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長時間睡覺可以好嗎
擴展閱讀
可以陪自己說話的軟體 2025-05-15 01:04:24

長時間睡覺可以好嗎

發布時間: 2022-11-20 12:08:41

A. 睡眠時間越長越好嗎

1、睡覺時間長不好

人體正常睡眠時間是6~8小時,而睡覺時間越長對身體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是一種壞處。

2、容易引起肥胖

睡覺時間過長一直處於躺著狀態,身體雖然進食但是補充的營養物質不能及時被消耗,運動量少會把脂肪等物質存儲在我們的身體里,隨著時間的堆積容易引起我們人體肥胖狀態,從而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3、變懶智力下降

其實睡覺時間長並不能改善疲勞問題,反而會變得懶惰、沒精神,甚至還會影響智力問題。長時間睡覺,大腦處於休息狀態,自然會影響智力。

4、健康提醒

一般來說,健康睡覺時間是6~8小時,而我們應該根據自身情況來制定睡覺時間。對於青少年來說6~8小時最好。對於成人來說,一般應該5~6小時最佳,而對於嬰幼兒來說,時間時間越長越好。

B. 睡覺睡的越多越好嗎睡覺時間長對身體真的有好處嗎

如果你想身體健康,規律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睡覺是修復身體傷害的最好方法之一。但是,睡得越久越好。那你睡多久?下面就來一一解釋一下這個問題,讓大家都有一個健康的睡眠環境。

第五,晚睡阻礙身體素質的增強。早上睡懶覺會增加體內多餘脂肪的堆積,使人發胖。體內脂肪越多,患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概率就越高。據調查,100歲以上的壽星沒有一個是肥胖的。所以,想要健康長壽,一定要控制肥胖。此外,體育鍛煉對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有良性刺激作用,可以改善代謝過程。如果你睡懶覺,不參加鍛煉,不利於你身體素質的增強。

第六,長期睡懶覺會導致疾病。睡太久對肌肉、關節、泌尿系統都不好。活動減少,血液循環不暢,會延遲營養物質在全身的輸送,肌肉和關節的代謝產物無法被血液帶走。特別是長時間以同一姿勢睡覺,會引起腰疼。當一個人站著或坐著時,腎臟的每一滴尿液都能順利而迅速地從輸尿管排入膀胱。但如果長期卧床,尿液很容易滯留在腎盂或輸尿管內,尿液中的有毒物質會危害身體健康。

第七,睡眠時間過長導致夜不成眠,白天坐立不安,疲憊不堪,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原體,引發各種疾病。此外,清晨卧室空氣混濁,容易損傷呼吸系統,誘發感冒和咽炎,還會引起咳嗽和頭暈。

C. 長時間睡覺有什麼好處與不好處

1.好處:多睡覺有利於生長和發育,而且生長激素的分泌主要是在睡眠中提取的,良好的睡眠有利於骨骼的生長和發育,同時也能夠緩解眼部疲勞,也能夠防止視力出現異常情況。
2.壞處:如果過多的睡覺會導致出現疲勞的情況,有可能會造成精神狀態比較差,而且長時間的過度睡覺,有可能會造成胃部的消化功能減弱,還可能會引起肥胖的情況。

D. 長時間睡覺好嗎

1、睡眠時間過長會影響胃腸功能

一般來說,早餐是7點左右。此時,晚餐的食物基本消化,腸胃因飢餓而收縮。喜歡晚睡的人寧可餓也不願早起吃早餐。長時間如期會患慢性胃炎、潰瘍病等腸胃病,也容易發生消化不良。

2、睡覺時間過長會影響記憶力

睡覺時間過長也會影響其記憶力並降低學習效率。因此,要養成早起早睡的好習慣,即使是假期,也要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按時入睡,准時起床。

3、睡覺時間過長會擾亂人體的時鍾節奏正常的人體內分泌和各種器官活動都有一定的晝夜規律。這也規定了人類的各種生理活動,人們白天精力充進行活動沛,晚上睡覺。如果你平時生活規律卻在假期睡懶覺,會擾亂生物鍾節律並 使內分泌激素異常。如果長時間這樣做,你會有虛弱感。



4、睡覺時間過長會影響肌肉的興奮性

經過一個夜晚的休息,肌肉在早晨放鬆。醒來後起床進行活動可以增加肌肉血液循環和增加血液供應,這有利於肌肉纖維的增厚。但如果還在睡覺,肌肉組織長時間處於放鬆狀態,肌肉修復不 良,代謝物不及時消除,起床後腿部會感到虛弱無力。

5、長時間睡眠可能導致頭痛

到正常上班時間,睡眠習慣的突然變化會對負責大腦激素平衡的下丘腦產生嚴重影響,從而導致荷爾蒙不平衡和頭痛。

到底睡多久合適呢?

而對於我們的睡眠時間,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最好是7到8小時。但是各自年齡段的人對於睡眠時間的需求也有著不同:

通常新生兒的睡眠時間是20小時;嬰兒的睡眠時間最好是14到15小時;學前兒童的睡眠時間12小時;小學生的睡眠時間10小時;中學生的睡眠時間9小時;大學生的睡眠時間8小時;成人的睡眠時間8小時;老人的睡眠時間6到7小時。

英國科學家對此給出了幾個方法,不妨參考:



首先,比平常早起2~3小時,然後盡量創造在室外接觸自然光的機會;



第二,比平常提前2-3小時入睡,夜間少接觸各種照明光線;

第三,工作日和休息日固定自己的入睡和起床時間;

第四,早起後快點吃早餐,每天固定午餐時間,晚上7時後禁食。

睡眠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掌握科學的睡眠方法更重要。如果你的作息時間不正常,就要盡快調整了。

E. 睡覺時間長對身體好不好~~~

睡眠時間過長,不僅消除不了疲勞,還會給人體帶來許多害處。
1.身體虛弱。人活動時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力加強,心臟排血增加。人體息時心臟處於休息狀態,心跳、收縮力、排血量下降。如果長時間睡眠,就會破壞心臟休息和運動的規律,心臟一歇再歇,最終使心臟收縮乏力,稍一活動便心跳不一、心慌乏力、疲憊不堪,只好因此再躺下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身體虛弱。
2.易患呼吸道疾病。卧室中早晨空氣最污濁,即使虛掩窗戶還是有部分空氣未流通,不潔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埃,對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響。因此,那些閉門貪睡的人經常會感冒、咳嗽、嗓子疼。
3.肢體疲乏無力。經一夜休息後,肌肉和關節會變得松馳,醒後立即活動可使肌張力增加,還可使肌肉的血液供應增加,使骨骼、肌肉組織處於修復狀態,同時將夜間堆積在肌肉中的代謝產物消除,有利於肌肉組織恢復運動狀態。睡懶覺的人,因肌肉組織錯過了活動良機,起床後感到腿軟、腰骶不適,周身無力。
4.影響消化功能。懶床者不能按時進餐,胃腸發生飢餓性蠕動,打亂了胃液分泌規律,影響消化功能。
5.妨礙神經系統功能。睡懶覺的人睡眠中樞長期處於興奮狀態,而其它神經中樞由於受到抑制時間太長,恢復活動的功能就會變得相對緩慢,因而會感到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F. 睡的時間長了好不好

有些人會認為睡眠時間越長精力越充沛。其實睡眠效果不是時間來決定的,而主要取決於睡眠的質量。過度的睡眠不僅不能增加精神和體力,反而會削弱精神與體力。因為在睡眠時心跳減慢、血液循環減慢,給腦供應的能量或者氧大大減少。
如果睡眠時間過長,腦細胞得不到氧和養分的充分供應,活動能力會減弱。睡眠時間過多,神經中樞長時間處於抑制狀態,興奮性降低,肌肉關節活動少,從血液得到的氧或養分也就少,肌肉就會變得鬆弛無力,體力也會受到削弱,使人頭腦昏漲,疲乏無力。
睡眠時間和壽命密切相關,每天晚上睡7到8個小時的人睡眠壽命最長,成年人每天晚上睡10個小時以上就有80%可能短命,睡眠時間越長越容易得癌症,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和睡眠7到8個小時的相比,癌症死亡率男性高出60%,女性高出75%。

G. 睡眠時間長好不好

下面為您解答這個問題。首先來說睡眠時間長是不好的。
首先正常人對不同年齡的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是不同。成年人一般會有七、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樣一般可以得到滿足;中學生得達到八、九個小時;小學生得到九、十個小時。隨著年齡的變小,睡眠時間要增長。
一般對於正常人,睡眠時間不需要延長,七、八個小時就已經符合,睡十個小時及以上,不但不能夠恢復精神、體力,而且會造成精神萎靡、記憶力下降、迷迷糊糊等。如果延長了,還會造成肌張力下降,肌肉萎縮產生肥胖,所以沒有理由的延長睡眠時間是不好。
還有就是應適當睡眠,長期的過度睡眠會影響大腦的供血,也會影響腦功能。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正常作息,每天定時睡眠,避免熬夜,生活也有規律。
同時每天應增加一些有氧的活動,可以增加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例如快走、爬山、游泳等。在飲食方面應葷素搭配合理,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

H. 長時間睡覺好不好

不好,人類的正常睡眠時間是8個小時左右
長時間睡覺破壞了人的生活規律,對身體是有害的
自峩璀眠
!還會導致身體肥胖!人在睡覺的時候,人體的大部分血液會流向胃腸道等消化器官,而大腦在休息,血液就比較少.比如人們在中午吃完飯後會感覺到頭暈,比較倦,就是因為這時候人體的大部分血液流到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去了.你說睡覺時間太長,反而感到頭暈暈的,也就是這個原因,人體長時間睡覺,大腦就會長時間的血液比較少,也就會相對卻氧,也就會感到頭暈了.當然也跟你睡覺的環境有關系,比如空氣是否流通,環境是否安靜,睡眠質量好不好都有關系.什麼事情都有個度,一般人睡眠時間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並不是越多越好,這也許也是辯證法的體現吧.

I. 長時間睡覺好嗎

我認為不好,適當的睡眠確實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可過度的睡眠會讓我們頭腦不清醒,反而更累.
如果你想更好地睡眠,就要好好地抓住11:00--1:00這段時間.
睡太多不好,還浪費時間,所以,還是選擇在適當的時間睡眠,既保證了睡眠,又不浪費時間,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J. 長時間睡覺好嗎

通常睡眠時間太長,不太好。
正常人對不同年齡的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是不同。成年人一般會有七、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樣一般可以得到滿足;中學生得達到八、九個小時;小學生得到九、十個小時。隨著年齡的變小,睡眠時間要增長。
對於正常人,睡眠時間不需要延長,七、八個小時就已經符合,睡十個小時及以上,不但不能夠恢復精神、體力,而且會造成精神萎靡、記憶力下降、迷迷糊糊等。如果延長了,還會造成肌張力下降,肌肉萎縮產生肥胖,所以沒有理由的延長睡眠時間是不好。
睡眠時間並非越長越好。
一般正常的成年人,每天能夠保持6~8小時的睡眠時間即可。如果睡眠的時間太長,容易造成大腦缺血、乏氧,很可能會在起床後出現渾身乏力、頭暈等不適表現。主要是因為在長時間睡眠的狀態下,機體的血流速度相對緩慢,導致大腦供血相對不足。睡的時間越久,大腦供血不足相對越嚴重,造成第二天頭部昏沉,容易對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產生不良影響,還容易造成生物鍾紊亂,繼而影響睡眠質量。
因此,建議在平時規律自己的作息時間,每天做到早睡早起,避免睡覺時間太長。
睡覺時間長可能會有記憶力下降、體重增加、誘發心臟疾病等壞處,具體內容如下:
1.記憶力下降:正常人群每天一般需要睡眠7-8小時左右,在睡覺時身體處於靜止狀態,血液循環也會比較慢,睡覺時間太長可能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可能會影響到腦組織和腦部神經的正常發育,容易導致記憶力下降。
2.體重增加:睡眠時間長可能會引起全身血液循環減慢,影響到正常的身體代謝,還可能會導致消化道的食物反復吸收,多餘的熱量無法及時排出體外,容易造成體內的脂肪堆積,導致體重增加。
3.誘發心臟疾病:長時間睡眠有可能會導致體內的交感神經受到抑制,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的心臟功能,導致心臟功能下降,影響心臟健康,進而可能誘發心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