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按病情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1)病情较轻,体内胰岛B 细胞尚能分泌一些胰岛素,在空腹情况下(每次餐后3 小时后及晚上睡觉前),胰岛素分泌基本上可满足身体需要,使血、尿糖维持正常。但餐后由于胰岛负担增加,就显得胰岛素分泌不足,血、尿糖增高。此类患者可用普通胰岛素三餐前注射或早、晚餐前用短效胰岛素,午餐前用拜糖平或格列吡嗪。
患者饮食中主食分配为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或早、中、晚各1/3。此类患者满意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小于7.8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小于8.3mmol/L;24 小时尿糖定量小于5g。
(2)病情较重,胰岛功能有限,空腹时基本上可满足需要,但三餐后血、尿糖异常升高,尤其早餐后血、尿糖难于控制。此类患者需用短效胰岛素三餐前注射,且早餐前胰岛素量大于晚餐前的量,晚餐前胰岛素量大于午餐前的量。也可早餐前用短效与长短混合(2 ~ 4 ∶ 1),晚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注射,早餐前长效胰岛素不宜超过10 ~ 12U,以免夜间发生低血糖。饮食同第一种病情较轻的患者,必要时上午9 ~ 10 点加餐。病情满意控制标准:空腹血糖小于7.8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小于9.4mmol/L;24 小时尿糖定量小于5g 或10g。
(3)病情重,体内胰岛素分泌几乎为零,全天都需要依靠注射胰岛素补充,一天24 小时血、尿糖都很高,难于控制。若用普通胰岛素治疗每日需3 ~ 4 次。早餐前剂量最大,晚餐前剂量第二,午餐前剂量第三,睡前剂量最小。或早、中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晚餐前普通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混合治疗(2 ~ 4 ∶ 1),晚餐前长效胰岛素量不宜超过6 ~ 8U,以免夜间低血糖。饮食同以上两类患者,要注意在上午9 ~ 10 点及晚上睡前加餐。病情满意控制标准:空腹血糖(上午6 时取血)在8.3 ~ 11.1mmol/L,24 小时尿糖定量小于10g,餐后2 小时血糖小于11.1mmol/L。
② 如何调整胰岛素剂量拜托各位大神
⒈ 剂量的调整:原则是先调整饮食及体力活动,血糖稳定后再调胰岛素。 ⑴ 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最好指标,1个(+)加2U。 ⑵ 每次的日加减总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8U,1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满意时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更加谨慎。 ⑶ 每次调整后,一般应观察 3~5 日。 ⑷ 尿糖阴性、血糖偏低者应及时减量。 ⒉ 注射次数的调整:以利于控制血糖为主。 ⑴ 开始时应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注射,控制满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长效胰岛素。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不佳。 ⑵ 改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为1:1左右,中效可略多。 ⑶ 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长效不宜超过短效的1/2,晚睡前长效用量一般不超过8U。 如早12U、午8U可改为:短效 + 中效为10U+10U,早餐前用。 或短效 + 长效为16U+4U,15U+5U,或为14U+6U早餐前用。 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取短效。赞同3| 评论
记得采纳啊
③ 怎样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品种
1、剂量的调整。调整胰岛素用量,应该重视剂量的调整,剂量调整原则就是先调整饮食、体力活动,等到患者身体血糖稳定后再调胰岛素,其中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最好指标,通常就是1个(+)加2U。每次日加减总量也是不宜过大的,通常情况下不能超过 8U,对于1型患者应更加谨慎,并且每次剂量调整后应观察 3~5 日。
2、注射次数的调整。注射次数的调整利于控制血糖为主。开始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注射,等到控制满意后改用、加用中效,或是直接加用长效胰岛素,应该注意的就是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不佳;根据情况改为短效+中效,可任意比例混合,常用比例为1:1左右,中效可略多;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
3、品种的调整。品种的调整关键在于使用技巧,品种上可以从普通胰岛素改为高纯品,可以从猪胰岛素改为人胰岛素,还可以从国产胰岛素改为进口胰岛素时,具体怎么调整根据疾病情况,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