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體檢的時候,靜脈抽完血之後,該如何正確止血呢
抽血後大概按壓10分鍾左右就可以止血。抽取靜脈血後,需要局部按壓10分鍾左右,就可以促進局部的血管血小板凝聚形成微血栓,可以達到止血的作用。但是要用力按壓,如果按壓力度不夠,按壓時間不夠又會導致血液滲出,導致皮下鮮血形成瘀青。人體的血小板凝固比較快,在按壓時只要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血栓後,就可以達到快速止血。如果抽血後按壓10分鍾也無法達到止血,有可能因為凝血功能出現異常,這種情況就要及時完善檢查,對症進一步處理。
❷ 如何克服給病人抽血的恐懼
害怕抽血應該使用以下方法進行調整:1、特別害怕抽血或看見血容易暈倒甚至頭昏、心慌、手抖、特別恐懼害怕,一定要積極轉移注意力,不要過分沉浸在緊張、恐懼的情緒當中不能自拔,否則有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可以關注自己的呼吸或者在心裡默默數數,都可以讓自己安靜下來,從而克服害怕抽血的問題。2、也可以考慮進行心理治療,尤其是出現嚴重暈血的症狀、表現,可以考慮認知行為療法、系統脫敏療法、精神分析療法等心理咨詢和治療方法,其中最為推薦的是系統脫敏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一定要積極改變不良認知模式,改正歪曲信念,同時發展健康的行為模式,這樣就能夠有效緩解恐懼、害怕抽血的問題。1、打針前的准備
直面恐懼。對自己害怕的事情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把針頭和打針視若尋常,從而有效地幫助自己克服恐懼。查查有關打針的資料,像是打針的歷史、目的和危險等。
在網上搜索針頭和打針的圖片,以降低自己的敏感程度。適應這些圖片以後,你不妨來個進階訓練,考慮每天花幾分鍾把玩一下真正的(干凈、未使用過的)注射器。
萬事開頭難,但這種做法可以幫助你克服恐懼。你看見針頭的次數越多,就越不會把它們當一回事。
2、想想你害怕的根源是什麼
有些人之所以害怕打針,是因為打針這件事會讓他們聯想起另一件創傷性事件。那些害怕針頭的人往往在童年時接受過許多需要打針的血液檢查或治療。回顧你的童年,和父母談談。了解自己恐懼的根源可以幫助你直面恐懼。
3、告訴自己打針的必要。
與其一直害怕打針,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打針的好處上不斷提醒自己,你是在保護自己,免受比小小的打針更可怕的危險。假如你要獻血,不妨想想你將要幫助的那些人,以此克服恐懼。
把你害怕和擔心的事情列出來(如「打針很疼!」),然後針對每件害怕的事提出正面而合理的反擊理由(如「打針讓我健康!」)
假如你的孩子害怕針頭,你應當誠實地告訴孩子打針有多重要。不要對疼痛避而不談,你必須坦率。
4、綳緊後放鬆肌肉。
想要克服恐懼,避免血壓驟降引起暈厥,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綳緊然後放鬆肌肉。如果你開始感到頭暈或過去曾經暈針,這個方法有助於調節血壓,可以幫助你避免再度暈厥。你需要在打針前掌握這套方法。如果你開始感到害怕,它可以幫助你在打針之前鎮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