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钓唧鱼太空豆怎么调灵调顿留多少空间
太空豆没有所谓调灵调钝,它只是用来界定铅皮座位置、固定浮漂的小工具。这里之所以说是界定和固定,指的是铅皮座要活,在主线上要可无阻力上下滑动一段距离,而太空豆的作用就是使其不超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而浮漂要固定在主线上,除手工调整之外不可使其沿主线上下滑动。
空钩调漂时,在钩不到底的情况下,通过增减铅皮的重量,可使浮漂尾部露出水面的操作称之为调漂,调整后的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称之为调目,调目越高谓之越灵,调目越低谓之越钝。一般情况下鱼口好时要调灵一些,鱼口差时要调钝一些,夏天要调灵一些,冬天要调钝一些。
钓目则是指钩饵到底时,通过上下移动浮漂使其尾部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数,这个目数越高谓之越钝,越低谓之越灵,灵与钝的选择同上,即鱼口好时要调灵一些,鱼口差时要调钝一些,夏天要调灵一些,冬天要调钝一些。
关于调与钓的灵与钝,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根据水情鱼情的不同而调整,以提高上鱼率
② 详解钓鱼调漂,调几钓几,调灵调钝到底是调的什么
在了解“调几钓几”之前,我觉得应该正确了解什么是所谓的“台钓”,当然这是老调重弹了,但还是有必要在把它的本质讲一下,台钓又称悬坠钓,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悬坠”,即让浮漂的浮力把铅坠钩子统统拉起来,而不是像我们以前的传统钓法,只加铅不懂的减铅,只要铅坠能把浮漂拉入水,往上撸浮漂让浮漂漏出水面就可以开钓了……而台钓恰恰相反,让浮漂占主动,通过减铅或加铅让浮漂的浮力把铅坠和钩子拉离水底,这就是所谓的“调”,一套新的线组,有浮漂有铅坠有鱼钩,但我们不知道我们用的浮漂能配多大的铅坠才能实现两者的平衡,那么我们到钓鱼的地方去“调”,我们在不知道水深的情况下,抛杆入水,可能铅坠会把浮漂迅速的拉入水中不见了,也可能浮漂漏出很多目数(就是那一格一格的),那么我们开始操作,如果浮漂被铅坠拉入水中,那么用剪刀一点一点的减铅,直到浮漂漏出格数(钓鱼人统称“目”),比如我想漏出5目,那么就减铅到5目,如果不小心减大了,漏出了8目,怎么办,再加一点点铅不就ok了,这就是所谓的“调几”,好了,浮漂和铅坠两者的二力平衡调好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来“钓”了,挂上饵之后浮漂可能会被拉入水中,因为饵也是很重的,浮漂漏出来的那5目的浮力,拉不动饵,重力大于浮力浮漂肯定会被拉入水中,好,我们开始上推浮漂,一次不行两次,每一次抛杆入水都必须挂饵,直到慢慢的浮漂漏出了目数,比如我想钓2,那么你就挂饵抛杆后浮漂静止后漏出2目,如果不小心推大了,漏出了好几目,那么再往下推推浮漂不就可以了,这就是所谓的“钓几”,本文我引用的是调5钓2做的解释,当然你也可以调8钓5,调2钓4等等等等都是一个道理……其实这个调几钓几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每个钓鱼人有每个钓鱼人的喜好和调漂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鱼吃钩时能第一时间反应在漂上,通过合理的调钓后,能反应鱼在水下,哪一口是进嘴了,哪一口是假动作,哪一口是小鱼,哪一口是大鱼,甚至是什么鱼在咬钩都能分辨出来,这是经验而不能纸上谈兵。第一次接触“调,钓”二字的时候是在2004年,这两点字也是不知其意,也没有老师,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悟通其中的道理……随着钓的次数多了,慢慢的也就积累了属于自己的一点经验,希望可以帮到当年像我一样傻傻分不清楚的钓友……
③ 野钓鲫鱼调漂,如何在灵与钝中自由转换
一、正常调目=钓目+2颗饵料的目数
如果钓友喜欢钓2目,拉饵在水底对浮漂的压力只有1目,那么我们调3目就可以了,在冬季钓轻口鲫鱼非常好使。如果钓大鱼,钓友习惯了看2目,可双饵重6目,那么我们就要调8目。
二、最灵敏钓目=调目-双饵的目数
所谓的最灵敏,就是双钩悬浮,或底钩轻触底。假如,调4目,双饵重3目,钓1目时最灵敏。只要出现轻微的上顶下钝信号,打杆就会中鱼。
三、不灵不钝钓目=调目+底钩目数-上饵目数
不灵不钝就是上钩悬浮或轻触底,底钩落地的状态,上饵的重量完全由浮漂承担,实际垂钓中非常重要。
假如,把底钩剪去,上钩挂饵,钓离底,此时饵料在水底是悬空的,浮漂的目数就是钓不灵不钝的目数,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演变出无穷的灵与钝。
四、最钝钓目=调目+双钩的目数
当钓目=调目+双钩目数时,双钩完全落地,铅坠悬浮的高低不同,可能离底10公分,可能几乎接近水底。
无钩调漂可以简单快速地测试出双钩目数,假如,你喜欢钓2目,而双钩吃水目数为4目,无钩调漂就得调6目,6目就是底钓的最钝状态。
④ 钓鱼调漂,如何正确运用灵与钝,简单易学
当浮漂出现上下有力地反复晃动,并且它们之间的间距比较短,当我们将鱼竿提出时,下面有鱼儿,这便表明我们此时的浮漂是处在一个正确的状态下。
但当浮漂出现上下没有力气地反复晃动,并且它们之间的间距比较长,当我们将鱼竿提出时,下面没有鱼,这便表明我们此时的浮漂的灵敏度是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减少铅皮的重量来对其进行调整。对于灵敏度的调节要控制好度,否则只要有地点动静就会在浮漂上有所显示,而在我们有分辨不去来的情况下,便会使钓鱼的效果大大折扣。
希望这些可以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愿大家每一次出去钓鱼,都可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
⑤ 调灵钓钝是怎么调漂的啊
具体做法是: 调漂时,将铅坠稍微加重一点,使空钩状态下的漂尖正好与水面平行,或漂尖略低于水面不在下沉;钓时双钩挂饵,使漂尖露出水面1或2目。此时,如果水下有鱼吞钩,传出的信号是:开始时浮漂上下抖动,它不同于“归零法”,也不同于“调4钓2”,主要是“钓钝”,垂钓者只要在浮漂下沉时提杆就会有鱼。
“调零钓钝”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台钓”脑线比较长,如果将铅坠稍微加重一点,则钩饵着底后带动一部分脑线着底;而鲫鱼吃食的特点是吞钩后抬头上游,此时脑线在水下形成一个弧状,由于水的阻力作用,鱼越是向上游动,浮漂便愈加明显的出现下沉的现象。 更容易钓到鱼。
⑥ 钓鱼调漂怎么调灵怎么调钝
鱼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多越钝,反之越灵。
⑦ 浮漂怎样调灵钓灵和钝钓钝
调钝钓灵 调灵钓钝,指的是钓的目属于调的目数,调的目数多为调灵,钓的目数少为钓灵。
⑧ 钓鱼关于调灵钓钝问题
减少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
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
调三钓三----如果你不带钩调漂的话,是双钩躺底了。带钩调漂的话,一钩到底,一钩轻触底。铅坠到底是要很钝的时候才会出现。 调五钓一,是只能通过增加饵重来调到一目。调的时候要加大饵,把浮漂弄沉,然后调到一目的位置。钓的过程如果浮漂大于一目,说明饵太小了,需加大。
你可以想象钩子和坠子在水里的情况。钩子坠子的重量和浮漂浮力的情况。比如带钩调三钓三。调的时候浮漂3目的浮力=2钩子+坠子。 调的时候也要保证浮漂的3目浮力,但是挂双饵肯定会大于3目的浮力,因为双钩有钩距,所以浮力作用在短子线的那头。所以,钓3目的时候,浮力=1个钩子+单饵部分的重量(要看饵的大小)+坠子。 所以这种情况是一钩到底,一钩轻触底。
其实如果你野钓的话,没必要弄得这么复杂。多钓钓自己就能凭感觉调。
⑨ 钓鱼调漂灵与钝
灵与钝,一向是众多钓手讨论的话题。何为灵,何为钝,个人的观点是要界定关注角度,有时候垂钓效果好,可以称为灵;线组状态容易改变,我们也可以称为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个人偏向比较贴切观点是:线组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用灵顿来描述。
“调高钓低”时(漂尾产生剩余浮力不假)线组的整体质量比“调低钓高”要小,用物理学质量惯性定律来解释,物体保持原运动状态的能力称为惯性,质量越大越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迟钝);鱼吃食是否费力,不能评判钓组是否灵敏,要看给定一定的力,线组是否容易改变状态,出动作。
至于出动作时,鱼钩是否在于嘴里,提竿是否中鱼,也不是判断灵顿的依据。
最后,调灵钓钝好还是调顿钓灵好,也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是我们垂钓爱好者垂钓的乐趣所在,我们为之着迷的困惑所在。
至于饵料落底后,重量被地面承担,鱼吸食省力的说法,个人也表示认可,这种认可不是因为重量被地面承担后“变小了”,而是这种认可源于饵料落底后相对悬浮饵料是固定的,鱼儿就饵放心大胆,吸食力自然放松;二是饵料落底后,子线的“挡嘴”效果变差,有利于饵料入口,容易出动作;三是从力学角度考虑,饵料落底后在鱼吸食时,水底相当于一个挡板,阻止鱼嘴下方的水流入口中,饵料会受到更大的入口吸力。
大师钓鱼成绩好,经验足,但是在理论解释方面,个人斗胆说一句,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分析,毕竟经验和理论是两码事。
⑩ 钓鱼前辈请赐教:关于调灵,调钝的问题
当初在调漂的问题上我也很迷惑,实践了很久才弄明白。呵呵
假设漂能承受10N的(假设漂动至少需要1N的力,因为水的摩擦等),用A代表铅皮钩子线鱼食等 所以调漂的时候A不能重于10N,不然漂就沉下去了。当选择调灵,则A基本等于10N,这样漂露出来的很少。所以鱼只要改变A的10%就能让漂动。当选择调顿时,A等于5N,这样漂的一半承受能力没用到就浮出水面,鱼儿至少得改变A的20%才能让漂动。所以露出来少则灵就是这个道理,惯性那个作用很小。
当然现实中漂调灵调钝时目数的差别引起的承重力的差别很小(因为承重的在漂的下半部鼓起的那一部分,显示目数的部分承重力很小,所以没有上面给出的10%和20%的这么大的差别(为了形象才说的这么大),差别很小,但对于鱼吃食来说也能达到灵与顿的区别了
说的有点复杂,呵呵,不过就是这个道理吧
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再问我 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