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宮頸裡面有瘤可以運動嗎
擴展閱讀
哪個軟體可以p視頻頭發 2025-05-15 06:09:10
可以延遲發消息的app 2025-05-15 05:40:41

宮頸裡面有瘤可以運動嗎

發布時間: 2023-01-19 05:23:50

『壹』 如何預防子宮肌瘤

目錄方法1:預防子宮肌瘤1、經常做運動。2、控制體重。3、喝綠茶或綠茶提取物。4、考慮改變飲食。5、提防虛假療法。6、要知道懷孕生子或許對子宮肌瘤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方法2:了解子宮肌瘤1、了解子宮肌瘤形成的風險因素。2、了解子宮肌瘤的症狀。3、和醫生討論治療方案。子宮肌瘤或平滑肌瘤是女性子宮內的非惡性腫瘤。它們大小不一,有的像種子一樣小,但也有的會長到跟西瓜一樣大,不過這非常罕見。35歲以下女性約30% 長有子宮肌瘤。70%到80%女性會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候長子宮肌瘤。然而,多數人不會出現任何症狀或問題。我們還不清楚子宮肌瘤形成的確切原因,不過似乎和雌激素和孕酮水平有關。子宮肌瘤是切除子宮最常見的原因。雖然我們還不清楚預防子宮肌瘤的方法,但是專家們已經確認了某些風險因素和治療方法,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這種疾病。目前,很多研究正在進行當中,也發現了一些有助於預防子宮肌瘤的重要指標。
方法1:預防子宮肌瘤
1、經常做運動。子宮肌瘤和乳腺癌很像,都和激素有關,不過子宮肌瘤並非惡性腫瘤。研究顯示經常做運動的女性長子宮肌瘤的幾率比較低。研究也發現運動量越大,起到的預防作用越大。研究拿每周只運動2小時和每周運動超過7小時的女性做比較,發現幾年下來,後者長子宮肌瘤的幾率明顯更低。
研究表明比起輕度或中度運動,劇烈運動對降低長子宮肌瘤的風險更有幫助。每周做劇烈運動超過3小時,可以減少30%到40%的風險。不過,做點輕松的運動又比完全不做運動好。
2、控制體重。研究顯示超重或肥胖(身體質量指數高於正常范圍)的女性更容易長子宮肌瘤。這可能是因為肥胖的女性雌激素偏高所致。體重過重會讓你長子宮肌瘤的風險增加10到20%。
過度肥胖的女性患上子宮肌瘤的幾率,也比身體質量指數正常的女性大兩到三倍。
你可以利用在線計算器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也可以用體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來得出。
3、喝綠茶或綠茶提取物。一些研究表明,綠茶或許能幫助預防老鼠長子宮肌瘤。雖然我們不確定它對人類是否也有相同的作用,但是綠茶對健康還有很多益處,試一試並沒什麼壞處。至於已經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研究顯示綠茶可以有效緩解症狀。
如果你對咖啡因過敏,那就不要喝太多綠茶。因為它的咖啡因含量比其它茶更高,會使一些人感到惡心、神經過敏或易怒。
4、考慮改變飲食。一些研究表明吃紅肉會增加長子宮肌瘤的風險。吃綠色蔬菜則會降低風險。目前沒有證據可以證實改變飲食能"預防"子宮肌瘤。但是,少吃紅肉和多吃綠色蔬菜的確對健康有很大的益處。吃紅肉會引發許多健康問題,比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提早衰老。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和抗氧化成分。
吃維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多脂魚(三文魚、金槍魚、鯖魚)。維生素D可以將長子宮肌瘤的風險降低30%以上。它還能讓已有的子宮肌瘤變小。
一些研究表明,增加乳製品(牛奶、乳酪、冰淇淋等)攝入量可以降低非裔美國婦女長子宮肌瘤的風險。
5、提防虛假療法。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網站和所謂的"非主流"健康信息來源,聲稱能夠預防或"治好"子宮肌瘤。常見的手段包括服用酶、改變飲食、激素葯膏和順勢療法。但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支持這些療法。
6、要知道懷孕生子或許對子宮肌瘤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雖然研究員還不清楚個中原因,但是懷過孕的女性長子宮肌瘤的幾率的確比較低。懷孕也會縮小某些女性現有的子宮肌瘤。不過,也有些人的子宮肌瘤在懷孕期間會變得更大。由於我們對子宮肌瘤的認識甚少,所以沒有辦法確認你的子宮肌瘤是否會在懷孕期間變大。
一些研究表明懷孕的保護作用在孕期和產後不久最強,之後會慢慢減弱。
方法2:了解子宮肌瘤
1、了解子宮肌瘤形成的風險因素。子宮肌瘤十分常見,尤其常發生在達到生育年齡的女性身上。沒生過孩子的女性長子宮肌瘤的風險會更高。隨著年齡增長,長子宮肌瘤的風險也會更高。30歲到絕經期的女性最常受影響。
如果你的家人(姐妹、母親、堂親或表親)患有子宮肌瘤,你的患病風險會更高。
非裔婦女更容易長子宮肌瘤,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會更高。一些研究表明非裔美國婦女長子宮肌瘤的幾率,要比白人婦女高出2到3倍。80%的非裔美國婦女在50歲的時候都長有子宮肌瘤,而白人婦女只有70%患病。不過得再次提醒你,許多長有子宮肌瘤的女性並沒有出現任何相關症狀或問題。
BMI(身體質量指數)高於正常范圍的女性更容易長子宮肌瘤。
初潮年齡比較早(比如14歲之前)的女性長子宮肌瘤的風險更高。
2、了解子宮肌瘤的症狀。許多女性並不知道自己長有子宮肌瘤。很多時候,子宮肌瘤不會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不過,如果你出現以下任何症狀,應該去看醫生:月經量過多和(或)經期延長
月經周期出現明顯的變化,比如疼痛加劇、月經量增加
骨盆痛、骨盆部位感覺"墜脹"或"脹痛"
做愛時感到疼痛
尿頻和(或)排尿困難
便秘
腰背酸痛
不孕或反復流產
3、和醫生討論治療方案。如果你長有子宮肌瘤,不妨和醫生討論治療方案。很多女性都不需要接受治療。但是,有的人可能需要用葯或做手術。醫生會根據多種因素來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比如你以後是否想要懷孕、你的年齡和子宮肌瘤嚴重度。葯物治療或許能減少出血和減輕疼痛,比如激素類避孕葯。但是,它不能防止新的子宮肌瘤形成,或阻止子宮肌瘤變大。
醫生可能會開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來縮小肌瘤。不過一旦停葯,子宮肌瘤會很快再次變大,所以主要是在做子宮切除術前,用來縮小肌瘤。這種葯物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包括抑鬱、性慾減退、失眠和關節痛,但是很多女性對這類葯物都有很好的耐受性。
肌瘤切除術或許不會影響日後生育。手術風險取決於肌瘤嚴重度。進行磁共振引導超聲手術後,你或許還是可以懷孕的,但是這項手術並不普遍。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肌瘤,其它治療方案包括子宮內膜切除術、子宮肌瘤動脈栓塞術,或是子宮切除術。只有在其它方案和療程都沒有效的情況下,醫生才會進行子宮切除術。有些手術會影響日後生育。做了栓塞術後懷孕的女性可能會在孕期出現並發症,所以如果你之後還想懷孕,不建議你做這項手術。
小提示過了絕經期後,子宮肌瘤通常會慢慢變小。
子宮肌瘤不會增加患癌風險。
吃得健康和勤做運動或許能降低長子宮肌瘤的幾率。即使不能降低長子宮肌瘤的風險,起碼也對整體健康有益。
警告如果肌瘤迅速變大,可能是平滑肌肉瘤的症狀(一種罕見癌症),應該讓醫生檢查。
沒有方法可以預防子宮肌瘤。上面的建議或許能降低長肌瘤的幾率,但並不能徹底避免。
如果子宮肌瘤引發問題,你可以做手術切除它們。不過,它們通常又會重新長出來。想要確保它們不復發,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子宮切除術。然而,這項手術也有自己的並發症和長期影響。你需要和醫生詳細討論。

『貳』 練習收盆底肌和收腹會刺激到子宮肌瘤嗎

不會。這項運動很健康。
子宮肌瘤的大小是與你的內分泌代謝有關,與運動無關。

『叄』 做了宮頸納囊手術第二天可以練瑜伽去健身房鍛煉嗎

這個肯定是不行的啊
不管是不是小手術了 但是動了手術了 那肯定是要好好休息的了
建議你先休息一個月後再開始慢慢運動了
不然可能會因小失大啊

『肆』 跟莫漢學瑜伽(七) 怎樣可以緩解子宮肌瘤

請問大師,在我每天的瑜伽練習中加強哪些體式的練習可以緩解這種症狀? 莫漢老師:子宮肌瘤產生的主要原因來自壓力,以及腹部血液循環不良所造成的子宮肌肉不正常增生。瑜伽的體式動作可以延展腹部肌肉,促進腹部血液循環,有一些體式還可以舒緩肌瘤所造成的疼痛感。下面的這些體式可以作為參考:仰卧束角式(Supta Baddhakonasana)、仰卧英雄式(Supta Virasana)、仰卧單腿伸展式(Supta Padangusthasana,to the side one)、下犬式(Adhomukha Svanasana)、前屈伸展式(Uttanasana)、雙角式(Prasarita Padottanasana)、半月式(Ardha Chandrasana)、俯卧英雄式(Adhomukha Virasana)、頭到膝式(Janu Sirsasana)。 (悠季瑜伽專稿 請勿轉載) 關於莫漢(Mohan)老師: 莫漢(Mohan),悠季瑜伽(中國)創辦人、教學總監。他在喜瑪拉雅山脈環繞的濕婆的出生地附近稱為Uttaranchal的地方長大,這是一個在印度極富傳奇色彩的地方。從他的兒童時代起,他就常常與到他家鄉修行的瑜伽人為伴,接受喜瑪拉雅瑜伽最精純的知識。【詳細資料】 《跟莫漢學瑜伽》往期回顧: ·跟莫漢學瑜伽 (一) 如何排除胸骨意外損傷 ·跟莫漢學瑜伽 (二) 如何避免訓練時會暈眩 ·跟莫漢學瑜伽 (三) 緩解鼻炎的瑜伽清潔法 ·跟莫漢學瑜伽 (四) 瑜伽如何化解憂傷焦慮 ·跟莫漢學瑜伽 (五) 怎樣完成瑜伽全蓮花坐 ·跟莫漢學瑜伽 (六) 練習向太陽致敬式原因 點擊此處,提問題。我們會請莫漢老師來為您解惑。

『伍』 宮頸錐切手術已經十天了,在家是否卧床好些,還是到外面走動好些,但裡面還有小型子宮肌瘤,巧克力囊腫未

問題分析: 子宮肌瘤是由於長期的體內雌激素增高後引起的良性腫瘤,常容易出現了陰道出血、腹部包塊形成,常伴有痛經和白帶增多等症狀。 意見建議: 需 去醫院做個詳細檢查,來明確疾病的嚴重程度,如果子宮肌瘤比較明顯,需採用手術切除治療才能痊癒的。

『陸』 子宮肌瘤患者能跑步鍛煉身體嗎

你好,子宮肌瘤首先說是可以鍛煉的鍛煉有助於身體降 但千萬不要過度鍛煉子宮肌瘤這種情況建議你可以找中醫大夫整體調理一下應該效果不錯,平時鍛煉一定要有氧運動多吃素食少吃肉忌口寒涼和辛辣食物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保持心情舒暢 祝你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