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每個孩子的成長階段伴隨著那個階段階段年齡符合的認知,那在一歲這個時間段的寶寶會嘗試運動自己的身體,那適合它們玩的游戲有哪些呢,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1
1、配對游戲
一歲的寶寶對形狀不同的物體有了一定的認識,此時寶媽可以跟寶寶晚一些進行配對的游戲。可以提前准備一些顏色、性狀不同的卡片,每一種都多准備幾張,然後讓寶寶進行配對分類,把顏色一樣的放在一起,形狀一樣的放在一起。
經過這樣的配對游戲,可以鍛煉寶寶對顏色的分辨,還能讓寶寶對形狀加深認識。
2、七巧板游戲
這個游戲需要寶爸和寶媽配合跟寶寶一起完成,准備一個大一點的枕頭,讓寶寶騎在上面。寶媽先把自己那邊稍微抬高,然後放平,寶爸再抬高,再放平,重復進行這個動作就是七巧板游戲。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平衡能力,還有助於寶寶提高膽量。
3、撕紙
撕紙游戲也是不錯的,寶媽可以准備兩包紙抽,引導寶寶自己抽取紙巾,然後隨意的撕碎。看似簡單又調皮的小游戲,卻可以幫助寶寶鍛煉兩只小手的協調能力。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2
游戲一:抓豆豆
父母為寶寶准備一個塑料小碗和黃豆,教寶寶一把抓起黃豆,然後把手微微松開,讓黃豆從指縫里漏出掉到碗里。這個游戲可以訓練寶寶手部的肌肉運動。
小貼士:玩這個游戲的`時候父母要做好監督工作,注意不要讓寶寶將豆子放進嘴裡,以免嗆進氣管。
游戲二:玩球
1、給寶寶一個小皮球,引導他雙手抱球,然後把球舉過頭頂,讓球順著他的頸後滾下去。這個游戲可以反復玩,還可以試著變換不同的玩法,比如伸直手臂,讓球在手臂上滾過,寶寶必須保持平衡,讓球不會掉下來。這個游戲可以訓練寶寶的肌肉運動和雙手控制球的能力。
2、為寶寶選擇合適玩的球,教他雙手抱球,舉手過肩用力拋出。這個游戲可以邀請小夥伴們一起玩,既可以鍛煉寶寶的上肢的肌肉力量,還可以培養寶寶的團隊精神。
游戲三:推車
讓寶寶雙手推動與他身高差不多的小凳子或小車,父母拿著玩具在寶寶面前,吸引寶寶推車前進。通過這個游戲可讓寶寶行走的更平穩。
游戲四:蘿卜蹲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站立,媽媽先一邊蹲下一邊喊口號:媽媽蹲,媽媽蹲,媽媽蹲完寶寶蹲。然後媽媽教寶寶接著一邊蹲下一邊喊口號:寶寶蹲,寶寶蹲,寶寶蹲完媽媽蹲。游戲可相互之間反復玩,對寶寶的動作協調和反應速度起到鍛煉的作用。
游戲五:攀登
媽媽可以在家裡購置一台不高的攀登架,讓寶寶一有時間就爬上去,再爬下來。這個游戲可鍛煉寶寶的四肢,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
游戲六:從高往下跳
准備一個高度約10厘米的椅子,媽媽扶著寶寶爬上椅子,再引導他從椅子上往下跳。等寶寶熟練之後,媽媽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爬高再往下跳。通過這個游戲,可鍛煉寶寶的平衡力和跳躍力。
游戲七:跨越障礙
媽媽可以在家中地板上每個一段距離就擺放一個小玩具,讓寶寶路過這里的時候從一個玩具或多個玩具上面跨過去。
游戲八:獨立行走
媽媽先扶著寶寶站好,爸爸在距離寶寶不遠的距離拿著玩具逗引寶寶,鼓勵寶寶獨立走過去。
游戲九:走斜坡
父母帶寶寶到戶外玩耍的時候,可以尋找一些有斜坡的地段,牽著寶寶慢慢走上斜坡。待寶寶熟練之後,媽媽可放手鼓勵寶寶肚子走上斜坡。這個游戲可鍛煉寶寶的四肢協調和平衡能力。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3
1、媽媽扶寶寶站好,爸爸在三、四步遠的地方拿玩具逗引寶寶,鼓勵寶寶獨立走過去。可鍛煉獨立行走。
2、選擇不太高的樓梯、攀登架上孩子爬上去、爬下來。可鍛煉四肢,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
3、碗里放些黃豆或綠(紅)豆,教寶寶能一把抓起豆豆,然後把手鬆開,讓豆豆從指縫里漏出掉到碗里。可以邊抓邊說:"黃豆綠豆,吃了長肉。"玩時要注意不能讓寶寶將豆子放進嘴裡,以防嗆進氣管。可訓練寶寶手的肌肉運動。
4、讓寶寶雙手扶著合適他高矮的小車,你在前面拿著玩具,吸引寶寶推車往前走,當推到你面前時,將玩具放在小車里,可繼續推車向前,邊走邊放玩具。可發展走的能力。
5、寶寶與你面對面站立,當你告訴寶寶說"變小了"時蹲下,說"長高了"時站起,邊說邊示範。然後"變小了"教寶寶蹲下,說"長大?"教寶寶站起,可反復玩。可鍛煉動作協調和反應速度。
② 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
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
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親子游戲是很多家長會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戲,而適當的親子游戲不僅能加深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還能幫助孩子學到很多知識,下面為大家分享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
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1
1、親子體操進行時
1~3個月的寶寶只具備初步的機體反應能力,所以可以刺激和帶動寶寶運動。
游戲可以在寶寶吃完奶半小時後或是在洗浴完畢後進行。首先讓寶寶平躺著,我們拉起寶寶的兩只小手帶動手臂,在其胸前拉平再彎曲,輕輕地做擴胸運動,反復十幾次。然後,我們再攥住寶寶的一隻小腳,向上推至彎曲再拉平,反復10幾次,再換另一隻小腳做著同樣的動作。如果邊做邊數著節拍,不但能增強寶寶的專注力,還能引起寶寶極大的興趣。
2、手鼓、搖鈴動起來
4~6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感知能力了,而且慢慢的學會了爬行等動作。
為寶寶准備一款手鼓或是搖鈴類的玩具,就是那種搖一搖就發出聲響的玩具。我們可以拿起手鼓或者搖鈴高興地搖上幾下,然後放回原地。這時,我們會發現寶寶將朝著玩具的方向發起進攻,藉此鍛煉其四肢協調能力。當他拿到玩具後,就會學著大人的樣子搖動起來,此時寶寶的模仿能力也得到了加強。當我們看到寶寶面帶勝利的微笑向你搖擺著手中的玩具時,此時的你是不是比他更開心呢?
3、撕紙游戲
7~9個月時,寶寶的手應該可以初步的掌控了,可以抓東西了,撕紙游戲能讓寶寶品嘗成功的喜悅,探索的樂趣。
對於小寶寶來說,任何事物在他們眼裡都充滿了新奇感。即便一張薄薄的紙,他們也會玩上一陣子。我們不妨給他個機會,讓他親身體驗一下紙的奧秘。首先,他會拿在手裡拍打著,然後是進行揉搓,等一切都研究過後便會將其撕成一片一片的。我們只要監護好不讓他放在嘴裡品嘗即。
其實,當寶寶以不同的方式把玩著紙的同時,就是一種思考、觀察和研究的過程。而且,撕紙游戲還鍛煉了寶寶手指的靈活性。我們不妨也陪他一起游戲,一起撕,和他一起品嘗成功的喜悅,探索的樂趣。
4、比本領,學手勢
我們可以先從幾個簡單的手勢讓寶寶學起。例如:抓撓、拍手、真棒、再見等。只要我們邊說邊多反復幾次做給寶寶看,他就會學著我們的樣子動起來。「抓撓」,只要把寶寶的一隻手舉高,他自然就會彎曲,這是引導他進行手指曲張能力的練習。「拍手」,我們可以拉起寶寶的兩只小手拍在一起,發出的響聲會激發寶寶強烈的好奇心。這時,我們帶動著他的一雙小手多來幾次,等他對這個動作漸漸熟練後,就會滿心歡喜地開始自我練習。而且電視節目中會有很多鼓掌的場面,當寶寶看到大家拍手的場面時,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大家一起拍手的。「真棒」,我們對寶寶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會給予由衷的贊賞,而高高挑起的大拇指就是對寶寶的一種鼓勵與支持。
將寶寶的大拇指分離豎起,告訴他這是「真棒」的意思,並以點頭作為詮釋。相信從你欣賞與贊許的目光中,寶寶會找到一種自信。「再見」,親朋好友臨別時,我們可以舉起寶寶的手臂左右搖擺著,並連聲道別。情景相融,寶寶對再見所蘊含的意思就會有了一種認識。當寶寶對這些手勢都能掌握時,我們就可以作為一種游戲對他進行考驗了。當我們喊出動作的名稱時,寶寶做出相應的舉動,如此反復樂此不疲。當然,還可以作為一項本領,成為寶寶炫耀的資本哦!
5、照鏡子
准備:鏡子(手舉的鏡子和穿衣鏡)
做法:爸媽把寶寶抱在自己的腿上,舉一面鏡子面對寶寶,讓寶寶照一會兒,然後把鏡子拿走,再照一會兒,再拿走,如此反復幾次 ,每次照鏡子都對寶寶說:「寶寶,你看,誰在鏡子里呀?是寶寶在裡面呢」。逗寶寶對著鏡子笑一笑,搖搖頭。把寶寶的手放在鏡子上,讓寶寶摸摸鏡子,看看鏡子里自己的手在動。
也可以抱著寶寶在穿衣鏡前玩「藏貓貓」,抱著寶寶照一下鏡子,讓寶寶看鏡子里的寶寶,然後抱著寶寶移開,同時說:「寶寶不見了」,然後再照鏡子,同時說:「寶寶又出來了」。這樣,寶寶對鏡子里的自己就發生了興趣。
對著鏡子給寶寶打扮,例如,在鏡子前給寶寶戴帽子,拉著寶寶的手摸摸帽子,摸摸自己的五官。
對著鏡子做點紅點,對著鏡子,給寶寶的臉上點一個紅點,給寶寶柔軟的紙巾說:「寶寶把紅點擦掉」,開始,寶寶很可能去擦鏡子里「寶寶」的紅點,不要去糾正他,讓他去擦鏡子,「咦,怎麼擦不掉呢?」啊,紅點原來在寶寶的臉上,然後示意寶寶擦自己的臉。反復這樣做,寶寶就逐漸會區分真實的自己和鏡子里的自己。
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2
有趣新穎的親子游戲
1、聽命令做動作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玩法:家長和寶寶面對面,家長發出指令,比如叫寶寶拍拍手、搖搖手、點點頭、笑一笑等,家長一邊說,一邊可以親子示範給寶寶看。如果稍大一點的寶寶,能夠理解語言的`意思,知道內容的話,可以不做示範,讓寶寶自己做出動作來。這個親子游戲比較簡單,而且還很有趣哦。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逐漸增加內容的難度性。
2、推小球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玩法:家長和寶寶面對面做,玩推球的游戲,引導寶寶學會基本的平衡桿和手眼協調能力。爸爸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和能力,將推球的距離縮短或者拉長,這個親子游戲可以幫助寶寶肌肉的發展。
3、天氣報告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家長們在家沒事的時候,一周內抽出一兩晚的時間,跟寶寶來個申請的對話,報告一下內心的世界,或者講講自己今天開心的事情(晴天),或者講講自己感到困惑的事情(陰天),再來就是自己傷心或者不滿的事情(雨天),並和寶寶一起談論一下該如何解決,是這講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在進行這個親子活動的時候,家長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要讓寶寶自己主動講出,如果寶寶不想的話,就不要逼著問。
4、日歷的秘密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准備一個大的日歷,和寶寶一起看日歷,了解日歷上面的日期和節假日等。引寶寶了解時間的概念是什麼,日歷時一個內容名很豐富的東西,家長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和理解能力,選擇適合寶寶的認知范圍認識日歷,親子游戲講究的是互動教育,家長們切勿過分的超齡灌輸。
5、呼啦圈小汽車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先用一個呼啦圈套在媽媽和寶寶之間,模擬駕車行駛的樣子,如果人多的話可以分為小組進行的,看看誰比較快。這個親子游戲可以讓寶寶學會基本的溝通,可以讓寶寶更好的配合親子游戲進行。年齡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在地上方一些雜物或者阻礙物,讓寶寶擴大行走空間或者行走難度等。
③ 1歲寶寶早教訓練內容,一周歲寶寶早教應該學什麼
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寶寶輸在第一個起跑線上,給寶寶報了早教班。現在,父母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一歲的寶寶也開始早教。有些家長認為早教一歲的寶寶為時過早。其實專家認為,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一歲的寶寶也可以進行早教。那麼,1歲寶寶早教什麼呢?
1.鍛煉
對於一歲的寶寶來說,運動是最常見的早教方式。尤其是獨立行走。一歲的寶寶是學走路的好時機。起初,他會慢慢地走幾步。他可能會變得不穩定或跌倒,但他會很高興一次又一次地行走。這時候家長要多給寶寶運動的機會,讓寶寶逐漸拉長練習距離。比如可以和寶寶一起做游戲,一起扔球、撿球、找東西,自己訓練寶寶在地上玩,或者媽媽幫寶寶走一段路,逐漸松開手,讓寶寶自己學會走路。
2.語言
一歲寶寶已經試著說話了。父母要經常給寶寶看一些漫畫和書籍,讓寶寶正確認識物體的名稱、功能和用途。這個時候,家長要多和寶寶說話,多交流。雖然有些寶寶可能不會說話,但他們也在努力說話。也可以帶寶寶去公園,讓寶寶見識新鮮事物,讓寶寶與其他寶寶和家長交流。當寶寶對某樣東西感興趣時,家長要多強調,讓寶寶學習。
3.認識
對於一歲的寶寶來說,認知能力非常重要。寶寶的認知能力大部分表現在手眼協調上,這個階段可以給寶寶買一些玩具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如積木、折疊桶或拼圖。家長可以和寶寶一起玩,也可以買一些彈力球讓寶寶抓著玩,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4.生活和社會互動
一歲的寶寶要學會開始獨立生活。比如吃飯的時候,媽媽可以把勺子給寶寶,讓寶寶學會從碗里拿勺子送到嘴裡。剛開始寶寶可能不會用勺子,經常容易弄灑。這時候媽媽可以讓寶寶拿少量的東西慢慢嘗試。這個過程一定要有耐心。另外,用杯子喝水也是一樣的。同時,盡量給寶寶買一些塑料杯,防止它打碎餐具。鍛煉寶寶的自理能力是寶寶學會獨立生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