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什么
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方针:
1、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强调了发展成果应“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党对国家思想路线做了怎样的调整扩展阅读
党的建设体现在以下方面:
1、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上的顷拦“钙”,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显着。
2、着力培育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党的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
3、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
4、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反对腐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5、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乎派革,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体现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要求,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要求明确“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党的建设指导方针。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把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意味着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内涵、讲求实效,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岁乎贺而不能重形式轻质量,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② 党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路线有哪些
1、土地革命路线: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从1928年起就对此问题进行探索,在1930年才确定了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洛川会议确立全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决定共产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洛川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议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3、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实质:使生产关系的公有制成为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
影响: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4、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竖慧拦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余胡
(2)党对国家思想路线做了怎样的调整扩展阅读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一条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它大体包括三层碧桥意思:
(1)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通过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认识和掌握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
(2)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③ 党章修正案对论述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作了哪些充实和调整
问:党章修正案对论述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作了哪些充实和调整?
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党章总纲把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最后一句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样修改,使党的基本路线表述更加全面。
为对应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章修正案总纲用孝神宽7个自然段分别阐述,增写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两个自然段,调整和充实了原来的5个自然段。
对阐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3个自然段作了适当补充,增写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的内容。
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关于经济建设的自然段。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不懈探索,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累了重要经验。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章修正案整合总纲原来阐述“一个中心”自然段中关于经济建设的有关内容,增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然段,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这样的调整和充实,使经济建设的表述更为集中,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好地把握和贯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
党章修正案充实了总纲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增写了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同时增写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等内容。这样修改,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贯彻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
党章修正案总纲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样瞎棚修改,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贯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
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然段,强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巧亮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样修改,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
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分别是什么
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政治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1、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
3、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
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在思想上、政冶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4)党对国家思想路线做了怎样的调整扩展阅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集中表现:
1、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拔乱反正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
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2、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稿歼集中制的传统。
全会讨论 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为了保障埋肆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全会在讨论华国锋总理提出的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时,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搞好综合平衡的要求。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4、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
会议肯定了1975年邓小平受毛泽东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各弯敬轿方面工作取得的很大成绩,会议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结论,肯定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重大功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