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什么药不可以一起吃

什么药不可以一起吃

发布时间: 2022-11-15 03:10:08

‘壹’ 不能一起吃的中药都有哪些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吃中药的朋友都知道中药有一些是不能一起吃的,一起吃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不能一起吃的中药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不能一起吃的中药
1、感冒中药和补益中药不宜一起服用,或者是,感冒时不宜服用滋补性中药。这是为什么呢?简单来说,感冒在中医理论中称为表证,根据寒热性质不同,还可以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型。但不管是哪种类型,发散解表是治疗感冒的主要 措施 。如果此时服用滋补性中药的话,就会阻碍病邪被“发散”出去,阻碍感冒的恢复。此外,滋补性中药本身可能还会“助邪”,通俗的说就是补了邪气而不是正气。所以,两者不宜一起服用。

2、十八反

2-1、十八反最早见于张子和《儒门事亲》,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南、北)、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2-2、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与天花粉)贝(贝母)蔹(白蔹)及(白及)[1]与乌(川乌、草乌和附子)相对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第四句:诸参(人参、沙参、玄参、苦参、丹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古今中医在开方用药时都沿用上述禁忌原则,也是学习中医中药必须要弄懂的。诸参究竟应该包括哪些?《本草纲目》中记载为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玄参。而党参、太子参、西洋参虽也名为参,但植物来源、成分及功效均与人参不同,又无任何临床依据,不可以其有参名就认定反藜芦。

3、十九畏

3-1、十九畏最早见于明朝刘纯《医经小学》列述了九组十九味相反药,具体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十九畏是一种配伍禁忌说法,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另还有十八反。“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

3-2、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3-3、《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 经验 ,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中药的历史起源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 文化 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 传说 ,“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对各种农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对它们的药用性能也开始有所认识。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的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

本草的含义古人谓“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 方法 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 总结 ,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着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

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内外交通发达,外来药物日益增多,用药经验不断丰富,对药物学成就进一步总结已成为当时的客观需要。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亲自上山采药,广泛地到各地调查,搞清了许多药用植物的生长形态,并对某些动物药进行解剖或追踪观察,对药用矿物进行比较和炼制,参考文献800余种,历时27年之久,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华民国的建立后,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与现代医药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
中药的着作
①.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写的《中药志》,原书分四册,修订后全书分六册,其中一、二册为根与根茎类,收载药物206种;三册为种子果实类,收载药物138种;四册为全草类,收载药物135种;五册为叶、花、皮、藤木、树脂、藻菌、其他类,收载药物148种;六册为动物、矿物类,待出。每册药物均附有墨线图、照片及彩色图照。每一药物介绍了历史、原植(动)物、采制、药材及产销、化学成分、药材鉴别、性味及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附注等内容。

②.70年代由《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写的《全国中草药汇编》共收载中草药2288种,附墨线图2100余幅。各药介绍了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栽培或 饲养 要点、采集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处方等,内容全面、简要。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全国中草药资源与应用。

③.经过长期努力由江苏新医学院编写的《中药大辞典》,共收载中药5767种。每一药物分药名、性味、归经、功能主治、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等到19项加以记述。它包含了所载中药古今有关内容。

④.由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编纂委员会编着的《原色中国本草图鉴》,全书共25册,收载 彩绘 中药的5000种,并附文字解说,包括基原、植物(动物)形态、采集加工、化学成分、药理、性味效能、主治用法、用量、附注等内容。

⑤.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药品检验所等编纂的《中国民族药志》首次介绍了中国多民族药物1200多种。每一药物分民族药名、来源、民族药用经验、药材检验、科研资料等项,具体介绍了药物的基原、学名、药用部分、形态及附图、历史现状、功用,以及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此外,徐国钧《生药学》、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等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先后多次组织力量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和资料的搜集。这些成果大部分都反映在全国和各地中药志或药用植物志、动物志等着作中。现已知中药资源总数有12807种,其中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在中药资源调查基础上,一些进口药材国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显着成绩,如萝芙木、安息香、沉香等已在国内生产。中药资源保护、植物药异地引种、药用动物和药用动物的驯化及中药的综合利用也颇见成效。西洋参、天麻、鹿茸、熊胆和人参、钩藤等就分别是这些方面的典型事例。

‘贰’ 药物和食物会相克,哪些药和食物不能一起吃呢

当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时,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虽然大多数性能没有影响或基本没有任何影响,但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特别是,有必要学习“嘴管”。这7种药物和食物不能同时使用。一定要记住,为健康收藏!

1,抗高血压药物脾气。

因为塞马柚木植物影响了肝脏中某些酶(CYP3A4)的功能,所以该酶与抗高血压药物的代谢有关,尤其是非毒性平等二氢钠,会引起血液。中国药物的浓度太高,降压效果增加,副作用增加,较低的血压均易于引起。

7.黄林吉茶。

茶含有Tannampet,易于分解成体内的单宁酸,并单宁酸会沉淀木质中的生物碱并降低其功效。因此,不建议在黄色前后喝茶。阿司匹林哈格尔。葡萄酒首先被氧化成体内的乙醛,然后成为乙酸,而阿司匹林会阻碍乙醛氧化成乙酸,导致体内乙醛等症状,增加热量和全身疼痛,而且易于引起肝脏损伤。

‘叁’ 用药禁忌:哪些药不能一起用


人生病之后需要依靠药物治疗才能康复,但是在吃药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听医生的建议或者是按说明说进行服药,千万不能随便的自己开药吃,因为有很多药品是不能混合在一起吃的,会对患者的 健康 产生更大的危害,什么药不能同时服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磺胺药和维生素C不能一起用

磺胺药与维生素C磺胺药的种类比较多,包括常见的双嘧啶(SD)、百炎净等,如果与维生素C一起吃,可能导致在酸性尿中有结晶,形成尿结石。


2、阿司匹林和消炎痛不能一起用

阿司匹林与消炎痛虽然都是属于抗风湿、退热止痛的药,它们一起用不仅不能增加效果,还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副作用,使胃出血、胃穿孔的机会增加。


3、磺胺药与酵母片不能一起用

如果将这两种药一起用,就等于是给细菌提供了很多的养分,这样也会抵消磺胺的药效。除此之外,磺胺类药物也不能与乌洛托品、普鲁卡因一起用。


4、贝母枇杷糖浆、香连片、活络丹不能与咖啡因、氨茶碱、阿托品等一起用,如果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


5、利福平、异烟肼和安眠药不能一起用

这几种药物一起用的话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还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严重者甚至还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



6.感冒药、退烧药和镇痛药不能一起用

这三种药物里面都有扑热息痛,如果两种感冒药物同时服用,或者说退烧药和吃止痛药一起吃,引起扑热息痛过量,这样就会引起肝急性损伤,比较厉害的,甚至会造成肝衰竭或者死亡。


7.头孢与喝藿香正气水不能一起用

会造成乙醛中毒,因为藿香正气水的里面有酒精的成分,在身体消化完以后会产生乙醛,头孢这类的药物会阻止以前在身体里面的代谢,从而引起中毒,比较严重,可以引发呼吸暂停有死亡的危险。


8.涂抹碘酒和涂红药水不能一起用

有可能会造成碘化汞中毒,因为碘酒里面还有的点和红药水里面的汞,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成为一种新的物质碘化汞,会吸附在皮肤上,因为汞本来就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9.阿司匹林和银杏叶类药不能一起用

会导致伤口出血的症状,因为银杏叶药物里面含有黄酮以及银杏内酯的成分,当他们和阿司匹林一起遇到的时候,就会引起伤口出血。


关于用药再分享两个注意事项:


1.感冒药与喝蜂蜜,会引起药效减退

一些感冒药里面含有一种叫做乙酰氨基酚的东西,当他们碰到蜂蜜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化合物,使药效减弱,同样的道理,只要是含有蜂蜜的药物,比如一些止咳糖浆,这样的药物,都不适合与感冒药一起服用。



2.在服药的时候,饮水量也一定要控制一下

要通过看服用药物的性质来判断喝水多少,一般情况下,服药的时候喝水能保证将药物咽下去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要注意的是吃药的时候最好是用温水,不要用一些茶水果汁,这样会对药效造成影响。


二毛有话说:以上就是关于“药不能同时服用”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有所了解。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需要到医院让医生开药,不能自己随便去买药吃。药物还是有很多禁忌的,大家一定要注意。

‘肆’ 什么药不能在一起吃

不能同时服用的常用西药:(1)磺胺药与酵母片,合用会影响效果。(2)异烟肼、利福平与安眠药,合用时可引起严重毒性反应,还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甚至可引起肝细胞坏死。(3)四环素族药物与补血药物,两类药合用,将使治疗失败。(4)红霉素与维生素C,合用会降低疗效。(5)磺胺药与维生素C,合用容易形成尿结石。(6)麻黄素与痢特灵,合用会使血压大幅度升高,甚至可产生血管意外而死亡。(7)胃复安与胃疡平、普鲁本辛、阿托品,合用会降低药效。(8)阿司匹林与消炎痛,合用会使胃穿孔的机会明显增加。(9)氯霉素与磺脲类降血糖药,合用会引起低血糖。不能同时服用中西药:(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合用会降低效果。(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不能同服,合用会降低效果。(3)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与西药吗啡、杜冷丁、可待因不能同服,两者同服易导致呼吸衰竭。(4)中成药益心丹、香莲丸、川贝枇杷含有生物碱,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服会增加毒性,引起药物中毒。(5)中成药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黄丸不宜与西药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可导致心脏骤停。(6)中药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酒与西药鲁米那等镇静止痛药同服可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而发生危险。(7)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合用会降低效果。(8)昆布片不宜与异烟肼合用,合用可能失去抗结核杆菌功能。(9)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不宜与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合用,合用可能造成药物中毒。(10)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不宜与地高辛合用,易引起心律失常。(11)国公酒、壮骨酒、骨刺消痛液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服,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12)黄连上清丸不宜与乳酶生合用,因黄连素可明显抑制乳酶生中乳酶菌的活力,使它失去消化能力。(13)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丸不宜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氨茶碱同服,合用会降低效果。(14)解暑片、牛黄解毒片不宜与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同服,合用会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伍’ 什么东西不能和药一起吃

不能与药同吃的有很多,比如:抗生素、止泻药和牛奶不能同吃,布洛芬和咖啡不能同吃,钙不能同菠菜同吃等。平时我们有点小感冒或者身体不适时,都会吃药打针,一般医生在开处方药时,都会叮嘱不能吃“生冷辛辣”,但是少有医生嘱咐我们不能同什么食物一起吃,于是我们有时候越吃药,反而还越难受,难道真的是药力不行吗?其实不是,那多半是因为你吃到相克的食物了。

布洛芬和咖啡不能同吃

吃过布洛芬的人都知道,吃了布洛芬以后,胃部会有所不适,那是因为布洛芬让我们的胃黏膜受到了刺激,因此才会出现不适。而咖啡里面含有古柯碱,这种成分还会刺激胃酸,因此会让胃部更不适。如果情况严重还有可能导致胃穿孔或者是胃出血。所以只要含古柯碱饮品和食物,最好都不要和布洛芬同服。

‘陆’ 生活常识,什么药千万不能一起吃

藿香正气水+头孢=乙醛中毒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在体内消化产生乙醛,而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在体内的代谢,造成乙醛蓄积,引起中毒,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肝损害、呼吸暂停甚至死亡。
且通常名字中含有“酊”字的药物,都含有酒精,不可与头孢、甲硝唑等同时服用。即使停药后一两周内,也要远离酒精。
感冒药+退烧药+镇痛药=肝损伤
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含有扑热息痛。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或同时吃退烧药和止痛药,造成扑热息痛摄入过量,会造成急性肝损伤,严重会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碘酒+红药水=碘化汞中毒
碘酒中含有的碘会与红药水中的汞发生反应,形成碘化汞,会沉着在皮肤表面,汞本身就具有毒性,对身体有害。
磺胺类药物+维生素C=泌尿系统结石
磺胺药的种类不少,包括常用的白炎净、双嘧啶,与维生素C合用,在酸性尿中易结出结晶,形成尿结石,不易排出可损伤肾脏。
红霉素+维生素C=降低疗效
因为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作用明显降低,故不宜与偏酸性药物维生素C合用,否则会降低疗效。
阿司匹林+银杏叶类药=出血
在银杏叶胶囊、银杏含片等药物中,黄酮及银杏内酯类成分含量较高,与阿司匹林同服会产生药效增强反应,可能引起出血。如果刚做完手术,出血的风险更高。
布洛芬+萘普生+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
这类药物被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由于它们作用机理相似,同时服多种此类药,可能加重副作用,轻则引起恶心、呕吐,重则引起胃肠道出血。
抗过敏药+晕车药=加重嗜睡
抗过敏药苯海拉明与晕车药茶苯海明(乘晕宁)合用时要格外小心。它们相似的活性成分会加重嗜睡等副作用。如果您已经服用了抗过敏药,最好选择配方中不含嗜睡成分的晕车药,比如氯苯甲嗪。
蜂蜜+感冒药=药效减退
感冒药,如泰诺、快克、感立克、感冒清等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遇到蜂蜜会形成一种复合物,减弱退烧作用。同理,凡是含蜂蜜的中成药,如止咳糖浆、川贝枇杷膏等都不宜和上述感冒药同服。

‘柒’ 什么药和什么药不能混吃,这里面有规律吗

1.感冒药和退烧药或者是镇痛药一起使用的话,会损伤肝脏的,尤其是小孩子,抵抗力本来就很弱,生病了也不是那么容易扛过去,成年人在生病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来判断使用哪种药,如果是小孩子还是去医院看下:
2.藿香正气水和头孢类药物不能一起使用,一起使用的话可能会有像喝醉酒的感觉,每当夏天,我们感觉中暑的时候都会喝点藿香正气水,这是因为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可以快速挥发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头孢类药物中的化学成分会影响酒精代谢,所以不可以一起使用!
3.一般喝药我们不要用茶水来代替白开水,因为茶水的成分会影响药物作用,使药物中的成分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和吸收,从而影响效果,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我们就用温开水喝药!
4.氯雷他定和阿奇霉素一起使用会使血药浓度升高,到春秋季时,很多人都会过敏,而氯雷他定是一种抗过敏药,同时这种药也不能吃的太多了;
5.补钙和补铁不能同时进行,一起的服用的话会导致吸收不良,从而影响正常的营养补充,尤其是孕妈,都会需要补钙和补铁,我们可以把这两种分开,比如早上补铁,晚上补钙,这样就可以满足孕妈钙铁的需求!
6.止咳药和化痰药一起使用会导致呼吸道阻塞,咳嗽的时候我们会排除痰,而化痰药只是将痰稀释了,而不是使痰消失,一起使用的话,咳嗽会减少,稀释的痰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引起呼吸道阻塞!

‘捌’ 什么药不能混合吃,吃了有什么反应的

不能同时服用的常用西药:(1)磺胺药与酵母片,合用会影响效果。(2)异烟肼、利福平与安眠药,合用时可引起严重毒性反应,还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甚至可引起肝细胞坏死。(3)四环素族药物与补血药物,两类药合用,将使治疗失败。(4)红霉素与维生素C,合用会降低疗效。(5)磺胺药与维生素C,合用容易形成尿结石。(6)麻黄素与痢特灵,合用会使血压大幅度升高,甚至可产生血管意外而死亡。(7)胃复安与胃疡平、普鲁本辛、阿托品,合用会降低药效。(8)阿司匹林与消炎痛,合用会使胃穿孔的机会明显增加。(9)氯霉素与磺脲类降血糖药,合用会引起低血糖。不能同时服用中西药:(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合用会降低效果。(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不能同服,合用会降低效果。(3)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与西药吗啡、杜冷丁、可待因不能同服,两者同服易导致呼吸衰竭。(4)中成药益心丹、香莲丸、川贝枇杷含有生物碱,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服会增加毒性,引起药物中毒。(5)中成药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黄丸不宜与西药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可导致心脏骤停。(6)中药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酒与西药鲁米那等镇静止痛药同服可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而发生危险。(7)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合用会降低效果。(8)昆布片不宜与异烟肼合用,合用可能失去抗结核杆菌功能。(9)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不宜与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合用,合用可能造成药物中毒。(10)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不宜与地高辛合用,易引起心律失常。(11)国公酒、壮骨酒、骨刺消痛液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服,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12)黄连上清丸不宜与乳酶生合用,因黄连素可明显抑制乳酶生中乳酶菌的活力,使它失去消化能力。(13)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丸不宜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氨茶碱同服,合用会降低效果。(14)解暑片、牛黄解毒片不宜与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同服,合用会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1、磺胺药和维生素C不能一起吃:磺胺药与维生素C磺胺药的种类比较多,包括常见的双嘧啶(SD)、百炎净等,如果与维生素C一起吃,可能导致在酸性尿中有结晶,形成尿结石。

‘玖’ 哪些药物不能搭配一起吃

不能同时服用的常用西药:(1)磺胺药与酵母片,合用会影响效果。(2)异烟肼、利福平与安眠药,合用时可引起严重毒性反应,还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甚至可引起肝细胞坏死。(3)四环素族药物与补血药物,两类药合用,将使治疗失败。(4)红霉素与维生素C,合用会降低疗效。(5)磺胺药与维生素C,合用容易形成尿结石。(6)麻黄素与痢特灵,合用会使血压大幅度升高,甚至可产生血管意外而死亡。(7)胃复安与胃疡平、普鲁本辛、阿托品,合用会降低药效。(8)阿司匹林与消炎痛,合用会使胃穿孔的机会明显增加。(9)氯霉素与磺脲类降血糖药,合用会引起低血糖。不能同时服用中西药:(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合用会降低效果。

‘拾’ 阿莫西林跟什么东西不能一起吃

阿莫西林胶囊常见的、不能一起吃的药物有:氯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等,这些药物会干扰阿莫西林的抗菌效果,从而影响药物疗效,还可能引起其它不良反应。

1.阿莫西林胶囊不能和丙磺舒同服,丙磺舒会减少肾小管分泌,阿莫西林胶囊同丙磺舒一起服用,就会引起阿莫西林血药浓度升高,导致药物半衰期延长。

2.阿莫西林不能与别嘌呤类尿酸合成抑制剂、别嘌醇等同时服用,会增加阿莫西林皮肤不良反应的危险性。

3.正在服用甲氨蝶呤的患者也不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因为阿莫西林会使甲氨蝶呤肾清除率降低,从而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反应。

4.再有就是服用避孕药物的同时,也不建议与阿莫西林胶囊一起服用。

阿莫西林胶囊不能同服的食物:
在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时,有些食物也不能同阿莫西林胶囊一起吃。常见的食物有:粗纤维的食物,比如茄子、韭菜、芹菜、菠菜、海带、紫菜等。这些蔬菜类同阿莫西林胶囊一起吃后,会导致阿莫西林胶囊被粗纤维食物吸收,引起药物在胃肠道中浓度下降,达不到药物应有的疗效,导致用药效果降低或者是没有用药疗效,白白浪费药物,耽误治疗。

日常注意:
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防止发生急性扁桃体炎、感冒等。平时多饮水促进排泄,保持呼吸道湿润,减轻不适症状。按时就寝,避免熬夜,保证睡眠,作息规律,增强体质,有利于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