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新稅法如何查看是不是可以退稅
擴展閱讀
可以馴化動物原始人游戲 2025-05-18 04:06:20
qq里可以打字的圖片 2025-05-18 03:53:44

新稅法如何查看是不是可以退稅

發布時間: 2023-01-22 22:42:49

A. 可以申請退稅了,具體的退稅步驟是怎樣的

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當收入達到國家稅收標准之後,都需要向國家繳納稅費的

退稅是指國家按規定對納稅人已納稅款的退還及國家為鼓勵納稅人從事或擴大某種經濟活動而給予的稅款退還,通常包括出口退稅 再投資退稅,復出口退稅,溢征退稅等多種形式 那麼要申請退稅的流程是怎樣的?

無論你的工資高低,如果因扣除額而不足,或未申報扣除額而多 預繳稅款都可以申請退稅,不過一些登陸過個人所得稅應用的人士表示,他們不僅沒有退稅額度,甚至還要補稅 我們列出了七類可以獲得退稅的人

扣除費用6萬元,三寶一斤等專項扣除和因年中就業,辭職或數月無收入等原因造成的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 未就業單位 僅取得勞務報酬收入的個人起草薪酬 晚睡並需通過年度結算辦理各項稅前扣除

也就是說,有退稅的就有補稅的年收入合計12萬元以上,年結算退稅400元以上的納稅人需要辦理年度結算補稅, 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可以放棄退稅,但必須做補稅, 如果您是納稅人,您有義務辦理年度結算 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 處以罰款 。

B. 怎麼看退稅還是補稅

法律分析:1打開個人所得稅app,在首頁點擊綜合年度匯算。

2然後進入申報頁面,點擊下一步。

3之後即可在頁面底部查看自己是退稅還是補稅.

退稅指的是對已經徵收匯入國庫的稅款,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法定程序再退還給原先納稅的機關單位或個人。退稅多發生在稅務機關對各項稅款進行匯算清繳時,發現有納稅人多繳納了相關稅費,按照規定,稅務機關必須採取相關措施,退還多繳納的稅費給到納稅人或單位。

退稅的時間:按照目前的規定,匯算清繳退稅的時間為從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到賬,特殊情況可以延長三十個工作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後,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C. 申報個稅系統怎麼查看是否可以退稅

法律分析:1、選擇登錄個人所得稅。2、登錄之後選擇打開我要查詢。3、打開之後選擇申報查詢。4、選擇打開退稅記錄選項。5、打開之後查看顯示的狀態進度。顯示稅務審核中,可以等待審核完成。這個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審核完的。顯示國庫處理完成,可以等待和查看到賬情況。判斷能否個人所得稅退稅必須要看是否符合退稅的條件,納稅人因各種原因誤交稅款。(如:重復交納扣繳、錯用稅率、錯用稅種、企業誤填代碼等)按規定應當攜帶和提交的材料目錄。所需材料:(1)完稅憑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審核無誤後,原件退還納稅人)。(2)誤征誤交稅款所屬期的個人所得稅明細申報表復印件一份。(3)退(抵)稅款申請表(《企業誤交稅款退稅申請表》)一式四份。(4)退稅申請,須註明申請退稅原因及申請退稅金額。(5)發放工資簽收單或銀行發放單復印件一份工聘用合同復印件一份。(6)因事務所、網站等原因誤交稅款的,需附上述單位出具的《情況說明》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D. 怎麼看自己有沒有稅可以退

法律分析:1、先要下載個人所得稅的APP,下載成功登陸進入就好。2、點擊所得年度匯算這個頁面就好。3、再進入到申報頁面,確認任職受雇單位,戶籍所在地選擇好。4、就能夠看到收入和納稅相關數據情況,准確無誤後,點擊申報,稅款是多退少補。個人所得稅退稅大概需要10-30天左右能到賬。個人所得稅退稅審核一般需要10個工作日,最長審核時間為30天。首先需要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接著需要注冊和登錄,並填寫減稅的相關信息。填好了相應信息,登錄後,回到主界面,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接著,選擇符合情況的填報方式。如果之前已經提交過減稅的相關信息,直接點擊「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即可,如果有新增項之類的內容,可以選擇「自行填寫」。然後,在「標准申報須知」的頁面,點擊「我已閱讀並知曉」。在下一個頁面,會確認個人基礎信息和匯繳地,信息無誤點擊「下一步」。接下來的頁面,會呈現你的收入、費用免稅收入和稅前扣除等信息,可以仔細查看,並點擊「下一步」。個人所得稅APP就會自動幫計算出需要減稅或者補稅多少,點擊「提交申請」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E. 怎麼查自己的房產能不能退稅

法律分析:辦理地點:所在區的房地產交易中心。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退稅辦理需要滿足的條件:一:居住證首次簽發日期距今滿3年(間未斷)二:居住證積分滿120分。注:滿足一項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後,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F. 個稅退稅秘訣:肯定可以退稅的多種情形!快看看自己是否符合

文/段文濤(稅海濤聲)

我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已建立並逐步完善。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相關的個人所得稅,雖然經過了年度中間每個月份的預扣預繳,但由於實踐中的情形十分復雜,因而無論採取怎樣的預扣預繳方法,都不可能使所有的納稅人平時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完全一致,此時兩者之間就會產生「差額」,就需要通過年度匯算進行調整。

比如,像專項附加扣除中的大病醫療支出,預扣預繳時是不允許扣除的,因為只有年度結束,才能確切地知道全年支出金額是否符合該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標准;再比如,在2020年有納稅人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了符合條件的捐贈支出,沒能及時在預扣預繳階段申報扣除,等等這些情形,都需要通過年度匯算申報享受扣除,必將會涉及應納稅額的調整以消除「差額」。通過年度匯算,可以准確計算納稅人綜合所得全年應該實際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以按年算賬的方式多退少補稅款。

依法申請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依法補稅是納稅人的義務。在此,列舉了實務中一些將產生或者可能產生退稅、需要或可能需要補稅的典型、常見情形,提醒納稅人關注。

一是退稅類的典型情形

依法申請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只要納稅人多預繳了稅款,都可以依法申請退稅。預繳稅額高於應納稅額,需要申請退稅的納稅人請關注以下將產生或者可能產生退稅的典型情形:

(一)2020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二)2020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

(三)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 健康 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

(四)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

(五)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六)預繳稅款時,未申報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征個人所得稅優惠等;

(七)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按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可以選擇在預扣預繳時扣除,也可以選擇在年度匯算清繳時扣除;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預扣預繳時不扣除公益捐贈支出,統一在匯算清繳時扣除)

(八)將產生或者可能產生退稅的其他情形。

例1: 楊女士2020年1月至4月一直無工作自然也未取得過工資、薪金所得,2020年5月初入職聞濤 科技 發展有限公司,每月工資8000元。楊女士2020年首次取得工資為5月份的8000元,當月可減除的累計減除費用為5000元(1個月 5000元/月),不考慮其他各項扣除,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元(8000-5000),應預扣預繳稅款90元(3000 3%)。楊女士從5月至12月份,8個月已累計預扣預繳的稅款為720元[(8000 8-5000 8) 3%]。

按照稅法規定,取得綜合所得的居民個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減除費用為60000元,即便只有一年中僅有1個月份取得工薪等綜合所得,也是減除60000元而非5000元費用。

很顯然,楊女士因2020年是年中就業,計稅時全年只減除了40000元費用,較60000元的費用減除標准少減除了20000元,從而扣除不充分。為此,可通過辦理年度匯算退回稅款600元:

(8000 8-60000) 3%-720=-600

例2: 劉先生2020年8月初入職聞濤 科技 發展有限公司,每月工資8000元。此前,劉先生2020年1至2月份曾在財稅浪子財務咨詢有限公司工作,已取得了每月5000元的工資合計10000元。

劉先生在聞濤 科技 發展有限公司取得8月份的工資8000元,當月可減除的累計減除費用為5000元(1個月 5000元/月),均不考慮其他各項扣除,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元(8000-5000),應預扣預繳稅款90元(3000 3%)。從8月至12月份,5個月已累計預扣預繳的稅款為450元[(8000 5-5000 5) 3%]。

同例1的稅法依據,劉先生2020年度取得工薪等綜合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時,依法應當減除費用6萬元。由於年中離職後再就業(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只減除了1月份、2月份及8月份至12月份共計7個月的3.5萬元費用,較6萬元的費用減除標准少減除了2.5萬元。為此,可通過辦理年度匯算退回稅款450元:

由於應納稅所得額為負數[(5000 2 8000 5-60000)=-10000],應繳個人所得稅亦為零元,已預扣預繳的450元稅款可申請退稅。

例3: 接例2,劉先生的前述情況不變,但在2020年度還取得了勞務報酬收入20000元(不含增值稅,下同),則計稅收入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16000元[20000 (1-20%)]。支付單位已按勞務報酬所得預扣稅款方法(不考慮其他稅費支出的扣除,下同)預扣預繳其稅款3200元(16000 20%),加上前述取得工資時預扣預繳的稅款450元,年度中間已預扣預繳稅款合計3650元。

按照規定,居民個人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應當依法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收入額,並入年度綜合所得計算應納稅款,稅款多退少補。

劉先生在2020年共取得工資薪金所得50000元(5000 2 8000 5),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收入額16000元,合並後的年度綜合所得為66000元,應繳稅款180元。通過辦理年度匯算可退回稅款3470元:

(66000-60000) 3%-3650 -3470

說明: 從2020年7月1日起,對於自納稅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職時,未取得過工資、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過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時,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月份數計算累計減除費用。

如果例2中的劉先生在2020年8月份入職前,該年度內未取得過工資,也未取得過已按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稅款的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其8月份入職聞濤 科技 發展有限公司後取得的第一個月工資,為年內首次取得工資,在預扣預繳首月工資的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其當年截至本月月份數計算累計減除費用。

劉先生當月可減除的累計減除費用為40000元(8個月 5000元/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負數(8000-40000),應預扣預繳稅款為零元。在次月再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預扣稅款時,其減除費用累計為45000元,以此類推。

例4: 章女士系聞濤欣盛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聘請的財務顧問,2020年9月份從該投資中心取得咨詢費25000元,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4000元;10月取得咨詢費10000元,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1600元;11月份取得勞務報酬30000元,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5200元;12月份取得咨詢費3800元,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600元。

章女士2020年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收入額合計為55040元,小於應減除的費用6萬元(不考慮其他扣除),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零元、自然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但已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11400元,可通過辦理年度匯算退稅。

例5: 聞濤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員工喻先生,2020年1月領取工資12000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月份每月工資4200元。

雖然喻先生2020年取得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足6萬元無須繳稅,但是聞濤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支付喻先生1月份工資時,按規定應預扣且已經預扣預繳其個人所得稅150元,可通過辦理年度匯算退稅。

既然是通過年度匯算計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在平時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多退少補」,那麼,有退稅的,必定也就會有補稅的。

二是補稅類的常見情形

依法補稅是納稅人的義務。綜合所得年收入超過12萬元且年度匯算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納稅人,需要依法辦理年度匯算並及時補稅。預繳稅額小於應納稅額,應當補稅的納稅人需注意以下將導致年度匯算時需要或可能需要補稅的常見情形:

(一)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雇並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復扣除了減除費用(5000元/月);

(二)除工資薪金外,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各項綜合所得的收入加總後,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於預扣預繳率;等等。

最後,再透露一個小秘密:即使您經過計算,發現自己2020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應當補繳稅款,但是,如果您在2020年度已依法預繳了個人所得稅,且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或者已依法預繳了個人所得稅,且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也無需辦理年度匯算,自然也就無需補繳稅款了。

這個秘密香不香,如覺得對您有用,您懂得......


2020年度個稅匯算系列資料

本公眾號(稅海濤聲)推送匯算專題持續至6月底

歡迎關注!歡迎轉發!

06: 實務!大家極為關注的90個常見個稅問題(含案例解答)

05: 法宣!這件法定事項,今天開始了!直接關乎你的錢袋子

04: 向離職人員補發工資、獎金等報酬,這樣預扣個人所得稅

03: 關於辦理2020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

02: 跨年發放上年計提工資獎金,個人所得稅所屬年度的確定

01: 重要!事關自己明年的個人收入!12月份要記得做這件事

#個稅# #2020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 #月薪4萬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 #董明珠建議個稅起征點提至1萬元#

G. 如何辦理個人所得稅退稅

最近有關個人所得稅可以退稅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不少朋友都在曬自己領到的退稅,退稅金額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目前已經有不少朋友成功辦理了退稅並領到了退稅金額,但也還有部分朋友對於退稅標准還不太清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2020年最新個人所得稅退稅標准。
個人所得稅退稅計劃並不是現在才提出的,早在2018年我國進行稅費大改革的時候就有制定相關計劃,從2019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行新的計稅費方案,將過去按月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方法改成了年度綜合計稅制度。國家將工資薪金所得、稿酬收入、勞務費收入、特許使用費收入合並為居民綜合收入,以此作為基礎全年綜合來計算個人所得稅。
每年3月1日-6月30日,個人開始辦理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業務,也就是把居民上一個年度內所有工資薪金、稿酬、勞務報酬等收入進行清算,然後根據清算結果多退少補。
之所以要進行年度匯算,是因為在實施新稅法後,每個月單位代扣的個人所得稅只是屬於預繳稅費,如果按照年度來匯算,可能會多交,也可能會少交,所有一年終了要進行一次匯算。
例如職工每月工資收入有高有低,平時月收入超過5000起征點時有預繳過個人所得稅,但是在進行年度匯算時,該職工的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低於6萬元,那麼這種情況,職工就可以申請個人所得稅退稅。
個人所得稅退稅操作流程比較簡單,大家只需用在手機應用商店下載一個「個人所得稅」APP,然後按照提示注冊並登錄到個人賬戶,登錄成功後找到「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的入口,點擊進入「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頁面,然後根據提示填報退稅申請即可。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H. 個人所得稅退稅還可以退嗎

2021個人所得稅退稅還可以退嗎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2021個人所得稅退稅還可以退相關內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一、2021個人所得稅退稅還可以退嗎?

按新個稅稅法規定,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時,平時預繳的比年度匯總計算出來的多,可以申請退稅的。如果,你2020年度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時,預繳的要多,就可以申請退稅,年終匯算清繳政策會長期存在。

二、2021個人所得稅退稅時間是什麼時候?

2021個人所得稅退稅估計會和2020年一樣,從3月1日開始至6月30日結束。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如下:

1、首要條件就是在2020年度納過稅,且應納稅額已經預收預繳的稅款金額。

2、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注冊賬號,登陸賬號。個人所得稅APP非常智能,注冊好之後,在個人中心完善個人信息,並添加銀行卡,這張銀行卡就是稅款將要退回的地方。

3、查詢2020年度的納稅明細。可以在首頁的「收入納稅明細查詢」一欄中查詢,裡面有你2020年度和每個月的的收入金額和已申報稅額。

4、在辦稅界面—稅費申報—綜合所得匯算申報處進行申報。默認的是簡易申報,系統已經自動計算出退稅金額。如果需要調整申報數額,可以切換到「標准申報」進行辦理。確認提交後就可以申請退稅啦。

5、等待。在服務界面—申報信息查詢中,點擊申報查詢可以查看退稅的進度。

按照目前的規定,匯算清繳退稅的時間為從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到賬,特殊情況可延長三十個工作日。

三、個人所得稅退稅每年都有嗎?

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以後每年都會做,退稅/補稅以後每年都會有,但是得明確一點,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退稅,也有不少人是要補稅的,很多人對此都有一些誤解。不要總想著國家給發紅包。

退稅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預扣預繳的個稅比匯算清繳的個稅多,所以要退稅。因為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按照不同的計算方式,在你取得收入的時候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而年度匯算清繳時,是把這四項收入合並,按照統一的.方式計算全年應納稅總額,然後跟之前預繳金額相比,多退少補。

不僅如此,因為還涉及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商業健康保險等其他扣除、捐贈支出、減免稅額等等,這些都可能在年中預扣預繳的時候沒申報或者沒全額申報,那麼匯算清繳時補申報,也可能會產生退稅。

常見問題

加班費應並入工薪收入依法征稅。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一次一次性獎金的優惠演算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單位在外地設立辦事處,並從當地招人。這部分工作人員居住在當地,其住房情況以及保險水平應遵從當地標准,社平工資按照辦事處所在地標准計算。

對勞動者獲得的補償金,比照《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執行。

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後的余額,按規定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

I. 2019年最新個人所得稅怎麼辦理退稅

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

1.首要條件就是在2019年度納過稅,且應納稅額已經預收預繳的稅款金額。
2.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注冊賬號,登陸賬號。個人所得稅APP非常智能,注冊好之後,在個人中心完善個人信息,並添加銀行卡,這張銀行卡就是稅款將要退回的地方。
3.查詢2019年度的納稅明細。可以在首頁的「收入納稅明細查詢」一欄中查詢,裡面有你2019年度和每個月的的收入金額和已申報稅額。
4.在辦稅界面-稅費申報-綜合所得匯算申報處進行申報。默認的是簡易申報,系統已經自動計算出退稅金額。如果需要調整申報數額,可以切換到「標准申報」進行辦理。確認提交後就可以申請退稅啦。
5.等待。在服務界面-申報信息查詢中,點擊申報查詢可以查看退稅的進度。
按照目前的規定,匯算清繳退稅的時間為從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到賬,特殊情況可延長三十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