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過世後的供像用彩色還是黑白
以前還沒有彩色洗像技術,或是彩色像比較昂貴,且遺像比一般相片尺寸大,所以大都使用黑白的。隨著彩色洗像技術的普及和彩色相片成本的降低,大多數人用彩照做遺像,照片顯得清晰、親切、真實、有表情、能再現逝者生前的音容。但也有人認為沿用黑白照片顯得庄嚴、肅穆、哀痛。
2. 一般人死了之後的照片是留灰色的還是彩色
遺像都是黑白色的。沒有人會把遺像做成彩色的。
生前的照片可以是彩色的。
結婚的照片才是彩色的。
3. 遺像可以是彩照嗎
遺像可以是彩照嗎?最好不用。他在講課的時候,就批評一些人,親人的遺像用彩色的,這樣既對死者不尊重,也對生者很不利。這個問題,我過去沒有想過,現在需要思考思考。
【黑白照片體現哀傷】色彩心理學認為,彩色的比較熱烈,溫暖,黑白的比較哀傷,痛心。所以,我們過去參加哀悼儀式,衣服要求單調素色,親人就使用黑白兩色,表達我們的哀悼之情,也是最能夠表達我們的哀思感情。衣服如此,遺像也是如此。
【黑白照片現場協調】在靈堂,從衣服,到輓聯,到花圈,到花朵,甚至到蠟燭,都是黑白色彩的,盡可能不使用彩色的。大紅蠟燭代表喜慶,白蠟燭代表哀傷,庄嚴,肅穆。如果用彩色遺像,與現場哀傷氛圍不協調,當然也是對死者不尊重。當然,有的人說,過去條件不好,只能使用黑白照片,現在條件好了,應該使用彩色照片,其實哀悼是一種文化,文化與條件沒有關系。
【黑白照片哀傷輔導】這是詹錦華老師想說的,每個人在親人去世以後,就形成心理創傷。如果哀傷表達不到位,不深刻,不盡情,那心理創傷就不容易康復,對以後的心理健康有影響,甚至還需要心理咨詢,來補課。人還是需要順其自然 ,應該哀傷就哀傷,應該高興就高興。黑白照片就是這樣的哀傷氛圍,傷感自然表達。也比較平時的彩色照片,心理接受親人去世的殘酷現實。而彩色遺像,音容笑貌,往往是更強烈的刺激,更深刻的印象,使去世的親人歷歷在目,對生者心理健康不利。
4. 遺像照片禁忌
遺像照片不能掛在家中超過一年,不能擺放在顯眼的地方,不能放在門後,不能放在床頭的抽屜里。
一般親人去世後,會在家中掛一年以表示思念和傷痛,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超過一年後就會應該及時取下,因為遺照畢竟是遺照,如果家中有小孩會嚇到孩子。遺照最好不要放在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的地方,若是家中來了客人,進門便見到老人的遺像,對客人不太尊重。
千千萬萬不能把遺照掛在門的後面,門是一切好運的起始地,如果把遺照掛在門上顯然是在跟自己過不去,好運和福氣會被嚇跑,故人也不得安寧。是向陽之物,卧室也是追求陽氣充足的地方,所以帶著濃厚陰氣的遺像就不要放在卧室里了,這很容易造成卧室陽氣不足,影響主人的休息質量。
遺像的由來:
遺像,死者生前專門或不是有意留下的供後人追憶的照片或畫像,亦作「 遺象 」。指死者的畫像塑像或照片。《三國志·魏志·倉慈傳》:「數年卒官,吏民悲感如喪親戚,圖畫其形,思其遺像。」《文選·潘岳》:「上瞻兮遺象,下臨兮泉壤。」
還指前代事物留傳下來的形狀、式樣。晉·王嘉 《拾遺記·唐堯》:「今人每歲元日,或刻木鑄金,或圖畫為雞於牖上,此之遺像也。在遺像的製作上應注意:一是要放大成黑色照片,不宜用彩色照片;二是要大小適中,規格大小要根據場所大小所定;三是在顯影、烘乾過程中防止粘邊皺折;四是應將照片置入黑色鏡框內。
5. 老人過逝伯後遺像可以用彩色的嗎
老人過世伯後遺像完全可以用彩色的,沒有問題。
6. 遺像是什麼底色
遺像底色一般是白色。
遺像常見的底色是白色,照片是黑白色。色彩心理學認為,彩色的比較熱烈,溫暖,黑白的比較哀傷,痛心。所以,我們過去參加哀悼儀式,衣服要求單調素色,親人就使用黑白兩色,表達我們的哀悼之情,也是最能夠表達我們的哀思感情。衣服如此,遺像也是如此。
在靈堂,從衣服,到輓聯,到花圈,到花朵,甚至到蠟燭,都是黑白色彩的,盡可能不使用彩色的。大紅蠟燭代表喜慶,白蠟燭代表哀傷,庄嚴,肅穆。如果用彩色遺像,與現場哀傷氛圍不協調,當然也是對死者不尊重。
遺像的處理:
1、一般懸掛或擺放。逝者下葬後,許多家庭將逝者的遺像在家庭比較顯眼的地方如堂屋或客廳懸掛或擺放。這是較為普遍也是較為流行的做法。理由也很簡單,遺像標識逝者,相當於牌位或神主,一般家庭沒有家廟祠堂,所以都放置於較為寬敞的堂屋或客廳。
2、特定懸掛或擺放。即喪事過後,將逝者遺像在卧室或特定使用的房間懸掛擺放,不放於顯眼常見的地方。
3、收納或遮蔽。喪事過後,有些地方習俗將遺像收納起來或用布帛遮蔽起來。等到忌日節日時,再請出來祭祀使用。
4、燒送。即在喪事過後,選擇特定的日子,將逝者遺像燒掉送給逝者。
7. 訃告照片可以用 彩色的嗎
人離世以後發的照片肯定是黑白顏色的,怎麼能夠用彩色的呢? 這個是常識,你都不知道嗎?你既然問了,那麼我就回答你。訃告照片肯定不能用彩色的,這個是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