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北斗星定位系統可以民用嗎
擴展閱讀
數據打開怎樣使用省流量 2025-05-22 14:32:16

北斗星定位系統可以民用嗎

發布時間: 2022-11-27 08:53:44

1. 北斗能單獨使用嗎

本人從事衛星導航領域已經長達10多年,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北斗是可以單獨使用的

我的解釋詳細如下:

(1)什麼是導航

首先,解釋一個問題,就是導航。導航,可以簡單理解為引導航行、引導到達目的地的意思。世界上任何的衛星系統(包括GPS)都不具備導航能力,而只具備」衛星定位「的能力。

那為什麼可以導航?事實上,導航是在利用衛星定位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地圖數據再結合相關的演算法來達到」導航「的目的。

(2)北斗可以獨立」導航嗎?

根據第一點的結論,可以理解為具備定位功能的衛星系統也具備「導航」功能(這也是人們習慣的理解),而北斗系統跟GPS的定位原理是一樣的,因此也具備導航的能力。

(3)既然北斗系統具備導航的能力,為什麼很多手機、汽車等都使用」北斗+GPS「的模式一起用?

原因1:事實上,不僅」GPS+北斗「,市面上還有」GPS+北斗 +伽俐略「三模定位的系統,多系統定位導航可以定位更快(因為衛星多),更加可靠(萬一因為建築樓的遮擋不具有足夠的GPS衛星進行定位的話, 可以利用其他系統的衛星進行定位)

原因2:滿足買家心理習慣。於部分國人而言,不具備足夠的」國產「自信心,如果單獨使用北斗系統來導航,商家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減少客戶,從而失去市場競爭力,因而,產品製造廠家會考慮市場因素,採用多定位系統的模式進行製造生產;


(4)那麼有單獨用北斗定位進行定位的應用嗎?

當然有,不過一般會用在行業上,更多是用在國企行業項目上,這是國家安全的要求。


注意了,這是進階知識:

北斗系統不僅可以定位,還可能進行短報文通信。北斗系統分為RNSS功能和RDSS功能。RNSS定位功能跟GPS具有相當的定位性能,在此不細說。北斗 RDSS功能分為定位和短報文通信功能,同樣有它的優點。

北斗RDSS定位:優點,定位時間可在1S內完成,而相對之下,優秀的GPS由申請到獲得定位至少也需要幾十秒時間,甚至幾分鍾(平時我們手機用GPS定位覺得快其實是採用網路定位,或者在查看定位時已經早就獲得了定位)。缺點:定位精度在50-100米左右,誤差相對北斗RNSS定位大(注意,這里說的是北斗RDSS定位誤差大,北斗RNSS定位跟GPS一樣精準!!),但如果用在飛機上非常有用。比如飛機在失事下降時可能時間很短,來不及定位。但使用北斗RDSS定位則可能1秒內完成位置報告;

北斗RDSS短報文通信:這個非常強大。怎麼理解呢,想想,你一個人在沙漠遇上危險,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一個GPS產品還是北斗「通信+定位」產品?如果是GPS產品,你可以打開手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位置,那麼,因為沒有任何信號的原因,你將無法求助!但,如果你的是北斗產品,就不一樣了,除了可以定位到自己的位置,你還可以將這個位置以及遇到的情況通過北斗短報文發送至你的家人朋友,向他們求助,這會救你一命!!!


北斗RDSS短報文那麼牛,有什麼產品????

有!當然有,很多,有北斗海聊,北斗星盒,北斗盒子等等。這里要重點推薦一下北斗海聊,這是三個產品當然價格最便宜的,大概只有其他兩個的一半左右,不但如此,功能還比其他多,產品體驗也不錯,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救援隊配置上了這款產品。

2. GPS系統和北斗星系統各有什麼優缺點

GPS是美國開發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由28顆衛星組成,其中24顆擔負提供全球衛星定位信號,4顆做備份星。最初是用於軍事領域,定位精度在2米左右。後來為了謀取經濟利益,對民用開放了定位精度在10米左右的信號。GPS民用衛星定位信號目前對全球免費開放。 「北斗星系統」是中國自主開發的衛星定位系統。但該系統目前只發射了6顆衛星,只能提供國內及周邊國家的定位導航,還不能實現全球定位導航。並且目前還沒有對民用開放。

北斗衛星定位系統與GPS定位系統的區別
1、覆蓋范圍:北斗定位系統是覆蓋中國本土的區域導航系統。覆蓋范圍東經約70°一140°,北緯5°一55°。GPS是覆蓋全球的全天候定位系統。能夠確保地球上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能同時觀測到6-9顆衛星(實際上最多能觀測到11顆)。
2、衛星數量和軌道特性:北斗定位系統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設置2顆地球同步衛星顆衛星的赤道角距約60°。GPS是在6個軌道平面上設置24顆衛星,軌道赤道傾角55°,軌道面赤道角距60°。航衛星為准同步軌道,繞地球一周11小時58分。
3、定位原理:北斗定位系統是主動式雙向測距二維導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統解算,供用戶三維定位數據。GPS定位系統是被動式偽碼單向測距三維導航。由用戶設備獨立解算自己三維定位數據。「北斗」的這種工作原理帶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用戶定位的同時失去了無線電隱蔽性,這在軍事上相當不利,另一方面由於設備必須包含發射機,因此在體積、重量上、價格和功耗方面處於不利的地位。
4、定位精度:北斗定位系統三維定位精度約幾十米,授時精度約100ns。GPS三維定位精度P碼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碼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時精度日前約20ns。
5、用戶容量:北斗定位系統由於是主動雙向測距的詢問--應答系統,用戶設備與地球同步衛星之間不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統的詢問信號,還要求用戶設備向同步衛星發射應答信號,這樣,系統的用戶容量取決於用戶允許的信道阻塞率、詢問信號速率和用戶的響應頻率。因此,北斗定位系統的用戶設備容量是有限的。GPS 是單向測距系統,用戶設備只要接收導航衛星發出的導航電文即可進行測距定位,因此GPS定位的用戶設備容量是無限的。
6、生存能力:和所有定位衛星系統一樣,「北斗」基於中心控制系統和衛星的工作,但是「北斗」對中心控制系統的依賴性明顯要大很多,因為定位解算在那裡而不是由用戶設備完成的。為了彌補這種系統易損性,GPS正在發展星際橫向數據鏈技術,使萬一主控站被毀後GPS衛星可以獨立運行。而「北斗」 系統從原理上排除了這種可能性,一旦中心控制系統受損,系統就不能繼續工作了。
7、實時性:「北斗」用戶的定位申請要送回中心控制系統,中心控制系統解算出用戶的三維位置數據之後再發回用戶,其間要經過地球靜止衛星走一個來回,再加上衛星轉發,中心控制系統的處理,時間延遲就更長了,因此對於高速運動體,就加大了定位的誤差。

3. 現在的手機還是GPS定位,為什麼不用我們的北斗系統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其中之一就是北斗。GPS作為全球最早使用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確實要佔據一定的優勢。北鬥起步晚,算是後來居上吧。即便現在的國產手機絕大多數都支持北斗導航,但要廣泛使用取而代之GPS也尚需時日。


當然,憑借國產手機極大的出貨量,可有效為北斗的後續調試與布局提供了市場數據支持。但同時也要明確的是,這還是遠遠不夠的。若想取而代之GPS,廣泛民用北斗是必須的。而目前而看,仍需更多的時日去鋪墊。我們看到的是北斗利好的一大方面。但這還遠不止於此,未來北斗還被應用於各類生產活動當中。未來的5G時代會真正實現全場景定位,北斗系統也有望不斷提高精度和廣度從而廣泛民用。


4. 北斗衛星導航什麼時候投入民用

北斗衛星2012年開始實現小規模使用,2020年覆蓋全球使用

但是民用之旅陷入泥沼

自 「北斗一號」衛星升空之後,國家有關部門就全面開始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民用化工作。中國GPS應用協會資源與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GPS應用研究室主任過靜王君教授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只有『中國衛通』、『北斗星通』、『神州天鴻』3家公司被批准取得了『北斗一號』特許民用運營權。」
據介紹,北斗星通衛星導航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衛星通信市場的主導企業,2000年轉制為民營企業。2003年12月15日,北斗運營服務中心正式投入運行。
「如果按照每位用戶平均每年約50美元的消費標准計算,北斗系統潛在的市場規模可達1.5億美元。但事實上,『北斗星通』正式投入運營1年多以來,其注冊用戶僅有幾千名。」長期關注於衛星定位行業的市場專家張彤萱稱。
「北斗星通」業績如此,那麼,「中國衛通」和「神州天鴻」的情況又如何呢?為「中國星通」提供終端設備的下游廠商長春巨龍公司總裁王少軍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稱:「為『中國衛通』生產終端設備的下游廠商有兩家,因另一家的技術沒能獲得『中國衛通』通過,因此只有我們一家為『中國衛通』供貨,目前只為其提供了幾十台終端接收機。」
而據「巨龍北斗」總經理王建忠介紹,到目前為止,他們只交付給了「中國衛通」10套終端設備,近期正在生產200套,按計劃今年將交付1000多套。
相較於「北斗星通」和「中國衛通」,「神州天鴻」的日子也並不好過。「神州天鴻」市場部總經理劉艷武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客戶僅為1000個左右,其中正式商業用戶只有800個,另有200個還是處於試用產品階段的試用用戶。」他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成本和收益賬:為搭建民用平台而建立的運營中心耗資2500萬元,設備維護、消耗每年達300萬元,以1000個用戶每個收取30000元費用計算,收入為3000萬元。如果再加上人力和管理成本,「神州天鴻」已經無利可圖。「如果長期虧損,我們也有可能放棄。」劉總經理這樣告訴記者。
被批准取得「北斗一號」特許民用運營權的3家企業業績都不佳,「北斗一號」叫好不叫座,為什麼?難道專家們興奮的前瞻真的只是一個美麗的夢?
「北斗一號」照亮衛星導航產業
2003年5月2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上太空,標志著我國擁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完善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被批准取得「北斗一號」特許運營權的「神州天鴻」公司總經理劉艷武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該系統是我國第一代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並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區域導航系統,它由兩顆工作星和一顆備份星組成。前兩個『北斗一號』衛星分別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發射升空。」
「北斗一號」的升空曾引得我國從事衛星導航業務的企業一片歡呼,認為我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有關專家測算,到「十五」末期,我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市場的產值將超過100億元,而由它帶動的相關產業產值將是這一數字的5倍至10倍。
這一產業真的有那麼大潛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靠什麼來吸引消費者?
「衛星導航定位是指利用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提供的位置、速度、時間等信息來完成對地球各種目標的定位、導航、監測和管理。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都要用到衛星導航定位,通信行業用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做時間同步;電力、有線電視、城市地下管道採用衛星定位技術布設線路;公安、銀行、醫療、消防等用它營建緊急救援或報警系統;汽車、船舶用衛星定位技術導航;在電子商務領域,衛星定位技術被用於客戶管理和物流配送。」北斗星通衛星導航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儒欣說,「現在有的手機上已經安裝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晶元,衛星導航定位與普通百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電腦製造商、通訊設備商正在推動通信、電腦、衛星導航定位接收器一體化的各類移動信息終端,衛星導航定位進入消費領域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比如,車載導航系統已經有一部分民用的市場開拓。車輛安裝了衛星定位系統後,一是不會迷路,二是當遇到匪徒時可用它來報警。
專家們興奮的前瞻描繪了這樣一個讓我們同樣感到興奮的夢想:將來每個人都可以配一個衛星定位終端,我們每個人以後都可以與「星」同行!但讓人困惑的是,第三顆「北斗一號」上天至今已近兩年,為何在其民用化道路上卻碰了個灰頭土臉呢?
技術先進、市場滯後
「除了從媒體上零星得知外,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有關方面對『北斗』的宣傳,也沒有業務員上門和我們聯系過,成本是多少、有無優惠政策、什麼機構在具體運作這些問題都不知道。」經營美國GPS衛星定位系統而拒絕使用國產「北斗一號」衛星定位系統的金22世紀(北京)網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一位李姓業務經理這樣告訴記者。「美國GPS衛星定位系統中有24顆衛星,不管目標在什麼地方,都有4顆衛星在圍繞目標同步運行,而『北斗一號』總共才只有3顆衛星。」「不是說『北斗一號』比美國GPS更先進嗎?」記者問。李經理稱並不了解,近期也不打算引進「北斗一號」項目,因為重新更換系統的成本非常大,除非上游廠商能夠提供政策、技術和資金支持,否則他們不會考慮使用。
而引進「北斗一號」項目的「長春巨龍」總裁王少軍也有一肚子苦水。他告訴記者:「作為『北斗一號』下游終端生產廠商的投資很大,這就要求我們去融資。但『北斗一號』由於星道比較狹窄、發展比較晚、商化程度低等原因,投資方往往持懷疑態度,擔心『中國衛通』不能付款,導致我們融資出現極大困難。資金鏈出現問題,就必然會影響到客戶的開發,從而影響到『北斗一號』的民用化進程。另一方面,被批准取得『北斗一號』特許民用運營權的企業實力不是很強以及市場推廣、品牌宣傳力度不夠等也制約了『北斗一代』的民用化。」
「在用戶群方面,不能把『北斗一代』和美國GPS相比較。『北斗一代』作為軍用和民用的衛星定位系統,提供給民用的大約在100萬戶左右,客戶群應該鎖定在災害監測等特殊客戶群體方面。」 中國GPS應用協會資源與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GPS應用研究室主任過靜王君教授說。不過,專門從事衛星定位系統研究的她也承認,「北斗一代」在民用開發利用上「慢了半拍」,「美國GPS是同步進行,而『北斗一代』是在衛星上天後才開始終端設備研發等民用化工作的,這應該是一個教訓。」
「此外,我國衛星導航應用在產業化過程中還存在其他一些問題,首先是車載導航地圖成為制約的瓶頸。在車載導航產業鏈中,最為上游的是導航衛星系統,其後是電子地圖生產商,之後才是西門子這樣的硬、軟體廠商,汽車生產商則處於這個產業鏈的最下游。目前,中國多數GPS導航系統都是進口的,價格高達1萬元到1.5萬元。價格偏高,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費,加快國產化進程勢在必行。但是,目前中國僅有兩種車型提供車載導航系統,該產業仍處於萌芽階段——而且由於政府對地圖數據的控制,中國已實現地圖數字化的地區極少。迄今為止,兩種具有車載導航系統的車型僅覆蓋了20座城市,而且只有3家公司獲准製作和銷售數字地圖。」 西南證券研究員張彤萱分析說,「對於參與定位系統的公司來說,除了在電子地圖業務上目前沒有任何回報而需要持續投入外,拿到原始地圖也是問題之一。一般來說,要先從各地測繪機構購買相關地圖資源及衛星地圖,再進行數字化。但是,作為國家事業單位的測繪機構在出售地圖產品時,必然會涉及到地圖產品的知識產權如何定義和對待的問題。地圖測繪的產權歸屬問題導致購買者購買的價格難以達成共識,電子地圖製作公司還遇到測繪機構不願意出售自己測繪資料的情況,於是部分地圖製作單位只能自己投入人力、物力去測繪,這一操作模式的投入成本極大。」
據了解,在民用化工程中,「中國衛通」也將觸角伸進了移動通信市場。目前,「中國衛通」推出的衛星移動手機除了通話功能外,由於通信制式不一致,發簡訊、上網等相關增值服務還未開通。這款依託「全球星」的雙模手機,其資費為每分鍾2.60元;而面向個人用戶的亞星資費稍低,為每分鍾2元。較之以前每分鍾9元至20元的「中國衛星」通話的高資費,這一價格水平已經大幅下降。由於目前銷售量還不大,「中國衛星」電話機的價格仍較高,全球星SAT550手機高達8500元,遠比市場上一般的GSM手機高出許多。
此外,「在中國目前的GPS行業中,短期行為比比皆是。比如,產品未經過有效驗證、不了解國家有關政策便倉促上馬、未調研就盲目布設銷售網點、產品質量低劣、做冒險的『一錘子買賣』等等,影響了行業的名聲。」深圳賽格導航公司萬新宇總監直言不諱地說。
毫無疑問,衛星導航產業已經成為21世紀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之一。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的導航系統已經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而我國自主開發的「北斗一號」衛星定位系統,在民用化之路上正面臨著「技術先進、市場滯後」的困局——如何打破這一困局已是相關各方不得不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5. 北斗衛星系統,除了導航還能做什麼

北斗衛星系統除了導航作用,還有民用測繪和軍事用途。還能進行簡訊收發。

6. 北斗衛星和GPS衛星的區別

gps和北斗有什麼區別如下:
1、生產的國家不同:gps是由美國海陸空三軍聯合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而北斗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2、衛星的種類和數量不同:gps和北斗系統的衛星的種類和數量會因為時間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3、所使用的信號不同:gps使用的雙頻信號;而北斗使用的是三頻信號。
4、精準度不同:gps和北斗會因為地區的不同,所定位的精準度也會有所差別。

7. 中國北斗定位導航系統有哪些民用功能

中國北斗定位導航系統除了軍用功能外,還有很多的民用功能。那麼究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有哪些民用功能呢?

個人位置服務

當你進入不熟悉的地方時,你可以使用裝有北斗衛星導航接收晶元的手機或車載衛星導航裝置找到你要走的路線。

氣象應用

北斗導航衛星氣象應用的開展,可以促進中國天氣分析和數值天氣預報、氣候變化監測和預測,也可以提高空間天氣預警業務水平,提升中國氣象防災減災的能力。

除此之外,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氣象應用對推動北斗導航衛星創新應用和產業拓展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應急救援

衛星導航已廣泛用於沙漠、山區、海洋等人煙稀少地區的搜索救援。在發生地震、洪災等重大災害時,救援成功的關鍵在於及時了解災情並迅速到達救援地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導航定位外,還具備短報文通信功能,通過衛星導航終端設備可及時報告所處位置和受災情況,有效縮短救援搜尋時間,提高搶險救災時效,大大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指導放牧

2014年10月,北斗系統開始在青海省牧區試點建設北斗衛星放牧信息化指導系統,主要依靠牧區放牧智能指導系統管理平台、牧民專用北鬥智能終端和牧場數據採集自動站,實現數據信息傳輸,並通過北斗地面站及北斗星群中轉、中繼處理,實現草場牧草、牛羊的動態監控。2015年夏季,試點牧區的牧民就能使用專用北鬥智能終端設備來指導放牧。

8. 我國的北斗星導航收費嗎

目前政府,危險品強制安裝是收費的

9.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怎麼用

單獨的電腦肯定是無法直接使用北斗衛星系統的,北斗系統原理和GPS系統是類似的。所以需要相應的導航模塊來連接電腦才可以使用。目前北斗系統還遠未完成,只是在某些地區可以進行試用調配,民用市場肯定還買不到北斗系統的導航模塊的。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分為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兩種方式。

可以購買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終端,譬如,北斗星導航終端,使用方法和普通GPRS導航儀無異。

10. 現在可以用北斗導航了嗎好用嗎

現在是可以用北斗導航的,還是很好用的。

20世紀後期,中國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計劃在2020年前後,建成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衛星導航

衛星導航系統是人類發展的共同財富,是提供全天候精確時空信息的空間基礎設施,推動了知識技術密集、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日益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中國將堅定不移地實施北斗系統建設,不斷提升系統性能,履行服務承諾。堅持開放合作,加強推廣普及,著力促進衛星導航在全球的廣泛應用,讓衛星導航更好地惠及民生福祉、服務人類發展進步。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