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哪些文件可以加盖公章
扩展阅读
什么可以与酸反应 2025-05-19 18:18:46

哪些文件可以加盖公章

发布时间: 2023-05-03 14:24:48

㈠ 哪些公文必须盖章,哪些可以不盖,别再傻傻分不清

在公文处理中,盖章不规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01
应当加盖机关印章的却不盖章体
理由是上边有过规定:文件有红头时可以不盖章。殊不知这种“可以不盖章”的规定原本针对的是党委机关的某些特定的文件。即使是党委机关的公文,也是有条件的,不能一概而论。
02
不应该盖章的却又硬要盖章
比如,按照规定,经法定会议表决通过的决议是无须加盖机关印章的,但有人总觉得不盖章似有不妥,硬要去盖章,却又弄巧成拙。
03
文头的发文机关标识与落款处的印章不一致
文头是“XX市档案局文件”,落款处盖的却是“XX市档案局XX处”的印章;或文头是“XX市档案局文件”,落款处盖的却是“中共XX市档案局委员会”的印章,或者是反过来,党委机关文头加盖行政机关印章。
公文不加盖机关印章的情况:
01
属公文特定格式的“会议纪要”不加盖机关印章
由于会议纪要的种类不同,格式的要求不同,盖章的要求亦不同。从是否盖章的角度说,会议纪要可分为无须盖章的会议纪要和必须盖章的会议纪要两种。
必须盖章的会议纪要,指的就是“文件”式会议纪要。这种会议纪要码返的发文机关标识(文头)带有“文件”字样,其标识格式与正规公文一样。
无须盖章的会议纪要,指的就是简报式会议纪要。这种会议纪要的发文机关升让标识(文头)按《格式》的规定由“‘XXXXX会议纪要’组成”,不带“文件”字样,“不加盖印章”。因为这种会议纪要的格式吵模局编排与通行的简报极为相似,即正文之前没有主送机关,成文日期又不在正文之后,事实上也无法盖章。
02
命令(令)、议案须由领导人签署(或加盖领导人签名章),
但不加盖机关印章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发文的最高级形式。“命令(令)”无须加盖机关印章而要由机关负责人签署。签署指机关领导人在公文落款处签写姓名或加盖签名章,代表公文的作者,证实公文的效用,并将签署的公文向外发出。
除“命令(令)”外,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向同级国家权力机关提出的“议案”,也不应加盖行政机关印章,由机关领导人亲笔签署(或加盖领导人的签名章)。
“议案”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向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提出的议事原案。如法律案(通常简称法案)、预算案、弹劾案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的议案等。由具有提出议案权的机关(在我国则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和同级人民政府)或个人(在我国则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经由议长(在我国则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交所设议案审查机构(如各种专门委员会)审议,然后作为正式议案提交全体会议(在我国则为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讨论,其已通过者,则称议决案。
“议案”的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比较固定:一是主送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如“XX省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全体会议”;二是主送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如“XX省第×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03
法定会议通过的决议类公文不加盖机关印章
“决议”是典型的会议文件,“决议”是党委机关的规定文种,行政机关不用。
“决议”是无法盖章的,这倒不是有什么硬性的规定,而是没办法盖章。“决议”是经法定会议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表决,通过后才能形成决议。而这些法定会议一般是没有印章的,比如党代会、人代会、工代会、团代会、股东代表大会等,所通过的决议,都无法盖章,因此就不盖章。正是因为无法盖章,所以才把成文日期由正文之后改为标题之下加括号。如果有章可盖,那成文日期当然就不用变动了。
“决定”是否盖章有两种情况:如是法定会议表决通过的“决定”也是无法盖章的;如是从其他渠道形成的“决定”,当然就应该盖章了。
04
联合上报的公文,协办机关可以不盖章
在公文处理中,联合发文是常见的。
在联合发文的组织过程中,主办机关和协办机关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盖章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是联合下发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即可,协办机关无须加盖印章。

㈡ 哪些公文必须盖章,哪些可以不盖

公文上有发文机关署名的需要盖章,属公文特定格式的会议纪要不加盖机关印章。

命令(令),议案须由领导人签署(或加盖领导人签名章),但不加盖机关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协办机关可以不盖章,法定会议通过的决议类公文不加盖机关印章。

由于会议纪要的种类不同,格式的要求不同,盖章的要求亦不同。从是否盖章的角度说,会议纪要可分为无须盖章的会议纪要和必须盖章的会议纪要两种。

(2)哪些文件可以加盖公章扩展阅读:

公文盖章注意事项:

投标文件封面或扉页、投标函未加盖投标人印章;或未经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由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但未随投标文件一起提交有效的授权委托书原件都属常规错误,文件封装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

尽管不是所有的合同上都加盖印章,但盖章合同毕竟是多见的,特别是在书面合同中,盖章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谓盖章是合同当事人经过协商,在达成的书面合同上各自加盖本单位的印章。

㈢ PDF格式文件上要加盖公章应该怎么弄啊

1、打开一份PDF格式的文件,并在PDF里面点击插入这个选项毁岩扮。

㈣ 红头文件需要盖公章吗

红头文件是需要盖章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文除了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其余的都要加盖公章,向联合上报的公文,就是由主办机关来加盖公章。如果是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全部都要加盖公章.。一般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单位,很多领导对此疏忽,不在公文上加公章,这些行为都是违法规定的。
法律分析
红头文件指的是指党中央或者是国务院这些机关下发的文件,当然,现在也有人把红头文件泛指自己的上级部门发布的文件。像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下文里是一定不能少了公章的。国家规定,一般来说党委或者政府文件一律都是要盖章的,除非是会议纪要或者是非重要会议通知之类的,不用加盖公章。其实公章的意义就是某个单位,某个机关的的证明,它具有法律效应,有公信力。因此单位,机关等发布的公文都应当要加盖公章。为的就是说,向大家明确,这确实是本单位,本机关发布的文书。还有就是告诉大家这篇文书具有法律效应,有公信力,有约束力,不是随便发布的。最后一点,像党委机关发布的带有红头的某些特定文件,比如说通报或者通知,这些也是可以不用盖公章的。
法律依据
《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九条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十八)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