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電力系統中AT,和BT供電方式有什麼不同
AT供電與BT供電簡介
BT供電這種供電方式,在接觸網上每隔一段距離裝一台吸流變壓器(變比為1:1),其原邊串入接觸網,次邊串入迴流線(簡稱NF線,架在接觸網支柱田野側,與接觸懸掛等高),每兩台吸流變壓器之間有一根吸上線,將迴流線與鋼軌連接,其作用是將鋼軌中的迴流「吸上」去,經迴流線返回牽引變電所,起到防干擾效果。 由於大地迴流及所謂的「半段效應」,BT供電方式的防護效果並不理想,加之「吸—回」裝置造成接觸網結構復雜,機車受流條件惡化,近年來已很少採用。 採用AT供電方式時,牽引變電所主變輸出電壓為55kV,經AT(自耦變壓器,變比2:1)向接觸網供電,一端接接觸網,另一端接正饋線(簡稱AF線,亦架在田野側,與接觸懸掛等高),其中點抽頭則與鋼軌相連。AF線的作用同BT供電方式中的NF線一樣,起到防干擾功能,但效果較前者為好。此外,在AF線下方還架有一條保護(PW)線,當接觸網絕緣破壞時起到保護跳閘作用,同時亦兼有防干擾及防雷效果。
顯然,AT供電方式接觸網結構也比較復雜,田野側掛有兩組附加導線,AF線電壓與接觸網電壓相等,PW線也有一定電位(約幾百伏),增加故障幾率。當接觸網發生故障,尤其是斷桿事故時,更是麻煩,搶修恢復困難,對運輸干擾極大。但由於牽引變電所饋出電壓高,所間距可增加一倍,並可適當提高末端網壓,在電力系統網路比較薄弱的地區有其優越性。
這種供電方式實際上就是帶迴流線的直接供電方式,NF線每隔一定距離與鋼軌相連,既起到防干擾作用,又兼有PW線特性。由於沒有吸流變壓器,改善了網壓,接觸網結構簡單可靠。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
綜上所述,早期電氣化鐵路均採用直接供電方式,為避免和減少對外部環境的電磁干擾,研發了BT、AT和DN供電方式,就防護效果來看,AT方式優於BT和DN方式,就接觸網的結構性能來講,DN方式最為簡單可靠。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光纜的普遍應用,通信設施及無線電裝置自身的防干擾性能大為增強,考慮到接觸網的運行可靠性對電氣化鐵路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所以通常認為,一般情況下DN供電方式為首選,在電力系統比較薄弱的地區,經過經濟技術比較,可採用AT供電方式,BT供電方式則盡量少採用或不採用。
『貳』 BT模式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BT模式的優勢:
1,採用BT模式可為項目發起人籌措建設資金,緩解建設期間的資金壓力。因為發起人(通常是政府部門)要在竣工驗收並獲得工程使用權後,才需要付清合同款,而這個期限一般要2~5年甚至5年以上。所以,採用BT模式,一般是由於政府部門沒有足夠的資金,需要引入社會資金。
2,採用BT方式可以降低工程實施難度,提高投資建設效率。BT項目由投資承包人負責工程全過程,包括工程前期准備、設計、施工及監理等建設環節,因而可以有效實現設計、施工的緊密銜接,減少建設管理和協調環節,實現工程建設的一體化優勢和規模效益。
3,BT方式一般採用固定價格合同,通過鎖定工程造價和工期,可有效降低工程造價,轉移發起人的投資建設風險。
4,能減少發起人協調和管理的工作量。因為BT項目投資承包人承擔了發起人的融資、投資、設計和施工等工作量,並負責管理分包商及供應商。
5,BT項目回購資金有保證,投資風險小。BT模式通過設置回購承諾和回購擔保的方式,可降低投資回收風險,其投資回收期限較短。對實力雄厚的工程項目管理企業而言,BT項目是一種良好的投資渠道,通過BT模式參與工程項目的投資建設,既有利於避免與中小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惡性競爭,又能發揮企業自身技術和資金的綜合優勢。
但同時,BT模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1,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形成適於BT模式的通用合同文本,沒有形成一整套解決工程索賠、爭端的公認國際慣例,這對BT模式的順利推廣應用,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2,BT項目投資承包人的法律地位問題。由於BT項目投資承包人既是投資方又是實施方,而我國尚無有關項目法人投融資方式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BT特許協議的法律性質,從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定性。
3,BT項目投資承包人籌集資金的壓力較大,而且過渡期時間較長,造成的風險也比較大,如政策風險、匯率風險、自然風險等。因此需要BT項目投資承包人有較強的融資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同時,必須在簽約過程中充分地進行合同談判,使風險分擔更合理些。
4,BT項目缺乏應有的監管。在BT項目中,政府雖規定督促和協助投資承包人建立三級質量保證體系,申請政府質量監督,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抓好安全生產。但是,投資承包人出於其利益考慮,在BT項目的建設標准、建設內容、施工進度等方面存在問題,建設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證。
5,對發起人而言,由於項目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BT項目投資承包人的融資能力和管理能力,所以風險也比較大,因此必須選擇各方面實力均雄厚的公司,以減少風險。
6,BT項目建設費用過大。採用BT模式必須經過確定項目、項目准備、招標、談判、簽署與BT有關的合同,移交等階段,涉及政府許可、審批以及外部擔保等諸多環節,牽扯的范圍廣,復雜性強,操作的難度大,障礙多,不易實施,最重要的是融資成本也因中間環節多而增高。
7,政府缺乏完善的償債機制、信用機制,沒有相應的法規規范政府的行為,政府對投資承包人做出的承諾缺乏保障,資金回收緩慢。
『叄』 請問工程建設模式中BT模式和EPC模式的區別
一、主體不同
1、BT模式:即「建設--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資金來進行非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一種融資模式。
2、EPC模式:是指公司受業主委託,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
二、特點不同
1、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種變換形式,指一個項目的運作通過項目公司總承包,融資、建設驗收合格後移交給業主,業主向投資方支付項目總投資加上合理回報的過程。
2、EPC模式:不僅包括具體的設計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個建設工程內容的總體策劃以及整個建設工程實施組織管理的策劃和具體工作;括施工、安裝、試測、技術培訓等。
三、適用性不同
1、BT模式:僅適用於政府基礎設施非經營性項目建設。投資方在移交時不存在投資方在建成後進行經營,獲取經營收入。
2、EPC模式:適用於非政府建設項目的其它項目。
『肆』 BT、BOT、EPC分別是什麼模式
BT
是英文Build(建設)和Transfer(移交)縮寫形式,意即「建設--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資金來進行非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一種融資模式。
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種變換形式,指一個項目的運作通過項目公司總承包,融資、建設驗收合格後移交給業主,業主向投資方支付項目總投資加上合理回報的過程。目前採用BT模式籌集建設資金成了項目融資的一種新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
即建設-經營-轉讓。是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
中國一般稱之為「特許權」,是指政府部門就某個基礎設施項目與私人企業(項目公司)簽訂特許權協議,授予簽約方的私人企業(包括外國企業)來承擔該項目的投資、融資、建設和維護。
在協議規定的特許期限內,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用基礎設施,並准許其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或出售產品以清償貸款,回收投資並賺取利潤。
政府對這一基礎設施有監督權,調控權,特許期滿,簽約方的私人企業將該基礎設施無償或有償移交給政府部門。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是指公司受業主委託,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總價合同條件下,對其所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費用和進度進行負責。
在EPC模式中,Engineering不僅包括具體的設計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個建設工程內容的總體策劃以及整個建設工程實施組織管理的策劃和具體工作。
Procurement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建築設備材料采購,而更多的是指專業設備、材料的采購;Construction應譯為「建設」,其內容包括施工、安裝、試測、技術培訓等。
(4)供電系統改造可以用bt模式嗎擴展閱讀
BT投資是BOT的一種變換形式,是指一個項目的運作通過項目管理公司總承包後,由承包方墊資進行建設,建設驗收完畢再移交給項目業主。
BOT是對Build-Own-Transfer(建設—擁有—轉讓)和Build-Operate-Transfer(建設—經營—轉讓)形式的簡稱,現在通常指後一種含義。
而BT是BOT的一種歷史演變,即Build-Transfer(建設—轉讓),政府通過特許協議,引入國外資金或民間資金進行專屬於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完工後,該項目設施的有關權利按協議由政府贖回。
通俗地說,BT投資也是一種「交鑰匙工程」,社會投資人投資、建設,建設完成以後「交鑰匙」,政府再回購,回購時考慮投資人的合理收益。
除了BT演變方式外,BOT的演變形式還有BOOT方式,即建設—擁有—運營—移交;BOO方式,即建設—擁有—運營;BLT方式,即建設—租賃—移交;BOOST方式,即建設—擁有—運營—補貼—移交;BTO方式,即建設—移交—運營等。標准意義的BOT項目較多,但類似BOT項目的BT卻並不多見。
『伍』 什麼是工程上的BT項目
BT項目是指根據項目發起人通過與投資者簽訂合同,由投資者負責項目的融資、建設,並在規定時限內將竣工後的項目移交項目發起人,項目發起人根據事先簽訂的回購協議分期向投資者支付項目總投資及確定的回報。大部分BT項目都是政府和大中型國企合作的項目。
通俗地說,BT投資也是一種「交鑰匙工程」,社會投資人投資、建設,建設完成以後「交鑰匙」,政府再回購,回購時考慮投資人的合理收益。
2004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年20號),明確規定「放寬社會資本的投資領域,允許社會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各級政府要創造條件,利用特許權經營、投資補助等多種形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社會資本參與有合理回報和一定投資回收能力的公益事業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此政策背景可謂是bt模式獲得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5)供電系統改造可以用bt模式嗎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條「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3]30號《關於培育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第四章第七條「鼓勵有投融資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對具備條件的工程項目,根據業主的要求按照建設—轉讓(BT) 、建設--經營--轉讓(BOT) 、建設—擁有--經營(BOO) 、建設--擁有--經營--轉讓(BOOT)等方式組織實施。
『陸』 項目中「BT」模式和「BOT」模式是怎樣的
BT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資金來承建某些基礎設施項目的一種投資方式。BT是Build(建設)和Transfer(轉讓)兩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其含義是:政府通過合同約定,將擬建設的某個基礎設施項目授予企業法人投資,在規定的時間內,由企業法人負責該項目的投融資和建設,建設期滿,政府按照等價有償的原則向企業法人協議收購的商業活動。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通常直譯為「建設-經營-轉讓」。這種譯法直截了當,但不能反映BOT的實質。BOT 實質上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經營的一種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機構之間達成協議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並管理和經營該設施及其相應的產品與服務。
(6)供電系統改造可以用bt模式嗎擴展閱讀
這種方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基礎設施的經營權有期限的抵押以獲得項目融資,或者說是基礎設施國有項目民營化。在這種模式下,首先由項目發起人通過投標從委託人手中獲取對某個項目的特許權,隨後組成項目公司並負責進行項目的融資,組織項目的建設;
管理項目的運營,在特許期內通過對項目的開發運營以及當地ZF給予的其他優惠來回收資金以還貸,並取得合理的利潤。特許期結束後,應將項目無償地移交給ZF。在BOT模式下,投資者一般要求ZF保證其最低收益率,一旦在特許期內無法達到該標准,ZF應給予特別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條「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3]30號《關於培育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第四章第七條「鼓勵有投融資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對具備條件的工程項目,根據業主的要求按照建設—轉讓(BT) 、建設--經營--轉讓(BOT) 、建設—擁有--經營(BOO) 、建設--擁有--經營--轉讓(BOOT)等方式組織實施。」
『柒』 牽引供電系統有哪幾種供電方式
牽引供電是指拖動車輛運輸所需電能的供電方式。牽引供電系統是指鐵路從地方引入220(110)KV電源,通過牽引變電所降壓到27.5KV送至電力機車的整個供電系統。例如城市電車,地鐵等。牽引供電方式牽引供電直接供電方式(TR) 直接供電方式較為簡單,是將牽引變電所輸出的電能直接供給電力機車的一種供電方式,主要設備有牽引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所用變、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母線、接地系統、交流盤、直流盤、硅整流盤、控制盤、保護盤等設備。直供方式的優點:結構簡單、投資省缺點:由於牽引供電系統為單相負荷,該供電方式的牽引迴流為鋼軌,是不平衡的供電方式,對通信線路產生感應影響大。迴路電阻大,供電距離短(十幾公里) 。牽引供電BT(吸流變壓器)供電方式這種供電方式,在接觸網上每隔一段距離裝一台吸流變壓器(變比為1:1),其原邊串入接觸網,次邊串入迴流線(簡稱NF線,架在接觸網支柱田野側,與接觸懸掛等高),每兩台吸流變壓器之間有一根吸上線,將迴流線與鋼軌連接,其作用是將鋼軌中的迴流「吸上」去,經迴流線返回牽引變電所,起到防干擾效果。由於大地迴流及所謂的「半段效應」,BT供電方式的防護效果並不理想,加之「吸——回」裝置造成接觸網結構復雜,機車受流條件惡化,近年來已很少採用。牽引供電AT(自耦變壓器)供電方式採用AT供電方式時,牽引變電所主變輸出電壓為55kV,經AT(自耦變壓器,變比2:1)向接觸網供電,一端接接觸網,另一端接正饋線(簡稱AF線,亦架在田野側,與接觸懸掛等高),其中點抽頭則與鋼軌相連。AF線的作用同BT供電方式中的NF線一樣,起到防干擾功能,但效果較前者為好。此外,在AF線下方還架有一條保護(PW)線,當接觸網絕緣破壞時起到保護跳閘作用,同時亦兼有防干擾及防雷效果。顯然,AT供電方式接觸網結構也比較復雜,田野側掛有兩組附加導線,AF線電壓與接觸網電壓相等,PW線也有一定電位(約幾百伏),增加故障幾率。當接觸網發生故障,尤其是斷桿事故時,更是麻煩,搶修恢復困難,對運輸干擾極大。但由於牽引變電所饋出電壓高,所間距可增加一倍,並可適當提高末端網壓,在電力系統網路比較薄弱的地區有其優越性。牽引供電直供+迴流(DN)供電方式(TRNF)帶迴流線的直接供電方式取消BT供電方式中的吸流變壓器,保留了迴流線,利用接觸網與迴流線之間的互感作用,使鋼軌中的迴流盡可能地由迴流線流回牽引變電所,因而部分抵消接觸網對臨近通信線路的干擾,其防干擾效果不如BT供電方式,通常在對通信線防干擾要求不高的區段採用。這種供電方式設備簡單,因此供電設備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由於取消了吸流變壓器,只保留了迴流線,因此牽引網阻抗比直供方式低一些,供電性能好一些,造價也不太高,所以這種供電方式在我國電氣化鐵路上得到了廣泛應用。這種供電方式實際上就是帶迴流線的直接供電方式,NF線每隔一定距離與鋼軌相連,既起到防干擾作用,又兼有PW線特性。由於沒有吸流變壓器,改善了網壓,接觸網結構簡單可靠。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牽引供電同軸電力電纜供電方式同軸電力電纜供電方式是在牽引網中沿鐵路埋設同軸電力電纜,其內部導體作為饋電線與接觸網並聯,外部導體作為迴流線與鋼軌並聯的供電方式。這種供電方式由於投資大,一般不採用。
『捌』 帶迴流線的直接供電方式相對直接供電方式和bt供電方式各有什麼特點
目前我國電氣化鐵路牽引供電系統的供電方式有四種,即直接供電方式、BT供電方式、帶迴流線的直接供電方式、AT供電方式。
一、直接供電方式,雖然有結構簡單,設備少,造價低,施工及運營維修方便等優點。但接觸網對鄰近通信線路干擾較大,所以一般不採用。
二、BT供電方式,是在牽引供電系統中加裝吸流變壓器和迴流線,減輕了接觸網對鄰近通信線路的干擾。但接觸線在吸流變接入處須設置電分段,電力機車通過時,易產生電弧,影響列車運行的安全和速度,當高速大功率機車通過時電分段時產生很大電弧,極易燒損機車受電弓和接觸線,供電可靠性較低。且BT供電方式的牽引網阻抗較大,造成較大的電壓和電能損失,故已很小採用。
三、帶迴流線的直接供電方式,是在接觸網同高度的外側增設了一條迴流線,減輕了接觸網對鄰近通信線路的干擾。這種規定方式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和維護量小;供電可靠性高;牽引網阻抗比直供和BT方式都小,能耗較低,供電距離增長;防干擾效果強於直供不如BT供電方式。
四、AT供電方式,優點是:
1、供電電壓高。AT供電方式無需提高牽引網的絕緣水平即可將牽引網的電壓提高一倍。線路電流為負載電流的一半,所以線路上的電壓損失和電能損失大大減小。
2、防干擾效果好。
3、牽引變電所間距大、數量少。由於AT供電方式的輸送電壓高、線路電流小、電壓損失和電能損失都小,輸送功率大,所以牽引變電所的距離加大為80~120km,而BT供電方式牽引變電所的間距為30~60km,因此牽引變電所的距離大大減少,同時運營管理人員也相應減少,建設和運營成本都會減少。
4、適應高速大功率電力機車運行。因AT供電方式的供電電壓高、線路電流小、阻抗小(僅為BT供電方式的1/4左右)、輸出功率大,使接觸網有較好的電壓水平,能適應高速大功率電力機車運行的要求。另外,與BT供電相比,減少了電分相和電分段,提高了列車運行的安全和速度,提高了規定的可靠性。
雖然它有接觸網結構復雜,供電設施較多,建設大,運營維護難度較大等缺點,但由於它的眾多優點,我國高鐵還是首選AT供電方式。?
『玖』 名詞解釋 AT供電,BT供電,謝謝!!!
AT(auto transformer)供電=自耦變壓器供電
BT(Booster-Transformer)供電=吸流變壓器供電
『拾』 我國主要干線電氣化鐵路採用什麼供電方式
國已有了直接供電(簡稱TR供電)、自耦變壓供電(簡稱AT供電)、吸流變壓器供電(簡稱BT供電)和帶迴流線的直接供電(簡稱DN供電)等供電方式.
牽引網是由饋電線、接觸網、鋼軌及迴流線組成的供電網路,如圖:
一般情況下,接觸網電壓不應低於21kv,干線額定電壓25kv,對地27.5kv。
單變供電:每個供電分區只從一端的牽引變電所獲得電能(分區亭設備開關打開)
雙邊供電:兩個供電臂同時從兩個牽引變電所獲得電能(分區亭設備開關關閉)
越區供電:當牽引變電所不能正常供電時,通過分區亭開關,由兩側相鄰的變電所供電的臨時措施(非正常狀態)
直供方式,在牽引網中不加特殊防護措施,一般只在通信線路少的山區採用,AT和BT供電方式比較復雜,因此在滬杭、浙贛和京滬線電氣化改造中均採用帶迴流線的直接供電方式。
帶迴流線的直接供電方式取消BT供電方式中的吸流變壓器,保留了迴流線,利用接觸網與迴流線之間的互感作用,使鋼軌中的迴流盡可能地由迴流線流回牽引變電所,因而部分抵消接觸網對臨近通信線路的干擾,其防干擾效果不如BT供電方式,通常在對通信線防干擾要求不高的區段採用。這種供電方式設備簡單,因此供電設備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由於取消了吸流變壓器,只保留了迴流線,因此牽引網阻抗比直供方式低一些,供電性能好一些,造價也不太高,所以這種供電方式在我國電氣化鐵路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直接供電方式
優點:
簡單、投資省
缺點:
由於牽引供電系統為單相負荷,該供
電方式的牽引迴流為鋼軌,是不平衡
的供電方式I≠I?),對通信線路產
生感應影響。
自耦變壓器供電方式(AT供電方式)
由於自耦變壓器的作用,接觸網和正饋線的電流均為I/2,方向相反,有效地減少牽引網對通信線的干擾。
由於自耦變壓器的中性點與鋼軌相連,牽引網的供電電壓為2x25kV,電壓提高了一倍,因此牽引變電所的間距理論上提高了一倍。
例如直供+迴流線供電方式牽引變電所間距為20-30km,則AT供電方式為40-60km。AT供電方式用於重載、高速需大電流的牽引供電系統。
饋線電流只有直供方式的一半。
牽引網阻抗—AT:0.09Ω/km;BT:0.85Ω/km;直供:0.33Ω/km;直供+迴流:0.31Ω/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