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音响的高中低频应该调在多少频率好
每个人欣赏水平和角度不一样,没有什么标准,主要是看自己。
人耳的听音范围,也就是人能分辨出的声音范围,正常的成年人在60Hz~20kHz。符合工业标准的音响设备,其频率响应为20Hz~20kHz。
正常人对低于60Hz或高于18kHz的声音已经非常不敏感,家庭影院等所谓“超低音”都是对100Hz以下的音频信号单独处理放大的,并非真正的低频。
频率响应是一个范围,下限越低越好,最好不高于20Hz,上限越高越好,最好不低于20kHz。
音响系统频率的判别
音响系统的频率特性常用分贝刻度的纵坐标表示功率和用对数刻度的横坐标表示频率的频率响应曲线来描述。当声音功率比正常功率低3dB时,这个功率点称为频率响应的高频截止点和低频截止点。
高频截止点与低频截止点之间的频率,即为该设备的频率响应;声压与相位滞后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分别叫作“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合称“频率特性”。
这是考察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
㈡ 音箱频率曲线,怎样通过电子EQ调整
谷点的在EQ加,峰点在EQ相应频率节点上调低,但是也无法做到很完美的,无论是电子EQ还是DSP.这两个本身就有一定失真,想保持相位准确就更难,这是其一,其二是音箱的频率曲线是在实验室中测得的.实践中,环境不同,频率已经有所差异,就是用高端的音频频谱议或实时分析仪去测量,也难以做到实验室的准确性,毕竟音频实验室的器材和条件不是普通人或公司所能承受的.而且量产时产品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求高的最好还是别用EQ或DSP这类东西.骨灰级老烧都喜欢原音.尽可能忠实还原原来的声音,才是最高境界,DSP或EQ只是让玩法及口味多样化而以.
㈢ 音箱的频响范围加多少DB和减多少DB都是在均衡器或出理器里调匹配的吗按这组音箱数据应该怎么调啊
频响范围这个参数指的是在标准电平声压级下音箱所能播放的频率响应范围,是作为一个参考参数来看的,并不是根据这个在处理器或者均衡器上加减参数。
通过均衡器或者处理器是要根据实际的频响曲线的缺陷来进行优化的,而且根据扩声环境的不同,频响曲线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㈣ 音响中的“频响曲线”(2)
音响中的“频响曲线”
反过来说曲线平直,曲线平直就是系统或设备对输入信号中各个频段的音量强弱的还原度高。作为音响,这只是个基础性的指标,但是也是很重要的指标。比如一个音量还原度好的音响系统,输入的音源信号本身高中低等等各个声部音量比例和谐(比如录音大师录制的音乐大师级的作品,好像什么发烧天碟之类的。),通过音箱还原出来自然就感觉和谐。如果输入的信号是个只会狂喊乱叫的卡拉OK级别的歌手演唱的歌,原本就唱得就高中低音不和谐,从高还原度的音响系统出来那自然也不和谐。但是,还原度不好的系统,比如频响曲线在低频突起,中高频又有点凹陷的,可能把原本不是很强的贝司变强了,把本来该强的小号变弱了,播放原本各声部音量和谐的作品可能变得不和谐。但是,如果碰巧碰上本来把乐手把该强的贝司音弹弱了,或者把本来该弱的小号音吹强了的情况,负负得正,播放原本音量不和谐的作品,用这种还原度低的音箱可能反倒比还原度更高的音箱更和谐动听了。
另外, 对于音响产品而言,其实不光是音箱,功放、调音台以及其他周边设备,都有频响曲线。按照工业标准,都要求这些设备在未做调整的`情况下,都要有平直的频响曲线,目的就是要求这些设备首先要尽可能对信号的特性中的音量强弱保持忠实还原的态度。假若你使用的均衡器,在没有调整,推子都打平的情况下,频响曲线就在80赫兹的地方高了,在1000赫兹的地方又低了,你还会要它吗?
怎么从音响的频响曲线上看灵敏度?
1. 灵敏度是在一定的输入电平(功率)下,该设备在一定位置上所产生的声压级。
2. 频率响应,功率放大器输出满功率时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倍数曲线,良好的功放应对音频范围内的信号具有一致的放大倍数,即平坦的频率响应。
通常来说灵敏度测量会取1KHz这一个输入频率来看,而频率响应会从20Hz到20KHz整个频段来看,所以如果非要从频响曲线去看灵敏度的话,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如果整个频响曲线还比较平坦的话,那么在相同输入时,曲线的Y刻度大,则灵敏度越大;
2. 如果整个频响曲线不是很平坦,那么就重点观察X轴为1KHz这一个点就好了,同样的输入时,Y刻度越大,则灵敏度越大。
耳机与频响曲线
通过频响曲线看耳机的好坏不太容易。
耳机音膜中心为低频边缘为高频。
频响曲线的低频端为下降趋势,为了获得更多的低频动能,因此耳机中心的球形设计是为了增大他的表面积而获得低音,耳机中频的频响曲线比较平坦,是因为音膜表面的螺旋状纹路。
耳机高频端的频响曲线上有一个大锯齿,是因为音膜边缘有一个软环 是为了增加音膜弹性,因此软材料的共振频率下降,过了软环到了粘接边缘材料变硬,共振频率上升,形成一个大锯齿。每个耳机都有无法避免。
耳机高频端的频响曲线上有很多小锯齿,音膜支架和音膜边缘粘接有毛刺。和耳机制造工艺有关,如果支架和音膜一体化就不会有该问题。
知道了上述情况,我们在选择耳机时注重他的频响曲线,低端增益要大,高频端小锯齿要少,中频要平。
音质与频响曲线
影响音质的因素太多了。
首先来看看什么叫音质。音质指的是实际声波与原始波形的接近程度,即回放出来的实际声波与原音频文件所保存的波形越接近,则音质越好。假设有一个音频文件 A.wav,又有一个理想的录音设备,它可以将空气中的声音毫无损失地录下来,存为 B.wav,则这个 A.wav 与 B.wav (从时域和频域上都)越接近越好(更多请阅读本站原文:何为音质?!)。
对一个系统(设备)来说,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在一起才构成整个系统的响应,而一般说的频响曲线只是指幅频响应。
一个音频文件从手机里播放到被人听到需要经过哪些影响音质的过程。大致过程是这样的:音频文件 -> 操作系统的混音器(Mixer)-> 操作系统 DSP 算法(音效、重采样,可能会用到 DSP 芯片)-> DAC -> 放大器 -> 耳机/音箱 -> 空气 -> 人耳。
鉴于空气和人耳是无法控制的,所以只研究到音箱/耳机出来的声音。这前面几乎每一步都会影响音质。
首先是操作系统的混音器,它负责的是将系统内各个播放声音的程序混合到一起,从而可以使各个程序同时发声而不会出现一个程序将输出设备独占而其他程序不能发声的情况。表现在代码上也就是做加法,把各个程序的输出加起来。如果只有一个程序在播放音乐那还好,但手机还要处理铃声和提醒声音等。加法是怎么做的呢?这取决于算法。如果是定点的加法,为了保证加完的值不会溢出,会先对两个数据进行右移再相加。浮点的情况更为复杂,而且因为现有大多音频文件都是 16 位定点格式,所以还要经过定点浮点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个过程也会损失精度。总之,程序会通过牺牲精度来换取动态范围。而如果只有一个程序在输出呢?别忘了还有个调节音量的东西吧,那个就是给波形上的每个点乘以一个增益值(gain),乘法过程也是会有精度损失的。总的来说,混音器这一步的精度损失无法避免。但手机上除了输入和输出过程,中间都是浮点运算的,精度的损失一般不会超过 -90dB,一般是听不出来的。
然后是 DSP 算法部分。音效(低音增强、增加空间感等)这一部分是主观性的,不属于“音质”的范畴,就不讨论了。假设所有音效都已关闭,那唯一剩下的就是重采样。对手机来说,重采样的存在是由于一个 DSP 芯片往往只支持一种输出采样率,或者 DAC 只支持一种输入采样率,而大部分情况下这个采样率是 48kHz。这是由于如果要支持不同采样率,特别是像 44.1kHz 和 48kHz 这种不成整数关系的采样率,需要配备频率不同的晶振。由于各种原因,晶振产生 48kHz 的时钟频率更容易。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目前的大部分音乐都是 44.1kHz 的,因此会经过一个 44.1kHz->48kHz 的重采样。非整数倍的重采样是会大大损失精度的,不要以为采样率变高了音质就会变好。不经过重采样直接输出的才是最好的音质。重采样对音质的影响取决于重采样算法,劣质的算法可以导致严重失真。
㈤ 家庭音响设备有哪些调试步骤
当消费者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音响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对音响进行安装调试。那么大家知道家庭音响设备有哪些调试步骤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前方声道音响的安装
前方声道由两只主音响和一只中置音响组成,简称LCR声道。这三只音响需要负责软件中大部分的声音。因此,在安装时显得十分重要。根据THX的范例,LCR音响最佳的安装方法是将三只音响安装在同一高度,并与收听者坐下时的耳朵高度齐平,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音场以及正确的人声对白定位。不过,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的家庭环境来说并不一定具备这样的条件。
对于没有使用透声幕或者使用电视机的消费者来说,就不能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安装了。但是可以尝试把中置音响安装在显示设备的上沿或下沿,然后再对音响的辐射方向进行调整。不过,这种做法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就是中置音响的安装高度与L、只声道音响之间的夹角不能大干10度,以免破坏人声对白的声像定位以及声场。
除了上述的安装方法外,用户也可以尝试将LCR声道的音响同时安装在显示设备的上沿或下沿。然后,再对三只音响的辐射方向做相同的调整,这样也可以获得一个理想的前方声场。
环绕音响的安装
现时市面上销售的环绕音响有偶极辐射式音响以及传统的直接辐射式音响。而对于现时7.1声道AV系统来说,则需要使用4只环绕音响。一股情况下,可以配置4只偶极辐射式音响或者4只直接辐射式音响,又或者侧声道采用偶极式音响,后置声道则采用直接辐射式音响。这些音响安装时也有一些特定的要求。例如,直接辐射音响与前方LCR声道一样将辐射方向指向聆听位置,对于偶极式音响则需要将音响的.“零区”指向聆听位置。
在音响的安装高度方面,根据THX的范例,安装的高度大约在1.8m-2.2m之间,那么这时候消费者就需要利用音响支架将音响固定在墙面上。因此,消费者可以到电器城售卖机架的商铺买一些合适的音响支架来对音响进行安装。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支架,可以考虑根据自己的音响来定造一个,只是成本会相对高一些而已。
超低音音响的设置与摆放
超低音音响主要是用来弥补主音响的低频下限不足而设的,同时,它还可以起到增加低频能量的作用。所以,消费者在使用之前必须设定好AV放大器的低频分频点。而在设定分频点时,应根据你所选择的音响进行设定。例如,所选择的是M&K、亚特兰大等有THX认证的家庭影院音响时,那么可将分频点全部设定在80Hz。至于其它音响,你必须根据每只音响的低频响应来设定每个声道的分频点。分频点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对超低音音响进行摆位。
那么超低音音响摆在房间中哪个位置比较适合呢?由于80Hz以下的低频几乎是没有方向性的,因此从理论上说,超低音音响可以随意放置在房间中任何一个地方。但实际上消费者需要尝试将超低音音响放在房间中不同的位置来试听,以找出最好效果的放置点。而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将超低音音响放置在前方。
音响系统的总调试
音响系统的整体调试。首先量度出每个音响到人耳之间的距离(一般以高音单元到人耳之间的距离为准),并将测量的距离值输入到AV放大器中。然后消费者在聆听位置上利用声压计测量出每个声道的输出声压,并根据读数对AV放大器里面各声道的输出屯平进行独立的调整,让每个声道的声压达到80dB的参考声压值。那么音响设置就基本完成。
当完成上述的两个步骤后,其实对于大鄗分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完成了基本的调试。但是对于部分追求更好效果的消费者来说,可以推荐使用均衡器来对房间的频响曲线作修正。在听音环境相对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使用均衡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使用均衡器之前,首要条件是要了解自己房间的频响曲线。然后,再根据房间频响曲线在均衡器上作相应的衰减或增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均衡器的时候不能过度凋整。这是因为调整均衡器中相应频段的增益,实际上就是提高了某个频率的输出屯平,如果某个频率调整了过多的增益,会令放大器因前端给于的电平过大而导致烧坏,所以在调节时要慎重。
总结: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与指导,相信大家知道了很多关于家庭音响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知识。希望以后大家在更了解自己所购买的家庭音响的基础上,对家庭音响进行不断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㈥ 音响中的“频响曲线”
什么是频响曲线?频响会不会影响音质?频响又是为什么会影响音质?作为一名合格的音响师对这些的了解也是必要的,并且可以有助于我们平时中对设备的选择。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频响曲线”?
“频”指“频率”,在声音表现中同“音调”;“响”则可以看作是扬声器系统(机械和电性)对输入电信号中“频”转换成声能的响应。而这种响应,由麦克风接收并经测试仪器运算后以dB SPL对数值的形式呈现出来。当很多个“频”的响应值连在一起,就成了有峰有谷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作为频率特性响应曲线,简称频响曲线。
频响为什么会影响音质?
一方面,人耳有心理声学的掩蔽效应,这个效应简而言之就是不同频率及不同的响度会相互影响,一部分声音的叠加,会导致另一部分声音无法听见。 表现到重放系统,如果频响不够平,或者不同频率变化幅度过大,就会导致有部分本来应该听到的内容听不到。这就是细节的丢失。
另一方面,不同频率的频响不同,会导致声音呈现出非原义的表现形式。比如,一段音乐,本来是笛子和古筝交相辉映珠联璧合的,如果笛子那个频段频响过高而古筝那个频段频响较低,就会导致不和谐的情况发生。很恼人的感觉就会出现,本来好听的就不再好听了。 很多人都说频响对音质无意义,但如果没意义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指标?而且这个指标为何如此重要,那么多喇叭厂花大价钱大成本去测自己的频响曲线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们仔细想过其中的原理和意义了么?
从另一个方面说,单单从频响曲线,就得出音质好的结论,也是不严谨的。否则仅仅一个测试指标就够了,音质的评判标准实在太多以至于我们现在都无法用纯客观的指标去衡量和判断音质到底好不好,好到哪儿,以及有多好。这是音频工作者的无奈之处,也是音频的迷人之处。
音箱与频响曲线
音响系统或音箱产品的频响曲线是否要求平直?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争论的焦点往往在于:好听的不一定平直,平直的不一定好听。
音箱或者音响系统的频响曲线要求平直,到底是为什么呢?
音箱或者音响系统的频响曲线平直,其中的含义在于告诉用户,这个音箱或者系统,在某种条件下,对于输入进来的信号,在各个频段上的表现力(也就是对不同频段声音的增益量)都是大致相同的,既不突出(提升)哪些频段,也不亏待(衰减)哪些频段。你原来是多少,我就给你表现出多少。而曲线不平直的音箱或者系统呢,就是会在某些频段上的增益量不一致,对某些频段的表现过强(曲线上突出的地方,增益量大了)或者过弱(曲线上凹陷的地方,增益量小了)。
比方说某个音箱在80赫兹附近的曲线比较突出,那么就说明,这只音箱对于80赫兹附近的频段表现力过强了,如果播放音乐,那么贝司的声音就会感觉重了。或者某只音箱的曲线在1000赫兹附近有凹陷,那就说明这只音箱对于1000赫兹附近的频段表现力弱了,对输入进来的信号中1000赫兹附近的频段输出的声压降低了,出来的声音也不是原来那样了。
频响曲线的平直度如何,其实就是告诉你这只音箱或者音响系统对于不同频段的声音信号的增益量差异。曲线越平直,就说明音箱或者音响系统各个频段的增益量就越接近相同。但是,音箱或系统对于输入的信号的各频频段增益量相同与好不好听并不是画等号的。为什么呢?因为增益量相同只是表达了对输入信号中各个频段的的声音的放大量相同,比如某个系统对全音频中各个频率的增益量都是30分贝,你发出1000赫兹的声音,声压级是80分贝,音箱发出的1000赫兹的声音的声压级就是80+30=110分贝。你发出的2000赫兹的声音的声压级是60分贝,那么音箱播放出来的2000赫兹的声音的声压级就是90分贝。没有经过系统放大的时候,你发出的1000赫兹的声音和2000赫兹的声音的声压级相差20分贝。那么通过这个对各个频段的增益量相同的系统,由音箱发出的1000赫兹的声音和2000赫兹的声音的声压级同样是相差了20分贝,队形保持不变,呵呵。但是,如果你这个系统对于1000赫兹的增益过大(曲线上突出了),不是30分贝而是40分贝,而且对于2000赫兹的增益量偏低(曲线上凹下去了),不是30分贝而是是20分贝。那么原本你发出的80分贝声压级的1000赫兹的声音,通过系统后,就发出了120分贝的声音,而原本你发出的60分贝2000赫兹的声音,通过系统后,就发出了80分贝的声音。经过系统前的1000赫兹和2000赫兹的声压级差异是20分贝,经过系统后1000赫兹和2000赫兹的声压级差别就变成了40分贝,这就不是原本的差异了,队形变了,这也是属于一种失真。所以频响曲线是否平直,只代表了某只音箱或者某个系统对于各个频段的声音的音量表现是否大致相同而已,而于音质无关。
至于好不好听,首先你的系统要在各个频段上的对于输入信号的增益量要大致相同(也就是曲线尽量平直),这样才能把原始信号中的各个频段的声音大小的比例放大后还原出来,起码是该强的要强,不该强的就要弱。能够真实反应声音的强弱了,这才算是个好的基础。要想好听,更重要的是在音质上做文章。音质烂了,再好的系统也是表现出烂的声音,不信你弄个牛B的音箱,用个几十块的MP3输入到调音台,并且把调音台输入增益开到头,播放从网上下载的MP3格式的音乐,听听出来的声音试试。而音质,是内在的东西,就不单单是曲线平直的问题了。曲线平直,只是表达了系统对音量的还原。那么对音质的还原,估计就是理想化的东西了。比如人家用史坦威钢琴用DPA话筒录制的钢琴曲,要通过音响把质感完全还原出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这就好比你听人家在你旁边拉小提琴,和你在音箱旁边听同样的人演奏的小提琴曲一样,就算你用了再好的音响,听起来总会有差异的。这就牵扯到音质还原度和声场还原度的问题了,而这些还原度那就不是说谁能用曲线表达了。而音质的高低,那就跟你的用料,你的工艺,设计师的技术和艺术修养有很大的关系了。大师用白玉雕琢的艺术品,跟街头工匠用石膏倒模出来的东西看起来能一样吗?
㈦ 如何改善音柱的频率响应
音柱是多只扬声器经排列组合并同相连接而成的。音柱的指向特性在水平方向与单只扬声器差不多,但在垂直方向则有很大改善。它在水平方向以波型传播,但在垂直方向上出现较强的指向特性,形成 “盘子”状立体辐射效果。
将音柱安装在舞台台口附近,将这个“声盘”指向听众,声束以很强的声能辐射至观众厅后排,前排则因扬声器的竖向距离不同引起的相位差而互相削弱,可能比起单只扬声器在此处的声压更低,这就使得音场的直射声分布趋于均匀。音柱的水平方向不应“聚束”,应该有较大的水平辐射角,以使得音场在左右方向能比较均匀。
音柱型扬声器通常指的是4~10只纸盆扬声器成一直线排列组合在一起。特色是在传送水平方向的声音时,扬声器的放射角与一个扬声器的放射角相同,而在传送垂直方向的声音时,扬声器的放射角则随扬声器的组合而加大,尤其在高频率声音时,音束能够呈一定方向传出。
㈧ 音响系统调试有哪些技巧
音响特指电器设备组合发出声音的一套音频系统。音响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音响系统调试有哪些技巧,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音响系统通电后还需进一步细致的调整、调试。这些调试工作一般要借助一些专用的仪器、设备才能很好地完成。常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音频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噪声发生器、声级计、实时频谱仪;需要测量混响时,则还需要电平记录仪。
1、传声器相位校验
音响系统中同时使用的传声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同相位的。在工程交付使用之前需将系统中所有传声器的相位都校正成同相的。在使用中由于特殊需要而要求将个别传声器接成反相位时,可利用调有台上的相位倒置开关或者插入一段“反相线”。检验传声器相位的方法很简单,若两个传声器是同相位的,则这两个传声器指向同一声源时音量会明显增加,若两个传声器是反相的,则这两个传声器同时使用音量反而减轻。调整时,可任选一个传声器作基准,将系统中所有的传声器都与之比较,将相位与之相同的归为一类,相位与之不同的归为另一类。将为数较少的一类传声器相位进行调整,即把卡侬插上2脚与3脚的接线互换,便可实现相位调整。
2、房间均衡器调整
房间均衡器一般要借助粉红噪声发生器和实时频谱仪才能精确调整。房间均衡器主要用于对房间频率特性进行修正和补偿。因此在调试时应保证厅堂的环境与实际听音环境的一致性。另外,房间均衡器的调整,有时需与音箱布局的调整结合起来。
房间均衡器是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特性来实现对环境频率特性的补偿。对频率特性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引致相位特性的改变,引起相位失真。当房间均衡器的调整量过大时,尤其是在某段不宽的频带中又必须以很大的调整量才可达到均衡效果时,虽然房间的频率特性被修正了,但因为相位失真的关系,听感会变得很差,对立体声系统这种情况将更为突出。在建声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房间均衡器的调整有时只能在频率特性与听感之之间折衷。强求频率特性的平坦结果有时反而弄巧成拙。最佳的办法是改进房间自身的声学特性。
(1)调试过程
①用粉红噪声作为系统输入测试信号,这种噪声是由白噪声经过—6dB/oct滤波器后得到的。与白噪声相比,粉红噪声低频能量较大。因为粉红噪声能量分布情况与真实音乐信号较接近,所以常被用作音响工程和音响设备的测试信号。音箱的功率容量一般也用粉红噪声来测量。如果没有粉红噪声发生,也可用录有粉红噪声的CD唱片来放送粉红噪声,一般中档以上的激光唱机的频响可做到在2OHz~20kHz+0.5dB,可以满足测试要求。
②将粉红噪声输入调音台,调整调音台至标准输出电平,通常是OVU,输出电平+4dB,应注意此时调音台上均衡器EQ调为平线,即全部放在零位,对测试信号各段频率既不提升,又不衰减。房间均衡器各点频率调节电位器也先暂时置于零位。缓缓加大功放音量调整器可听到粉红信号声,用声压计监测,直至厅堂内粉噪信号声压级达85dB左右。
③将其测量传声器置于厅堂中心位置,频谱仪上选择开关置于“OCT”挡(该档是倍频程滤波器档,与粉红噪声的特性相对应)。这时实时频谱仪上的LED显示就是听音环境的频率特性曲线。它越平坦则说明房间建声的频率特性越好。
④调整均衡器上各点频率提升/衰减器,使频谱仪上频率特性曲线呈一条直线。
上述调试完毕后,一般还要对均衡器上的均衡曲线“光滑”一下,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均衡器调成锯齿状频率特性时带来过大的相位失真。
(2)房间均衡器调整要点
①在20~50Hz左右的低频段以及14kHz以上高频段,其频率特性不必强求,尤其是低频段更是如此。因为一般音箱难似延伸至2OHz,能够达到40Hz已算是不错。强求低频段特性的平坦而提升超低频,会使音箱因过大的延伸低频而“失控”,失真加剧。
②房间均衡器的调整应始终考虑到频率特性平坦与尽量减小相位失真之间的矛盾,而做出折衷的考虑。
③对于建声环境的频率特性存在明显的“峰”和“谷”的情况下,应考虑改变音箱位置和设法改变建声特性。
④房间均衡器的调整是十分细致的工作,需要多次重复调整才可最终调定。这是因为在调整过程中往往还需对音箱摆位、建声环境作一些调整,且均衡器在调整时会有相互牵制。
客观地说,房间均衡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建声环境的缺陷不可指望完全依靠房间均衡器来解决,其均衡量越小,音质也将越好。在没有粉红噪声发生器和实时频谱仪的情况下,可按所选用房间均衡器上各个的频率点,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向系统送入同样幅值的各点频率信号,用声压计测试场内声压,并通过房间均衡器的调整。使各点频率的输入信号,在场内均产生相同的声压级。这种调试方式的实际效果比用标准的粉红噪声要差。因此,专业单位应尽可能配置粉红噪声发生器和实时频谱仪。
3、电子分频器的调试
电子分频器的调试可以分高、中、低频单独进行,其中分频器在系统中的用途不同,调试的方法也有区别。如果分频器仅用于低音音箱的分频,要在让低音音箱单独工作,将分频器的低音分频点取在150~300HZ之间,适当调整低音清号的增益,感觉低音音量适当便可,然后与全频系统一道试听,再进行低音与全频音量的平衡;如果分频器用在全频系统中,就要求准确依照音箱厂家提供的参数分别设定高、中、低频的分频点,然后反复地进行各频段信号增益的调整,直到各频段的听感比较平衡后,再参照频谱仪在各测试点测试的声压情况做进一步的微调。
4、延时器的调整
在扩声系统中使用延时器的目的,除了产生一些声音的“特技效果”以外,主要是用来防止重音、回声,改善音响的清晰度。作为这一目的'使用的延时器的调整,应该是以消除不同音箱辐射出的直达声到达听音者的时间差为原则。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并不要求将此时间差补偿到零。首先,这样做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在某一点位置上实现为零的时间差,则其周围的位置上则仍然不可避免地会有时间差。其次将不同音箱辐射的直达声到达的时间差完全补偿到零,在听觉上反而会不自然。因为在完全依靠建筑声学结构自然音响的场合下,声压级的均匀分布主要是靠近次反射声对直达声的增强作用来实现的,此时近次反射声与直达声到达听众的时间差反映了厅堂的空间感。当然能量较强的近次反射声与直达声的时间差不能超过Hass效应指出的50ms,否则会使清晰度受到很大的影响。调整得当,可获得更真实自然的音响效果。
5、压限器的调整
对于压限器的调试,应该在系统的以上设备基本调走后再进行。一般在工程中,压限器的作用是保护功放和音箱,使声音的变化平稳。所以在调试时首先要设定压缩起始电平,通常不要设定得太低,具体设置应该视各种压限器的调节范围和信号情况而定;其次要设定压缩启动和恢复时间,通常启动时间不宜太长,以免保护动作不及时;对设备的保护而言,启动时间短一些将会更有利。为了有利于在听感上保持有较好的动态感,恢复时间不宜太短,以免造成声音效果受到破坏。一般工程中设定压缩比在4:1左右。这两项参数的调整总的来说要根据节目的具体情况,以听感自然,不觉得声音有明显的变化为准。要特别注意压限器中的噪声门的设定,如果系统没有较大的噪声,可以将噪声门关闭;如果有一定的噪声,可以将噪声门的门限电平设定较低处,以免造成扩声信号断断续续的现象;如果系统的噪声较大,就应该从施工技术方面分析了,不能单独靠噪声门来解决。其它设置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而定。
6、厅堂声压级的测定
在上述调试的基础上,用声压计测试进行厅堂声压级的测定。采用粉红色噪声发生器作为噪声源,在高、中、低三个频段分别选取几个频点测试,测试的目标就是:在保证信号最佳动态的前提下,经调整使得系统的扩声声压在各点都要达到设计的声压级,同时要参考高、中、低频段各点的情况,再分别对均衡器和电子分频器略作调整。如果各测试点产压级的结果价差较大,即声场的均匀度不好,就应该认真地进行分析和相应的改进。首先要从建筑装饰的施工工艺方面入手,假如这方面有较大的缺陷,从而影响声场的质量,那就应该提出可行的整改措施:假如装饰方面没有明显的缺陷,应该从音箱的摆位,指向及安装的形式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音箱与建筑四面的距离,音箱之间的安装位置要求,音箱的指向和频率特性等。
㈨ 线阵双十二音响调音怎么调音质好呢
调节音频处理器即可,首先确定阵列音箱的频响范围参数,利用处理器高低切功能,(经过功放机)把相对的音域输送到不同的单元上,这里不能有错(错了效果出不来甚至烧坏音箱单元)。第二步,利用处理器里的均衡功能,把音响的频响曲线调到相对平坦。这里最好借助测试麦克风,播放粉噪,利用软件调节,因为人的听觉难以察觉微小的曲线变化(除非你相当牛X),同时,利用测试麦克风测出每个音响单元是否存在反相(这里人耳朵也是难以辨别),因为有时候自己线接对了却反相了,原因却是因为音响出厂的时候由于工人疏忽接反的(本人遇过好几次这情况)。到这里基本上就差不多的了,在播放一下测试音乐,细微调一下均衡即可。
㈩ 音箱峰谷调整
将高低音扬声器,分音器装入箱体(因为它们都要占居箱体容积),分音器,高音不用接线,通过音箱接线柱直接将低音单元接入功放,开机放一段小曲,将音量调到你平时喜欢的音量,注意电位器是几点钟方位(以后还有功放与音箱的调整,也就是所谓的搭配,有时间再撰文专谈这一节。)用万用表交流挡量一量电压,(我想数字万用表大家都有吧,没关系指针式也一样量。)。注:音量也是音质的函数。
好,现在,将1K电阻(是为了隔离功放内阻)串入其中一个接线柱,万用表接在扬声器端子上,放雨果的400H-1K段的音频信号,看看万用表电压是多少,微调音量电位器使指示值为一整数,(如果电压值太小,可减少电阻值,其从20欧-1K都可以的,只不过误差大点,严格的说是要用毫伏表的)。
现在,放25H-到1K(1K以上咱们得等到调分音器时再说)的音频信号,在方格纸上描点作图,一条阻抗曲线出来了。
有[我的碟]这张CD的朋友可以放那段10H-99H的音频信号,这可是扫频,每5秒一赫,描点作图,图可媲美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