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超前校正可以改善系統誤差嗎
擴展閱讀
怎樣查詢車輛年審標真假 2025-05-22 00:25:47

超前校正可以改善系統誤差嗎

發布時間: 2025-05-21 23:47:51

A. 什麼是超前校正

超前與滯後指的是振動的相位(角)關系,判斷依據:原則上看A比B超前量的方法是計算Δφ=φA-φB,超前量為負值時,也說成滯後量(取正)。

無論超前量、滯後量,單獨分析兩個振動相位關系習慣上只計絕對值2π以內部分,2π的整數倍都不用管。另,沿傳播方向各質點振動依次滯後,即你可說波源是最超前的。

由於要分析的質點眾多,對於相距大於波長乃至幾倍波長的情況,說超前或滯後若只計2π之內就不便闡述其間相位關系,這時就直接用統一的那個波傳播方程中的相角之差去闡述它。

串聯超前校正

超前網路的特性是相角超前,幅值增加。串聯超前校正的實質是將超前網路的最大超前角補在校正後系統開環頻率特性的截止頻率處,提高校正後系統的相角裕度和截止頻率,從而改善系統的動態性能。

假設未校正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為G0(s),系統給定的穩態誤差、截止頻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指標分別為ess*,ωc*,r*和h*,設計超前校正裝置的一般步驟可歸納如下:

(1)根據給定穩態誤差ess*的要求,確定系統的開環增益K;

(2)根據已確定的開環增益K,繪出未校正系統的對數幅頻特性曲線,並求出截止頻率ωc0和相角裕度r0。當ωc0<ωc*,r0<r*時,首先考慮用超前校正。

以上內容參考來源:網路-相位超前

B. 超前校正、滯後校正、滯後-超前校正的區別是什麼

1、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統的動態性能,實現在系統靜態性能不受損的前提下,提高系統的動態性能。通過加入超前校正環節,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來增大系統的相位裕度,改變系統的開環頻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環節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現在系統新的穿越頻率點。

特點:增益和型次未改變,穩態精度變化不大,加快了系統的響應速度,即改善系統的瞬態性能。

2、滯後校正通過加入滯後校正環節,使系統的開環增益有較大幅度增加,同時又使校正後的系統動態指標保持原系統的良好狀態。它利用滯後校正環節的低通濾波特性,在不影響校正後系統低頻特性的情況下,使校正後系統中高頻段增益降低,從而使其穿越頻率前移,達到增加系統相位裕度的目的。

特點:幅頻特性小於或等於0dB,是一個低通濾波器;

3、滯後-超前校正適用於對校正後系統的動態和靜態性能有更多更高要求的場合。施加滯後-超前校正環節,主要是利用其超前部分增大系統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統的動態性能;利用其滯後部分改善系統的靜態性能。

特點:可同時改善系統的瞬態性能和穩態性能,即兼有快速響應特性和良好穩態精度。

(2)超前校正可以改善系統誤差嗎擴展閱讀

滯後校正主要適用於以下場合:

1、在系統響應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雜訊電平性能要求較高或需提高相位裕度的情況下,可考慮採用串聯滯後校正;

2、保持原有的已知要求的動態性能不變,而用以提高系統的開環增益,減小系統的穩態誤差,可考慮採用串聯滯後校正;

3、若原系統已經不穩定或相對穩定裕度很小時,不能採用滯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