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如何鍛煉腹肌可以導致體重上升
擴展閱讀
gog的游戲可以顯示幀率嗎 2025-05-11 09:03:57
手機上哪款app可以測車速 2025-05-11 08:42:24
桂花可以干什麼 2025-05-11 08:41:30

如何鍛煉腹肌可以導致體重上升

發布時間: 2022-10-29 11:19:53

Ⅰ 如何增加肌肉增加體重

1:腹肌:我個人覺得我自己的腹肌練的還是比較好.不過還得堅持.每周做3--4次,但是練腹肌和別的肌肉不一樣,得不斷的刺激它,所以就得每次做到筋疲力盡,才能達到效果,中間的間隔最好在一分鍾左右.做到6組左右.練腹肌最好的辦法還是仰卧起坐,每次做100-200個,20-30個為1組,最少要做5組,具體的要看個人情況。可以適當增加點重量,手拿個啞鈴或鐵餅什麼的,放在腦後,效果更好

俯卧撐也可以鍛煉腹肌。記住健身的時候一定不要一次性做到累,要分組做,才有效果,一般也是每次做80個左右,至少分5組,具體看自己情況而定。
手抓在高處,使身體垂直懸空,腰腹用力往上抬,使雙腿與上身呈90度,注意身體不要晃動,其他地方不要用力,也是分組做。
2:胸肌:平躺,舉杠鈴,重量以自己的情況為准。每組10個,每次3-5組。
俯卧撐,每組30個,做3-5組。窄距離俯卧撐,12*4組
3:
啞鈴,臂力器,拉力器,也是要分組做,根據自己的情況,3-5組,啞鈴每組50個,臂力器,拉力器每組15個。
4:如果脂肪比較多,要堅持有氧運動,跑步很有效,可以減去多餘脂肪,使肌肉更好的展現出來。
5:飲食方面得注重加強高蛋白和高脂肪.在每次運動完後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左右是蛋白質攝入的高峰.最後,休息當然是很重要的,一天至少8個鍾。加油~~兄弟!

Ⅱ 怎樣增加體重 鍛煉出肌肉呀

心肺功能訓練計劃:(心肺功能的提高對增肌很有利) 每周2-3次,每次30-60分種 心率控制在(220-你的年齡)x80%左右 2:力量訓練計劃參考 A.慢跑熱身10分鍾 B.伸展目標肌肉(採用靜態拉伸) 第一天腿部腹部訓練:腿部訓練有利於全身肌長 坐姿腿舉 4組x10-12次 史密斯深蹲 4組x10-12次 腿彎舉 4組x10-12次 仰卧起坐 4組x15-20次 斜板仰卧起坐 4組x15-20次 仰卧轉體起坐 4組x15-20次 (練習腹斜肌動作) 懸垂舉腿 4組x15-20次 第三天胸肩部訓練: 平卧杠鈴推舉 4組x10-12次 平卧啞鈴推舉 4組x10-12次 上斜啞鈴推舉 4組x10-12次 上斜啞鈴飛鳥 4組x10-12次 坐姿啞鈴飛鳥 4組x10-12次 坐姿啞鈴推舉 4組x10-12次 立姿啞鈴飛鳥 4組x10-12次 立姿啞鈴側平舉 4組x10-12次 第五天背部訓練 羅馬椅挺身:4組x10-12次 T型桿劃船 4組x10-12次 寬握引體向上 4組x10-12次 屈腿硬拉 4組x10-10次 頸前下拉 4組x10-12次 第七天二頭和三頭訓練 坐姿啞鈴交替彎舉 4組x10-12次 單臂啞鈴頸後臂屈伸 4組x10-12次 E-Z杠杠鈴彎舉 4組x10-12次 繩索下壓 4組x10-12次 土豆網上有一教學片子《男子健美》(共3集)講的就是器械健身你參考一下 一個完全的健身方案應當包含吃(飲食),練(訓練),睡(睡眠)三個方面,而練則由心肺,力量,柔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有鑒於此,本人給出的訓練計劃是:開始時用5-10分鍾有氧熱身,最後用5-10分鍾拉伸放鬆,中間是40-50分鍾的力量訓練。力量訓練主要有: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鈴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鈴推舉(啞鈴推舉);5)臂部:杠鈴彎舉(啞鈴彎舉);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舉腿)。 訓練備註:訓練一周3次,隔天進行,每次1小時左右,練全身,每個部位一個動作,括弧里的動作備用,一個動作3組,每組8-12次,動作與動作之間間隔2分鍾,組與組之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動作要穩要慢。必須用逐漸增加重量來使肌肉的適應力增大,從而對訓練產生反應。使用自由調節重量的器械進行訓練。這可以使肌肉對器械產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應。因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去。做動作時,無論是舉起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飲食方面:少吃多餐,適量多攝入蛋,奶,肉。每日食譜為:適度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面條、米飯等主食及山芋、燕麥、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為首選。蛋白質是肌肉增長最重要的營養源,健美訓練者蛋白質的攝人應以非脂或低脂食品為主,如脫脂牛奶、蛋清、魚、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時,中午若有時間可再午睡30分鍾。對了,訓練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因為人體在此時段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最佳狀態。最後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 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鍾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煉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復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里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鍾里,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鍾。 12. 休息48小時:局部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局部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鍾;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鍾。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秘訣的秘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做俯卧撐(把腳墊高,讓身體呈45度,做的時候以慢、到位為標准)或者面向前方,雙手後撐在椅子或沙發上,雙腳平放在椅子上做臂彎伸;用啞鈴進行卧推(一定要重的,要不就用杠鈴)都可以有效地練胸大肌。 做仰卧起坐簡單有效練腹肌,你還可以平躺在床上用雙手摸自己的雙腳尖(抬起身體),做的時候一定要慢,快了就會有慣性,就會影響效果,一定要做到底、做到位。或者可以雙手抓住單杠,將身體懸空,然後平抬雙腿,反復。 反做仰卧起坐有效地練腰肌,面向地面,上半身探出床邊,下半身不動,以腰為軸,反復抬起上半身。 用啞鈴(一定要重的)進行卧推或在單杠上進行引體向上都是練背闊肌非常好的方法。 手臂主要是小臂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四部分。肱二頭肌主拉,1、你可以用大臂進行啞鈴曲伸就可以了,伸的時候不要放到底,讓二頭肌始終受力,還有,你可以採用史瓦辛格的方法,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21響禮炮,就是在你在做啞鈴大臂曲伸的時候,因為從伸直到彎曲一共是180度,你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下方90度做7下,第二步上方90度做7下,第三步,180度做7下,可以根據你啞鈴的重量決定數量。2、在單扛上做引體向上。肱三頭肌是主推的,1、俯卧撐;2、卧推、3、在雙杠上做臂屈伸;4、頸後單臂啞鈴臂曲伸。在做以上運動的時候都可以練到小臂,手握啞鈴時加大點握力。三角肌分前、中、後三束。前束做俯卧撐和卧推就可以練到;中束,雙手抓住啞鈴,垂於雙腿兩側,然後做90度平抬,反復;後束,單手抓住啞鈴,身體向前彎90度,手臂向後上方抬起,反復。 深蹲(最好有負重),練大腿肌肉非常好的方法。 提踵,用腳尖站立,抬起後腳跟,使勁向上提自己的身體。可以在台階上進行。奧林匹亞先生們常用的健小腿肌肉方法。 每次做到肌肉有酸痛感為宜。切記不要每日都做,每次你做無氧運動是要盡可能地破壞你的肌肉組織,然後用充足的時間和養份去修復破損的肌肉組織,讓其生長,說白了肌肉是在你做完無氧運動休息的時候長的。 健身期間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如:蛋、奶、魚、牛羊肉等。 科學健身,才會擁有強壯的身體和完美肌肉

Ⅲ 怎樣健身可以增加體重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鍾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煉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復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里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鍾里,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鍾。

12. 休息48小時:局部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局部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鍾;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鍾。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秘訣的秘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Ⅳ 練腹肌會增加體重嗎

無基礎如何快速的鍛煉腹肌?體脂率是影響腹肌明顯度非常重要的指標,比如說你的肚子很大,怎麼樣去練腹肌都沒有效果,可能就是因為你的體脂率太高了。因為脂肪是覆蓋在肌肉的外層,不管你做了號稱世界上如何有效的腹肌訓練,假如你的腹部體脂肪過高,是不會看見任何腹肌的。
我們的腹部分為有腹直肌還有我們的腹外斜肌,當我們練習腹肌的時候,這些部位又該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練,比如說練習我的上腹部的時候,我會用什麼樣的方式練習;中腹部和下腹部還有我的腹外斜肌,這些我都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練,這些肯定都是不一樣的,那麼今天我們就會完全的剖析出來,告訴大家應該如何分段的練習我們腹部。
比如說練習上腹部的時候,我們會採用下肢固定,練習下腹部的時候回採用上肢固定,練習中腹部的時候,我們會採用軀干固定練習,練我們的腹外斜肌的時候會採用我們身體的一個旋轉。因為他具備這樣的一個功能,
那麼今天我就先教給大家做動作示範和講解。
一、仰卧卷腹:

需要的是把雙腳踩實地面,大概的角度是90度,雙手抱住我們的肩關節,記住不要抱頭,這是比較常見的錯誤的一個方式,收住下巴,注意在你進行卷腹的時候,需要的是向上呼氣,需要的是緩慢的一個速度去完成,讓你的腹部充分的有一個收縮的感覺,
二、反向卷腹:

反向卷腹:是上肢固定的一個動作,練習的是我們的下腹部,雙手撐住地面並住雙腿,屈膝屈髖去找你的胸部,注意腿不要抬得太高,剛好你的骨盆離開你的地面就可以,伴隨著你的呼氣。
三、中腹部的練習:

我們需要的是保持軀干固定,屈點膝雙手舉過你的頭頂,雙手去找你的腳後跟,不要忘記呼吸。
四、俄羅斯轉體:

記住你的腰椎段的時候,一定是貼在我們的地上,然後把你的胸椎段完全捲起,這個時候你的上腹是收緊的,雙手重疊以你的胸椎去旋轉,注意你的骨盆一定要非常的穩定不要跟著你的動作去晃。
以上這些動作,我們需要的是做的次數是每一個動作需要做15次,分別做四組。

這樣長期進行一個訓練,肯定會給你一個完美的一個改變,以上這些動作能夠幫助大家去練就一個完美的腹肌,當然了,也需要你的體脂肪在低一點,大概在10%左右會非常的明顯,期待你可以秀出你的完美腹肌!

Ⅳ 瘦人怎樣鍛煉才能既增加體重又長肌肉

增肌訓練後如何全面的補充營養?這個問題真的需要好好了解一下,如果你是增肌訓練的話,先得說訓練後的補充時間,多長時間之內補充效果最好,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時間,這絕對是重點考試,訓練後45分鍾之內,45分鍾之內補充是最有效的。
45分鍾之內咱們管它叫做開窗期,這段時間是身體最需要,營養最虛弱,免疫力也比較低的時候,那需要補充什麼呢,大家記住,有幾種東西是必須要補充的。
其中之一叫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碳水化合物的話,你必須得吃吸收快的,比如飲料里的糖就吸收快,超市賣的葡萄,同樣吸收也很快,還有像香蕉,里邊的糖吸收也快,訓練後可以選擇這些水果飲料都可以。
還有第二個要補充的是蛋白質,蛋白質也要補充吸收快的,醬牛肉里有蛋白質,雞腿兒里也有蛋白質,但是這時候卻並不適合吃這些食物,那麼哪些蛋白質吸收非常快呢,建議大家可以選擇乳清蛋白粉。
第三個要補充的是抗氧化劑,練後一定要補充抗氧化劑,那麼什麼食物中有抗氧化劑的作用呢,簡單來說,常見的抗氧化劑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
增肌訓練之後,你需要補充的三種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也叫糖,蛋白質,和抗氧化劑
總結:
1.補充能快速吸收的碳水,如葡萄糖,香蕉。
2.補充能快速吸收的蛋白粉,如乳清蛋白。
3.補充抗氧化劑,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

Ⅵ 怎麼鍛煉能增加體重

首先不要增肥,你可以讓體重增加,增加的全是肌肉,身體素質會提高的。身體的脂肪含量多了對身體有害無益。你可以進行有氧運動:跑步、跳高、游泳,無氧運動:如果沒條件,在家做俯卧撐,可以練胸大肌和肱三頭肌、斜方肌和三角肌;仰卧起做,可以練腹肌;深蹲,可以練大腿肌肉;提踵(用腳尖使勁把身體往上抬),可以練小腿肌肉。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相結合練。平時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如:蛋、奶、肉、魚等。 手臂主要是小臂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四部分。肱二頭肌主拉,1、你可以用大臂進行啞鈴曲伸就可以了,伸的時候不要放到底,讓二頭肌始終受力,還有,你可以採用史瓦辛格的方法,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21響禮炮,就是在你在做啞鈴大臂曲伸的時候,因為從伸直到彎曲一共是180度,你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下方90度做7下,第二步上方90度做7下,第三步,180度做7下,可以根據你啞鈴的重量決定數量。2、在單扛上做引體向上。肱三頭肌是主推的,1、俯卧撐;2、卧推、3、在雙杠上做臂屈伸;4、頸後單臂啞鈴臂曲伸。在做以上運動的時候都可以練到小臂,手握啞鈴時加大點握力。三角肌分前、中、後三束。前束做俯卧撐和卧推就可以練到;中束,雙手抓住啞鈴,垂於雙腿兩側,然後做90度平抬,反復;後束,單手抓住啞鈴,身體向前彎90度,手臂向後上方抬起,反復。 科學健身,自然會擁有強壯的身體。用不了多長時間,你的體重就會增加,而且都是肌肉!

Ⅶ 想練出腹肌又想讓自己的體重上去這可以嗎

步驟/方法
1
鑒於大多數的同學是希望有漂亮的腹肌線條而不是厚實碩大的腹肌,小強度高頻率的腹肌練習更合適,而不是高強度低頻率。建議任選三個動作練習,推薦每周練3至4次。

2
1.舉腿仰卧團身:仰卧,雙臂在頭上方伸直平放。屈膝抬腿,使大腿垂直於地面、小腿大致平行於地面。收縮腹肌,使胳膊和膝蓋相互壓得更緊。保持這個姿勢片刻,然後緩慢地返回起始姿勢,如此重復15~20次。

3
2.兩頭起:仰卧,頭部略微抬高,雙腿水平伸直,但不接觸地面,雙臂向頭上方伸直,身體成水平的「一」字型。抬起雙臂並向前伸出,肩部也隨之離開地面,同時雙腿向上抬起,雙手觸摸小腿。在最高點稍停片刻,然後向下還原到起始姿勢。呼氣時坐起,吸氣時還原。這個動作要求上下身要同時運動,這一點不太容易掌握,要加油練習哦~

4
3.持球伸臂仰卧團身:仰卧,屈膝,雙腿平放。雙手於胸前持球,收縮腹部,向上團身。團身到位後,雙臂向上伸出,指向天花板。當返回起始姿勢時,球也返回至胸前。

5
4.接力傳球:仰卧,雙手輕輕觸頭後,雙腿夾緊健身球。把雙腿向上抬高,同時收縮腹部讓肩離開地面雙手抬高把健身球傳到手中,還原。再起,把球傳回到腿上。

6
5.空中蹬車:仰卧,下背部緊貼地面,雙手放在頭後,將腿抬起,緩慢進行蹬車動作,呼氣抬起上體,用右肘關節觸碰左膝,還原,再用左肘觸碰右膝。

7
6.仰卧抬腿:仰卧,雙臂伸直掌心向下放在體側。雙腿並攏抬起。保持膝關節角度不變,勻速抬起雙腿,到最高點後繼續運動,使臀部抬離地面,此時應感覺到腹肌強烈的收縮。維持幾秒鍾,慢慢沿原弧線放下雙腿,雙腿在動作過程中始終不觸地。

8
7.半側腰轉體:側卧,單手肘關節支撐地面,另一手輕輕觸頭,身體離地保持一條直線。慢慢轉動身體90度面向地板。主要腹斜肌,腹橫肌(就是肚子裡面深層的肌肉了)

9
8.俯撐移腿:俯撐,肝關節撐地,保持從頭至腳後跟一條直線,收緊腹部。抬起右腿與地面平行,保持腿的高度不變向右側打開約30度,再還原至平行。

10
9.負重擰轉(左圖):站立,將杠鈴放在肩上,雙手扶住杠鈴保持平衡。通過側腰地來使身體左右轉動,轉動幅度約為45度,動作在最末端需要制動。每組50~100次。(沒有杠鈴可以用笤帚啊,雨傘啊……只要是棍狀物體替代就行:)

11
10.側腰提拉(右圖):站立,單手負重。身體慢慢側傾斜至大約35度,再慢慢還原。每組20次左右,或者盡自己所能多做。

12
11.單側舉腿:仰卧,雙手放平,頭部平放,雙腿伸直。一側腿向上抬起,不要屈膝,到大致與地面垂直。呼氣,收縮腹肌。腿放回起始姿勢的時候呼氣。然後換另一側腿重復這個動作。每組每側腿做15次

13
12.雙腿夾球轉體:仰卧,雙臂平放於身體兩側。雙腿懸空,膝蓋彎曲成90度。雙膝間夾住一個球,緩慢移動髖部,使大腿有控制地倒向身體左側或右側。

14
13.抱球轉體:坐在地板上,雙膝彎曲,上身捲起,向後傾斜至下背部與地面成20~30度角。雙臂貼靠在體側,肘部彎曲成90度,雙手在胸前持球。上身緩慢地左右旋轉。每側各做15次旋轉。
TIPS:很多同學問為什麼做仰卧起坐時老是脖子酸,那是因為脖子過於緊張。試試將雙手抱在胸前或用舌頭頂住口腔上齶吧~
注意:如果你提高了腹肌力量而豎脊肌(使你的下背挺直)力量沒有相應提高的話,結果你的體姿將會變得奇怪而且可能有害健康。所以建議同學們在練習中加入以下其中一個動作:

15
14.山羊挺身:俯卧,伸展身體,雙腿和雙臂向四周充分伸展。拉長脊骨,伸展手臂,慢慢抬高肩膀。腹部和臀部收緊,保持頸部、脊柱成一條直線。始終保持腰部收緊。

16
15.游式挺身(下圖):俯卧,伸展身體,雙腿和雙臂向四周充分伸展。拉長脊骨,伸展手臂,肩膀和雙腿微離開地面。腹部和臀部收緊,保持頸部、脊柱成一條直線不動,慢慢抬高左手和右腿,還原至水平線,換右手和左腿抬高,始終保持雙腿及雙手不落地 鍛煉後背肌群\臀部。
另外,無論你做了多少腹部練習,都不要企圖在不控制飲食的情況下就看到你的腹肌分界線。對於刻畫肌肉線條來說,低脂、低糖飲食是一個基本原則,而且你要進食足量的蔬菜,還有全麥類碳水化合物。在蛋白質攝入方面,雞肉、魚類和火雞等瘦肉型蛋白質,比牛肉、豬肉等脂肪含量高的蛋白質來源會好一些。
如果你想得到精悍的身材、健康的體質和刀刻般清晰的腹肌,那麼你需要加大強度選擇5~6個動作,每個動作做3組。記住,配合有氧運動,將令你事半功倍!所以,記得有空常去跑跑步呦

Ⅷ 19歲172高110斤怎麼樣增加體重12斤,最好是能練出六塊腹肌

完美腹肌鍛煉法

這些動作主要鍛煉上、下腹。

躺在斜板凳上,小腿離開板凳面。雙手後屈,抓緊板凳兩旁。提膝,幅度越高越好。同時拉起臀部和大腿,使之離開凳面。當身體蜷起時,稍停並緊緊壓榨腹肌。然後慢慢放下雙腿。過程中雙腳不要觸及地面。

躺在地面,雙手握拳並放在頭側的太陽穴旁。屈起雙膝,腳掌仍然平放在地面。按自己的肌肉柔軟度讓雙膝盡量向兩邊地板拉開至呈青蛙屈腿姿勢。

用上腹帶動身體向上升起而非肩膀。眼望天花板,頭部不要向前並盡量保持頸部穩定。收縮腹肌的過程中要保持雙腿姿勢穩定。

●這個練習主要鍛煉上腹。

●肩膀離地越高直越好,但腰要貼著地面。

●只須提起肩膀。

●注意上身保持穩定,頭部不要向膝蓋方向抬起。

坐在板凳上,雙手握凳邊,上身微向後,雙腳離地,保持膝曲,大腿向腹部提起,上身與下身成V字形。

●注意身體不要向前傾。

●雙腳不要放在地上。

雙手握著兩邊的手柄,前臂支撐身體。穩定身體後,保持雙腿筆直。盡量提高雙腿直至與身軀成90度或抬到最高位置,稍停並數兩下,然後慢慢把腿放下。背脊必須緊挨靠背,用下腹帶動雙腿提升,並非用大腿肌肉。

●這個動作主練下腹。

●放下腿前保持姿勢不變,數兩下。

●注意上身保持穩定,不要向前傾。

躺在上斜板凳上,雙手放在太陽穴旁。抬起上體,雙腳彎曲,腳腕緊扣在固定加上。把右手肘向左膝扭動。再重復動作時,把左手肘向右膝扭動,每當上身抬到最高位置時應感到腹肌在收緊。

●這個動作主練上腹。

●提起身體時,將手肘向一側膝部扭動。

●下身要保持穩定,雙腳不要用力。

●不要用雙手抱著頭部。

雙手握著兩邊的手柄,前臂支撐身體。穩定身體後,保持雙腿筆直。先將左腿向胸部提起,膝關節成90度。然後慢慢把腿放下,再將右腳提起,左右腳輪流做。背脊必須緊貼凳背。用下腹帶動腿部抬起,並蜚用大腿肌肉。

●這個動作既可鍛煉下腹又可結實肋部。

●當腳抬至最高位置時,稍停並彎曲腹肌。這有助減少身體擺動的機會。

●如果用借力帶纏著手掌及橫杠,就能更牢地抓著橫杠,避免掉下來。

●注意上身保持穩定,且不要向前傾。

躺在上斜板凳上,雙手向膝蓋方向伸直。利用腹肌將上身提起,保持2-3秒,再躺下。

●這個動作鍛煉上腹。

●提起身體時,注意下背要靠在斜板上,頭部不要向膝蓋方向提起。

完美腹肌的秘密

●利用卷腹動作鍛煉腹肌時,腳部要固定。

●動作不要快上快落。

●不是做得多就好,鍛煉腹肌要訣是「重質不重量」。

●不少人做以上動作時會錯用腰,肩膀或頸等部位的相對肌肉。例如你要練下腹,就要盡量放鬆對面的下腰肌肉。

●練習時必須以所練的肌肉發力,避免用其他肌肉供力。例如當我們做提腿動作來鍛煉下腹時,就必須先收緊下腹肌肉,再利用該組肌肉帶動雙腿提起。至於練上腹時,則須利用上腹肌肉帶動身體上抬

Ⅸ 我是個瘦人 想知道怎樣練腹肌而且還會增加體重

選腹肌撕裂者的幾個動作來練練,有功底了把腹肌撕裂者全部動作干一次,多吃碳水化合物,6餐

Ⅹ 怎麼通過鍛煉快速增加體重

通過鍛煉快速增加體重的方法:
1.
欲增重者的運動,以「重量訓練」為主要方式,而並非減重者所強調的「有氧運動」。因為「有氧運動」是促進能量消耗的,而「重量訓練」則是用來增加肌肉比例的。藉助啞鈴、杠鈴與訓練器材的使用,配合大肌肉群的完全收縮與放鬆,可以達到肌肉的建造工程。
2.
什麼叫大肌肉群呢?就是我們所謂的胸肌、腹肌、背肌、腿肌、二頭及三頭肌(手臂)。經由重量訓練與飲食補充,可使大肌肉群成長,相對的便會累積一些體重。
3.
目前在美國,已經嘗試對老年人加以適當的重量訓練,配合增重食品補充,來增加肌肉比例,以改善營養不良、容易疲倦、抑鬱、肌肉耗損、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等症狀。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也會減少並發症、愈後不良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