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野雞2周齡可以分籠養殖
這是可以的。
育雛期
雉雞的育雛期是指雛雉雞從出殼到脫溫這段時間,一般為1~30日齡,有些地區可長達42日齡,育雛期是飼養雉雞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雛雉雞在1周齡內死亡率最高,許多品質低劣的種蛋孵出的雛雉雞多在這一時期死亡。
雛雉雞非常膽怯。對外界環境的微小變化特別敏感,任何刺激都會引起雛雉雞驚慌逃竄,以致死亡。所以育雛雞要特別保持環境幽靜,操作按程序,不要隨意更改或經常換人。如果環境條件較差時(如各種聲響、黑暗、強光、各種顏色等),應在雛雉出殼30小時內輸送給雛雉雞,建立對這種刺激的條件反射,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時,就不會引起恐懼而四處逃竄。育雛方式可分兩種,一種是立體式育雛(籠式育雛);另一種是平面育雛(地面墊草育雛、網上平養育雛)。其中籠式育雛和網上平養育雛清潔衛生,便於防疫。地面平養墊草育雛容易感染胃腸道疾病和球蟲病等。育雛前的房舍、飼養用具等准備工作均與家雞相同,但有一些特殊要求。雉雞育雛比家雞難度大,要求高,剛出殼雉雞體小嬌嫩,必須提供完全符合雉雞生長的良好生活環境和營養。
嚴格保溫 溫度是雉雞育雛的重要條件,必須控制好適宜、恆定的溫度。如溫度忽高忽低,變化太大,雉雞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影響生長發育,嚴重時可引起死亡。育雛溫度隨著雛雉雞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脫溫時間應視育雛季節、天氣變化、給溫方法、雛雉雞體況,靈活掌握,可採取20日齡以後白天脫溫,晚上供溫的方式,使育雛效果達到最佳。
濕度 育雛的環境濕度也很重要,適宜的育雛濕度見表2-7。 育雛濕度過大,雛雉雞水分蒸發散熱困難,食慾不振,容易患白痢、球蟲、霍亂等病;濕度過低,雛雉體內水分蒸發過快,會使剛出殼的雛雉雞腹內卵黃吸收不良,羽毛生長受阻,毛發焦干,出現啄毛、啄肛現象。
密度 育雛雉雞密度大小直接影響雛雉雞的生長發育。密度大,雛雉雞生長速度減緩,易發生啄癖。因此,應按時調整雛雉雞的密度。1周齡每平方米飼養50隻雛雉雞,2周齡每平方米40隻,從3周齡起每平方米面積的飼養密度每周減少5隻,到7周齡時為15隻。
光照 雛雉雞的光照基本與家雞光照制度一樣,但是雉雞膽小,敏感易驚嚇,在控制光照開關應採用漸暗、漸明式開關調控器,避免引起對雛雉雞的驚嚇刺激造成意外損失。
及時斷喙 雉雞易發生相互啄斗,到2周齡時,就有啄癖發生,應對其進行斷喙。在14~16日齡時進行第一次斷喙,7~8周齡進行第二次斷喙,由於雉雞喙部生長很快,應根據生產情況,及時安排斷喙。斷喙前2天要作好准備工作,為防止雉雞應激,應在飲水中加入多維、電解質、維生素K3,連用3天,同時料槽中飼料應加滿。
初飲 雛雉雞從出雛器出來後24~36小時,應進行第一次飲水,給予雛雉雞35℃溫開水,為防白痢、大腸桿菌病,在水中加入0.01%氟哌酸或環丙沙星均有良好的預防效果,同時還可在水中加入多維電解質或葡萄糖。
開食 在雛雉雞進行初飲後2~3小時,將飼料用水調制到干濕適中,均勻撒在開食盤中或墊紙上,誘使雛雉雞採食。喂料量控制在半小時內採食完,少給勤添,防止飼料腐敗。1周後飼料中拌1%~2%砂礫,以助消化[1]
立體籠養法 以商品肉用雉雞為目的大批飼養,在育成期採用立體籠養法,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此期間雉雞的飼養密度應隨雞齡的增大而降低,結合脫溫、轉群疏散密度,使飼養密度達到每平方米20隻左右,以後每2周左右疏散1次,籠養應同時降低光照強度,以防啄癖。
網舍飼養法 網舍飼養法對作為種用的後備雉雞可提供較大的活動空間,使種用雉雞繁殖性能提高。在雛雉雞脫溫後,轉到網舍飼養時,為防止由於環境突變,雉雞驚慌突然起飛亂沖亂撞,造成死亡損傷,應將雉雞的主翼羽每隔2根剪掉3根。網舍飼養應在網室內或運動場上設沙地,供雉雞自由採食和進行沙浴。
散養法 可以根據雉雞的野生群集習性,充分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場等資源條件,建立網圈,對雉雞進行散養,為防雉雞受驚飛逸,可在雉雞出殼後進行斷翅,即用斷喙器切斷雛雉雞兩側翅膀的最後一個關節。在外界環境溫度不低於17~18℃時,雛雉雞脫溫後即可放養。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3隻。這種飼養方法,雉雞基本生活在大自然環境中,空氣新鮮、衛生條件好、活動范圍大,既有天然野草、植物、昆蟲採食,又有足夠的人工投放飼料、飲水,極有利雉雞育成期的快速生長。同時,在這種條件下生長的雉雞具有野味特徵,很受消費者的歡迎。[2]
育成期
雉雞脫溫後至性成熟前的這一階段,為雉雞的育成期,這時期正是雉雞長肌肉、長骨骼、體重的絕對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平均每隻雞日增重達10~15克,到3月齡時雄雉雞可達到成年體重的73%,雌雉雞可達到成年雉雞的75%。因此,育成期的飼養管理,對日後商品雉雞的上市規格或種雉雞性能的質量關系密切。所以對育成期的飼養管理同樣也應給予高度重視。
1.飼養方式
2 .飼養管理
(1)飼養5~10周齡的雉雞每天喂4次以上,11~18周齡,每天喂3次。飼喂時間應早晚2次盡量拉開時間間距,中間再喂1次,這樣就可避免夜間空腹時間過長,切忌飼喂不定時,飼喂量時多時少,雉雞飢飽不均。在飼養過程中,必須給雉雞不間斷地供給清潔飲水。
(2)轉群雉雞膽小敏感,易受驚嚇。因此,在雉雞轉群前,要進行大、小、強、弱分群,以便分群飼養管理,達到均衡生長。同時,雉雞由育雛籠養轉到育成舍平面飼養,環境條件的突然改變,使得雉雞精神不安,驚慌萬狀,易在舍內四角起堆,互相擠壓,造成局部密度過大,特別是夜間,天氣較涼,雛雉雞更易扎堆,造成死亡。為避免壓死雉雞,應在四處牆角用墊草墊成30度角的斜坡,將墊草踏實,這樣雉雞鑽不進草下,減少了擠壓的傷亡。在轉群的前2~3天內,夜班人員要隨時將擠堆的雛雉雞及時分開。
(3)驅趕馴化在網舍飼養條件下,在轉群的1周內,將雉雞關在房舍內,定時飼喂,使之熟悉環境及飼養員的操作動作等,建立條件反射,使之不怕人,願意接近人。在天氣暖和的中午可將雉雞趕到室外自由活動,下午4點以前趕回房舍。1周後,白天將雉雞趕到網室運動場自由活動,晚上趕回房舍。如遇雨天,應及時將雉雞趕回舍內,以防淋雨感冒,待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後,就可以晝夜敞開雞舍門,使雉雞自由出入。
(4)網養密度5~10周齡每平方米6~8隻,如運動場面積計算在內則每平方米3~5隻,雉雞群以300隻以內為宜。11周齡每平方米3~4隻,將運動場面積計算在內,每平方米為1.4~2.5隻,按雌雄分群飼養,每群100~200隻。 據報道,育成期飼養密度直接關繫到體重發育、羽毛完整、疾病流行。飼養密度與雉雞尾羽生長和長度呈反比關系,飼養密度為2隻/㎡時,背羽和尾羽生長良好,無光背和尾羽損傷。飼養密度為4~5隻/㎡時,背羽生長良好,但尾羽多有損傷,部分尾羽長不出。飼養密度8隻/㎡時,雖然體重仍能達到上市標准,但光背雉雞增多,尾羽受損,基本上長不出來。因此,要嚴格控制飼養密度在4隻/㎡以下,保證羽毛特別是尾羽的生長。爭取好的市場售價。[3]
(5)光照如果留作種用的雉雞,應按照種雞的光照要求,分別對雄、雌種用雉雞適時達到同步性成熟來管理。對於肉用雉雞,採用夜間增加光照來促使雉雞群增加夜間採食、飲水,提高生長速度和脂肪沉積能力。
(6)日糧營養在夏季天氣酷暑和冬天寒冷時,應提高雉雞日糧的能量水平,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以保證育成期的生長發育所需。
(7)衛生防疫在雉雞的育成期間,應將留作種雞所應做的防疫工作,在此期完成,在育成期如果是網室平養,應預防球蟲病和禽霍亂,可以在飼料中添加葯物進行預防。
『貳』 蛋雞多少只一籠比較合適
在蛋雞的養殖中,如果密度過大會使雞群產生混亂,而且容易使雞舍內的空氣污濁,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後果,所以要及時地調整蛋雞飼養密度,現小編將蛋雞飼養密度調整方法介紹如下:
飼養密度大則雞群混亂,競爭激烈,雞舍內空氣污濁,環境惡化,特別是採食、飲水位置不足時會使部分雞體重下降,還會引起啄肛、啄羽。但飼養密度過小,造成飼養成本增加。一般籠養蛋雞為每平方米15~16隻,網上平養時每平方米10~12隻。
定期稱重每周稱重1次,隨機抽樣。依群體大小制定抽取比例,一般抽取雞群5%的個體稱重。抽測結果要與品種標准體重比較,然後調整飼料喂量和制定換料時間,使雞群始終處於適宜的體重范圍。
及時合理地調整雞群挑出體質較弱的雞集中飼養,推遲換料時間,使其盡快達到標准體重;死亡、淘汰雞時,及時補充缺位,使每籠雞數保持一致;對於斷喙不整齊或漏斷的雞只,應及時修整補斷。
保證雞群適量的採食量育成期加料要均勻,每次喂完料後要勻料4~5次,保證每隻雞均勻採食。若實行限飼,要注意設置足夠的料槽,並將雞群分為大、中、小三群,根據體重標准適當調整喂料量。限飼時要嚴格執行限飼方案,按標准加料,飼喂次數宜少不宜多,以每日兩次為宜,防止強雞多吃,弱雞少吃。
『叄』 蛋雞的一個下蛋周期是多少天
籠養蛋雞,飼養周期是500天,即從小雛雞出殼到淘汰,要500天左右。根據每天喂料量與產蛋量及蛋價、飼料價和淘汰雞價格來確定淘汰時間。
『肆』 蛋雞一般養多少天淘汰合適
養雞場的蛋雞正常情況下450—500天左右長時間淘汰合理。
1、淘汰雞要看料蛋比,雞群的產蛋率。
2、看當時的雞蛋價市場格,雞蛋價格高,淘汰稍微遲些日子。
3、看當時飼料的價格,飼料價格低,淘汰稍微遲些日子。
4、有疫情或生雞價格好的話會提前淘汰 。
(4)蛋雞多少蛋雞多長時間可以分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看糞淘雞
規模養雞戶每天可以挑一個固定時間去查看雞糞,如果雞糞偏干硬的雞可以淘汰,因為產蛋高峰期的雞的糞便一般都是松軟濕潤的。
2.看腹淘雞
有時候養雞戶會發現雞場常常會出現一群大腹雞,這個時候養殖戶朋友應該用手去感受雞的腹部,如果雞腹部柔軟像果凍一樣或者是腹部大還發硬,這些雞一般是有卵黃性腹膜炎或者是輸卵管囊腫,這樣的雞基本都已停產,一旦發現可以及時淘汰。
3.換羽淘汰
雞群換羽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基本上雞群每完成一個產蛋周期,十月份左右就會開始換羽。但是一些產蛋量低的蛋雞可能會八月份就開始,而且換羽的周期也比較長,這種雞也可以及時淘汰的。
4.卵巢炎的雞淘汰
患卵巢炎的雞在開始的幾個月內基本看不出外觀症狀,上高峰之後每天觀察雞群產蛋情況,對於籠里四隻雞而產蛋三枚或者三隻雞產兩枚蛋的雞籠做好記號,連續觀察3-4天,持續是這樣情況的每天早上在未產蛋之前對這些雞籠內的雞逐個摸下是否有蛋,沒有蛋的雞直接淘汰。間隔一二月重復這樣操作一次。
『伍』 蛋雞養殖時間多久才產蛋
蛋雞120天左右就開始產蛋了 產蛋後1到2個月進人產蛋高峰期 產蛋高峰期間如果雞的體質好沒有發生疾病 高峰期可以維持3到4月 一般到16個月左右就淘汰了 也可以視產蛋量而定
『陸』 蛋雞飼養階段
育成雞轉入產蛋雞舍,無論籠養或平養,總會打亂原來的群序。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蛋雞 飼養 階段,一起來看看。
蛋雞飼養階段
蛋雞的飼養過程大致分為育雛期、育成期、預產期和產蛋期四個階段。
1.一般,雞舍第一周的溫度要保持在33-35度之間,以後每周下降2度,在育雛期的雞舍的溫度底線是20度左右。還要注意雞舍的通風處理,雞舍的通風處理通常選在雛雞生長1周以後,這個時期的雛雞相對以前有了一定的抵抗力,通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預防雛雞因空氣質量差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產生,值得注意的是通風的同時也要注意溫度的保持。最後,隨著雛雞的慢慢長大,要逐漸降低養殖的密度,以免影響到雛雞的正常生長。對雛雞的關照處理、飲水、飼料和營養、斷喙。以及定期防疫接種等,方面也需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蛋雞育雛的管理:育雛期一般是指蛋雞的周齡在0-6月,在這個時期是蛋雞飼養中最基礎最關鍵的階段,育雛期飼養管理的好壞將決定其一生的生長、發育和產蛋性能。因此,首先要做好育雛前的准備工作,在進雛雞之前要對育雛雞舍做全面徹底的打掃和消毒處理,包括雞舍外面的牆面以及雞舍周圍的樹木等。還要備足飼料、雛雞的保溫燃料、常用葯品等,然後制定出雛雞的注射疫苗的時間和程序,為雛雞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為雛雞生長提供一個溫度環境,新孵化出來的雛雞對溫度的適應能力較差,所以,作為雛雞的管理人員要將雛雞生存的溫度控制在最佳狀態,以保證雛雞較高的成活率。
2.育成期的管理:蛋雞的育成期的周齡一般是在7-18個月,育成期的飼養工作的重點是,雞舍內通風換氣、關照管理、以及對蛋雞脛長和體重的控制。
(1)育成期的光照管理:育成期光照時間將直接影響到母雞的性成熟的早與晚,關照時間加長,母雞的性成熟就提前,光照時間縮短則對性成熟起到推遲的作用。一般在到達雛雞的育成期後,常採用光照漸減的 方法 ,來阻止母雞性成熟的提前完成。
(2)做好育成期的雛雞的分籠處理。在育雛期,雛雞在高營養的環境下,迅速生長,體型和腸胃容量均發生變化,當進入育成期後,要對雛雞進行的重新分籠,即把生長過快以及生長緩慢的與正常上長的分開管理,確保每個雛雞都能長成標準的蛋雞。
3,預產期的管理。預產期是指蛋雞的19周齡產蛋率大約為5%的階段。這一生長階段,使蛋雞的內部器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突出表現為肝臟體積增大,卵巢、輸卵管等生殖系統得到進一步發育,預產期蛋雞在激素的影響下,免疫力大幅度降低,很容易感染蛋雞的輸卵管,造成腹膜炎症等。因此,對於蛋雞預產期的飼料要選用能量和蛋白質水平要高一些的,由於這段時間的採食量較低,如果不提高飼料質量,很難滿足蛋雞的需要。預產期在為蛋雞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的同時,還要對蛋雞的肥胖加以控制,避免脂肪淤積造成對生殖腺的發育的影響。
4、產蛋期的飼養管理:在蛋雞的產蛋期,蛋雞管理員首先要給蛋雞提供適量的飼料。其次,要注重雞舍的通風的及時性,避免因蛋雞代謝旺盛,而引發蛋雞呼吸過程中對氧氣的需求量不足。產蛋期蛋雞最明顯的變化表現在體重的迅速增長,同時產蛋率也得到快速生長,相應的,蛋雞的進食量、飲水量、以及排泄量都使之增長。
蛋雞飼養階段管理要點
一、產蛋前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育成雞轉入產蛋雞舍以後,這一時期是雞發育的最重要時間,一方面要長身體,增加體重,一方面又要迅速發育生殖系統,為進入成年產蛋期做准備。開始見蛋以後產蛋率逐日增加,而且上升很快,蛋重也一天比一天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營養跟不上,不但延緩了雞的發育而且使雞的產蛋性能得不到充分發揮,也就是說達不到應該達到的最高產蛋極限,高峰持續時間也短。
育成雞轉入產蛋雞舍以後應開始飼喂產蛋前期飼料。日糧中的鈣由1%增加到2%或仍用1%的鈣加入2.5%的碎貝殼,使日糧總含鈣量達到2%。
這一時期雞的卵巢和第二性徵(雞冠、肉髯)發育很快,採食量顯著增加,必須任其自由採食,以滿足其營養需要。
劃分階段飼養的意義在於指產蛋期內對蛋雞飼料中的蛋白質水平的調節,以便滿足產蛋雞對不同產蛋期的蛋白質需要量,合理而經濟的利用蛋白質,使其充分發揮最大的效益,既不造成浪費又可降低飼料成本。
目前在給產蛋雞喂料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雞開產以後隨著產蛋率的上升而確定給飼營養水平,即當產蛋率上升一個台階以後,飼料營養水平才跟上來,也就是說飼料的營養水平是追著產蛋率的後邊跑的;另一種方法是當雞產蛋率達到5%~10%時,就開始飼喂產蛋高峰期的飼料,飼料營養水平走在產蛋率前邊,也就是預付飼料,這樣有利於將產蛋高峰促上去,不致於因飼料營養水平不夠而使雞不能達到最高的產蛋能力。
二、產蛋中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160~170日齡的雞群產蛋率應達到50%,這一時期產蛋率上升很快,一天一個樣,再經過3~4周即可達到產蛋高峰期。產蛋高峰期是雞產蛋的黃金時期,要加強飼養管理,使其充分地發揮遺傳潛力,達到理想的產蛋水平。當今優良品種的產蛋雞,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80%以上的產蛋率可維持20周至25周或更長的時間,達到90%以上的產蛋率可維持10周左右。從雞的生理角度上講,過了產蛋高峰期,喂再多的優質飼料也下不了那麼多蛋了。產蛋高峰期要避免一切應激因素,除本雞舍的飼養員外,其他人員不準進入雞舍。飼養員的衣著每天都要同一顏色,換裝換色也容易引起驚群。不能斷料、斷水、斷電,舍溫不能過高過低,要無噪音,這段時間不要接種疫苗,飼料要全價、穩定,不可輕意改變。產蛋高峰期的產蛋雞特別神經質,出現干擾必將影響產蛋甚至難以恢復,會給雞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三、產蛋後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產蛋雞經過一段高峰產蛋期後,隨著日齡的增長,產蛋機能逐漸衰減,產蛋率緩緩下降,這時要根據產蛋率的下降情況,適當調整料號減少蛋白質的喂量。產蛋率一下子下降太快也不是正常現象,要查找原因,予以克服。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的建議是:產蛋率85%以上,每日每隻雞蛋白質進食量為18克,當產蛋率降至80%~75%時,每日每隻雞蛋白質喂量減至16克,產蛋率降至70%~65%時,每日每隻雞只喂14克蛋白質。加拿 大雪 佛公司的階段飼養法是:第一階段蛋白質日給量每雞17~18克,高峰的頂峰階段達19克,高峰過後分別降至16和15克。只要日糧中各種氨基酸平衡,粗蛋白質降低1%對雞的產蛋性能無大影響。
夏季天熱,雞食慾差,採食量減少;冬季天冷,維持營養需要增加,雞採食量增多。冬夏相比,一日採食量甚至相差20~30克,因此在配製產蛋雞飼料時應注意以下兩點:冬季要提高飼料的代謝能水平,這樣才能保持產蛋率不至於下降;夏季由於採食量減少,要提高飼料中的蛋白質水平,這樣才能滿足對蛋白質的需要,不致由於蛋白質不夠而影響產蛋率。
蛋雞飼養階段相關 文章 :
1. 蛋雞的飼養周期
2. 蛋雞的飼養成本和利潤有多少 蛋雞飼養管理技術規程
3. 蛋雞的飼養管理
4. 蛋雞養殖計劃書範本
5. 怎樣養殖蛋雞
『柒』 雞一般養多久可以下蛋,產蛋周期是多少天
蛋雞一般需要養約120天便會下蛋,但下蛋時間與養殖條件等因素有關,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在下蛋期間需要將溫度保持在13-25℃,以在20℃為宜並提供營養豐富的飼料,補充產蛋所消耗的營養。同時還要保持周邊環境的安靜,因為蛋雞的膽子很小,如果受到驚嚇便容易產出畸形蛋,或者產蛋量減少。
一、雞一般養多久可以下蛋
1、產蛋時間
蛋雞一般需要養120天左右便會陸續開始下蛋,但是蛋雞下蛋的時間與養殖條件等因素有關,因此蛋雞養多久才能夠下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2、產蛋期如何管理
(1)保持周邊環境的安靜,蛋雞如果受到了驚嚇,產蛋量便會降低或者產出畸形蛋。
(2)適宜蛋雞產蛋的溫度為13-25℃,以在20℃為宜,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均會影響產蛋量。
(3)為蛋雞提供營養全面的飼料,補充產蛋所消耗的營養並根據季節調整飼料,在溫度比較高的夏季,可以適當的減少能量飼料,增加含有蛋白質、鈣質等營養元素的飼料,而在氣溫比較低的冬天,需要適當的增加能量飼料,減少蛋白質飼料。
二、雞的產蛋周期是多少天
1、產蛋周期
蛋雞的產蛋周期一般是1年左右,它每天一般會產蛋1-2個,但具體的產蛋量與飼養條件等因素有關,因此合理的養殖能夠促使蛋雞多產蛋。
2、多下蛋的方法
(1)飼喂玉米花粉:將玉米花粉拌入雞飼料中飼喂給雞,不僅能夠提高產蛋率,還能提高蛋重,使蛋黃的顏色變得更亮一些。
(2)飼喂油脂:在高溫條件下,蛋雞的食慾便會下降,從而對於產蛋率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可以在飼料中添加油脂4-6%,能夠降低食慾下降對於蛋雞產蛋率的影響。
(3)飼喂羽毛粉:在飼料中加入羽毛粉3%,不僅能夠提高瘦肉率、產蛋率,還能減少蛋雞的脂肪量。
(4)飼喂蜂蜜:早晚2次將蜂蜜(已用水稀釋)拌在雞飼料中飼喂給雞,能夠有效的提高產蛋率,蜂蜜的用量為1g/只。
『捌』 蛋雞飼養多長時間好
這是一個關於蛋雞的經濟有效利用期的問題。它受蛋雞的生產性能、飼料與產品價格的制約,即產蛋性能高或料價低而蛋價高時,蛋雞可多養一段時間,相反,則縮短飼養期。
實踐證明,新母雞(性成熟後第一年)性機能強,卵巢、輸卵管等生殖器官活動旺盛,產蛋最多,以後逐年下降。其規律是,若擬第一年產蛋量為100%,則以後逐年遞減15%~25%。因此,對商品蛋雞,多採用全進全出制,只養一年,即利用到500(或505)日齡,用周齡表示,為72周齡。但也有飼養到76~78周齡的。這是採用加強飼養管理的辦法,延長了第一年的產蛋期,以便有利可圖。
一般來說,育成一隻青年母雞約需10千克飼料,開產後養到72周齡,約需40千克飼料,全程每隻雞約需50千克飼料。雞的育成期一般為4.5~5個月。按1萬只產蛋雞的規模計算,產蛋期12個月,2年需飼養2萬只青年雞。如果產蛋期延長到14個月,則7年需飼養6萬只青年雞就夠了,也就是說7年中可少飼養1萬只青年雞,這樣就減少了育雛成本。
目前,一般蛋雞只利用到72周齡,有的只到68周齡產蛋率就低於50%,當飼料價格較高時(如蛋料比低於1∶4),便無利可圖了,繼續飼養只能虧本。但也有的優秀雞種,即使飼養到78周齡,產蛋率仍達60%以上,在蛋價較高時仍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玖』 蛋雞養多久開始下蛋啊,能下多長時間蛋啊
蛋雞一般養五個月左右開始下蛋,一共能下12個月的時間。
蛋雞的產蛋周期與飼養管理有一定關系,正常的飼養管理,一般褐殼蛋雞150天(白殼蛋雞130天左右)見蛋,200天左右(白殼蛋雞180天左右)達到產蛋高峰,產蛋高峰可持續200天左右,產蛋率慢慢下滑,當採食投入與產蛋收入持平,無利可圖時就可淘汰或強制換羽。整個生產周期在500天左右。
蛋雞的一個生產周期的產蛋數量,與蛋雞品種有關,優良品種產蛋數高,而本地的土雜品種產蛋數少。同時與飼養管理、疾病等密切相關,患病的蛋雞甚至沒有飼養價值。
『拾』 蛋雞品種,蛋雞的養殖周期一般是多久
蛋雞的品種主要有白來航雞、洛島紅雞、新漢夏雞、澳洲黑雞、狼山雞、洛克雞等種類。1、白來航雞:體型小且全身羽毛為白色,性情活潑好動且性成熟早,年平均產蛋量一般在200個以上。2、洛島紅雞:是一種兼用型的雜交雞,具有良好的產蛋性能和產肉性能,年產蛋量在200個以上。3、新漢夏雞:淺紅色的羽毛,黑色的尾羽,年產蛋量為180-200個。4、澳洲黑雞:黑羽,紅冠,體型比較大,全年一般可以產蛋約150個。
一、蛋雞品種
1、白來航雞
(1)白來航雞的體型通常比較小,全身羽毛為白色,冠則為鮮紅色,而皮膚、喙和脛的顏色則為黃色,它的性情雖然活潑好動,但是容易受到驚嚇,年平均產蛋量在200個以上,如果是優秀的品系,年平均產蛋量一般可以超過300個。
(2)白來航雞具有性成熟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生長發育迅速等特點,一般在20周齡的時候,白來航育成雞的羽毛已經豐滿了,並具有健全的體溫調節能力和比較強的生活能力。
2、洛島紅雞
(1)洛島紅雞是由紅色馬來斗雞、褐色來航雞以及九斤黃雞雜交而成,產蛋和產肉性能均好,屬於一種兼用型雞種。
(2)洛島紅雞的性成熟期一般在180天左右,雛雞通常在6月齡的時候就可以開產,每年的產蛋量在200個以上,蛋殼的顏色為褐色,蛋重55-65g。
3、新漢夏雞
(1)新漢夏雞的羽毛呈淺紅色,黑色的尾羽,褐黃色的喙,黃色的背部,其體軀呈長方形,而且體軀各部位的肌肉比較發達,具有體質強健、適應性強的特點。
(2)新漢夏雞屬於一種兼用型雞種,它年產蛋量為180-200個,蛋重為56-60g,蛋殼的顏色則為褐色。
4、澳洲黑雞
(1)澳洲黑雞的全身羽毛為黑色,羽毛不僅生的密集,而且還有光澤,雞冠則為紅色,其體軀沉重且呈半圓形,不過體型一般比較大,具有良好的適應性以及抵抗力,不過性情不太活潑且覓食能力比較差,因此適合大群集體飼養。
(2)澳洲黑雞全年一般可以產蛋150個左右,蛋重約60g,蛋殼的顏色為褐色,母雞一般在6月齡的時候就會產蛋,而且它不僅產蛋量多,肉質通常也比較好,是一種蛋肉兼用品種。
5、狼山雞
(1)狼山雞具有健壯的體格,羽毛緊密且背部比較凹,其肉質鮮美且產蛋量多,年產蛋量一般可達252個,蛋重可達50.23g,屬於一種蛋肉兼用型的雞種。
(2)按照毛色一般可以將狼山雞分為純黑、黃色和白色這三種類型,數量以黑色狼山雞最多,黃色狼山雞次之,而白色狼山雞最少,它潔白無暇的羽毛再配上鮮紅色的雞冠,通常看起來十分的賞析悅目。
6、洛克雞
(1)按照羽色進行分類,一般可以將洛克雞分為橫斑洛克雞、白羽洛克雞、淺黃洛克雞、銀紋洛克雞、鷓鴣色洛克雞、哥倫比亞色洛克雞、藍色洛克雞這7個品種,而我國主要引進了橫斑洛克雞、白羽洛克雞以及淺黃洛克雞這3個品種。
(2)其中橫斑洛克雞在我國又被稱為蘆花雞,擁有橢圓形的體型,全身羽毛呈黑白相間的橫斑紋,羽毛末端則為黑邊,公雞的白色橫斑一般佔了2/3左右,黑色橫斑一般佔了1/3,而母雞的黑橫斑和白橫斑所佔的比例基本相等。
二、蛋雞的養殖周期一般是多久
1、養殖周期
蛋雞的養殖周期一般在16周左右,但是因為養殖技術、品種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蛋雞具體的養殖周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2、養殖條件
(1)在養殖蛋雞的時候一般需要去當地的農業局辦理養殖證,同時還應將雞場建造在遠離市區、村莊工廠、礦場、距離主幹線1000m以上、距離支幹線200m以上的地方並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蛋雞品種進行養殖,以此來確保蛋雞能夠在當地正常生長。
(2)在蛋雞進入雞場之前,需要將雞場打掃干凈並進行消毒,確保環境的干凈,臟亂差的環境通常不利於蛋雞的生長。
(3)需要為蛋雞提供清潔新鮮的飲水,每天都需要清洗飲水器或者水槽,不能讓蛋雞飲用臟水,避免影響生長,同時在蛋雞的產蛋期間還要為它提供含有豐富營養的飼料,避免它們因為營養不足而產下軟蛋,或者降低產蛋量。
(4)在蛋雞產蛋的時候一般還需要提供合適的光照,通常可以在產蛋率在10%的時候開始勻速增光,利用2-3周把光照時間增加至16小時,光照強度為10-15照度,如果增光的過早、過快以及光照太強的話均有可能導致蛋雞發生應激反應。
(5)平時還需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如果發現病雞的話需要及時隔離,避免它們將疾病傳染給其它的健康雞,同時還要做好驅趕寄生蟲的工作,確保蛋雞能夠安心的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