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護乳腺 就在當下
身邊有很多女性朋友告訴我,快來例假了乳房脹痛,有的檢查出來是小葉增生,有的是乳腺結節,有的是纖維瘤,導管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還有一個朋友一年前檢查出來是乳腺癌中期,沒有及時治療,前一陣子居然轉移到骨髓了,讓我非常震驚。
從大數據來講,我國女性乳腺癌每年新增病例約21萬,發病率最高年齡為42歲,女性乳腺癌發病平均年齡比西方國家提早了10年!乳腺癌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最大的疾病,中國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兩倍,在全世界排第一。
這樣的事實,讓我覺得,好好地探尋解決之道,不僅僅是我個人的學習興趣,而是變成了一種責任,如果能自利利他,便是最大的收獲。
所有的問題都有根源所在,要解決乳腺問題,我們要好好地追根溯源,中醫學里,人體是統一的整體,不能割裂開來孤立地看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能是治標而不治本。急症治標,緩症養本,標本兼治才是上上策。
首先,請所有的女生內觀自己,內觀心理,情緒,生活,工作,學習,壓力,焦慮,婚姻,親子,慾望,等等。百病之源來於心,你的所思所想,所吃所喝,所行所居,所有的一切成就了現在的你,你的成功,你的失敗,你的幸福,你的悲哀,你的健康,你的疾病。所以,內觀,是追根溯源的第一步。找到內心的症結,打開它,放下它,忘掉它,打破惡性循環。
那麼,從中醫角度來講,乳腺問題的症結來自於什麼方面呢?
① 肝氣郁結
中醫講,肝主情志,肝氣郁結,會導致精神抑鬱、情緒波動大、精神緊張,容易引起「氣滯」。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郁時間久了,乳腺部位的經絡堵塞、血液循環不暢,就會導致疼痛、結節和增生等乳腺病變。
艾灸配穴:期門、大敦、行間
② 腎虛血弱
腎為人體陽氣的藏納之所,腎陽起到溫煦全身的作用。有的人經常感覺疲乏、臉色黃、黑眼圈、眼袋、腰酸無力,手腳發涼表現出腎虛血弱。久而久之,乳房部位得不到腎陽溫煦和充足的血液濡養,就容易出現增生、結節。
艾灸配穴:膈俞、關元、腎俞、血海
③ 宮寒血瘀
很多女性愛穿露臍裝、超短褲,夏天空調風扇直對著吹,喜歡吃冷飲、雪糕,甚至冬天也是如此,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宮寒。寒凝則氣滯,氣滯則血瘀,其結果是堵塞經絡、血脈,造成月經血塊、乳腺增生結節。
艾灸配穴:關元、歸來、八髎、三陰交
④ 脾虛痰濕
脾主運化水谷、喜燥怕濕,易虛。喜歡吃重口味的,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嗜食燒烤、啤酒,貪食海鮮螃蟹,都會加重脾胃負擔,造成脾胃虛弱,脾胃虛弱的結果是不能化解人體濕氣。濕氣久郁又成痰,痰濕夾雜,阻塞乳腺部位的經絡,從而形成結節、增生病變。
艾灸配穴:中脘、豐隆、承山、解溪
艾灸的時候,以上的配穴需要加上乳腺的相關穴位,下面就來詳解乳腺的穴位。
膻中穴是治療乳腺增生的要穴,如果女性朋友心胸部的氣機不通暢,就容易引起胸乳的病症。膻中是氣會,又離得近,可就近治療,所以像產後乳少、乳腺增生、乳腺炎等問題,膻中也管。
大家都來摸一下膻中,有的人這個地方痛不可觸,有的人非常酸脹,就要多多按揉,或者艾灸,不要怕疼,越是疼痛酸脹越要按揉,等到不疼的時候,就說明這里不郁結了。
有一個人患有乳腺增生,平時常感胸悶、胸痛、氣短、心悸,她說自己的胸骨正中處有巴掌大小的一塊地方像壓了一個重物一樣,只有經常長出一口氣才能減輕,有時晚上睡眠時還會憋醒,但做心電圖和心臟彩超時卻沒有陽性發現,為此很是郁悶。這其實是心臟病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現,由於沒有發展到器質性病變的程度,臨床檢查未必能發現問題。她所指的巴掌大小地方的正中正是膻中穴,痛不可觸。後來她每天輕輕按揉,一開始按的時候特別痛,但一直忍著,一天按好多次,結果慢慢就不疼了,現在怎麼碰都沒問題了,胸口也不壓了,晚上也不醒了,原來的症狀都減輕了,關鍵是現在不像以前那麼煩了,心情也好多了。再過了幾個月,她的乳腺增生竟然消失了,應該也跟按摩膻中穴有關。
《黃帝內經》說:「膻中者,臣史之官,喜樂出焉」,意思就是喜悅的心情從膻中這塊迸發出來的。有的人心裡不舒服就愛捂著胸口,這時候用中指點按一下膻中穴,心裡就會舒服很多,沒事的時候多按揉,慢慢人會變得堅強樂觀。所以膻中穴是一個調節情志的要穴。
如果你想哭但是哭不出來,心裡難受,就揉這里,把心裡的愁悶,委屈哭出來,哭了之後對身體非常有好處,一哭解千愁,因為毒素順著眼淚排出來了,心中的郁結之氣也散了很多。有的人艾灸,明明沒有不開心,但是灸著灸著就哭了,也是非常好地給郁結之氣一個出口。
四個穴位皆屬足陽明胃經,循經經過乳房正中。
屋翳穴,位於胸部,在第二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屋乃深室,翳即隱蔽,穴在肺之中段,呼吸之氣至此如達深室隱蔽。屋翳有降逆平喘,消癰止痛,理氣安神,活絡通乳的作用。
膺窗穴,位於胸部,在第三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膺即胸膺,窗即窗戶,可疏泄胸中郁氣,凡胸中積悶之症,均能治之。膺窗有止咳寧嗽,消腫清熱,寬胸理氣,消癰止痛的作用。
乳中穴,在乳頭正中。產後按摩產婦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進乳汁分泌,方便實用。乳中有調氣醒神的作用。朱丹溪曰:「乳房,陽明經氣所經;乳頭,厥陰肝氣所經」,所以乳中穴亦能治目病。
乳根穴,位於胸部,在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乳根穴有通乳化瘀,宣肺利氣,降逆定喘,消癰催乳的作用。乳根穴位於胸部足陽明經上,陽明經乃多氣多血之經,有理氣活血,痛經下乳的功效,是治療乳房疾患及心前區疼痛的主穴。
天即天空,池即池塘,此穴在乳房,乳房之泌乳,有如水自天池而出,故名天池。天池穴位於胸部,在第四肋間隙,乳頭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天池穴具有理氣寬胸,清熱散結的作用。
有的人有副乳,有的人腋下有腫塊,這些都和乳腺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艾灸天池穴,熱達乳房深部,且有熱線傳到腋下,對疏通腋下腫塊有幫助。
天宗穴位於肩胛骨,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
天宗穴與乳房相對,所以可以治療乳癰,氣喘。很多人這個穴位按上去很酸,有的是乳腺問題,有的是肩頸問題,這個穴位還是
治療肩頸及肩胛部疾病的要穴。
肩即肩部,井即水井,此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故名肩井。肩井穴前直乳中,在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足少陽膽經「上走腋前廉,系於膺乳」,所以肩井穴可以治療乳癰、乳癖、乳汁少。膽經循行的位置正好從乳房旁邊轉一圈,所以如星如果乳房脹痛,乳腺增生,肩井穴應該是比較痛的。按揉或者艾灸此穴,到不疼痛,這些問題也就沒有了。
這里,另外加一點其他的內容。「井」字四通八達,肩井穴也是一個四通八達的通經活絡之要穴,這里好幾條經循行經過,本屬於膽經,而後背的三焦經也通過這里,胃經從這里穿梭,大腸經也從這里通過,所以其他經有了問題,按揉或者艾灸肩井穴也管用。
肩井穴是治療痛症的要穴,牙疼、頭痛,尤其是膽經的偏頭痛,都能治。
肩井穴還是防治淋巴結核的要穴,淋巴結核是由於肝中郁結之氣順著膽經宣洩不出去堵塞在里(膽經通肝,肝膽相照)面而形成鞥的。記得老師曾講過,一些病是異病同治,例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子宮肌瘤,就像是一根藤上三個瓜,問題的根源是一樣的。所以當你抓住源頭的時候,不僅僅是一個病症會解決,其它相關的病症也能解決。
阿是穴就是痛點,哪裡不通灸哪裡,so easy。
此外,介紹兩個常用穴。
太即大,沖即要沖,本穴為肝經的原穴,位於足背側,在第一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太沖穴平肝泄熱,舒肝養血,清理下焦,雙向調節肝臟和肝經的虛實。太沖穴是人體的排毒大穴,所以會艾灸的人,太沖穴灸的都很勤。下回詳細講太沖哈。
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在內踝與跟腱的間隙中。此穴為腎經原穴,原穴能激發調動身體的原動力,滋陰益腎,壯陽強腰。不僅是腎經的大補穴,還是全身的大補穴。這個穴位也是艾灸的常用穴。
其實要講穴位,我還可以講很多,但是,我總是覺得,穴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去做。很多人問了很多,但是不做,等於白問。有的人邊做邊問,效果倒出來了。
這些穴位,按揉也很好,有條件艾灸更好,希望女性能夠多多關愛自己,保養自己,對我們而言,乳房才是最貴的房子!
② 肝毒堆積都有哪些症狀表現
首先要說明的是,肝毒是中醫里的一種說法,而中醫里的毒素淤積往往是亞 健康 的一種說法。肝臟作為我們身體重要的解毒工廠,地位很是重要,如果肝臟出現損傷都會對我們的 健康 帶來威脅。
肝毒堆積症的症狀有哪些?
首先是題中出現的粉刺:因為肝臟有抑制黃體荷爾蒙的作用,黃體荷爾蒙又對皮脂的分泌有促進作用,因此當肝臟受損(或者說是肝毒很深)的時候,這個功能一定會受到影響,表現到外面的就可能會出現粉刺的大爆發。
口臭:很多人以為口臭是胃腸出現了問題,其實有時候未必准確,因為肝臟不好時也會出現口臭的情況。肝不好引起的口臭主要是因為肝功能異常後血液中的尿素氮和氨的含量會增加,而氨經過呼吸會排出一部分,所以肝不好的人口臭味道尤其特別,是腐臭味。如果本身就有肝病的人出現口臭,往往預示著病情加重了。
最後就是容易過敏:因為肝臟本身是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抵抗過敏原的,但是如果肝功能受損,這個能力就會下降,就會容易出現過敏的情況。所以不是過敏體質的人,突然之間過敏了,就要懷疑是不是肝功能受損了。
關於養肝,預防永遠是大於治療的,所以在平時就要做到, 戒煙戒酒,保證睡眠不熬夜,多吃深色蔬菜與優質蛋白質;同時要定期檢查, 對於正常人,我們建議每年都要到正規醫院做1次肝功能的檢查,對於乙肝病毒攜帶者要做到3~6個月檢查一次,急性乙肝患者由於病情發展快,要每2周檢查1次。
你好,跟您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個人行醫經驗。中醫有望聞問切,西醫有各項檢查,都能夠從各方面來初步診斷肝臟疾病及進一步確診肝病。
按你的說法,說肝臟內有毒素堆積,你應該說的是,一些,飲食及生活習慣引起的肝臟功能受損,肝臟壓力變大,肝臟的代謝功能受影響等,這些情況,還沒有變成比較嚴重的肝臟疾病。
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如何,自己來初步判斷肝臟功能是否受損呢?
第一,會出現黃疸,肝臟的處理,死亡血紅細胞功能下降,從而膽紅素升高,引起我們的白眼球,即皮膚會出現黃染的情況。
第二,皮膚上劉奇比較細嫩的皮膚位置會出現,米粒兒大小的血管瘤,蜘蛛痣等一些微血管病變的情況。
第三,肝開竅於目,所以當肝臟有問題的時候,人就會出現眼乾眼澀,目赤,眼睛不舒服等一系列情況。
第四,食慾不振,尤其不喜歡吃一些肉類油膩的食物,肝臟是分泌膽汁的主要器官,70%以上的膽汁都是來源於肝臟而膽汁具有消化,我們,吃進去油膩食物的功能,所以說,當肝功能下降的時候,膽汁分泌會受影響,從而會出現食慾不振等情況。
比如前天有一個50歲的女性患者, 來買高血壓與,滴眼葯水說最近總是眼乾眼澀,然後通過觀察我發現他的眼白有點發黃,臉色也有點發黃,我問她最近食慾怎麼樣?一些肉類,能吃得下嗎?他說,最近食慾不太好,大概有一周時間了,我告訴她檢查一下,肝功能檢查一下轉氨酶是否有升高。
他按我說的檢查了一下,他的肝功能確實有各項轉氨酶升高超標的情況,還好,只是稍微有點肝功能受損,與她長期服用葯品有一定關系,以及他平時的生活習慣。
但是,肝臟受損了,大家也其實不用太過於憂慮,著急通過飲食,生活以及一些葯物的輔助調理以後,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能夠調理過來的,除非換的是肝癌,肝纖維化等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要知道,我們肝臟的自我修復功能還是非常強的。
肝臟是我們人體很重要的器官,負責著人體的新陳代謝和排毒等。但同時,毒素也很容易堆積在肝臟這個部位,當肝臟毒素積得越來越多,肝臟病變的幾率就會越來越高。
肝毒堆積常見的有以下幾個症狀表現:
1.指甲凹凸不平,出現凸起豎線。中醫中有「肝主筋」的說法,而指甲屬於「筋」的一部分,如果肝臟裡面毒素堆積太多,在指甲上會有相應的症狀表現出來,如指甲凹凸不平,有豎線。
2.變得暴躁易怒。肝臟是體內調控心情的臟器,一旦肝內毒素太多,堵塞氣的運轉,人就變得更容易發脾氣。
3.臉頰長痘、偏頭痛。臉頰是肝經和膽經的「管轄地」,如果肝毒堆積,臉頰就會出現長痘的情況。
4.乳腺增生、經前乳腺腫痛明顯加劇。乳腺是肝經的要塞,如果肝經里毒素堆積,乳腺增生就會出現,在經血行將排出時,也會因氣血的充盛而變得腫痛顯著。
肝毒素多如何給肝臟排毒?
中醫認為,葛根有解諸毒的功效,還能解酒,提高肝細胞再生能力,有效的排出肝毒,但葛根性涼,不宜單獨食用太多。因此,通常會選擇搭配枸杞、決明子、苦蕎等食材食用。
葛根、決明子、苦蕎、枸杞等材料一起搭配配製成的仰甘酵液,可以讓排肝毒的效率翻倍,改善肝功能,對肝毒引起的痘痘、斑點、易怒等有很好的效果。
其中,決明子可以清肝明目,其甲醇提取物具有較好的護肝作用;枸杞則能抑制脂肪等物質在肝臟堆積,修復受損肝細胞;苦蕎可排肝毒,修復肝細胞。
對於現代經常熬夜的人,幾乎都存在肝毒堆積的現象,養肝護肝是必不可少的。
親試,靈芝煮水 代茶飲用,對肝膽有益!
首先肝臟本來就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器官,不論是吃進去的還是喝進去的,所有的有害物質經過肝臟代謝,而有用的則被人體選擇性吸收,而肝臟受損會容易導致肝功能紊亂,所以會出現對於體內毒素的代謝障礙,而體內堆積過多的毒素則會引起很多不適的症狀,因此需要及時檢查治療,還有就是一些飲食因素導致肝臟負荷過重也會引起肝功能異常。
下邊馬醫生為大家解答導致肝毒素堆積過多的因素有哪些?
1、飲食習慣
飲食習慣對於肝臟及胃腸道的作用很大,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容易導致肝受損,長期進食一些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長期飲酒吸煙、長期進食一些過於油膩及熱量高的食物等,這些因素會加重肝臟的負荷所以會出現肝功能紊亂。
2、進食一些致癌物質含量高的食物
長期進食一些霉變食物、進食腌製品、進食油炸燒烤食品等,而這些食物中含有的黃麴黴菌、亞硝酸鹽、苯並芘等致癌物質,長期在肝內堆積不僅會導致肝功能減退,而且還容易誘發肝癌。
3、熬夜
肝臟也是需要休息的,而長期的熬夜會容易導致肝臟負荷過重,所以會影響肝臟的正常運轉,長期的熬夜是一種隱性殺手。
4、肝病
長期患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患者,由於病變導致肝功能差,所以不論是解毒能力,肝臟各種功能都會不同程度的受損。
下邊馬醫生為大家解答肝毒素堆積過多會導致出現哪些症狀?
1、全身疲憊,乏力,精神差
這種症狀是肝病患者最常見的,而且肝毒素堆積過多也會出現,由於這些毒素影響肝功能,所以肝臟對於蛋白的合成不足,所以會出現疲乏無力症狀,尤其是勞累時症狀最為明顯。
2、食慾下降、腹脹不適
肝臟也是消化系統,所以肝毒素堆積過多會影響肝功能,所以肝功能異常導致膽汁分泌及排泄障礙,所以會導致出現無食慾、厭油膩食物、腹脹不適的症狀。
3、黃疸、尿黃
這種症狀也是肝毒素堆積過多導致肝功能減退,因此膽汁排泄異常導致血液中膽紅素升高,所以會出現皮膚鞏膜黃染等症狀。
4、面色灰暗、皮膚枯燥
這是由於肝功能減退導致體內黑色素堆積過多,在加肝內毒素排泄障礙導致出現肝病面容。
5、臉部粉刺增多
肝功能紊亂導致皮脂腺分泌過多的油脂,所以會堵塞毛囊而出現粉刺。
6、腋窩發臭
這也是肝毒素堆積過多後隨汗液排除體外,所以會出現腋窩異常發臭。
7、口苦、口臭
這種症狀晨起最為明顯,很多人也叫肝上火,其實這也是肝毒素堆積過多導致的。
五臟中肝是陰中之陽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肝是屬於陰臟,因為他位於下焦(中醫把軀干從上中下分為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上陽下陰,所以肝是陰臟,又為什麼是陰中之陽呢,是因為肝的功能能升發,像樹木一樣向光性生長,肝五行中對應木,內經說「木曰曲直」,就是說肝木有像樹木一樣向上生長的特性,這是陽的特性,所以叫陰中之陽臟。
如果肝的功能有問題了,例如最常見的是肝性太沖,就一直升發,出現「頂端優勢」,容易情緒煩躁,發火,人們說的肝火旺就是這樣,眼睛紅赤,雙側臉頰長痘長斑也是表現。這個時候就可以舒肝柔肝,舒肝就是讓肝氣順著舒發,不要郁積了,郁積在哪哪冒火,柴胡就是舒肝的大頭頭,所以有柴胡舒肝散的名方;柔肝就很好理解,讓肝柔一點,別太沖,最常見的就是白芍嘍。
症狀都是日積月累,平時注意肝臟的保護。肝臟有排毒的功能,肝臟異常身體出現浮腫,日常少飲酒為妙。
你好。肝臟很容易患上肝炎、中毒心肝炎、肝癌和肝硬化等疾病,都屬於肝毒,患者考慮會出現以下幾種症狀:第一種,可能會出現四肢無力、全身疲憊乏力等。第二種,會出現食慾不振、有惡心、嘔吐、頭暈的感覺。第三種,全身會有持續性的發熱或畏寒。第四種,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狀態不好。第五種,面部會出現暗淡、無光澤度,面色蒼白。肝毒的皮膚症狀在臨床上比較多見,第一,會使黑色素沉著出現皮膚乾燥斑疹。第二,會導致患者出現黃疸從而出現皮膚,鞏膜,甚至尿液較黃。第三,出現痤瘡,肝毒的皮膚病見於痤瘡是因為體內毒素不能排出而表現在面部,因此,在治療上應該以疏肝,理氣,排毒為治療原則。
兩鬢發紅
臉色灰暗長斑,皮膚時而時會長痘或瘙癢。腹脹大便不暢口臭身體還會散發異味,身體柔弱乏力懶散。肝毒堆積對身體傷害非常大,也影響生活和工作。
③ 肝鬱的人,多半脾氣暴躁,容易長結節!中醫4個方法幫你輕松化解
現代人生活壓力巨大,一不小心就容易情緒失控,經常表現為 脾氣暴躁、抑鬱、喜歡唉聲嘆氣 等。而這些症狀背後的「大老虎」,就是肝氣郁結。
長期的肝氣郁結容易導致我們身體臟器功能失衡,從而 引發甲狀腺結節、乳腺增生、乳腺結節 等疾病。所以,當我們「不小心」患上甲狀腺結節或者乳腺結節的時候,就是身體在警告我們,需要加以調節了。
那麼,如何調呢?
氣是比出來的,急是造出來的。人一生氣,就容易激動、著急,心裡急過頭了,身體就容易疲憊、累,長時間這么「折騰」下去,身體就會垮。
要知道抑鬱、生氣、焦慮等情緒,本身就是由於自己攻擊自己,不接納自己產生的。所以我們要對自己寬容一些,這些不好的情緒就會遠離你。
建議常常被「氣、急、累」纏身的人,不妨多通過看書、聽輕松音樂等方式調節心情。或者是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打打拳、跳跳舞,身體氣血流通了,負面情緒自然會離你而去。
中醫學講「肝主疏泄」,肝氣一通,百脈皆通。然而肝最容易受情緒影響,你不開心,肝就不開心,一不開心,就容易形成肝鬱。所以,疏通肝經,重在一個「推」字。
①推肋
雙手握拳,屈肘,用肘關節把肋部夾緊。然後做手臂伸直彎曲的動作,使上臂反復在肋部摩擦,直到發熱。
②推腿
坐在椅子上,左腿彎曲,膝蓋放平。將雙手掌交疊按放在坐大腿的根部內側,再稍微用點力向前推到膝蓋。然後再換右腿,重復以上動作,兩條腿各推50次。
③推腳
從腳背沿著腳趾縫,向腳趾的方向稍微用點力推,以感覺到酸痛感為度。先推左腳,然後再推右腳,每隻腳各推50次。
我們中醫常說:「肝在志為怒,在聲為呼」,當我們感覺到心中煩悶,肝氣不順的時候,會想大聲喊出來,為啥呢?
因為大聲呼喊可以疏解肝氣,讓我們心裡覺得舒服些。不高興的時候大聲唱歌,心中的郁悶情緒也會隨之疏解開來。
①玫瑰花茶
玫瑰花有行氣解郁、和血散瘀的作用。當心情郁悶,上腹部脹滿、疼痛,或月經不調的時候,就用玫瑰花泡水喝,有改善症狀的效果。
②合歡花茶
《神農本草經》中說:合歡安五臟,和心志,它具有很好的解郁安神的作用。當我們不開心、郁悶的時候,就拿1朵干合歡花、5顆紅棗、1小塊冰糖,一起放進杯子里用沸水沖泡,當做茶喝。有助於調理肝臟,緩解心中的煩悶情緒。
以上4種調理「肝氣郁結」的方法,建議大家收藏!當你感到心情煩躁、郁悶的時候,就翻出來看一看,照著上面的方法試一試,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