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菌類如何做可以保存營養
擴展閱讀
邊防兵可以跟對象視頻嗎 2025-05-14 17:19:09
什麼軟體可以檢查作業 2025-05-14 17:09:57

菌類如何做可以保存營養

發布時間: 2023-04-21 12:27:53

Ⅰ 怎樣長久保存新鮮的野生菌

1、用鹽水保存新鮮蘑菇

大家想讓購買回來的新鮮蘑菇保持新鮮,可以把它放在清水中加入適量的鹽,進行浸泡,浸泡以後取出,去掉水分,然後再裝入到保鮮袋中,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可以保存十幾天不變質。

2、冷凍保存鮮蘑菇

新鮮的蘑菇購買以後可以用冷凍的方法進行保存,最好的處理方法是把新鮮蘑菇放在冰箱中直接冷凍,二十四小時以後取出,然後化開,讓用紙把它的水分吸走,再次把鮮蘑菇放入到保鮮袋中,直接進行冷凍,就可以長期保存,食用時取出化開就可以。

3、腌制保存鮮蘑菇
大家平時保存新鮮的蘑菇時,想保持它的新鮮,可以選擇一個非鐵質的容器,把新鮮的蘑菇稍微晾一下,然後再把蘑菇放入到裡面,這里要注意,擺一層蘑菇以後就要撒一層鹽。然後再擺一層蘑菇,再撒一層鹽。最後把容器密封起來,放在陰涼的地方,可以保存蘑菇一年不變質。

蘑菇的貯藏特性

蘑菇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味道鮮美。但是蘑菇采後呼吸作用旺盛,在常溫下很快開傘、褐變、變味、品質敗壞,只能喚叢猛作短期貯藏。干制的蘑菇容易保存,但營養價值下降,加工處理不及時會造成嚴重損失。因此,采後貯運銷售及加工前需採取措施,以防蘑菇品質下降。蘑菇的栽培品種很多,常見的有平菇、香菇、雙孢菇、金針菇、鳳尾菇等。

蘑菇的貯藏條件

磨菇貯藏的適宜條件為0℃和95%的相對濕度,蘑菇的失水與黑柄和開傘有關,用薄膜包裝或保持相對濕度高於95%可減少失水。氣調貯藏可抑制蘑菇褐變,控制在2--4%的氧和5--10%的二氧化碳有利於保持蘑菇的白色和延長貯藏壽命。採用鹽水、檸檬酸、抗壞血酸、二氧化硫或蒸汽熱處理均能鈍化多酚氧化酶活性,防止酶促褐變;貯運中應避免用金屬容器裝菇,以防產生非酶促褐變。

處理方法

1.氣調貯藏

(1)自發氣調將蘑菇裝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袋中,通過蘑菇自身呼吸造成袋內的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環境。包裝袋不宜過大,一般以盛裝容量2--4斤為宜,在0℃下5天品鄭運質保持不變。

(2)充二氧化碳將蘑菇裝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袋中,充入氮氣和二氧化碳,並使其分別保持在2--4%和5--10%,在0℃下可抑制開傘和褐變。

(3)真空包裝將蘑菇裝在0.06--0.08毫米厚的聚乙烯袋中,抽真空降低氧含量,0℃條件下可保持7天。

2.冰藏法

在運輸中加冰塊使菇體降溫,在包裝容器內墊一層塑料膜,底部放4--6厘米厚的碎冰,在中部放置冰袋,四周放置蘑菇,裝八成滿時將四周薄膜向內折疊,膜上再蓋厚約5厘米的碎冰,最後加蓋運輸。

3.缸藏法

在洗凈的缸底部放3--4厘米深的冷水,上和橋設木架,將蘑菇碼在其上,然後用塑料薄膜封口,置於低溫下貯藏。

4.葯物處理

(1)鹽水。蘑菇采後用0.6%的冷鹽水清洗並浸泡10分鍾,可起預冷和防止褐變的作用,瀝干水分進行貯藏。若鹽水洗後,再用0.1%抗壞血酸或0.1%檸檬酸漂洗後貯藏,效果更好。瀝干,裝入塑料袋中冷藏。

(2)焦亞硫酸鈉。采後用0.02%焦亞硫酸鈉洗去雜物,再放入0.05%的焦亞硫酸鈉中半小時,清水洗凈後,瀝干貯藏,有很好護色作用。

Ⅱ 保藏菌種的方法有哪些

1、傳代培養保藏法:包括又有斜面培養中正旅、穿刺培養、皰肉培養基培養等,培養清凳後於4-6℃冰箱內保存。

2、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是傳代培養的變相方法,能夠適當延長保藏時間。

3、載體保藏法:載體保藏法是將微生物吸附在適當的載體,如土壤、沙子、硅膠、濾紙上,而後進行乾燥的保藏法。

4、寄主保藏法:寄主保藏法用於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的微生物。

5、冷凍乾燥保藏法:先使微生物在極低溫度(-70℃左右)下快速冷凍,然後在減壓下利用升華現象除賣凳去水分(真空乾燥),其中真空冷凍乾燥法最常見。

(2)菌類如何做可以保存營養擴展閱讀

菌種保藏的原理:

菌種保藏有多種方法,其原理大多大同小異,主要是運用一些方式盡量降低生物體內的代謝,達到延長生命,減少變異的目的。通常採用的方法為低溫、缺氧、乾燥。

低溫主要對菌種產生兩方面的影響,首先,較低的溫度可以減緩機體細胞的酶活,降低新陳代謝,達到保藏菌種的目的。其次,低溫同時會導致菌體誘發菌絲自溶機制,如果降溫過程失誤,同樣會造成機體的機械損傷和溶質損傷。

Ⅲ 保留菌菇營養最大化的最佳烹飪方式

蘑菇經常被當做是一種很小眾的配料使用,這樣就很難是它們含有的營養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得到最大利用。

要想活得其中 健康 的物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蘑菇絲和洋蔥以及羅勒用菜籽油嫩煎一下,上面點綴一些碎乳酪,然後當作主食食用。

如果想最大限度地獲得牛肝菌菇中的抗氧化素,最好將它的傘帽切成條狀,加入洋蔥,州蠢用橄欖油嫩煎一下,盛盤後加一些西紅柿丁,這樣可以增加並豐富抗氧化素。當然,也可以把牛肝菌菇作為一種主要的食材用大火炒一下食用。

金針菇能被加在任何餐食中,不過最典型的就是湯品和炒菜。也可以拌在新鮮沙拉中食用。而將金針菇、綠色蔬菜、新鮮紅椒、胡蘿卜拌在一起,再撒上姜、芝麻和醬裂賀油,就是一款典型的亞洲風味沙拉。

如果享受香菇的最佳味道並且最大限度發揮它的 健康 益處可以用下面這個烹飪方法。

將香菇和洋蔥、甜荷蘭豆和紅辣椒細絲一起嫩煎,並用薑末和蒜末調味,就著糙米食用。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米飯中的蛋白質及纖維使得這道 美食 非常有營養。

香菇干品比鮮品香味更濃,而且可以長期保存,並且能在經過浸泡後很快恢復原狀。

平菇最理想的肆跡派食用方式就是做成湯或者用大火炒制,這樣能最大限度保留期中的水溶性營養物質。或者用橄欖油將平菇、韭菜、甜紅椒、豆腐煸炒一下,就著米飯吃,能夠提供豐富的蛋白質。

如果想最大限度的利用草菇中的葉酸,最好的方式就是生吃。然而如果只能購買到罐裝草菇或者草菇干品,最好將它們放在湯中,因為這種方式可以將其中含有的葉酸保存在湯中,從而被吸收利用。

注意:上述提到的橄欖油、菜籽油等都可由其他植物油代替。嫩煎的時候不要用力過猛、時間過久。

Ⅳ 野生菌怎樣短期保鮮,放在冰箱里可以嗎

新鮮的野生菌菇應該如何保存,可以放在冰箱嗎?新鮮的野生菌作為一種新鮮的菌類食物,容易變質,不易保存,放到冰箱中雖然可以冷凍,但是會極大地影響口感。一般在打雷下雨後,樹林中、草地上會長出非常多的野生菌,但是並不建議大家貿然食用,因為有中毒的風險,雖然野生味道十分鮮美,而且營養價值也極高,非常適合煲湯食用,不僅中國,在日本、韓國等地也深受喜歡,但這種蘑菇不是很好保存,而且只適合新鮮食用,對於新鮮的野生菌,一般在常溫下可以存放2~3天,但是很快變色變質,如果放到冰箱中的低溫下能延緩食物的腐敗變質,野生菌當然也可以放在冰箱中冷凍保存,可延長其保質期,新鮮的野生菌在冰箱中能放3~5天左右。

其實它也是生態環境中的一員,對保持生態平衡有很好的作用,不建議過多採摘,它們也是野生動物的食物,單純從營養價值來說,跟我們人工培育的菌類區別不大數槐灶,而且還有其它的風險,比如重金屬中毒等問題,所以不建議過多食用野生菌,但是可以拍照留念,菌類都非常好看的。

Ⅳ 菌類要放什麼才不容易腐爛,怎樣保鮮

清水浸泡:將菌類洗凈,放入容器中,倒入清水淹沒菌類,如菌類上浮可壓個重物。此法宜於短期存放,要注意不要採用鐵質容器,以免某些菌類變黑。
鹽水浸泡:將菌類根部的雜物除凈,放入1%的鹽水中浸泡10-15分鍾,撈出後瀝干水分,裝入塑料袋中,可保鮮3-5天。 如數量較多,可將菌類晾曬一下,然後裝入非搏梁鐵質容器中,一層菌類灑一層鹽,此法可存放一年以上。

注重這些食物的保存方法以及技巧的掌握,那麼對我們的飲食健康才是比態頃較有利的,因為食物保帆銀陸存好就可以避免,導致食物變質問題,不管什麼時候自己想要食用,都可以吃的營養放心,而且能夠為身體,補充更多的物質。

Ⅵ 常用的菌種保存方法有哪些

菌種保藏是食用菌產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確保野生種質資源基因留存和現有生產用種遺傳性能相對穩定的必要手段。菌種保藏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雖然保藏效果好,但投資高或操作繁雜。在生產實踐中,更需要設備投入少,能保障菌種不死亡、不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持優良種性的簡便方法,如斜面低溫短期保藏和自然基質較長期保藏相結合的方法。

一般而言,對母種進行長期保存,對原種進行短期保存。須保證優良菌種的性狀和活力不發生變異,不死亡,不被污染,確保其純度。因此,保存方法應具備取材容易、操作方便、菌種不易退化、長期保存不污染雜菌等優點。常用的菌種保存方法如下:

(一)斜面低溫保藏 該法的優點是保藏方便且所佔空間較小。具體做法是:菌絲長滿斜面後,放在0~5℃保存。以後每隔一定時間(2~3個月)轉管一次。轉管保存不能長期用PDA培養基,否則種性易退化,灰樹花降解木質纖維素的能力減弱。因此隔一定時間(1年左右)須把菌種轉接到木屑培養基上復壯,之後挑選健壯無污染的菌絲再轉回PDA培養基保存。在長期保存過程中,要防棉塞受潮滋生雜菌。菌種試管口最好用蠟燙封,以防培養基內水分過快蒸發。增加瓊脂用量(2.5%~3%)可減緩水分蒸發。還要防止菌種管上的標簽脫落而造成種系混雜。

斜面低溫保藏方法簡便易行,能隨時觀察保藏菌株的活力和純度,一旦染雜,肉眼能及時發現。

(二)自然基質保藏 此法是根據灰樹花的特性,利用自然基質保藏其菌種的方法。灰樹花是木腐菌,可以採用以木屑為主料的培養基。自然基質營養全面,且大部為緩釋養分,不易產生營養過剩或飢餓;其次,培養基理化性狀好,可吸收或緩沖菌絲代謝出的有害物質,水分與通氣協調平衡,部分菌絲扎入基質內生長,不裸露於空氣中,菌絲呼吸強度低,生命力強。

1.原料與配方 粗、細木屑比例適當,採用板栗樹木屑最佳,粗木屑粒徑為2毫米左右,細木屑為一般圓盤鋸屑,粗、細的比例為1∶2,添加干木屑重量20%的麩皮和1%的糖,含水率為60%左右。這樣的基質通氣性好,營養豐富且供菌絲分解利用的時間長,長到基質內部的菌絲比包裹在基質外部暴露於空氣中的菌絲耐受性強。不同粒徑的基質比例適當,還能協調氣與水的矛盾。粗粒過多,架空菌絲多;細粒過多,透氣性差,菌絲生長慢。應用配方如下:

栗木屑78%,麩皮20%,石膏1%,蔗糖1%,水65%配料,裝入較粗大的試管中,裝料量為試管的1/3~1/2,1.5千克/厘米2滅菌1.5小時。冷卻後,接入需保藏的菌種,在28℃下培養,待菌絲長滿木屑培養基時取出換上無菌橡皮塞,在0~5℃冰箱內保藏1~2年轉管一次。

2.容器與裝量 採用容量250毫升的葡萄糖玻璃瓶,清洗潔凈,裝量一般不超過玻璃瓶容量的3/5,填料不能過滿,瓶壁所殘留的顆粒須擦拭乾凈,否則保藏的菌種易引起污染。

3.滅菌和冷藏 滅菌時若採用棉塞封口,基質表層易失水,接種成活率低,即使菌絲復活,生長也很緩慢,所以最好採用聚丙烯膜封口,接種後換用無菌棉塞培養,待菌絲長滿後再換成有孔滅菌膠塞冰箱保藏。

用上述方法保藏吵扒備的菌種經3年貯放後,接出成活率均達90%以上,出菇驗證產量及子實體形態特徵均無明顯變化。因此,自然基質保藏法具有保存期長,菌種遺傳性能相對穩定的特點。

(三)木粒PDA斜面保藏 灰樹花在自然狀態下易發生於栗樹根部,這說明其營養需求較為特殊。根據灰樹花這種習性,在PDA基礎上添加適量的栗樹木粒製成母種培養基。在多年的使用中發現,用該培養基培養的母種生長勢好,在轉接原種時,適應能力強,萌發定植快;用作菌種保藏基質時,保藏時間長,並能很好保持菌種的優良性狀。

1.木粒PDA的製作 選取栗樹邊材,加工成0.3~0.5厘米的顆粒,及時烘乾或曬干備用。稱取葡萄糖10克,KH2PO41克,1溶解於1升清水中配製成營養液。將營養液倒入盛有木粒的小鋁鍋中,營養液以完全浸沒木粒為准。煮沸10分鍾,以加快木粒對營養液的吸收速度,起鍋靜置30分鍾讓木粒吸足營養液。撈出木粒,瀝掉表面的水,裝入試管,裝量為試管長的1/6,最多不得超過試管長的1/5,否則升毀在擺制斜面時,不易使木粒均勻分散於斜面的表面上。

選取新鮮的馬鈴薯,去皮並切成薄片,稱取200克放入小鋁鍋中,加入1升清水,文火煮沸30分,趁熱過此宴濾取汁,並補足1升的體積。稱取瓊脂20克,葡萄糖20克,KH2PO4 2克,MgSO47H2O 2克。先將瓊脂剪碎,加入到馬鈴薯濾液中,繼續用文火加熱,使瓊脂溶化。待瓊脂完全溶化後,加入稱好的其他3種營養成分,攪拌使這些物質溶解均勻,趁熱裝入已裝有木粒的試管中,裝至試管長的1/3處,塞上棉塞。

在0.8~1千克/厘米2蒸氣壓下滅菌40分,待氣壓降至0時,開蓋取出,趁熱輕輕抖拍試管,使木粒分散後即可擺制斜面,並使木粒呈半裸狀分布於斜面上,待凝固後便製成了木粒PDA培養基。

2.生長及保藏效果 木粒PDA斜面上培養的灰樹花母種,菌絲生長迅速、良好,12天即可長滿試管,但菌絲的後期生長勢更為粗壯、濃密,後勁足。轉接原種時,菌種適應力強,定植快。這表明,灰樹花菌絲的生長速度、生長勢不僅取決於本身的遺傳性,而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培養基的營養。常規PDA的營養成分,主要是可溶性的速效性營養,前期營養豐富,營養利用直接,因而前期菌絲生長迅速、良好,後期營養則不足,菌絲生長不良,長勢欠佳。木粒PDA由於在增添了木粒這一緩效性營養,就木腐性的灰樹花而言,營養配伍合理,補充了菌絲生長後期所需的營養,因此後勁足。

菌絲體對基質的分解利用是通過菌絲細胞分泌的胞外酶,將基質中的大分子營養分解成小分子營養後才被吸收利用的,而這些胞外酶大多為誘導酶,其合成與分泌受基質的誘導和分解產物阻遏機制調節。就纖維素酶而論,許多易代謝碳源(如葡萄糖等)具有引起酶合成阻遏作用,同時伴隨著菌絲體的旺盛生長,酶的大量合成則出現在易代謝碳源基本耗盡之後,且受到基質纖維素的誘導,常規PDA基質,到葡萄糖等易代謝碳源基本耗盡的後期,由於營養的缺乏,菌絲生理機能下降,酶的合成量減少。而木粒PDA不僅含有易代謝碳源——葡萄糖,又含有木粒這一緩效性營養,前期葡萄糖促進了菌絲體旺盛生長,獲取了大量的菌絲體,表現為菌絲粗壯、濃密。到了易代謝碳源耗盡的後期,木粒一方面補充了後期所需的營養,使菌絲的生埋機能維持在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木粒的纖維素激活菌絲細胞纖維素酶的誘導機制,合成了大量的酶,保持了木腐生性灰樹花較強的分解木材的能力,因此,用該培養基培養的母種在轉接原種時適應力強,萌發定植快。因部分菌絲長入木粒內部,抵抗不良環境的生存能力增強,種質不易退化。木粒PDA灰樹花菌種,在0~5℃保藏2~3年再轉管活化,成活率仍達到90%左右。此外,木粒PDA應用於木腐性灰樹花種的提純復壯,效果也較理想。

(四)石蠟隔氧封藏 具體做法是將液態石蠟分裝入三角瓶內,裝量達瓶空間的1/3,塞好棉塞,於121℃滅菌2小時,然後置40℃溫箱中,使其水分蒸發,或置於乾燥器內數日以除去水分,石蠟呈透明狀為宜。在無菌條件下,用無菌吸管裝入已長好菌絲的斜面試管,使液面高出斜面頂部1厘米左右。塞上無菌橡皮塞,豎直保存。此法可使菌種存活3年以上,但以1~2年移植一次為好。移植時不必倒出石蠟,用接種鉤取一塊菌絲即可。因轉移時帶有石蠟,菌絲生長弱,需要再轉管1~2次,方能復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