2亿5千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时必须要提到的是,肝癌有约45%是因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中,有约30%是因乙型肝炎所致,每年致死人数约一百万。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动态性疾病,病毒目前为止是不可能完全消灭,有些病人规律服用5年的抗病毒药物,血液里面检查乙肝DNA定量很低了,但是能够保证肝脏里面没有病毒?
所以如果没有抗病毒治疗的患者,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阳性者应每隔3-6个月检测一次ALT。若ALT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则应加强ALT和HBV DNA检测的频率。应每隔6-12个月检测一次HBeAg。
❺ 官方证实5名赴越的中国专家感染印度变异病毒,这种病毒可以治愈吗
如果及早治疗,是可以得到治愈的。目前来看,这五名中国专家已经得到了救治,病毒的感染关键在于能否及早发现,事实上,如果患者可以及早得到治疗,获得氧气供应,这种病毒基本是可以得到治愈的。但如果病毒患者没有及时得到治疗,那后果就很严重的。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只要在早期被发现,送往医院治疗,恢复的概率是很高的。不过还好,这几个人在症状出现的早期,就被海关发现了,目前被送往中国的医院治疗,应该问题不大,很快能够得到治疗。
❻ 重大不治的传染病都有什么
我国的传染病状况主要是依据我国卫生部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党和国家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将我国现有的各种传染病分为三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为了讲解方便,人们又将这些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分为四类,这就是: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流行性非典型性肺炎
消化道传染病:霍乱、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
血液传染病: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
体表传染病:急性结膜炎、沙眼
举例: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中的尘埃传播。得病后,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身体消瘦,咳嗽,午后低热,睡觉时常盗汗,严重时会发生咯血。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因进食或饮用受霍乱菌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引起感染。由于霍乱弧菌在咸水和淡水中均能生存,而且生存时间长,因此海产品特别容易染有病菌。
病毒性肝炎:是一类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范围广泛的病毒性传染病,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分别由各自的病毒引起。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只要切实做到以上三点,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也是能够预防的。
师:在各类传染病中对我们人类威胁最大的是哪一种呢?
生:艾滋病。
师:在它被发现至今的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造成全球2 500万人的死亡,人们称之为“超级癌症”。下面欢迎第三探究小组的同学对这个问题向大家进行介绍。
生:关于艾滋病,我们小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进行汇报:
1.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于感染了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2.HIV侵害对象:人体的T淋巴细胞,从而使肌体丧失免疫能力。
3.症状:急性,6~7天。通常类似感冒,表现有2~10年潜伏期,其间无症状。
发病前期:持续或间歇性全身症状轻微的机会性感染。
发病后期:出现一种或多种艾滋病指症性疾病,常见的有呼吸系统和卡氏肺孢子肺炎。
4.感染者和患者现状:2001年底全球有患者4 000万,有2 500万死亡,当年新增500万,死亡300万,其中非洲340万(死亡230万),亚洲100万(死亡43万)。截止到2002年4月25日,全国共有感染者85万,患者20万,患者生存者8万~10万。其传播速度和死亡率都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种传染病,因此称之为“超级癌症”。
5.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6.预防:消毒60 ℃以上病毒可被杀死。
7.治疗措施:无特效药,也没有疫苗。
师:艾滋病从它的传染力、死亡率上看,称它是“超级癌症”是当之无愧的,但我想我们在坐的同学最担心的还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非典”,那它的发病机理、现状和死亡率是怎么样的呢?有请我们的第四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
生:我们组的探究课题是:令人恐惧的SARS病毒。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因SARS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它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首先我们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本时期最常用的两个名词:临床病例、疑似病例。(示概念)
SARS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我们也不要对它过分的恐慌,而是要了解它, 预防它。下面我代表我们小组把我们了解的有关知识向大家作一介绍:
1.传播: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传播、呼吸道分泌物及通过患者粪便和尿液的传播。
2.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症状,2~7天后干咳、少痰、呼吸困难,胸部X光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炎改变。
3.治疗手段: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手段以支持疗法为主,主要包括:抗生素、干扰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治疗(如血清治疗等)。
4.死亡率:5%左右。
5.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注意开窗通风、勤洗手等基本卫生习惯的培养。
6.目标:疫苗、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