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液壓油管長度和什麼有關
你這問題有些泛泛,難以回答。
首先液壓油管分兩大類:無縫鋼管和液壓膠管。無縫鋼管一般受生產工藝制約,每根長度一般不長於12米,液壓膠管則不然,可以一整根達幾十米。
其次如果是設計的話,根據客戶要求,油管需要多長就得有多長,從半米到半公里都有可能;如果客戶無明確指定要求,那你的液壓站離設備越近越好,不但降低能耗減少泄露,還能降低生產成本、製造和維護難度。
我估摸著你是想問液壓油管長度和液壓的損失關系吧,如果管經過小例如10毫米以下,油管長度太長,如三五十米長,流速又不低如3~5米/秒,那沿程損失太大了,在冬天冰點,系統未預熱時會達到5MPa以上壓力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必須做好增大管徑盡量縮短油管的長啦
『貳』 在液壓系統中,泵與油箱之間的吸油管、泄油管和泵的壓油管,這三個管道的尺寸大小關系。
吸油管最粗,吸油時的流速在0.5米-0.8米/秒之間最好。
回(泄)油管次之,回油流速在3-5米/秒
高壓管最細,高壓流速允許達到8-10米/秒。
同一個液壓系統的各處流量是相同的(不考慮節流),流速高的管子內徑就可以小一些。
『叄』 以齒輪泵為例分析液壓泵正常吸油的條件
簡單說就是,進油管路不得漏氣,進油管要有足夠的通油麵積,液壓油的流速一般不得超過2米/秒;當齒輪泵進油口高於油箱液面時,其高度不得超過0.5米,應保證系統中吸入真空度小於0.02MPa。
『肆』 液壓系統的閉式迴路對回油流速或吸油流速的要求
理論上,閉式油泵的出油量和回油量是完全相同的.流速只決定於油泵排量,轉速,和管徑.因為閉式泵雙向進出油,所以兩側的管徑是一樣的,按照壓力管路設計,流速均為5-10米/秒.
但閉式泵使用中,必須同時使用補油泵和沖洗閥,其主要用途:1,釋放循環中的熱油,2,提供控制油,3,補充內泄油.
補油泵的吸油按照普通開式泵的吸油管路流速設計,取1米/秒
沖洗閥回油按照回油管路設計,取2-3米/秒
『伍』 液壓系統變數泵吸油管路太長會有什麼影響
吸油不順利,會影響效率
『陸』 180手動液壓泵和液壓缸最好用幾米液壓油管
吸油管路最大推薦流速1.2米/秒,回油管路最大推薦流速3米/秒,壓力管路最大推薦流速7.6米/秒 按道理來說液壓缸,液壓馬達等執行器的輸出軟管(回油管路) 要比輸入軟管(壓力管路)大,從而使得輸出軟管內的流速比輸入軟管內的流速小 但液壓缸及...
『柒』 液壓系統中為什麼高壓管路較細,低壓較粗。
這是因為液壓系統不同部位允許的流速不一樣。
為了避免吸空,汽蝕和發熱,液壓系統中,吸油管路允許的流速不大於1米/秒,回油管路不大於3米/秒,高壓管路不大於10米/秒。同時,同一個系統各處的流量是一樣的(不考慮分流),那麼允許流速高的管路內徑就可以小一些,流速低的管子內徑必須大一些。
『捌』 液壓油管原管2米,進油管和回油管都加長50公分壓力會降低嗎
會稍微降低的,不會影響太大,如果剛好不行可以稍微調高系統壓力,或者某一路的壓力。
『玖』 液壓油進油管最長可以多長
9.5米。液壓油就是利用液體壓力能的液壓系統使用的液壓介質,在液壓系統中起著能量傳遞、抗磨、系統潤滑、防腐、防銹、冷卻等作用。液壓油一根標準的油管有9.5米,不能超過十米,如果超過就要慎重考慮了,特別是細的油管。
『拾』 為了不產生氣穴,液壓泵與油箱液面高度不超過多少米
液壓泵自吸高度不超過500mm (或進口真空度不超過0.03MPa),若採用補油泵供油,供油壓力不得超過0.5MPa,當供油壓力超過0.5MPa時,要改用耐壓密封圈。對於柱塞泵,應盡量採用倒灌自吸方式。
如果泵不裝在郵箱中,泵位置比郵箱高太多,例如高出7米,那麼,7米高的吸油管中的油具有重力(勢能)。
那麼液壓泵與油箱液面安裝高度不能過高的原因如下:液壓泵不能充分吸滿,在泵體中有空氣存在,會減少泵體存油量,從而使泵的工作加大,也就是吸油阻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