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照片 » 單反怎麼拍視頻可以清晰
擴展閱讀
哪個軟體可以p視頻頭發 2025-05-15 06:09:10

單反怎麼拍視頻可以清晰

發布時間: 2023-05-09 16:36:55

1. 單反視頻拍攝如何快速清晰對焦

之前圈圈有個朋友興高采烈地跟圈圈講,他換了設備,索尼的旗艦微單A7S2,他告訴圈圈之所以選擇這款機器,是因為廣告中宣稱這款機器能夠實現微單(單反)拍攝中的 自動對焦 功能。

但是僅僅過了幾天之後,圈圈這位老友就來跟圈圈吐苦水了,他說一開始在室內拍攝靜止畫面時機器的自動對焦確實很智能快捷,但是一到 背景比較雜亂 的室外或者拍攝 運動情況較為復雜 的主體時,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簡直渣成狗。

看來,廣告終究是廣告。據圈圈了解,目前還沒有一款單反(微單)能夠實現 完美的自動對焦 功能。那麼,對於以單反(微單)作為主要拍攝設備的中小團隊和個人來說,如何才能實現快速清晰對焦呢?

首先我們得搞清楚單反的 對焦原理 。

根據正常的視覺經驗,人們在看東西時將注意力集中在目標物體上,而自動忽略非目標主體。依照這個原理,人們發明了 感光器(以前是膠片)和鏡頭 。

所以,當人們在畫面中發現目標主體不清晰時,由於獲取的 視覺信息不完整 ,潛意識中會產生焦慮情緒,主觀上將這樣的畫面認為是 失誤的畫面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強調一個 合格的影像畫面 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焦點清晰、正確(當然,在某些特殊種類的影像作品中,可以允許虛焦畫面的存在,比如一些印象派、意識流的MV作品)。

講了這么多原理,那麼到底如何清晰對焦呢?很多有拍攝經驗的朋友會發現,在拍攝一些 相對靜止虧螞 的主體時,對焦相對容易些,但是一旦遇到運動主體的拍攝,對焦似乎就成了拍攝中的難點。其實,在專業的影視製作流程中都 不會使用自動對焦 ,攝像師通常會配備一名 跟焦員 專門負責控制焦點清晰。

首先,針對 背景簡單、相對靜止 的主體拍攝。很多人習慣先利用單反本身的自動對焦功能對清楚主體後再按下視頻拍攝鍵進行視頻的錄制,但是圈圈不建議用這樣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通常是要先把鏡頭的自動對焦開關(AF)功能打開,在按下拍攝鍵之後,攝像師通常沒有時間或者遺忘關閉自動對焦開關,所以在後面的拍攝中難念會產生移焦和錄制進對焦馬達工作的聲音,影響最終的成像效果。

圈圈的建議是,在拍攝前 關閉鏡頭的自動對焦(AF)開關 ,並設置成 手動(MF)模式 。然後,利用相機液晶顯示屏放大被攝物體進行清晰對焦。通常,相機的放大功能都有 5倍和10倍 ,圈圈建議在有限的情況下 放大到最大 進行對焦。 反復核實 焦點清晰後,按下拍攝鍵進行視頻錄制。

那麼,對於前面說的第二種相對復雜的拍攝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保持焦點的清晰呢?

圈圈在之前的分享中提到過f值與光圈的關系『 中小成本視頻製作設備配置指南(基礎篇) 』,簡單來說, f值越小,光圈越大 。有些朋友應該用過主要用於新聞、記錄等主題拍攝的攝像機襲讓,這種攝像機通常能夠實現自動對焦,當然這與對焦元件有關系,但是仔細觀察攝像機拍出來的畫面,畫面中景深通常較深。

「景深」 是很多朋友在單反拍攝時經常接觸到的一個概念,簡單來說, 景深就是畫面中清晰的范圍 。

所以一般能夠實現自動對焦的攝像機,光圈一般較小,也就是說f值很大。所以我們將單反(微單)的 f值放大 後,鏡頭 光圈變小 ,從而畫面中 清晰范圍變大 ,就算此時被攝主體有一定程度運動,也不會輕易 跑焦 。

但是對於單反和微單來說,很多時候受制於 感光度 (設置過高的感光度會產生噪點,影響畫面的使用),圈圈建議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在縮小光圈的情況下保持畫面正常曝光。

1.增加環境光線

利用拍攝現場的各種環境光,比如各種室內的燈具,窗戶外的自然光,必要時可以增加專門的拍攝燈具,如led便捷式燈光等。

2.降低快門速度

一般來說,我們在進行視頻拍攝時,一般不輕易改變相機的快門速度,但是可以在主體運動不多的情況下適當降低快門速度到 1/30s ,從而讓相機進入更多的光線,保持正常的曝光。

除此之外,圈圈建議,可以使用一些輔助設備來幫助你獲得更好的對焦效果。

放大鏡取景器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安裝在相機的 液晶顯示屏 上放大顯示屏幕的,另外一種是直接安裝在 取景器 上用來放大相機取景器的。圈圈這里建議大家使用第一種放大取景器。這種放大鏡由於拍空局直接觀察顯示屏,更容易掌握焦點的清晰程度,另外由於放大鏡本身較大,在緊貼眼部拍攝的時候能夠提供額外的支撐點,從而有利於一些 運動鏡頭 的拍攝。

外置監視器

圈圈在之前的『 中小成本視頻製作設備配置指南(拓展篇) 』中給大家介紹過這種外置監視器。這種監視器一般通過高清線與相機連接,能夠實時顯示相機的取景畫面,為了更方便用戶對焦,這類監視器一般都有 輔助對焦功能 ,比如 對焦峰值的顯示 ,另外還可以配備 遮光罩 從而方便在室外強光環境下拍攝。當然,相比於放大鏡,外置監視器的 價格一般較高 。

以上這些設備在某寶或者大型的電商平台都可以購買得到。當然,除了技巧和設備,圈圈給大家的最誠懇的忠告還是要 多練習 。在影視劇拍攝中,面對一些比較難以把控的運動鏡頭,攝像團隊通常要多次模擬演員(被攝主體)的 運動軌跡 從而保持整個運動過程中焦點的清晰,所以不要擔心 拍攝重復鏡頭 ,多拍幾條能夠大大增加獲得完美畫面的幾率,在後期時也 方便剪輯 挑選素材。

2. 單反相機拍攝視頻如何設定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花上一兩分鍾,檢查以下這幾項設置,會讓你拍攝的畫面擁有最佳的視覺效果,並且符合專業製作的技術要求。下面我給大家收集了單反相機拍攝視頻如何設定,一起來看看吧。

單反相機拍攝視頻設定
設定解析度、幀速率和掃描方式

現在我想沒有人在拍標清了吧,所以我們這里哪搭只談高清。

高清的標准解析度有以下兩種:1920 x 1080和1280 x 720。對於大多數新手來說,製作的影片最終多是通過網路傳播,其實使用720的解析度就足夠清晰了。而且720由於數據量較小,對於存儲卡的容量、存儲速度以及後期製作的電腦硬體的要求都會低於1080,可以減少入門者的經濟投入。

幀速率有以下幾種:60幀/秒(實際為59.94幀/秒,為方便起見,記為60幀/秒)、50幀/秒、30幀/秒(實際為29.97幀/秒,記為30幀/秒)、25幀/秒、24幀/秒(實際為23.98幀/秒,記為24幀/秒)。60和30是NTSC制的標准,50和25是PAL制的標准。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影片要在美國等NTSC制地區的電視台播出就要使用60或30的幀速率;如果要在中國或歐洲的電視台播出就要使用50或25的幀速率;而24的幀速率最接近電影的視覺效果(電影膠片拍攝的標准速率為24格/秒)。如果我們的影片是在網路傳播,那麼選任意一種幀速率都是可以的,我建議選擇24。

我們都見過影視劇或 廣告 中的慢鏡頭。這些鏡頭是用高速攝影機拍攝,然後通過後期製作實現的變速效果。簡單的說就是:使用更高的幀速率來拍攝,然後使用正常的速度回放,就得到了慢動作效果。比如:我們用50P來拍攝一個鏡頭,在後期軟體中將它變換(在Final Cut Pro里叫做“符合”,在李培拿Premiere里叫做“解釋”)為25P,那麼原來50幀的畫面還是50幀,但這個鏡頭畫面的時長卻從一秒鍾變成了兩秒鍾,於是我們就得到了一個相當於原來速度50%的慢動作畫面。

所以,如果你在拍攝之前做好了詳細的計劃,那麼在需要慢動作效果的時候,你可以通過設定幀速率來獲得。大多數的相機需要我們在後期軟體中來製作變速效果,但有的相機則可以自動完成。

掃描方式有兩種:隔行掃描(用i表示)和逐行掃描(用p表示)。不同的播出平台對於掃描方式也會有不同的要求。對於網路視頻來說,我建議選擇逐行掃描的方式,在電腦顯示屏上可以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另外採用逐行掃描拍攝的視頻素材,在某些後期特效的製作中可以獲得比隔行掃描更好的效果。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方便,我們通常會把解析度、幀速率和掃描方式這三項或其中的兩項合在一起,用一些縮寫來描中洞述。比如我們常見到的一些專業術語:1080p、50i、720p60等等。下面這張表,為我們列出了各種視頻格式的技術術語縮寫。

當然,目前的相機並沒有以上全部的格式,而是只有其中的幾種。不同的相機,所具備的格式往往也不同。

設定白平衡

在進行數字圖片拍攝時,RAW格式的圖片可以讓我們很方便地在後期製作中根據需要來改變色溫,但視頻就不同了。由於相機目前只能記錄高度壓縮後的視頻畫面,所以在後期我們改動的餘地是非常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前期必須盡可能地設定合適的白平衡。如果光源的色溫統一,通常機身自動白平衡就可以獲得不錯的表現。但如果碰到拍攝環境光線比較復雜的混合色溫,就比較麻煩一點。視頻相機通常都支持手動白平衡的設定,我們可以根據機身內置的模式(如:太陽、陰天、鎢絲燈等等)來設定,有的機身還允許我們直接以數字的形式來精確調整白平衡。下面這張表,為我們列出了不同類型光源的色溫。

新手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將白色的物體准確地還原為白色並不是我們設定白平衡的標准。為什麼?想像一下:在綠色熒光燈下的一張白紙,我們是應該把它拍成綠色,還是白色呢?顯然,綠色更符合大多數人認識。另外,白平衡的設定還是調整影片色調的重要手段。再想像一下:同一個場景,同一頓晚餐,同一對情侶,他們是悲慘凄涼的分手?還是浪漫溫馨的初次約會?不同的 故事 表達,可能也會影響到白平衡的設定。

如何設定白平衡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所以是一個相對較為復雜的問題。新手需要多練習、多思考,才能熟練掌握。關於設定白平衡,我的建議是:可以根據場景中人物的膚色來設定。對於人的膚色,觀眾是有習慣性認識的(顯然,你將一個黃種人的膚色拍成紅色,觀眾就會很不適應),將人的膚色調整到符合觀賞習慣的色調會是一種比較穩妥的選擇。當然,如何調整畫面的色調並不僅僅依靠白平衡,還有很多 其它 的 方法 (比如:燈光),通常需要全盤考慮,這個我們以後再具體討論。

設定光圈和ISO

如何設定光圈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明白的。不過視頻拍攝時,對於光圈的設定有時候與圖片拍攝是不同的。圖片拍攝時,我們通常只需要考慮單副畫面,而視頻拍攝時,我們需要考慮前後幾個鏡頭的銜接問題。比如,我們拍攝一組兩人對話鏡頭(即正反打)時,可能兩人所處的位置導致環境光線不同,這時我們不能輕易地通過改變光圈來控制曝光。因為光圈的變化會導致景深發生變化,而當你把這樣的兩個鏡頭剪輯在一起時,會覺得很不舒服。所以,像這種情況時,我們通常會在分別拍攝兩人時,保持同樣的光圈,以保證同樣的視覺效果,而使用其它方法來控制曝光。以上只是一個普通的例子,在視頻拍攝中還有許多類似的情況。

在較暗的拍攝環境中,提高ISO,可以幫助我們將畫面的曝光控制到合適的程度。現在的視頻相機大多提供了很高的ISO值,讓我們在很暗很暗的環境中,也可以拍攝到可見的畫面。但如果ISO值過高,就會讓畫面產生大量噪點,影響畫質。所以當光線不夠時,我們並不能一味地提高ISO值,而是應該把它控制在一個合適范圍內。而這個所謂的合適范圍,並沒有標准。不同的拍攝項目,不同的相機,范圍都不同。比如一些新聞或記錄性質的影片,正在發生的事件是不可再現的,我們當然需要以“拍到”做為第一要旨,所以即使損失畫質,也會提高ISO來保證曝光正常。而電影或廣告這類的作品,通常對畫質的要求會更高。

對於最普及的視頻相機——佳能EOS系列單反相機,在網路中許多專家和攝影師普通公認的一種說法是:由於160為它的原生ISO值,所以在160的倍數時,畫面的噪點較少,畫質最高。我建議的ISO值為:160、320、640、800、1250,不要在佳能單反上使用高於1600的ISO來拍攝視頻。

設定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的設定有三個作用:

1、調節畫面運動(機身運動)和畫面內運動(畫面內人或物的運動)的視覺流暢感。

2、調整曝光。

3、避免頻閃。

1、調節運動的流暢。有圖片攝影 經驗 的朋友都知道,快門速度越快,捕捉到的動作就越清晰。但在視頻拍攝時,如果快門的速度設置的過高,會導致視頻中的運動(包括畫面運動和畫面內的運動)變得不流暢。我的建議是將快門速度設定為幀速率的兩倍。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幀速率設定在24或25,就把快門設定在50;如果你的幀速率是30,就把快門設定為60;如果幀速率是50,就把快門設定為100;如果幀速率是60,就把快門設定為125。

2、調整曝光。快門速度越慢,進光量就越大;快門速度越快,進光量就越小。所以,快門還可以調整曝光。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建議還是按照上面的兩倍原則來設定快門速度,依靠其實手段(光圈、ISO、濾鏡或燈光等)來調整曝光。但如果用盡了別的手段還是曝光不足,那麼我們也可以考慮適當的降低一點快門速度,來獲得更大的進光量。但要注意,快門速度最低不能低於30。如果光線太強,卻不能通過提高快門速度來降低曝光(不過,如果你只是用固定鏡頭來拍攝沒有快速運動物體的風景,其實提高一點快門速度也不會對視覺效果產生什麼影響)。

3、避免頻閃。我們平時使用的某些人造光源(比如日光燈等),其實是一直在以一定的頻率閃爍的,只不過我們的肉眼可以自動調節來適應這種閃爍,會讓我們覺得光是持續的。但相機卻會把這種閃爍忠實地記錄下來。表現出來的狀況是:拍攝的畫面中會不停地出閃爍的條紋。

如果我們在供電頻率為50Hz的地區(比如:中國和歐洲)用NTSC制來拍攝,或是在供電頻率為60Hz的地區(比如:美國和日本)用PAL制來拍攝,都極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通過調節快門速度可以簡單地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將快門速度設定為當地供電頻率的倍數即可。比如在50Hz的地區,將快門速度設定為50或100;在60Hz的地區,將快門設定為30、60或125。

設定風格檔

這個東西在不同品牌的相機里有不同名稱,比如佳能稱它為“風格檔(Picture Style)”;松下管它叫“膠片模式(Film Mode)”。在這里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就用佳能的名稱“風格檔”來稱呼它吧(因為,佳能的用戶最多,而且佳能單反的此項功能最為強大)。

風格檔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我們知道,原來的膠片攝影中不同品種的膠片拍的畫面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對比度、銳度和色調,也就是俗語說的“不同的味道”。風格檔的作用也是如此,通過使用不同的風格檔,讓我們不必經過復雜的後期調色,就可以輕松地讓我們的影像實現不同的“味道”。

大多數相機都內置了幾組風格檔供我們在拍攝時使用。有的相機還允許我們在內置的風格檔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調整對比度、飽和度、色調等參數,並可以保存成自定義的文件,方便我們隨時調用。而佳能還為用戶提供了風格檔的編輯軟體,可以讓我們在電腦中按照自己的喜好,精細的製作出獨一無二的風格檔。

風格檔千變萬化,沒有一定之規,我們要因題材、環境和個人的喜好來自行決定。那麼該如何確定要使用什麼風格檔呢?我們從兩個方向來考慮。我們可以通過風格檔、色溫和色彩偏移等功能的配合,在前期拍攝時就實現想要的色彩和影調。也可以在前期盡量讓畫面保留更多細節和更大的寬容度,為後期調色留出最大的空間。

佳能相機因為支持自製風格檔的導入和使用,所以有一些專業的公司和個人用戶為它開發的獨特的風格檔文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Cinestyle了。使用Cinestyle可以明顯地提升佳能相機拍攝的視頻質量,方便用戶製作出更具有“電影感”的視頻畫面,我強烈推薦佳能用戶使用它。

設定音頻

音頻功能一直是視頻相機的薄弱環節。大多數的相機不能允許用戶手動控制音頻電平,沒有實時顯示的音頻表,沒有XLR的音頻輸入介面,沒有可供監聽使用音頻輸出介面。如果你有外置的其它錄音設備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沒有,那隻能盡力而為了。

如果你的相機可以手動控制音頻電平(比如:Canon 5D Mark II),那你需要先根據拍攝現場的實際聲音狀況調整好電平,最好先錄制一段,然後回放,聽一下。如果你的相機可以在屏幕上顯示實時的音頻電平(比如:Panasonic GH2),那麼確認此項功能已經開啟。

相機上的內置話筒基本上是不能滿足我們聲音採集的需求的,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一支外置機頭話筒來提高錄音效果。使用外置話筒時,千萬要記得打開話筒的開關。我在使用5D Mark II拍攝時就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關於這一點,我很喜歡GH2的貼心設計,當插上外置話筒時,它會在屏幕上顯示一句話,提示你打開話筒。

檢查電池和存儲卡的剩餘容量

在開拍之前,記得檢查電池和存儲卡的剩餘容量。這是一個極為簡單但又極易被忽視的操作。這在拍攝一些新聞或現場演出等不可再現的場景時尤為重要,因為一旦錯過,就無法彌補。在采訪、廣告或影視劇的拍攝中,如果因為電池或存儲卡的剩餘容量不足而造成拍攝中斷,雖然可以更換後再接著拍攝,但也會打擊到被拍攝對象、攝制組其它成員甚至你自己的創作情緒,還會給別人留下不專業的印象。其實,我們只需要在開拍前花上幾十秒,檢查一下,就完全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單反相機拍攝視頻注意事項
快門數的計算方式和選擇

快門速度是控制曝光量的參數之一,在錄像中也能決定你拍出來的影片流暢度及效果。就現在大家拍電影時比較常用24p來說,在拍攝之前應該將快門值設定在多少比較 保險 呢?如果說想要清楚拍出拍攝物的每個動作和行為,大家可將快門數設定為幀數的兩倍,即若幀數為1秒24個畫面,那快門速度則可提升到1/50s比較保險,不過如果是追求物體移動時的殘影效果時,則可再將快門速度降低。設定好後的快門數,盡量不要在拍攝過程中任意更改。

光圈決定景深深淺

在攝影中,光圈大小既能控制光線進入相機,也能利用大光圈製造出美麗的淺景深來突顯主題。不管選擇大光圈還是小光圈,依然不建議在拍攝過程中變換光圈大小,最好還是暫停一下再調整數值比較保險,哪怕你用的是擁有無級光圈、變焦環的電影定焦鏡。當然這樣的鏡頭很適合用來拍影片,尤其是在進行手動變焦時,更容易拍攝出電影中常見的焦點轉移的感覺。變焦時也比較流暢。

關於動態錄像中的ISO值

感光度的選擇,決定著影片畫面的細致度,這部分就和靜態攝影差不多,當你的感光度越調越高,顆粒感或噪點越明顯。和前面兩參數一樣,最好不要在錄像過程中更改ISO值,以免影響整個影片的曝光度。

曝光:瞬間與持久的差異

一般就我們所知的靜態攝影,曝光決定在快門釋放的那一瞬間,就算需要補光,也可通過閃光燈來進行協助。然而動態錄像一般講求恆定常量的曝光,若非要製造特殊效果,不然在影片場景中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曝光變化,否則影片忽明忽暗的視覺效果恐怕不是很妙。

選對拍攝模式

為了掌控相機內的設定從而達到穩定的曝光效果,在選擇拍攝模式時比較建議使用手動模式來進行拍攝,因為自動、光圈優先、快門優先模式多少都有不可控因素存在,只有在手動模式才能完全自我地掌握參數設定,較不易受到環境變化影響。

猜你喜歡::

1. 單反拍攝的基本知識教學

2. 單反錄視頻要注意哪些細節

3. 單反拍延時攝影技巧

4. 攝影技巧學習

5. 單反拍攝之年會拍攝竅門

3. 單反怎麼拍視頻

用單反拍攝視頻,入門很簡單,自動擋配合佳能出色的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系統,就可以拍出不俗的視頻。

不過如果想要更專業的效果,則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並需要為相機配置一些額外的附件。 目前的單反/微單相機功能越來越強大,不只是能拍照片,還能拍攝高質量的動態視頻,隨著佳能首款全畫幅專微EOS R的發布。

視頻拍攝性能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4K超清、120p慢動作、Canon Log、HDR、10bit輸出等之前只有在專業級攝像器材上才會出現的規格,現已內置在大家手中的單反/微單相機中。

使用M檔固定曝光:盡管我們的相機在拍攝視頻的時候,有很多自動模式,不需要復雜的設置,就可以拍攝出效果不錯的視頻,但是如果想要更可控的效果,建議使用相機的M檔,手動設置曝光量,並達到鎖定曝光不變的目的。

因為如果使用相機的自動模式(尤其是配合點測光模式時),在某些明暗變化較大的場景下,視頻的曝光會受到取景的變化而忽明忽暗,影響觀看效果。

快門速度是關鍵:跟拍攝靜態照片不同,拍攝視頻,如果快門速度過快,視頻就會有比較明顯的卡頓感,如果快門速度畝物雹過慢,動態視頻又會顯得清晰度不夠。通常,在視頻拍攝時,快門速度建議值為幀率2倍的倒數,效果較為理想。

這種濾鏡可以通過旋轉來改變進光量,實現視頻拍攝時調整曝光的目的。隨EOS-R同時發布的插入式濾鏡卡口適配器EF-EOS R帶有插入式可變ND濾鏡。

規迅帆格為ND3-500,非常適合視頻拍攝,並且一片就能適配所有的鏡頭,螞旁省去了為不同濾鏡尺寸鏡頭都配一片所帶來的不菲花費(要知道,可變ND價格並不便宜) 。

4. 怎樣用單反拍出整張畫面都清晰的照片啊!

使用單反相機拍出畫面清晰效果步驟:

1.如果要拍集體照片,需要使用焦距為50mm或相應焦距的標准鏡頭。最好不要使用廣角鏡,會讓畫面效果變差。因為標准鏡頭的視角與人眼的視角基本相同,所以所拍攝照片的透視比接近人眼所見的視覺印象。


2.為了讓集體照前後畫面一致,需使用較小的F8.0或更高的光圈(與攜帶型相機的F5.6或更高的光圈相比)來獲得更大的景深區域。但是光圈不能太小,否則會降低成像質量,請不要在F16以上使用較小的光圈。


3.焦點在前後排之間應該偏前設置,這樣可以保證前後排的清晰度,因為後場的景深通常比前景深度要長,這樣做就可以保證最後一排也很清晰,在確認聚焦後關閉聚焦開關,以免相機重新聚焦時精度不足。


4.如果有必要,可以藉助三腳架和快門釋放器,將相機設置為連續拍攝的位置,在喊口號的同時按快門,多拍幾張可以避免由於緊張而使眼睛閉上的現象。


5.對於戶外拍攝,最好避免使用會造成陰陽臉的90度側光,如果光比例大,打開相機的頂燈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補光效果。測光時要注意背景,背景暗需要減少曝光,反之則需要增加曝光。


6.與很多人合影時應使用以下步驟。一般看台是第一排凳子,第二排看台,第三排平台價格或第四排凳子。如果還不夠,請排在第一排。 。


7.文件存儲必須使用最大尺寸的最佳壓縮率,並且最好使用RAW格式,因為當拍攝時曝光和白平衡不準確時,之後的調整空間也會很大。但如果是JPG格式,則基本上很難補救。


(4)單反怎麼拍視頻可以清晰擴展閱讀:

1、動物拍攝技巧:使用輕便的遠攝鏡頭以及高ISO感光度拍攝運動中的動物:在拍攝運動敏捷,且不受拍攝者意志控制的動物時,要求拍攝者像拍攝體育運動一樣反應迅速。

一般來說用評價測光來決定曝光參數沒有什麼問題。但在強逆光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測光范圍較小的局部測光或者點測光方式來測光。拍攝模式可以選擇P(程序自動曝光)模式,以拍攝時機為優先。

2、夜景拍攝技巧:使用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選擇F5.6-8左右的光圈,這樣的光圈有利於提高分辨力,拍下清晰的點光源。此外,在天空還亮的時候就應調整好相機,確定畫面水平,天色暗下來之後就很難看清那些用於確認是否水平的參照物,也就很難確定正確的角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