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在等待的時間可以讓幼兒做什麼呢
擴展閱讀
怎樣在圖片上加文字變黑 2025-05-15 06:37:43

在等待的時間可以讓幼兒做什麼呢

發布時間: 2023-03-05 04:56:31

⑴ 如何安排幼兒一日活動 解決幼兒午餐前等待的情緒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由於種種原因,幼兒消極等待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不僅浪費了幼兒美好的成長時光,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壓抑了幼兒個性的發展。為了優化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避免幼兒消極等待,我們班三位教師在幼兒一日活動中互相溝通,互相配合,形成一定的教育合力。對幼兒的一日活動多個環節進行了討論、調整、改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我就我班作簡單的介紹。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智慧,減少幼兒消極等待現象 在幼兒園的各個活動環節中,我們教師必需做個有心人,做到善於觀察,靈活應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尊重幼兒,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這一句話,落實到行動上,我們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應對各種狀況,減少幼兒消極等待現象。 1、教師的分工協作是關鍵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教師之間的相互配合是支關重要的,三位教師要合理分工,適當安排好幼兒的活動內容和形式。增大融合程度 。這樣幼兒就會在井然有序之中度過每一個環節。比如:在排隊上廁所、洗手環節,我們教師就分工合作,我班實行分批制度,即一半幼兒由嬤嬤組織去上廁所、洗手,另一半幼兒則由帶班教師組織玩一些手指游戲、身體游戲,一批完成之後互相交換,直到所有幼兒都已完成。又如,在幼兒起床後。我們三位教師各負其責。配班教師負責給幼兒梳頭,整理衣服,主班教師則組織幼兒做游戲,嬤嬤整理床鋪和分發點心等這樣三位教師分工合作,克服了時間上的浪費,減少了幼兒等待的時間。 2、教師要減少對所有幼兒的統一要求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節奏,必然有快有慢,不可能保持行動一致。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幼兒的差異資源,調動幼兒自主管理的積極性,讓先完成任務的幼兒有事可,減少對所有幼兒的統一要求。如在起床後,幼兒穿衣有快有慢,所以我們就請穿快的幼兒,幫組穿慢的幼兒整理衣服 ,我們還會請值日生幫助檢查幼兒鞋子的正反、衣服的整齊度等。 又如:在美術活動中,我們往往會看到,有的幼兒由於繪畫能力強,很快就畫完了,來交給老師,對老師說「老師我畫好了」!但有的幼兒這方面能力較差或動作慢,就經常拖延時間,如果這時我們教師就讓畫完的幼兒坐在座位上,等沒畫完的幼兒一起進入活動,這樣就產生了消極等待。所有我們班是常常讓先畫好的幼兒之間先互相進行欣賞彼此作品,說說你那裡畫的好,我哪裡畫的好,互相進行評價,只要教師能充分准備,注重到幼兒的個體差異,那幼兒消極等待的時間自然會減少。 二、重視良好常規的建立,減少幼兒消極等待現象 在一日活動中,教師應為幼兒創設豐富多樣環境的基礎之上重視良好的常規建立,細化每個環節,從而真正地做到減少幼兒消極等待的時間。 1、時間的安排要相對穩定性 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時間的安排應有相對的穩定性,有利於幼兒形成秩序。幼兒是常常通過自己的活動,實現對時間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幼兒一日生活的時間安排應該是相對穩定的,讓幼兒形成習慣,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所以我班在這方面加強了訓練:如:在離園活動的環節, 我們班就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班級特色,設計了課程化的 一周的活動內容 :周一以閱讀為主,請幼兒看書,互相講講故事,背兒歌等。周二 美術活動。以圖色,畫畫,折紙等形式 ,周三區域活動。周四, 桌面游戲為主。 周五評選小紅花,一周情況總結性的談話。這樣 穩定的一日離園前的活動安排,幼兒形成了習慣。有了一定活動的次序。幼兒會根據教師固有的安排,主動的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避免了教師再組織,再講解等環節,減少了幼兒等待的時間。2、尊重幼兒意願,共同制定常規 與幼兒共同制定常規,之後慢慢地加以鞏固,並持之以恆。如果你做到了持之以恆地要求,慢慢地,你會發現幼兒已不再需要我們教師的提醒、關照,他們會很自然的過渡到每個環節,各項活動也將展開得活而不亂。如我們在上美術課,手工課,和數學練習前,會讓幼兒拿好自己的蠟筆、剪刀等物品放到自己的位子上,全班幼兒這么多,如果一下子都去拿的話,會造成互相擁擠,踩踏和消極等待現象,所以,我們就和幼兒共同制定規矩,每次先請一二組幼兒去拿,再請三四組,最後是五六七組幼兒這樣分批去拿,其他沒有去拿的幼兒則做猜謎語、猜手指的游戲,然後這樣輪換進行,如果在幼兒拿的時候,又快又安靜,那麼教師會先把要做的東西先發給他。這樣幼兒每次拿東西就會又快又有次序,大大減少了幼兒消極等待的時間。還有在集體活動結束後,幼兒吃餐點的時間。我們也和幼兒約定,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餐點,但必須先洗手再吃,就可以選擇你想玩的游戲。這樣幼兒就不會再有拖沓的現象,也不再需要老師頻頻的提醒吃快點。幼兒在津津有味的玩,津津有味的吃。 三、開展豐富的游戲活動,減少幼兒消極等待現象 游戲是幼兒最好的夥伴。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充分運用游戲活動,讓幼兒輕松、快樂的度過幼兒園里的每分每秒,減少幼兒消極的等待時間。 1、晨間接待與自主游戲整合 晨間活動是幼兒來園後的第一個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活動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幼兒一天的情緒起伏。也預示著一日生活各個環節順利的開展。幼兒入園有有早有晚,時間上很難做到統一。所以我們班採取了讓幼兒自主游戲的方法來進行晨間活動。如幼兒每天來園和老師打好招呼後,就會自主的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項目,如:有的幼兒會去自然角觀看植物和動物、有的則會幫助嬤嬤整理椅子、有的會去玩各種積木、畫畫、捏橡皮泥,都忙的不亦樂乎,老師呢?只要接待來園的幼兒,時刻關注著他們的玩耍。根本不用再去組織。只是引導幼兒可以這樣做,不可以那樣做,沒有強加干涉他們的自由。幼兒有了自主的活動,都在干著自己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晨間活動很溫馨。晨間活動就變得更加精彩了。 2、區域活動游戲隨時伴隨幼兒 區域活動以它特有的功能深受幼兒的喜愛,由於我們幼兒園把區域都是設置在陽台里的,幼兒去玩區域活動,一般都會安排在固定的玩區域時間去玩,這樣,浪費了許多區域寶貴的資源,這學期我們在園領導的倡導下,並根據本班幼兒特點和喜好,在教室內新增設了閱讀區和手工區,這樣幼兒可以隨時隨地的進入到區域中去玩。特別是在午餐,和午點後的這段時間,先吃好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自覺地到閱讀區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進行閱讀,也可以到手工區去折紙,這樣既不影響沒有吃完午餐和午點的幼兒,又讓自己有事可做。不用再等待沒吃完的幼兒,因為有了區域活動,幼兒之間嬉鬧,在教室了亂跑的現象沒有了。這樣等全部幼兒都吃完,教師就可以再組織集體的游戲活動。幼兒無所事事的消極等待現象也就自然地消失。 總之,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只要我們教師時時做個有心人,把幼兒的發展始終放在首位。從整個幼兒教育出發 。並根據幼兒的心理需要,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和策略,讓趣味游戲取代幼兒消極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