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什麼防空系統可以連續射擊2分鍾
擴展閱讀
怎樣調整調理植物神經 2025-05-14 14:32:23

什麼防空系統可以連續射擊2分鍾

發布時間: 2022-11-01 07:16:58

㈠ 俄羅斯的防空導彈系統

遠程導彈S-400最好,中國早期的防空導彈都是受蘇聯的仿製改進產品。
俄羅斯防空以導彈為主,小型高炮為輔。特別是導彈部分,形成了從低到高、從近到遠的防空體系,是世界上防空力量最強、防空導彈發展最快的國家。

目前,俄防空軍正在改進現役防空導彈的跟蹤制導系統、提高攻擊多目標和電子戰性能,全面提高防空作戰能力。到21世紀初,俄陸軍野戰防空武器將以防空導彈為主,高炮為輔,配以各種情報保障和射擊指揮系統,構成遠、中、近程和中高空、低空相結合的防空火力配系。

(1)C-300地空/反導系統

俄羅斯C-300地空/反導系統是一種先進的機動式多頻道全天候防空武器系統,西方稱之為SA-10,既能對付高性能的作戰飛機,又能射擊巡航導彈和其他空中目標,對戰斗機的攻擊高度為25~27千米,對導彈的有效攻擊距離為40千米。目前,俄羅斯戰略防空導彈部隊中有65%以上是C-300,而且隨著老式系統的不斷退役,這一比例還將會增大。

C-300地空/反導系統可以說一直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的戰略守護神。作為一種全天候防空導彈系統,它可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能夠對付從超低空到高空各種高度的密集空襲。另外,C-300P還能攔截近程戰術彈道導彈,其作戰性能與美國的MIM-104"愛國者"PAC-2導彈系統相仿。但兩者所擔負的任務不同:C-300P是為了實現前蘇聯戰略防空網的現代化,而"愛國者"卻是為陸軍野戰部隊提供保護。

近年來,俄又在C-300PMU1的基礎上研製出新型反導系統C-300PMU2。該系統裝備了新型(48N6E),射程由C-300PMU-1的150千米增加到200千米,彈片摧毀能力提高1倍。該系統提高了對付遠程巡航導彈的能力,1枚導彈攔截低空飛行巡航導彈的成功率為80%~86%。對低空的目標,導彈會像鷹一樣從上向下攻擊。殺傷各種戰術、戰略航空兵飛機的命中率為80%~93%,殺傷低空的巡航導彈的命中率為80%~98%。其主要作戰性能特點如下:

一是具有較強的快速機動和快速反應能力。導彈能在公路、鐵路上運輸,能自動對指示目標實施戰斗行動,能自動地發現、跟蹤和攔截目標。

二是具有全天候作戰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能在任何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防空任務,能在敵方實施有源和無源干擾的條件下作戰。

三是採用先進的垂直發射技術,具有全方位攔截目標的能力。

四是性能優良,維護費用低,實用性強。

(2)C-400防空導彈

C-400"凱旋"新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是在改進C-300PMU1系列地空導彈系統的基礎上而研製成功的,屬於第四代防空導彈系統,是現役和在研防空導彈中最先進的一種,可以對付當今多種空中威脅,包括各種作戰飛機、空中預警機、戰役戰術導彈以及其他精確制導武器。它不僅能攻擊高、遠目標,不能對付低空飛行目標。無論是殺傷范圍、殺傷效能,還是在殺傷目標的多樣性方面都址分突出。

C-400攔截飛機的最大距離為400千米,為世界之最;攔截彈道導彈的最大距離是50~60千米,比美國的"愛國者"和俄羅斯的"驕子"C-300PMU2的最大距離遠10~20千米;其攔截率極高,可確保摧毀空中400千米范圍內的飛機目標。

C-400防空導彈系統是一種具有防空和反導能力的武器系統,因其性能優於第四代地空導彈系統,所以俄羅斯軍方稱其為"四代半"地空導彈系統。

C-400防空導彈主要由照射和制導雷達、發射裝備、指揮控制系統、保障系統、導彈及發射裝置組成。這些分系統安裝在重型卡車上,從而可以保證整個導彈系統快速機動和快速反應。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可以打擊多種目標包括隱身目標。它攔截200千米以高空到超低空直至幾十米的空中飛行目標,包括彈道導彈和掠地飛行的"戰斧",而且它高性能的雷達可以發現隱蔽性很好的目標,隱身飛機F-117也在所難免。

二是具有很強的識別力與判斷力。它能同時攻擊6~10個目標,而且具有目標優先選擇的能力。發射幾秒鍾後,即能判明哪進偵察機、哪些是轟炸機或戰斗機,然後加以選擇,並同時對不同方向的6個目標實施打擊。

三是射程遠。可在400千米的范圍內發現並摧毀當今世界上一切空中入性目標。

四是反應快。具有相當強的機動與瓜能力,接到作戰命令5分鍾之後就可進入作戰狀態,比西方同類系統快6~7倍。

五是採用垂直發射方式,具有全方位攔截目標的能力。

六是可使用多種型號導彈,抗干擾能力強。

(3)"安泰"-2500防空導彈系統

"安泰"-2500是一種機動式多用途反導彈和反飛機防空系統,屬於俄羅斯新一代防空武器系統,為C-300B系統的改進型。其任務是保衛國家的重要工業和軍事目標、軍隊部署,使之免遭敵方彈道導彈和氣動導彈的中攻擊,是當今世界上惟一一種反導彈、反飛機多用途導彈系統。

該導彈能有效地殺傷2500千米距離以內的彈道導彈,也能對付各種類型的氣動彈道目標。"安泰"-2500系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區的各種形式的軍事沖突中自主作戰,必要時也可以與國家的軍隊和武器自動化指揮系統聯合作戰。

"安泰"-2500系統能夠同時攻擊24個氣動目標,或者同時攻擊16枚有效雷達反射面積為0.02米sup2以下、飛行速度為4500米/秒以內的導彈。此時,扇掃雷達發現目標的距離為175千米,保衛區域面積可達2500千米sup2。

系統配置有圓周掃描雷達和相控陣雷達,發射車分為四聯裝和兩聯裝發射車。每個"安泰"-2500防空導彈營的火力配備包括1部9C15M2型圓周掃描目標搜索雷達,1部9C19M扇面掃描目標搜索雷達,1部9C457M型指揮車,4部9C32M型多通道導彈制導站,24部9A83M型發射車,24部導彈發射裝填車,48枚9M82M型導彈,96枚9M83M型導彈。

"安泰"-2500防空導彈系統的作戰方式完全自動化。具有導彈系統操作人員少、且不要求較長時間的射前准備等優勢。

(4)SA-11近程地空導彈

SA-11地空導彈又稱"牛虻"地空導彈,在前蘇聯從未公開展出過。據西方推測,它是一種機動式全天候型近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採用半主動單脈沖雷達制導;導彈彈長5.56米,彈徑為400毫米,翼展860毫米,彈重為690千克;最大作戰半徑20000米,最小3000米;最大飛行速度為3倍聲速,最大徑向速度為50米/秒;最大過載為20g;作戰高度最大140千米,最小30千米;在值班狀態下,導彈武器系統的反應時間為(16~19)秒,系統從冷狀態進入臨戰狀態的准備時間不超過3分鍾;高能破片殺傷戰斗部重70千克,配有經過改進的無線電-電子近炸引信,殺傷距離為17米。主要用於對付中低空高速飛機,適於野戰防空,也可擔負要地防空。

SA-11地空導彈實際上是俄羅斯9M38艦空導彈的陸用型,美國稱為SA-11,"牛虻"是北約的稱法。9M38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在俄羅斯還被命名為9K37"山毛櫸"-1或"恆河"。西方國家認為,該導彈的性能介西方的"響尾蛇"和"霍克"之間,用來代替SA-4和SA-6導彈,此外,SA-11導彈還大量向國外出口。

(5)SA-15近程地空導彈

SA-15近也空導彈又叫"道爾"、"圓環胎"導彈,是一種機動型全天候近程防空武器,用於為野戰部隊或各種軍事目標提供近距離對空防禦。採用9M331型"法克爾"單級導彈,即SA-N-9型艦空導彈的改進型。導彈長2.9米,直徑0.232米,戰斗部重15千克,發射重量165千克。導彈採用鴨式氣動布局,配備一台大功率的雙推力(即一台發動機同時起到助推器和巡航發動機的作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為850米/秒,機動過載為30g。對於作戰飛機和直升機,導彈射程(1.5~12)千米,射高(10~6000)米;對於巡航導彈,導彈最大射程為6千米,最大射高4千米。每輛戰斗車配備8枚導彈,它們裝在炮塔前部垂直並置的2個密封發射箱中,在全使用期內無需進行任何維護。

"道爾"是世界上第一種專用於防禦精確制導武器的近程地空導彈系統。它採用了三坐標搜索雷達,並具有垂直發射和同時攻擊2個目標的能力,可在任何復雜氣象條件下充當防空作戰的"多面手",能有效攔截低空突防的作戰飛機和巡航導彈等空襲目標。

"道爾"導彈系統的核心是戰斗。由於將眾多的作戰和保障系統一輛車上,"道爾"戰斗車可單獨構成一個火力單元,獨立完成從搜索、發現直至攻擊目標的所有作戰任務。除導彈發射和制導需短暫停車外,全部作戰程度可在行進間完成。一個"道爾"導彈連編配4輛戰斗車和1輛履帶式自動化指揮車,構成獨立遂行戰斗任務的最小戰術單位。

"道爾"導彈系統的反應時間很短,約為(3.4~10.6)秒,由行進間停車發射導彈只需2秒鍾,並可同時發射2枚導彈攻擊2個不同目標。整個作戰程序高度自動化,系統可在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執行全部操作。由於"道爾"導彈系統和了先進的垂直發射技術,可以同時實施全方位攔截,加上系統反應時間短,火力和抗飽的攻擊能力大為增強。

"道爾"導彈系統的火控系統採用了多種先進的感測器,具有較強的目標探測和攻擊能力。它能在敵方實施有源干擾和無源干擾的條件下作戰,抗干擾能力較強。一旦搜索雷達遭到干擾,"道爾"導彈系統還能依靠Csup3I系統提供目標數據,對目標實施跟蹤和攔截。

"道爾"導彈系統在國際同類防空導彈系統中堪稱一流水平。俄羅斯於1991年開始少量列裝,1993年大批量換裝。目前,先進的"道爾"地空導彈系統是俄軍野防空的主戰兵器。

(6)SA-17防空導彈

SA-17"灰熊"(俄代號"山毛櫸"-2M)是俄羅斯的一種新型防空導彈系統,1995年進入俄陸軍服役。導彈長5.5米,彈徑0.4米,發射重量710~720千克,高爆破片戰斗部重50~70千克,採用雷達近炸和觸發引信。該彈的最大機動過載為30g,最大有效射程50千米,最小有效射程2.5千米,最大有效高度24千米,最小有效高度10米,最大目標速度為1200米/秒(臨近目標)或300~400米/秒(離去目標)。

該系統的作戰目標為戰略和戰術飛機、戰術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戰術空射型導彈、直升機和無人駕駛。SA-17導彈看起來好象是R-37空空導彈的加大型。它採用半主動雷達末段尋的導引頭,可進行慣性中段制導和數據傳輸彈道修正。動力裝置為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速度可達1200米/秒。另外,俄羅斯還在研製一種帶三角翼的導彈,以在攻擊目標時提高導彈的機動性。

SA-17主要由指揮車、目標搜索雷達、照射和導彈制導雷達、自行式火力單元、自行式裝填發射車、導彈等幾部分組成。

一個典型的SA-17導彈團包括一個配備指揮車和目標搜索雷達車的指揮班,兩個Ⅱ型連隊(每個連隊有1輛照射和導彈制導雷達車、2輛發射裝填車)和4個Ⅰ型連隊(每個連隊有1輛自行式火力單元車和1輛發射裝填車)。一個SA-17導彈團一般可同時攻擊12~24個目標。導彈團的最大行軍速度為70千米/小時,Ⅰ型連隊在進行自主作戰時,可同時攻擊4個目標,發射方向的地形容許高度為2米,反應時間為4秒,單車發射速率1枚/4秒,准備時間在行軍狀態為5分鍾,位置移動後為20秒。Ⅱ型連隊在進行自主作戰時,可同時攻擊4個目標,發射方向的地形容許高度為20米,反應時間為8~10秒,單車發射速率為1枚/4秒,從行軍狀態展開的准備時間為10~15分鍾。

(7)SA-18攜帶型地空導彈

SA-18"松雞"(俄代號9K38"針")是繼SA-7("箭"-2)、SA-14("箭"-3)和SA-16("針"-1)事俄析型的攜帶型地空導彈系統,於1983年進入部隊服役,用於取代SA-7,攻擊低空機動和非機動目標以及懸停直升機等。

SA-18是在SA-14和SA-16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一代攜帶型地空導彈,它吸收了兩者性能和技術上的優勢,同時又注入和新技術,性能更為優越。它是俄羅斯現役最先進的使攜式地空導彈系統,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抗紅外干擾能力強。SA-18採用雙通道紅外導引頭,導引頭內的目標選擇邏輯裝置能夠識別由超聲速目標發射的各種紅外假目標,抗紅外干擾能力很強,可以對付信號彈、閃光彈和調制式紅外干擾等多種干擾。

二是殺傷力強。SA-18導彈除了戰斗部外,依據目標狀況的不同,還可剩餘0.6~1.3千克固體推進劑,與戰斗部同時引爆。除此之外,在引爆戰斗部之前的瞬間,導引頭邏輯裝置能裝導彈瞄準點從目標的發動機尾焰區轉向機體中部,確保對目標的最大殺傷。

三是自動化程度高。作戰時,射手只需探測到目標並通過瞄準裝置瞄準,激活電池,將扳機向後扳到底,後續發射程度、敵我識別詢問、彈上系統激活和導彈發射都是自動進行的。

四是可攻擊目標種類多,方式靈活。該系統可攻擊低空機動和非機動目標,包括固定翼飛機、懸停直升機、巡航導彈等。不僅能尾追攻擊目標,而且還能從下面和側面攻擊目標,實現了全向攻擊。

五是速度快、作戰空域大。導彈採用起飛和主航二級發機,能以超聲速攻擊目標。

六是可靠性高。整個導彈系統中包括一套維修設備,每小時可對12枚導彈或12部發射裝置進行技術檢查,確保戰場作戰和訓練和正常進行。

迄今為止,導彈武器系統已經發展成一個武器家庭,共有3種改型,它們是"針"-D、"針"-N、"針"-S。"針"系統在俄海軍的艦船和潛艇上服役時的代號為"針"-M。另外,"針"系統還有一種空空改型"針"-V,用於裝備米格-24、米格-25、米格-35戰斗機和米格-28以及卡-50和卡-52等直升機。

㈡ 薩姆-3防空導彈的導彈簡介

在蘇聯的防空系統中,用來填補高空導彈的空白區域,任務是輔助性質的,適用於要地防空,也可用於野戰防空。該導彈採用破片殺傷方式,破片數量可達到3670塊,4枚導彈齊射可形成15000多塊碎片。其導彈發射架為固定式,4聯裝,作戰中一般採取2發射擊一個目標,制導系統可同時射擊2個目標。
伊拉克擁有大約140部SA-3發射架,可編30至50個連。由於發射架和導彈重量輕,伊拉克軍隊把很多SA-3改裝到卡車和坦克底盤上機動作戰。其作戰靈活性、生存能力比SA-2好。
薩姆-3防空導彈系統作為遠程防中、高空導彈C-75M系統的補充,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如保衛城市、機場、工業基地等),50年代未開始裝備蘇聯國土防空軍。每團下轄3個火力營、一個技術保障營和一個團部連。火力營是基本火力單位,它有4部雙聯裝發射架、一部制導雷達、一套供電設備和一輛機動修理車。此外還配有一部II-15(或II-12)目標指示雷達。

㈢ 介紹"陸盾2000"武器防空系統

2005年[世界軍事],又爆光了一款改進型,陸盾--車載近程野戰防空彈炮系統,從照片上看,這是一個單車集成的輪式自行防空系統,採用一輛中國航天集團,山東泰安特種車製造廠生產的25噸級8×8型TA5450變型軍用卡車做為運載底盤,該車的油氣彈簧獨立懸掛系統和自動控制的輪胎中央充放氣系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有很強的越野能力.在它上面集成了一門國產730型7管30毫米速射炮, 6枚天燕-90型[也有人說是霹靂-9D型]地空導彈,和全套搜索、跟蹤,定位和控制火控系統,即炮架上有1具EFR-1I寬波段跟蹤雷達,車上有三光合一(電視、熱成像、激光測距機)的光電系統],單車就可以對空作戰。車箱後部的7管30毫米速射炮旋轉炮塔無需人員操縱,炮塔由位於車箱中段全封閉指控儀器艙中的炮手遙控操作,操控火炮與導彈對空攻擊.為了增強發射平台的穩定性,車盤底部安裝了四個可升降的穩定裝置。 這門車裝在車箱後部的730型7管30毫米速射炮遙控旋轉炮塔,有2個彈倉,―個裝殺傷高爆榴彈,一個裝脫殼穿甲彈,每個彈倉容納500發待發彈。發射後的空彈殼經由炮架前方彈出,這門國產730型30毫米七管速射炮的射速為4000發/分鍾,最大射程3000米,一般攔裁距離1000--1500米,具有反應速度快、可靠性好、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等特點,整體性能超過了目前國外軍隊普遍使用的「密集陣」,「守門員」等近程防禦系統,具有很強的反巡航導彈和低空飛行器能力。這門730型反導密集陣炮,為7管30毫米加特林轉管炮設計,屬外能源轉管炮,由7根剛性連接在一起的身管和炮尾組成,每根身管都有各自的炮門,通過外部電機實現連續射擊。火炮伺服系統採用運算發達器,功率放大採用數字脈寬調制系統,並首次應用閉回電路的射控技術,可修整彈著偏差,推動系統為交流電式。另外由於火炮每根身管的工作時間重疊,所以它還具有射速穩定、身管壽命長、可靠性高等特點。做為一種新型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在7管30毫米速射炮的遙控旋轉炮塔左右兩側,各裝有1組3聯裝導彈發射裝置,這種地空導彈,好象是帶發射箱的天燕-90導彈,[也有的網友說是霹靂-9D型導彈,]共計6枚.至於是那一種請大家研判,下面是這兩種導彈的資料: 「天燕」90導彈,是一種採用鴨式+旋轉翼氣動布局,彈體前部為4片條形電動舵,尾部為4片固定式尾翼。彈體輕巧、靈活。彈重只有20千克,動力裝置為一台單室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大於2馬赫,殺傷斜距為300--8000米,作戰高度為20---6000米。可攻擊400米/秒的迎頭目標或尾追攻擊320米/秒的目標.導引頭採用的是多元製冷銻化銦紅外導引頭,並應用了數字式探測處理晶元,不僅提高了導引頭的靈敏度,還對紅外干擾彈及地物背景具有較強的分辨能力。探測器對直升機目標的探測距離可達3千米,具有優異的抗干擾性和全向攻擊力,進入角為0---360度迎頭攻擊無死角,還具有自主發射,發射後不管及離軸發射能力。導彈戰斗部為重3.5千克的離散桿式戰斗部,可產生圓形殺傷環,殺傷半徑為5米,並可保證在直升機的薄弱之處(如發動機、飛機座艙、旋翼等)爆炸,以確保最大殺傷效能。引信為近炸、觸發及自炸引信組成,以保證導彈具有單發80%較高的命中率。由於該型導彈是專門針對攻擊敵方武裝直升機研製的,據該型導彈的鄭總設計師介紹,由於武裝直升機,機腹裝有厚厚的裝甲板,抗打擊能力很強,機腹中彈的武裝直升機仍從容脫離戰場的例子屢見不鮮,天燕-90導彈通過特殊設計,將目標瞄準了武裝直升機的命門---旋翼,那是為直升機提供升力且無法安裝防防的部位,因而即便是裝厚裝甲板的武裝攻擊直升機,一但被天燕-90導彈擊中,下場只有墜毀. 確保一擊必中,一中必毀. 地空霹靂-9D型導彈,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紅外空空導彈PL-9C的改進型,具有優異的全向攻擊能力。採用傳統的前鴨式舵氣動外形,包括前彈體和後彈體。前彈體由制導艙和引信艙組成;後彈體由戰斗部和發動機組成。導引頭採用了新的可編程數字處理器,數字技術的採用提高了對目標的跟蹤識別能力,具有良好的抗背景干擾和人工干擾的能力,而且可以通過改變軟體程序對付新出現的紅外干擾源。PL-9D導彈採用比例式制導規律,在制導系統中採用了先進的超前偏置電路,在導彈飛行的末端,利用超前偏置信號將導彈導向目標的要害部位,提高了導彈的殺傷概率。其戰斗部為破片殺傷式,裝有12千克高能炸葯,[炸葯外層由5000個鋼球組成],能完全殺傷7米內的目標,有效殺傷半徑為13米,採用主動式無線電近炸引信,單發殺傷概略為80%。推進裝置為二級推力火箭發動機,導彈最大速度大於2.1Ma,有效射程為800-8000m,有效射高為30-4500m。 該陸盾--車載近程野戰防空彈炮系統,目標信息應該來自裝有監視雷達的指揮車輛,它應該一般可以控制3―6套陸盾2000近戰彈炮武器系統。若一個戰斗單位有6套陸盾2000近戰系統,那在其中3套系統攔截目標的同時,另外3套系統可以重新部署到新的發射陣地。 這種國產新型近程彈炮防空系統車,與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LAV-AD彈炮合一防空系統車比較相似,美軍LAV-AD彈炮合一防空系統車,採用8X8輪式裝甲車做底盤,車上裝一門5管25毫米加特林轉管機炮,8枚毒刺防空導彈,殺傷界面0.2---8公里.而國產陸盾--車載近程野戰防空彈炮系統,採用8×8型TA5450變型軍用卡車做底盤,越野性和防護能力不如美軍,但採用的7管30毫米火炮與天燕或霹靂導彈比美軍強,因此,中國陸盾--車載近程野戰防空彈炮系統,總體作戰效能應該比美軍LAV-AD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強.目前我國研製的這款陸盾--車載近程野戰防空彈炮系統,應該已經具備投產條件,不妨先出口一批給伊郎,在實戰中試用一下,如果好用,再由總裝備部下定單生產,列裝我軍防空旅----呵呵.

㈣ 俄羅斯SA-N-7防空導彈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

SA-N-7由俄羅斯牛郎星科研生產聯合體於上世紀80年代研製而成的全天候中程艦載防空導彈系統成功,在作戰性能上,類似於美國海軍的「標准I」導彈武器系統,是9K37-M1(北約編號SA-11)式地空導彈系統的海軍型,共用一種導彈9M38(9M38I),導彈由革新者機械製造聯合體研製。

主要用以取代服役多年的4K90(北約編號。SA-N-1)式艦空導彈系統。SA-N-7系統於1980年在「卡辛」級「伶俐」號驅逐艦上進行了首枚導彈測試,1981年裝備於「現代」級(956型)驅逐艦上,用於對付中低空高速飛機和反艦導彈的攻擊。

SA-N-7的發射方式為單臂發射架,與美國海軍「佩里」級護衛艦上的「標准I」發射方式類似。在「現代」級(956型)驅逐艦前後各配置1座24枚導彈的彈庫。單臂發射架的反應速度介於垂直發射和普通旋轉發射架之間,在10秒左右,對非專職防空艦艇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作為一種全天候多通道的艦載中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SA-N-7可擔負艦艇和編隊的防空作戰任務,主要攔截的目標是轟炸機、殲擊轟炸機、攻擊機、直升機和各類反艦導彈。

據有關資料介紹:SA-N-7防空系統導彈武器是對付全方位來襲的各種空中威脅的有效武器,在所有艦載中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中效費比很高。

俄海軍水面艦艇大量裝備該型武器,至今已在全部的「現代」級(956型)驅逐艦上裝備了SA-N-7防空武器系統。在「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上,為SA-N-7防空系統配置了6部照射器,形成6個火力通道。因此,該系統可同時攔截6個空中目標。

SA-N-7系統主要由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連續波照射雷達、TV電視頭、目標分配台、精跟顯控台、射擊控制台、中央計算機、導彈、發射架、彈庫及發控設備等組成。

以下按「現代」級(956)驅逐艦上的「施基利」系統的配置情況,對該系統逐一介紹。

作為系統中的關鍵環節,搜索雷達是防空系統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SA-N-7系統的探測、火控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MP-710三坐標搜索制導雷達、照射雷達、TV電視頭、OK-10B對空態勢台、目標分配台、精跟顯控台、OK-10射擊控制台、中央計算機。

MP-710三坐標搜索制導雷達

該雷達北約代號為「頂板」,平時擔負全艦的對空搜索警戒任務,在戰時,它的主要任務是向SA-N-7導彈武器系統所屬的兩個目標分配台轉送目標點跡。

雷達天線是由兩個一維頻掃的單面陣背靠背組成,平時轉速為6轉/分,戰時轉速為12轉/分,數據率為1次/2.5秒。該雷達採用MTI、方位機掃、俯仰頻掃體制,工作頻段為D/E波段,天線波束寬度為方位2°、俯仰2.5°-3.5°,天線增益33-35dB,天線總重3.5噸。

照射雷達

本系統配有6部目標照射雷達,分布在艦首、艦尾各兩部、左右舷各一部。中央計算機決定照射雷達何時工作,何時調轉指向目標,何時向目標發射連續波信號,一部照射雷達只能照射一個目標。

照射雷達的工作頻段為C波段,平均發射功率4千瓦,天線直徑0.6米,天線罩直徑一米,波束寬度為1.5°,總重1.2噸。

該導彈系統採用全程半主動單脈沖雷達尋的制導,通過目標監視雷達為導彈系統提供空中目標信息,為全艦提供情報信息。

艦上的制導系統由多部「前蓋」跟蹤照射雷達來完成,該雷達配有數字式計算機,能完成目標測定、識別、威脅判斷、照射雷達的分配、發射架指向和導彈快速再裝填等多種功能。並可以同時處理多批目標和制導多枚導彈。

其它系統組成

TV電視頭系統有4部TV電視頭,兩部在駕駛室上甲板左右兩側,兩部在直升機指揮控制室上甲板左右兩側,作為系統的備用目標跟蹤通道。

OK-10B對空態勢台該態勢台主要用於對空態勢顯示和對空中目標編號,並進行目標-武器分配。

目標分配台該台的垂直平面顯示屏被分成812個小區,每個小區以1,2,3…96順序編號。在控制面板上(左側)有812個按鍵與其相對應並有編號(1,2,3,…96)。面板的右側有模球和鎖定鍵,用來錄取目標並給目標標志。該台同時進行敵我識別、目標運動諸元粗算以及粗航跡平滑等。

在812個鍵鍵盤的正下方,有12個分配鍵(一排)與鍵盤對應,按其中某個鍵可將粗目標信息對應送到12個精跟顯控台。

精跟顯控台系統配有12個精跟顯控台,每一個精跟顯控台有兩個小顯示器(P型),功能一樣,每個顯示器可顯示一個目標的精確航跡和目標運動諸元(如方位、仰角、距離),每個精跟顯控台最多能送出兩個目標的精確坐標信息,也可以通過模球人工跟蹤(建航)送出人工(粗)目標指示,操作員可以進行有關的航跡管理。

該系統還配有4個OT-10電視顯控台,當遇到強電子干擾環境下,用電視進行跟蹤。

OK-10射擊控制台該台是全系統的控制中心,它有兩個顯示器,左邊為P型顯示器,右邊為B型顯示器,P顯顯示「施基利」系統所要打擊的目標態勢,當P顯上顯示出現「蝌蚪狀」的帶矢量的亮點時,表示該目標已被跟蹤,在最危險目標扇面內的目標(由計算機威脅排序)首先被打擊,B顯上有一個固定垂直平面發射區(按單發命中概率0.8計算的),一旦目標亮點進入該區,指揮員就可發射導彈,射擊效果可在B顯上顯示出來。

中央計算機系統配有3台中央計算機,功能一樣,互為備用,同時工作。每台計算機可以處理12個目標信息,超過12個目標信息時,另一台計算機自動工作。計算機內有若干專用軟體模塊,要完成大量的信息處理和運算,如目標精確航跡處理,目標運動諸元計算,目標威脅排序,目標攔截概率預估以及目標丟失後的外推,導彈飛行狀態參數的計算等等。

它向目標照射雷達輸出精確目標指示,根據目標運動情況決定目標照射雷達的工作狀態;向導彈發射裝置提供目標坐標信息,導彈飛行狀態參數及有關指令;並可向其他防空武器如AK-630、AK-130的炮瞄雷達輸送目標指示信息。

㈤ 薩姆-3型防空導彈有什麼特點

蘇聯編號C-125,是第二代中、低地空導彈,綽號「果阿」,又名「小羚羊」,在蘇聯的防空系統中,用來填補高空導彈的空白區域,任務是輔助性質的,適用於要地防空,也可用於野戰防空。

該導彈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最大射程30千米,最大射高18公里,最大速度2~2.5馬赫,採用破片殺傷方式,破片數量可達到3670塊,4枚導彈齊射可形成15000多塊碎片。其導彈發射架為固定式,4聯裝,作戰中一般採取2發射擊一個目標,制導系統可同時射擊2個目標

技術數據:

最大射程30千米

最大射高18公里

最大速度2~2.5馬赫

制導方式:無線電指令

㈥ 最先進的彈炮結合防空系統是哪種

由地空導彈和高射炮相結合構成的低空近程防空武器系統。綜合了地空導彈射擊精度高、單發殺傷概率大、射程較遠的優點和高射炮快速機動、持續射擊、抗干擾能力強、成本低的優點,是抗擊低空、超低空目標的有效武器。 編輯本段類型 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分為兩類:①地空導彈、高射炮及其火控設備分開配置,實行統一作戰指揮和情報保障的防空武器系統,通常稱為「軟結合」,主要用於要地防空。②地空導彈、高射炮及其火控設備與車體融為一體的自行式防空武器系統,通常稱為「硬結合」,主要用於野戰防空。 編輯本段性能 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中,導彈通常為聯裝的低空近程導彈,射程一般為4~8千米;高射炮通常為多管小口徑高射炮或防空火箭炮,射程一般為2~3千米。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整個系統反應時間不超過9秒。自行式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能實施行進間射擊。蘇聯1986年服役的「通古斯卡」2S6M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採用2門2A38式30毫米雙管自動高射炮,配4 000發炮彈,2個導彈發射架,配8枚9M311導彈,與搜索雷達、跟蹤雷達、光學瞄準具、火控及通信等設備結合在一起,裝在1輛履帶式裝甲車上,適合獨立機動作戰。高射炮最大射程4千米,連發殺傷概率0.60;導彈最大速度900米/秒,能攔截速度為500米/秒的空中目標,最大射高4千米,最大射程8千米,單發殺傷概率0.65。美國1997年交付使用的LAV-A08X8「火焰」(即「運動衫」) 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把GAV-12/V型5管25毫米加特林炮(「火焰」炮)和4~8枚攜帶型導彈(「西北風」、「毒刺」等)合裝在輪式或履帶式車上。該系統裝有數字式火控系統、激光測距儀、前視紅外/電視穩定瞄準具及TRS2630雷達等,導彈射程6千米,高射炮射程2.5千米,彈艙內裝炮彈400發,車內攜帶備份炮彈數百發。義大利的 「空中衛士/麻雀」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中,導彈、高射炮和火控設備分置,導彈射程達13千米。新型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多數選用了分別獨立攻擊目標的導彈和高射炮,導彈一般為「發射後不管」類型,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攻擊多個目標。採用抗電子干擾能力較強的光電火控系統,主要有光學瞄準具、電視/紅外跟蹤儀和激光測距機等。 編輯本段發展 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將向抗擊多種、多個目標和反導彈方向發展,具備抗擊巡航導彈的能力、較強的抗電子干擾能力和機動性

㈦ 像栗樹密集陣這樣的近防炮能連續射擊多長時間

早期最長射擊時間20秒!後期射擊半分鍾左右。密集陣,射速大致在3000-4500發/分鍾可調,儲彈989發(後期型號1550發)!

「密集陣」近防系統是美國雷西昂公司的產品,已經生產了800多套,......它使用6管20毫米M61A1加特林炮,發射脫殼穿甲彈(APDS),射速大致在3000-4500發/分鍾可調,儲彈989發,射程1500米左右,整個系統重562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