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華為怎麼使用超級壁紙
在iOS14系統發布之後,不少人都表示還不如小米MIUI12系統。說實話這要看哪方面,iOS14在新功能上的確很好,流暢度和簡潔度上也難得有國產手機系統可以超越。不過在炫酷程度上,小米MIUI12的確要做得更好一些,而最大優勢就是「超級壁紙」功能。
不同於傳統的動態壁紙,超級壁紙首發地球、火星兩大資源,貫穿息屏到解鎖,視角從太空一步步縮放到地面,一氣呵成,令人印象深刻。網上有很多超級壁紙的視頻演示,的確非常大氣蓬勃。
可我們都知道小米MIUI12超級壁紙屬於獨享,別說其它品牌手機了,就連小米自己一些中低端手機都還用不上,畢竟需要官方的適配。所以其它品牌手機用戶只能看著羨慕了。
特別是華為手機,對於小米MIUI12的超級壁紙功能還是很期望的。而現在網上有大神製作了華為手機專用的小米MIUI12超級壁紙主題,無需安裝APK,直接丟到華為本地主題文件夾里,然後打開主題選擇即可使用,非常方便簡單快捷。
而且小米MIUI12超級壁紙的三個版本都收集齊了,還完整覆蓋了地球版的克羅埃西亞地中海自然保護區、中國廣西桂林龍脊梯田(Frost)和格陵蘭島伊盧利薩特冰山等三大場景,非常OK!
並且還有最炫酷的火星壁紙全集,比地球版更有科幻和深邃感!
下載地址小智就放在我微信公眾號上了
『貳』 超級地球如果奔向地球人類可以移居過去嗎
超級地球指的是巴納德星b,它位於蛇夫座的巴納德星星系。而巴納德星是1915年巴納德星發現的距離地球約6易光年的紅矮星。由於亮度太低,所以我們肉眼根本就看不見巴納德星。
但很遺憾,巴納德星的質量僅為太陽的1/7,這也導致它的亮度很沉暗。即便移民到超級地球上,它的母星也不會為我們提供多少的熱量和光照,那就需要我們用可控核聚變供能,並模擬太陽光供植物光合作用!
到那時,人類還是很有可能登陸到超級地球上的。不過這時間的確是太長了。就相當從新石器時代到現在。
『叄』 k30p怎麼取消超級壁紙
k30p怎麼取消超級壁紙?如何使用超級壁紙?
教程來了
大家好,首先要打開圖片1這個系統自帶軟體,下載超級壁紙地球/火星/土星(我是用k30p變焦的安裝應用商店的超級壁紙時收藏了軟體,再用這個手機登錄同一個賬號安裝的)也可也下載大佬的包,這里就不多說了
第二步,按圖2示範打開寫著(地球/土星/火星的第一個)如果下載了多個,就看圖標,(如:下載了火星超級壁紙,就會出現4個火星,點第一個)(有時會亂碼,需要看圖標到底是什麼超級壁紙)比如我這個安裝的是土星,卻顯示火星,
第三步,點擊應用動態壁紙,桌面自動就換成選的超級壁紙了,可以動哦,每次解鎖動畫都不一樣!
注意:一定要點(地球/土星/火星的第一個),點別的只有一種動畫,只有第一個每次解鎖都不一樣
記得好評,關注加點贊
跟普通的超級壁紙一毛一樣
『肆』 為什麼部分Android用戶不喜歡用iOS系統
為什麼部分Android用戶不喜歡用iOS系統?
其實,對於用戶來說,它們兩者之間各有千秋,習慣成自然。為什麼安卓部分用戶不喜歡用蘋果的ios系統,第一蘋果手機充電速度慢,配置的電池容量太刻薄,續航里程短,比起安卓陣營的快充蘋果的18w也配叫快充嗎?在充電在一塊安卓就算是爬也比蘋果跑得快;
第二在屏幕的選擇上安卓可以說是各種各樣的,有水滴屏、打孔屏、全面屏、折疊屏,而蘋果只有劉海屏,相當丑;第三在系統上安卓系統相較於ios系統來說更為開放,給了用戶更多的自我定製;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游戲 數據的不互通,好不容易上個王者榮耀,怎麼能說換就換呢?蘋果系統又讓我從青銅走起。
再者,蘋果手機一直被吐槽的信號問題,同一條件下英特爾基帶的蘋果信號卻不如安卓;
不過,安卓無法超越蘋果的原因,
一、ios生態系統是蘋果自主研發的一款操作系統,系統運行流暢,安全性強,用過蘋果手機的幾乎都有這種感受,蘋果對於用戶的體驗和系統安全方面非常用心;這就導致了用戶一旦使用iPhone就很難適應安卓操作系統。
二、蘋果具有強大的CPU,蘋果A系列處理器號稱單核性能最強大的處理器,從iphone4開始,每一代的處理器都遙遙領先於同期的安卓陣營,蘋果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64位的A7處理器,而高通則在2015年才推出第一代64位處理器驍龍820;2019年A13仿生晶元跑分成績出爐後,使得安卓陣營集體淪陷,今年蘋果又推出A14的5納米處理器。
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不喜歡使用iphone,對於習慣了Android系統的用戶,在使用蘋果手機時確實會感到很多的不便之處。下面咱們來聊聊這些事,分享下我的看法。
iOS系統在全世界的手機中也只有iphone使用,地球人都知道它是蘋果自研的系統,且還是封閉的。在此基礎上蘋果也打造了iphone生態圈,通俗地說建立矩陣,網住用戶。這點華為也是,如它的手機與電腦及其它設備協同辦公、暢連通話。
無可否認,iOS在蘋果手機上的表現極為出色,順滑、流暢,特別跟手。
但它的封閉性也限制了用戶下載APP選擇,可玩性餘地很小。
上圖:剛剛發布的iOS14
Android開放的手機操作系統,各手機廠商在安卓的基礎架構上可進行自有想法和特色的優化,因此雖說都是安卓系統,但優化後的手機也是各有特色,百花齊放,展現各自的亮點。
同樣,安卓手機的app可隨意下載,不管是商店上還是網頁上,喜歡的APP可自行下載,玩法多樣,海量的軟體可供下載,所以大家比較喜歡。
對於蘋果手機而言,其實它的賣點就是iOS系統, 這個除去蘋果手機與一般安卓手機無異。另外,蘋果手機這幾年的開發與國內廠商的步伐拉大、滯後了。如國內的5G手機都打到千元級了,蘋果手機的5G版還未上市。
其它的不足之處也不少:信號不好、電池小,快充適配器目前上市最大的也就是18W(國內下半年估計要出100W的快充了),不能雙開,不支持NFC、紅外遙控,屏幕指紋解鎖等等。雖說蘋果缺點不少,但是iphone手機也是極少人喜歡炫富的玩具。
話說回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是嗎?
歡迎留言交流。
為什麼部分Android用戶不喜歡用iOS系統?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為什麼部分的安卓用戶不喜歡用ios系統?我的朋友一直使用蘋果手機,在最近更換了安卓手機之後,表示太好用了,甚至有點回不去的感覺。實際我們都知道ios系統雖然流暢度很高,但是他採用封閉的方案,所以導致了很多功能的缺失。就像是微信,QQ雙開這些,我們可以用安卓手機同時使用兩個微信,兩個QQ。但是這些是蘋果做不到的,之前安卓系統使用 一段時間就會卡頓,而ios系統確實流暢度可以保持更久的時間,所以人們都會去選擇。不過隨著安卓系統最近兩年的更新和優化,確實速度已經很快了,而且從功能性和可玩性來看確實相比ios也要強很多,所以我覺得安卓用戶不喜歡ios系統確實也是正常的。
因為首先我們要明白安卓系統和ios各自的特色和優勢。就拿按照系統來說,之前他存在卡頓的問題,我們不可否認。但是現在呢?卡頓基本上已經消失,而且一款旗艦使用3年左右的時間已經是很常見了,關鍵是系統優化方面,確實各個廠商都做的很好。包括功能性和一些創新方面,安卓確實做的更好,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像我現在使用的vivoX60系列手機,他使用的是基於安卓設定的Origin OS,實際我們單純來看這款手機的系統就會明白,現在的安卓已經今非昔比了。他在圖標方面的設計個性化十足,華容網格的方案確實讓我們眼前一亮,另外圖標的顯示效果我們也可以自己去調整,相對於蘋果來一直 以來的矩形圖標設計來說,確實更有吸引力。
另外在流暢度方面。我們實際可以感受到安卓系統這兩年的變化,因為他們的提升不僅僅是流暢度,而且還有過渡動畫更加自然,穩定性也更高。而vivo的Origin OS也算是一個代表,因為他確實有針對過渡動畫和流暢度方面做出來了提升,比如他提升了觸控率,讓我們在點開APP的時候,直接就打開了,實際有些類似於蘋果,把等待的時間留給了頁面打開的初始狀態,這樣在我們的視覺體驗中就會感覺到很自然。
另外這款系統還有加入了內存融合的功能。就像我用的vivoX60,雖然這是8G運行內存,但是系統加入的內存融合功能進一步提升了運行內存的利用率,直接讓這款手機的運行內存來到了11G,從而可以運行更多的程序也不卡頓。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功能性方面,我們可以發現安卓手機在系統方面的表現更加全面。就像當初的超級夜景優化演算法,這個實際就是安卓手機的獨特之處,而蘋果也有進行了模仿。另外包括在設計方面,安卓手機的設計確實相對於蘋果要漂亮很多,就像vivoX60使用的2.98mm打孔方案,相對於劉海的設計,確實看起來更加舒服,而且也不佔用屏幕很大的空間,包括刷新率方面,確實讓手機整體的幀率有了一個質的提升。包括安卓手機早就有的微信,QQ包括很多應用分身的功能,確實到現在為止蘋果也沒有普及。
再次拿我的vivoX60舉例來說,他加入的vivo微雲台架構鏡頭,防抖效果出色。包括這次他在辦公方面的優化,手機直接支持42種文件格式,以及包括傳輸方面,在線列印的功能和很多列印機品牌合作,確實讓我們在使用手機辦公的時候體驗更加舒服。
包括這兩年我們也可以看到安卓手機的快充能力,目前最快的也是vivo旗下的iQOO系列的120W,包括音質方面也有追上了蘋果,快閃記憶體和內存規格的提升,這些都從側面輔助提升手機的流暢度。
諸如此類的功能很多,我們這里就不在一一贅述了。關鍵在於系統體驗方面,沒有了當初的卡頓之後,人們最在乎的就變成了手機功能性方面的一些優缺點了。
蘋果ios系統方面的特色和優勢在於哪裡?因為我們確實不能說ios系統沒有優點,畢竟很多人喜歡肯定是有自己特色的。比如就拿流暢度來說,ios系統確實在後期也會更加流暢和自然,但是除此之外,我覺得他在其他方面的優勢很小。
因為本身使用ios系統的品牌只有一個,不像是安卓手機廠商這么多,每個廠商都在研發屬於自己的特色,而且很多手機也都是針對其他品牌的缺點而優化和提升的,所以這樣的競爭之下,帶來的就是更好的體驗和更加完善的服務。
而ios只有蘋果一個品牌在使用,雖然流暢度和性能不錯,但是很多功能,確實是本身就沒有搭載的,所以對於習慣了ios系統的用戶來說,蘋果現在依然是有優勢的。不過對於安卓用戶來說,蘋果的缺點不能雙開,沒有快充,信號不穩定,續航一般,這些確實都會讓他們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反而是這些又有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這也是很多人不喜歡或者是接受不了蘋果ios系統的原因。
同樣的手機不同的系統平台和不同的優化,確實就會導致體驗的差別。而蘋果和ios也不例外,對於蘋果用戶來說,他們確實已經習慣了蘋果的一些缺點。但是對於安卓用戶來說,他們之前擔心的系統卡頓問題不存在了,加上配置方面這兩年提升很大,人們自然是更加願意去選擇的。所以不喜歡ios系統,我覺得也很正常。
回答完畢
ios系統是蘋果手機的操作系統,以流暢、安全、高效聞名,以ios系統為核心的蘋果生態圈更是讓消費者用了就回不去。部分安卓用戶不喜歡ios系統,很有可能是沒有真正用戶蘋果手機,因為大部分iPhone用戶都是沖著系統去的。
ios系統的優勢ios系統在流暢性上要超過安卓,這點毋庸置疑。雖然安卓手機早已經告別了刷機時代,但由於安卓採用虛擬機的運行機制,在根本上還是不如ios系統,哪怕谷歌已經開始推送安卓11測試版。安卓的流暢更多的是建立在硬體基礎上,通過瘋狂堆料提高手機運行速度,相比之下蘋果手機堪稱「天生流暢」。
蘋果還有一大特點:動畫+系統優先順序+屏幕采樣率
為什麼安卓手機已經這么快了,和iPhone相比還是顯得有些生硬?這里就不得不表揚一下蘋果的做法了。由於ios系統採用非線性動畫,加上ios對手機屏幕具有優先順序響應,因此蘋果手機的流暢達到了絲滑級別。另外,iPhone X以後蘋果手機就達到了120Hz的屏幕采樣率,更加跟手。
ios優先響應層級:Touch--Media--Service--Core架構。
另外,ios系統是一個封閉的操作系統,在安全性上不是安卓能比的。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個新聞:美國中情局想要破解一名恐怖分子的iPhone密碼,卻怎麼也解不開,最後尋求蘋果公司的幫助遭到拒絕,由此可見蘋果對用戶隱私的重視。
ios系統的缺點當然,ios系統也有缺點,最主要還是太過封閉了,很多人不適應。比如安卓手機可以隨意更換主題、圖標,而蘋果手機不可以,始終是萬年不變的ios風格。安卓手機可以隨便在網路上下載軟體,並且有很多破解版 游戲 ,蘋果不可以。
ios系統也有很多不那麼人性化的設計,比如更新系統必須使用熱點或者wifi等等……說實話ios真的很多逼死人的地方,不如安卓方便是真的,限制太多了。
雖然說蘋果可以越獄,但越獄了就不是原滋原味的蘋果了,喜歡折騰手機的還是建議購買安卓。
這個問題就像是在問,為什麼有人要選擇組裝機電腦,而不是選擇品牌電腦一樣。Android先天的開放性是它迅速崛起的關鍵因素,正好智能手機蓬勃發展,二者結合的天衣無縫,很快在手機OS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很多安卓用戶選擇Android系統的原因就是喜歡折騰刷機,隨便安裝各種app,嘗試不同的玩法,體會其中的樂趣。相反,蘋果os你除了使用,似乎別的都別想了。
就像我文章開頭提到的電腦的比喻一樣。品牌電腦固然有他的優勢,各方面應該有保障,無論價位、穩定性、兼容性等等,對普通用戶足夠用了。但愛好電腦的人卻不以為然,總能找到其中的不足,自己會精心挑選各個部件和品牌,不用說CPU、主板、內存、硬碟、顯卡等等,甚至事無巨細,一個滑鼠鍵盤、一個機箱、一塊滑鼠墊都能有選擇的餘地,這才是真正的「我的電腦「,而不是「此電腦」。無論何時,人們總是喜歡控制權,自己能掌控的事情為什麼要交給別人呢?
實事求是的說,蘋果粉也很多,而且也很自豪,比較想當初蘋果手機代表著身份和品味,很多人能以擁有蘋果手機為驕傲。同事給上大學的孩子買了蘋果手機、蘋果筆記本,就差蘋果牌鋼筆了。開玩笑的。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市場的不斷擴大,安卓手機陣營迅速崛起,高端的安卓機也頻頻沖擊了我們的眼球,蘋果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端產品了。
但電子產品的一個特點就是使用習慣綁定性,習慣了使用什麼,再換一個馬上就感覺不順手了。不信你換個輸入法試試。所以,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吧!
1、信號
眾所周知iPhone手機的信號基帶是外掛的不是自家的,在同一環境下安卓信號滿格iPhone可能就直接沒有信號,比如電梯里。
2、價格iPhone每次發新機價格不會低於5500,普遍消費者認為價格過高,花這價錢買個手機沒必要
3、充電iPhone萬年5V1A是大家經常吐槽的點了,隔壁安卓機都商用65W了,iPhone才上18W,而且還要單獨購買充電頭,相同容量下15分鍾安卓機能充50%,而iPhone可能只能充10%—20%
4、電池俗話說,iPhone用心做系統,用腳做電池,最近這兩年好像都上3000毫安,而安卓早就4000毫安、4500毫安,你說充電慢就算了續航還差。
5、系統可玩性iOS系統是封閉的只用在自家產品上,生態完整,但軟體的上架需要蘋果的嚴格審核,下載途徑單一;而安卓不同,安卓是開放的,各式各樣的軟體應用盡有,比如 游戲 外掛、破解軟體、一些系統的個性化軟體等。
相機和屏幕我就不說了,雖然在Dxomark上評分最高的都是安卓機,但實際體驗我並不認為iPhone比安卓差;屏幕雖然沒有曲面屏,但顯示細膩,色彩鮮艷真實。
不習慣
因為iOS app很少[機智][機智]
IOS系統的如同蘋果負責收費和管理的高速公路,安卓就相當於城市道路了。由於前期對應用的審核和後期的管理,IOS的封閉對其流暢運行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後台管理及其他方面IOS系統比安卓系統有一定的先天性優勢,但一旦其開源或者任由用戶從其他來源安裝應用,估計也會被一堆未經審核的流氓應用拖得越用越卡的。
我就不太喜歡手機上的IOS系統,大概有幾個原因:
前幾年各種考試,有很多學習的課件,在安卓手機上直接考在文件夾裡面,很方便管理和查看,在等車坐車時可能學習,操作起來方便省事。但這個要在IOS系統手機上就是相對麻煩的一件事。試了很多盤,直接放棄了。
有一些行業應用,一般是先出安卓版再出IOS版的,比如是個人所得稅、電子稅務局這樣一些應用,因為安卓系統類的應用他們上架直接發布在他們的官網上就行了,而IOS系統上架還要去蘋果公司去申請和審核。這些應用我們需要早一些體驗和向同事們介紹,甚至要簡單的培訓,晚了可不行。
我覺得安卓的開放式系統是其和IOS競爭最大的武器,雖然帶來了一定混亂,但對於喜歡折騰的人來說還是值得的。
還有就是可供選擇性要強一些,如果用IOS系統,當然只能選那一兩款Iphone手機了,而用安卓的話,就算全選各品牌的旗艦機,也是不少的。
最後是價格,Iphone的價格在那裡擺著的,最便宜的都要比國產(不包括死貴的某品牌)旗艦貴。
有人說蘋果就是IOS的優勢,其實不然,他們的A系統晶元的性能也是相當強大的,還有其做工也是比較考究的。應該說是軟硬體都嚴苛的要求才達到IPhone現在的體驗。
順帶吐槽一下安卓的「設置」功能,各品牌不知道為什麼喜歡大改這一塊,導致換個品牌的手機,設置某些功能的時候要來回翻好久,這一點搞差異化的必要性應該是沒有的,但廠家們還是閑不住,該改的要改,不該改的也改了。
嗨!大家好,我是瀟灑一哥。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部分安卓用戶為什麼不喜歡蘋果系統。
我分析了有以下幾點
1: 用習慣了安卓系統,有依賴情節,突然換蘋果系統會感動陌生不易上手。
2: 蘋果以前都沒出過雙卡雙待的手機,對這方面有需要的安卓用戶不會去購買蘋果手機,沒有體驗過它的系統和生態更談不上喜歡。
3: 蘋果產品都很貴,對於工薪族來說花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工資去購買一個蘋果的產品他會寧願選擇便宜點安卓手機。
4: 好多小夥伴都有愛國情懷,抵制美國貨,就像美國打壓華為一樣,所以也不會去購買蘋果的產品,更不會喜歡它的系統和生態。
個人觀點,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伍』 什麼是手機GPS功能啊具體通俗的說都能做什麼需要信號塔支持嗎好用嗎會產生費用嗎
GPS是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他能提供定位服務,而且免費,在室外,就算沒有手機信號,只要在空曠的地方,都會有GPS衛星信號
如果想在室內使用GPS,可以用支持AGPS的手機
Nokia 6220應該不支持GPS,只能提供GPS數據,需要外接GPS接收機,通過藍牙或者其他方式才能使用,具體用法和車載GPS導航的差不多
即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單地說,這是一個由覆蓋全球的24顆衛星組成的衛星系統。這個系統可以保證在任意時刻,地球上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衛星,以保證衛星可以採集到該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度,以便實現導航、定位、授時等功能。這項技術可以用來引導飛機、船舶、車輛以及個人,安全、准確地沿著選定的路線,准時到達目的地。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其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是美國獨霸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經過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
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由三部分組成:空間部分———GPS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 信號接收機。
GPS定位技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優點,使其在各類大地測量控制網的加強改造和建立以及在公路工程測量和大型構造物的變形測量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什麼是GPS導航儀?
簡單地說,GPS導航儀就是能夠幫助用戶准確定位當前位置,並且根據既定的目的地計算行程,通過地圖顯示和語音提示兩種方式引導用戶行至目的地的汽車駕駛輔助設備。
它包括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是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它是由空間衛星、地面監控和用戶接收等三大部分組成。在太空中有24顆衛星組成一個分布網路,分別分布在6條離地面2萬公里、傾斜角為55°的地球准同步軌道上,每條軌道上有4顆衛星。GPS衛星每隔12小時繞地球一周,使地球上任一地點能夠同時接收7~9顆衛星的信號。地面共有1個主控站和5個監控站負責對衛星的監視、遙測、跟蹤和控制。它們負責對每顆衛星進行觀測,並向主控站提供觀測數據。主控站收到數據後,計算出每顆衛星在每一時刻的精確位置,並通過3個注入站將它傳送到衛星上去,衛星再將這些數據通過無線電波向地面發射至用戶接收端設備。
註:這個系統最初是由美國陸海空三軍於20世紀70年代聯合研製的,它的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用於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是美國獨霸全球戰略的重要部署。GPS系統歷經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直到1994年3月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才正式布設完成。現在GPS系統的應用不僅局限在軍事領域內了,而是發展到汽車導航、大氣觀測、地理勘測、海洋救援、載人航天器防護探測等各個領域。
二是汽車導航系統。光有GPS系統還不夠,它只能夠接收GPS衛星發送的數據,計算出用戶的三維位置、方向以及運動速度和時間方面的信息,沒有路徑計算能力。用戶手中的GPS接收設備要想實現路線導航功能還需要一套完善的包含硬體設備、電子地圖、導航軟體在內的汽車導航系統。
GPS導航儀硬體包括晶元、天線、處理器、內存、屏幕、按鍵、揚聲器等組成部分。但就目前情況看來,市場中的GPS汽車導航儀在硬體上的差距並不大,主要區別還是集中在內置的軟體和地圖上。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一點,人們習慣上總是關心導航儀內預裝何種地圖,實際上這是混淆了地圖和軟體兩者的區別。所謂地圖其實只是數據,而軟體是搜索引擎。地圖中各種地理信息綜合在一起的龐大數據如何被用戶所應用?如何才能反應到導航界面中?這就要藉助於軟體來實現了。因此導航地圖離不開軟體的支持,反過來再優秀的軟體系統如果沒有詳細的地圖數據也是白搭。
總結一下,一部完整的GPS汽車導航儀是由晶元、天線、處理器、內存、顯示屏、揚聲器、按鍵、擴展功能插槽、電子地圖、導航軟體10個主要部分組成。
判斷GPS導航儀的優劣,導航儀所能接收到的GPS衛星數量和路徑規劃能力是關鍵。導航儀所能接收到的有效衛星數量越多,說明它當前的信號越強,導航工作的狀態也就越穩定。如果一台導航儀經常搜索不到衛星或者在導航過程中頻繁地中斷信號影響了正常的導航工作,那它首先質量就不過關更談不上優劣了。
◆GPS的前身
GPS系統的前身為美軍研製的一種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Transit),1958年研製,64年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用5到6顆衛星組成的星網工作,每天最多繞過地球13次,並且無法給出高度信息,在定位精度方面也不盡如人意。然而,子午儀系統使得研發部門對衛星定位取得了初步的經驗,並驗證了由衛星系統進行定位的可行性,為GPS系統的研製埋下了鋪墊。由於衛星定位顯示出在導航方面的巨大優越性及子午儀系統存在對潛艇和艦船導航方面的巨大缺陷。美國海陸空三軍及民用部門都感到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衛星導航系統。
為此,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提出了名為Tinmation的用12到18顆衛星組成10000km高度的全球定位網計劃,並於67年、69年和74年各發射了一顆試驗衛星,在這些衛星上初步試驗了原子鍾計時系統,這是GPS系統精確定位的基礎。而美國空軍則提出了621-B的以每星群4到5顆衛星組成3至4個星群的計劃,這些衛星中除1顆採用同步軌道外其餘的都使用周期為24h的傾斜軌道 該計劃以偽隨機碼(PRN)為基礎傳播衛星測距信號,其強大的功能,當信號密度低於環境雜訊的1%時也能將其檢測出來。偽隨機碼的成功運用是GPS系統得以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基礎。海軍的計劃主要用於為艦船提供低動態的2維定位,空軍的計劃能供提供高動態服務,然而系統過於復雜。由於同時研製兩個系統會造成巨大的費用而且這里兩個計劃都是為了提供全球定位而設計的,所以1973年美國國防部將2者合二為一,並由國防部牽頭的衛星導航定位聯合計劃局(JPO)領導,還將辦事機構設立在洛杉磯的空軍航天處。該機構成員眾多,包括美國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交通部、國防制圖局、北約和澳大利亞的代表。
常用術語(這里解釋全球定位系統已經太多了,我就不啰嗦了,把它設成超級鏈接,想看就點擊吧)
1.坐標(Cordinate)
有二維和三維兩種表示。
2.路標(Landmark or waypoint)
GPS內存的一個坐標值。
3.路線(Route)
路線是GPS內存中存儲的一組數據,包括一個起點和一個終點的坐標,還可以包括若干中間點的坐標,每兩個坐標之間的線段叫一條腿。
4.前進方向(Heading)
GPS沒有指北針的功能,靜止不動時是不知道方向的。
5.導向(Bearing)
6.日出日落時間(Sun set/raise time)
7.足跡線(Plot tr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