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網上辦理轉診可以備案嗎

網上辦理轉診可以備案嗎

發布時間: 2022-11-29 09:08:31

Ⅰ 跨省異地就醫備案網上辦理 打12333可以異地就醫備案嗎

打12333可以異地就醫備案嗎?跨省異地就醫備案網上辦理 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是什麼意思?

一、打12333可以異地就醫備案嗎

打12333是可以異地就醫備案的。異地就醫一般來說指的是醫保參保與就醫地不一致,通常是四類人可能會需要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分別是異地長期居住人員、異地轉診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據法規,省內異地就醫的話,不需要備案,直接在醫院裡面結算就行了。如果是跨省異地的話,可以在參保地經辦機構或者網上進行備案。

省內異地醫保報銷流程:

1、選擇醫保定點醫院就醫。不然的話,到時候是不能夠報銷的。

2、確保自己的社保卡是正常的,看看是否已經激活,沒有激活的話也是不能夠使用的。

3、在入院治療的時候,刷醫保卡就醫。辦理住院手續的時候,將社保卡提交醫院住院辦理窗口。

二、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是什麼意思

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是指:參保人憑借社保卡在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填寫異地就醫申請表進行登記、審批備案,或者直接在“異地備案”小程序等線上平台進行線上異地就醫備案等。

跨省異地就醫備案後,若是被保險人在異地進行住院治療,發生住院醫療費用等在醫保統籌保險范圍內的醫療費,則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醫保卡在醫院進行報銷結算,或者也可以攜帶好相關資料回到參保地,前往參保地社保服務中心進行報銷。

如果沒有進行跨省異地就醫備案的話,那麼若是在異地發生了醫保統籌保險范圍內的醫療費用,則報銷比例會有所下降,甚至部分地區還會提高報銷起付線。

Ⅱ 跨省異地就醫怎麼網上備案備案需要需要什麼材料證明

參保地經辦機構按要求為參保人員辦理登記備案手續。

(一)異地安置退休人員需提供以下材料:

1.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

2.《____省(區、市)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表》(以下簡稱備案表,見附件1);

3.異地安置認定材料(“戶口簿首頁”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記卡”,或個人承諾書,見附件2)。

(二)異地長期居住人員需提供以下材料:

1.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

2.備案表;

3.長期居住認定材料(居住證明或個人承諾書)。

(三)常駐異地工作人員需提供以下材料:

1.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

2.備案表;

3.異地工作證明材料(參保地工作單位派出證明、異地工作單位證明、工作合同任選其一或個人承諾書)。

(四)異地轉診人員需提供以下材料:

1.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

2.備案表;

3.參保地規定的定點醫療機構開具的轉診轉院證明材料。

(五)異地急診搶救人員視同已備案。

(六)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需提供醫保電子憑證、有效身份證件或社會保障卡,以及備案表。

參保人員可在參保地經辦機構窗口、指定的線上辦理渠道或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等多種渠道申請辦理登記備案手續。通過全國統一的線上備案渠道申請辦理登記備案的,原則上參保地經辦機構應在兩個工作日內辦結。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可為參保人員提供即時辦理、即時生效的自助備案服務。

Ⅲ 跨省異地就醫備案網上辦理流程

法律分析: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所需手續1.激活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的醫保功能。2.按要求填寫《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登記備案表》(該表一式兩聯,蓋章後一聯留存參保地經辦機構,一聯交予申請人),無需再到就醫地加蓋醫療機構和醫保經辦機構印章,直接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登記備案。3.異地就醫備案到所居住城市即可,填寫所居住地級市名稱,無需再選擇具體醫院,異地就醫備案上傳至國家平台完成後,在居住地聯網醫院住院登記,出院後可用社會保障卡直接結算,出院時用個人賬戶結算個人負擔部分。4.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辦理後長期有效,無特殊原因一年內不得取消和變更就醫地。5.激活社保卡請在參保地葯店購買葯品並更改密碼後即可激活。

法律依據:根據《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實施細則(試行)》(豫人社〔2017〕62號)、《基本醫療保險省內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經辦規程(試行)》(豫人社〔2017〕63號)和《關於完善本地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生育保險市級統籌制度的通知》(洛人社〔2017〕179號)規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下列人員,可以申請辦理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1.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後在異地長期定居的人員。2.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指在異地長期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的人員。3.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Ⅳ 網上轉診後顯示沒有備案是怎麼回事

網上轉診後顯示沒有備案是指你在使用醫保卡前,沒有到當地醫保局去進行備案。正常情況下是要提前報備的。備案步驟如下:1.帶上本人身份證及醫保卡到當地的醫保局去辦理即可;2.委託他人辦理時,要帶上委託人的身份證、本人身份證、醫保卡辦理即可。

醫保異地就醫備案有效時間為6個月。未按有效期內辦理入院手續的是可以在備案有效期滿之後再次轉診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重新辦理轉診轉院手續備案登記才行,同時對於就異地不具備聯網刷卡條件,或本人不願意刷卡結算時,在備案登記的醫療機構的醫療費用中是可以通過手工的方式來進行報銷的,當然不符合規定的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是不予報銷的,在使用醫保之前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則來進行使用。

醫保備案過期了怎麼辦:

對於這種情況我覺得如果是醫保本案過期了,那麼馬上去醫保局去申請,那麼這樣就沒有關系。

我們國家為了解決醫療條件擠兌,又方便大家看病,一般鼓勵大家盡量在當地看病,可一些大病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又需要去外面大一些醫院治療,這時就需要在當地醫保機構備案,以方便大家出院時直報醫療費用,於是就有了報銷比例,比如在當地住院報銷比例最高,去外面治療報銷比例相對少一點。

只要你在備案時說明住院的目的地,當地醫保機構會給你開通治療目的地的醫保,出院時可直接報銷醫療費。

醫保備案短時間內不會過期,當然你不能今年備案明年才去目的地看病,那時需重新備案。

Ⅳ 如何網上辦理電子轉診證明

新農合(含城鎮居民)醫保在異地住院需要辦轉診才能報銷,但很多人卻不知道怎麼辦轉診,這里主要介紹一下河南省內的農合異地報銷流程。1.患者因各種原因轉上級醫院,需醫保地的縣級及以上醫院開具紙質版轉診證明。轉診證明注意:先開轉診再入院,以上圖為例,患者8月18號在河南省人民醫院辦理入院,轉診單的開具時間在18號,17號16號都可以,若是晚於入院時間,將會降低百分之二十報銷比例。2.一年內同病種多次住院患者一年內多次在同一家醫院住院,並且看的是同一種病,例如多次化療,復查等,只需辦電子轉診,不需要開紙質轉診。
多次住院注意事項:每年第一次住院,需開紙質轉診,以後多次住院辦理電子轉診即可。電子轉診辦理時間需在入院後7天內完成,否則也會降低百分之二十報銷比例。3.電子轉診患者未在當地縣醫院住院,而是直接去異地住院,這種情況,一般很難開出來紙質轉診,只能辦理電子轉診,並且會降低百分之二十報銷比例。電子轉診辦理辦理方式有兩種,一是打電話給當地農合辦,備案轉診信息;二是通過手機端公眾號或app辦理電子轉診信息,審批後可在醫院降比例報銷。注意:如果連電子轉診都沒有辦理,則無法在異地醫院報銷。
法律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醫療機構對危重病人應當立即搶救。對限於設備或者技術條件不能診治的病人,應當及時轉診。

Ⅵ 本省異地就醫備案網上辦理

本省異地就醫備案網上辦理可以在「粵醫保」或者「粵省事」或者「國家醫保服務平台」上辦理。所需准備材料如下:

1、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戶口簿首頁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記卡或個人承諾書。

2、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居住證明或個人承諾書。

3、常駐異地工作人員:參保地工作單位派出證明、異地工作單位證明、工作合同(三選一)或個人承諾書。

4、異地轉診人員:具有轉診資質的定點醫療機構開具的轉診轉院證明材料。

5、臨時異地就醫人員:急診疾病證明診斷書。

哪些人要辦理異地就醫備案?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我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在參保地以外的境內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應提前在參保地完成信息備案工作:

1、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後在異地定居並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

2、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指在異地同一地市連續居住生活半年以上的人員。

3、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異地連續工作半年以上的人員。

4、異地轉診人員:指符合轉診規定的人員。

5、臨時異地就醫人員:因緊急救治和搶救需要,而在統籌區以外醫療機構接受緊急診療的人員。

Ⅶ 就醫備案網上辦理流程

就醫備案網上辦理流程
1、打開手機微信,在首頁搜索「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
2、點擊頁面上方的「快速備案」,輸入參保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進行實人認證。
3、按照頁面提示選擇備案方式、備案人的參保險種以及備案人的參保地。
4、屬於備案人的備案信息以及聯系人信息,再次進行備案人實人認證,完成後點此「提交備案」即可。
拓展資料
醫保備案主要是為了基本醫保跨省或者跨地區異地就醫時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如患者從A地區要轉診到B地區,那麼就要在A地區醫保中心備案,然後備案後在B地區就診時直接採用醫保結算,患者所需費用和在A地區費用是一樣的,說白就是少花自己的錢,大多醫保報銷。
需要在醫保經辦機構可以辦理備案的人員有:
(1)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後在異地定居並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
(2)地長期居住人員:指在異地居住生活且在當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員的人員;
(3)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在外地有固定住所且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職人員;
(4)異地轉診人員:因病情需要經參保地定點醫療機構診斷需轉外地醫療機構診治的人員。
醫保備案步驟:
1.異地居住人員。持本人社會保障卡和二代身份證到參保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異地就醫登記備案(如已在異地居住,可委託他人進行備案)。
2、填寫《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登記表》。
3、查詢備案醫院是否在異地就醫住院費聯網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名單里,也就是指定一家自己去異地就醫的醫院,這個是必須要提前選擇好的。
4、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核對,並將參保人信息上傳至異地就醫結算平台。
人社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關於規范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加快擴大基層定點醫療機構覆蓋范圍,2018年2月底前,確保每個縣區至少有1家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
辦理好醫保備案,轉診醫院通過參保地確認以後再傳回醫院,醫院得到參保地確認的信息以後,完成直接結算病人的入院登記。辦理出院結算時,患者的信息和相關費用信息需要傳回參保地來計算待遇,再傳回醫院,醫院完成與病人直接結算。

Ⅷ 網上能直接辦轉診嗎

醫保轉診可以網上辦理。
可通過支付寶登陸後點擊「醫保關系」點擊「醫療保險關系轉入」上傳材料,即可辦理;也可拿《基本醫療參保繳費憑證》到單位所屬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醫療關系轉入。
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法律法規,在勞動者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保險制度。
醫保的特點:具有「低水平,廣覆蓋」的特點,繳費以低水平的絕大多數單位和個人能承受的費用為准,廣泛覆蓋城鎮所有單位和職工,不同性質單位的職工都能享有基本醫療保險的權利。
參保人員完成繳費年限後可以終身享受。其次基本醫療保險具有「雙方負擔,統賬結合」的特點;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為原則。

醫保的優勢:按統一標准享受待遇。同樣的准入條件,收費標准相同,享受的待遇也相同,不存在高低差別。員工門診費用可從個人賬戶中扣除,扣完以後由員工自行付費。員工住院費用按比例報銷:1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86%;1萬至2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88%;2萬至4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92%。如果員工連續幾年不生病個人賬戶資金可以累計滾存。
醫保個人賬戶是根據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而設立的、專門用於存儲參保人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和用人單位繳費中按一定比例劃入的資金,記錄醫療消費情況的專用賬戶。個人賬戶的資金用於支付就醫和購葯自付部分的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