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核磁共振都可以检查出来什么疾病
疾病:全身各系统疾病!
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计算机重建成像的一种检查技术,可以做任何方向扫描,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没有射线伪像,不需要造影剂,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的各系统。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上面的图片就是核磁共振拍出来的影像,可以看到非常清楚。核磁共振已经成为医学影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也是广泛应用。上面说到的核磁共振能够检查出什么疾病,我列举的只是一小部分,也是这一小部分可以看出核磁共振可以检查出全身各个系统疾病。
⑵ 核磁共振能检查哪些部位病变!
你好多睦健康为您解答:核磁共振能检查哪些部位病变!
一、全身软组织病变:
无论来源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的肿瘤、感染、变性病变等,皆可做出较为准确的定位、定性的诊断。
二、骨与关节:
骨内感染、肿瘤、外伤的诊断与病变范围,尤其对一些细微的改变如骨挫伤等有较大价值,关节内软骨、韧带、半月板、滑膜、滑液囊等病变及骨髓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核磁共振对各类关节组织病变诊断非常精细,对骨髓、骨的无菌性坏死十分敏感。
三、胸部病变:
纵隔内的肿物、淋巴结以及胸膜病变等,可以显示肺内团块与较大气管和血管的关系等。
四、盆腔脏器:
子宫肌瘤、子宫其它肿瘤、卵巢肿瘤,盆腔内包块的定性定位,直肠、前列腺和膀胱的肿物等。
高端医疗器械CT、MRI人均占有率对比
日本CT、MRI(核磁共振)等海外高端体检医疗器械的人均拥有率世界NO.1。每100万人口的CT拥有率,日本约为101.3台,而美国仅为43.5台,德国仅为18.7台。每100万人口MRI拥有率,日本约为46.9台,而美国为35.5台,德国仅为11.6台。
相比海外医疗体检强国,中国人口占世界20%,医疗资源却仅占2%,最尖端的设施都用在了治疗上。而日本早在三十年前,日本就确定了”举国防癌”的决心和实践,成为世界癌症防治最先进的国家。日本90%的精力放在检测和预防上,10%的精力治疗。
日本的癌细胞检查已经可以检测到10mm以下的癌细胞,而海外体检的整体水平也只有15mm。他们的《胃癌治疗指南》,像“教科书”一般被各国引用和借鉴。
多数癌症,被日本的早期癌筛技术扼杀在“萌芽时期”。癌症发展在初期犹如蚂蚁一样弱小,而发展起来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所以,早期发现尤为重要。
⑶ 磁共振能检查什么病
核磁共振(MR)的适应症(适合检查的项目):
一、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
MR对脑与脊髓病变显示最佳,明显优于CT在于图像对比度及分辨率好,可从矢状面,轴位与冠状面上直接显示,而且无骨伪影。
可适应于:l、脑血管病变;2、感染与炎症;3、脑部退行性病变;4、脑白质病变:5、颅脑肿瘤:6、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病变;7、颅脑外伤:8、颅脑先天性发育畸形:9、脊髓与脊椎病变。
二、体部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
MR无需造影剂可以直接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结构,观察其形态的变化。能显示铁质等顺磁性物质,能分辨脂质与含水组织,这是它在体部脏器与骨骼关节肌肉系统得以推广应用的基本优势。
可适应于:
1、肺与纵隔病变:可直接从多轴位显示肿瘤及淋巴结肿大,分辨血管与淋巴结。可显示肺内炎症、结核、纤维化、空洞、胸腔积液、心包病变、支气管扩张等。
2、心脏大血管病变(检查必须加ECG门控或MR电影术)。可适应于:心脏缺血性疾病(心梗的癜痕、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肥厚性及扩张性);主动脉瘤(诊断夹层动脉瘤优于CT),心脏辨膜病(并能显示前负荷与后负荷增加所致的继发改变)等。
3、五官与颈部病变:
MR可从多方位扫描,又无骨质伪影干扰,同时软组织分辨力高,在显示眼、鼻窦、内耳、鼻咽、喉与颈部病变优于CT。
4、肝胆系统病变:
可适应于:肝癌、肝囊肿、肝转移瘤、肝海绵状血管瘤,MR显示梗阻性黄疸的作用同CT。
5、肾脏与泌尿系病变:
可适应于:肾肿瘤、囊肿、肾盂积水等,HR在显示输尿管与膀胱病变作用与CT相同。
6、盆腔病变:
MR显示男女盆腔病变均略优于CT。
7、关节肌肉病:
MR对显示关节软骨与韧带损伤显示明显优于任何影像学检查方法。
脑血栓可以检查出来,单纯的脑供血不足则难以检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