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紫砂壺鑒別真假方法 紫砂壺如何辨別真假
1、聽聲音:如果紫砂壺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就說明紫砂壺是真的;如果紫砂壺發出沉悶渾厚的聲音,就說明紫砂壺是假的。
2、掂重量:如果紫砂壺的重量較輕,就說明紫砂壺是真的;如果紫砂壺的重量較重,就說明紫砂壺是假的。
3、驗手感:如果紫砂壺摸起來有顆粒感,且手感十分細膩,就說明紫砂壺是真的;如果紫砂壺摸起來十分粗糙,且手感發澀,就說明紫砂壺是假的。
4、看吸收水的程度:如果清水快速被紫砂壺吸收,就說明紫砂壺是真的;如果清水不能被紫砂壺吸收,就說明紫砂壺是假的。
㈡ 鑒別紫砂壺真偽的11種方法
1、泥料胎土
色相、顆粒度及光澤肌理。不同年代的,不同礦脈各有特點,不同的開采和精選方式都造成泥料胎土都不一樣,清後期的天青泥就與歷代泥料不同。
2、造型風格
各個時代對美的感受和形式要求均有特定的標准,造型風格,整體的比例,嘴、把、鈕的配置存在著差異。
3、工藝手法
同一師傅傳授也會有不同的風格。
4、氣質神韻
最重要的標准,名家之作,由於獨具高超的藝術素養和熟練的專業技巧,以及對泥料性能的深入了解和窯溫的把握,其佳作自有一股不可模仿的神韻。
5、印章款式
印章款式是判斷真假的一個因素,但現代造假技術可以以假亂真,不可全信。
6、分辨新舊
流傳至今的真舊紫砂器不多,完美而又古樸雅拙的紫砂珍罕品,更難得到,舊的若屬真舊紫砂器,往往器表有一層自然的光澤,是由於久經盤玩,慢慢地透出來的溫潤光澤,被稱之為精光內蘊新器造舊,決無此特點,分辨新與舊時,要特別謹防新器造舊術的欺騙,切勿只重器表而忽視了其內在的素質。
7、提防拼湊
真舊明清紫砂保存至今,實屬不易,大都不甚完美,或有殘損崩裂,由是出現了各種修補拼湊術,如用蠟補缺,粘合後,再塗泥作色的;以陶泥仿製,拼合後,再做舊的;加彩紫砂腿色,以顏料添補的;器物殘損,以金屬片鑲包,或以玉等嵌替的等等。
鑒定時,只要留心並細致查看,就會驚異地發現修補拼湊的痕跡,而且虛位很多,因為經過修補、拼湊、調色後的紫砂器,其形制、色調、質地,與願器皆不可能完全相同,總有差異,並或多或少地喪失了原作的風貌和特徵。
8、器形質地
紫砂器的各個發展階段,都有其時代的烙印和標志,概要歸納有以下的主要特徵:明代比較注重器形,紫砂器的造型高雅樸拙,器物較少有裝飾,故以素樸為主;清代前期,紫砂的造型豐富奇特,注重器物的裝飾,加彩,堆雕等異彩紛呈。
清代後期,紫砂的造型趨向簡化,多取平面,注重雕刻詩詞書畫,器物的文人化味很濃,紫砂器的質地,有粗幼之分,粗糙者不受歡迎,細膩油滑者為上品,一般講來,名家之作,精工細雕,胎質比較細膩,表面皆較平滑。
9、題字用印
紫砂器題銘,據現有資料最早見於龔春壺把下刻供春二字,其後盛行,在紫砂器的發展過程中,許多陶藝大師的題銘風格亦不相同,鑒別時,應當明察秋毫,制砂者署名、制名,是在明清之際才出現的;真正流行在器上鐫刻詩詞的,始於清代後期的陳曼生,以後蔚然成風。
(2)老紫砂怎樣辨認真假擴展閱讀
紫砂壺的成型方法大體上可以歸納為打身筒和鑲身筒兩類。這兩種成型方法在宜興地區歷史悠久的日用陶生產中早就採用,但在紫砂成型工藝中,已將此發展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紫砂壺成型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泥凳、木搭子、轉盤、木拍子、竹拍子矩車、鰟鮍刀、尖刀、明針等等。這些都是製作各種紫砂坯件的通用工具。此外,根據茶壺不同款式和工藝要求,還需准備許多特製的小工具。
㈢ 紫砂壺鑒別真假方法
紫砂壺鑒別真假方法如下:
1、看顏色
宜興紫砂壺色彩豐富多樣,且紋理清晰、色澤圓潤,呈現出一種亞光質感。假的紫砂壺,顏色單一,一般只有橙黃色,細看有一種黃泥在內的感覺,且顏色暗淡,沒有光澤。
2、觀品相
紫砂壺造型多變精緻,製作精細,對於細節比例都比較重視。但是假壺製作粗糙,造型呆板生硬,細節處理隨意,看起來比較陋俗。
3、聽敲擊聲
用壺蓋輕輕敲擊壺聲,發出來的聲音如果清脆悅耳,且敲擊停、則聲停,一般即為真壺。仿製壺的敲擊聲則是沉悶而又短暫的,如果聲音稍過尖銳,可能是新壺;但如果聲音過於尖銳清脆,則多半為化工泥料仿製而成。
4、摸手感
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澀。這是由於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
5、轉壺蓋
轉動壺蓋,真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並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壺」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
6、證書
一般正品的紫砂壺都有製作者的手寫證書,證書通常為宣紙,毛筆書寫,書法俊秀,這是因為,書法是一個好的工藝師的必修課,好紫砂壺的增值更多體現在書法和繪畫的技藝上,加蓋印章。印章的落款與紫砂壺底的落款一致。
7、試水
水澆在真紫砂壺上面,不會形成明顯的水珠,水是比較均勻的一片,然後沒多久就逐漸被紫砂吸收。
㈣ 紫砂壺真假怎麼看呢
紫砂壺是常見泡茶器具,但現在市面上,越來越多假紫砂壺。不少人困惑,紫砂壺如何鑒別真假?那麼怎樣鑒別紫砂壺真假?
1、口蓋的平滑和密實度。
在拿到一件紫砂壺後,輕輕旋動壺蓋,如果在旋動壺蓋的過程中沒有阻塞,說明第一關便是過了。由於紫砂的本身特性,口蓋之間會留有一些空隙,但是這些必須要在正常范圍之內。我們所說的口蓋密實程度是以倒水的時候是否溢出茶水為標准,稍微溢出一點水很正常,如果隨著倒水的動作,茶水從口蓋中大量溢出,這是嚴重不標準的。
12、綠色的、顏色怪異的壺不看! (綠色、銅綠、非常紅的都是加化工料)
13、壺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養過的壺,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這種壺盡量不要!
一種情況是泥細,漿泥。壺表面漿厚,看壺的顆粒都被表面一層漿裹著,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顆粒,這樣的「泥壺」不要,因為透氣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壺應注重「砂」感。
二種情況是泥料里含有化料,煉泥的時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壺水色好看,壺顏色均勻。
以上介紹的便是如何鑒別紫砂壺好壞的幾個基本要素,其實還有一些東西是需要考量的,比如紫砂壺的做工、紫砂壺的神韻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看、多學習,吸取經驗,這樣才能練就紫砂壺鑒別的「火眼金睛」之本領
㈤ 如何辨別真假紫砂
如何識別真假紫砂壺
一是看。首先看錶面。由於是陶土而且不上釉,新的紫砂壺表面不可能是光亮的,而是有粗糙感。而假泥壺為了賣相好,一般會打蠟拋光。其次,紫砂泥中含有石英、雲母等微量元素,在高溫燒制中會形成結晶體,因此在光亮下,整個壺身能看到很多細微的銀白色亮點。第三,真正的紫砂壺壺內外顏色幾乎是一致 的,不會相差太大。
二是用開水試。將剛燒開的水倒進壺內並沿著壺身澆下,蓋上壺蓋。你會看到水不是順著往下流,而是被慢慢吸干;壺蓋上則先是慢慢濕潤,而後又慢慢吸 干。這是紫砂壺擁有雙層氣孔,透氣性好的表現。 三是將泡好的茶留在茶壺內,兩三天內茶不會變餿。
另外,用壺蓋敲壺身聽聲音的鑒別方法其實是不科學的。因為造型、泥料的不同,聲音也會不一樣。而且假泥中加入玻璃水等也可以敲出真泥類似的聲音。 敲擊聽聲音的更大功效在於辨別壺身有沒有隱藏的裂痕。
茶壺有很多種,陶的、瓷的、金的、鐵的、銅的、錫的„„這里我們只把焦距對在「宜興紫砂壺」上頭。在眾多紫砂壺中,如何挑選到一把好壺,豈只是紫砂新生的難題,對悠遊紫砂陶多年的老手,同樣也是一個嚴肅的課題。紫砂壺既是著重功能性的實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賞的藝術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在實用性、工藝性和鑒賞性三方面獲得極高的肯定。壺藝愛好者在選購紫砂壺 時,不妨就這三個重點加以考量。 1.實用性
茶壺的天職就是要能拿來泡茶,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換言之,選擇茶壺時便不應違背「實用」的基本原則。所以,選購時不妨先就其實用的功能加以考量。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的恰當,壺把的便於端拿,壺嘴出水的流暢,讓品茗沏茶得以得心應手。因此,選購紫砂壺應依據個人的飲茶習慣,考量壺的容量,壺嘴出水的順暢,壺把執握的舒適等等。一把實用的貼心好壺至少應具備 下列幾點:
1).容量大小需合己用。茶壺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數升,小者僅納一杯之量。同樣的,有的人交遊廣泛,天天高朋滿座,一周泡掉三斤茶,此時如果選用朱泥小壺來泡,那光是來回地傾茶注水便夠他手忙腳亂,滿頭大汗了。反之,若三兩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選用容水近升的大漢方壺,那豈不強迫人人非要牛飲一番不可,果真如此,那保證不出三個月,你的朋友會三個變兩個,兩個變孤支, 到頭來只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份了!
2).口蓋設計合理,茶葉進出方便。國人愛喝的鳥龍茶系,在沖泡前呈乾燥緊縮狀態,借著茶則置入壺中並不太難,但經熱水沖泡數巡之後,葉片逐一伸展膨脹開來,會將整個壺身塞得飽飽緊緊的(尤其置茶量過多時),此時如果壺口太小或設計不當時,就得費一番工夫才能將茶渣掏出。若一時疏忽,未清除干凈,甚 易在壺身內壁形成茶垢,甚至發霉,這就有礙健康了。
3).重心要穩,端拿要順手。有些茶壺端拿之際十分沉重,這如果不是壺把設計不當,不符合人體功學,便是壺壁過厚(用土太多)。新手買壺時,不妨先在壺內盛裝四分之三的水,單手提起,臨摹倒水姿勢。此舉,一則試其量感是否過重。二則可趁此感覺執壺間,手指與壺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適。端拿是否順手相當重要,否則不但累了自己,更容易發生失手破壺的慘劇,不可不慎。況且,勉力為之,不免手上青筋暴露,臉上齜牙咧嘴,讓客人未嘗其甘,先見其苦,果真有夠 失禮。
4).出水要順暢,斷水要果快。此點是大部分茶壺不易顧及的。好壺出水剛勁有力,弧線流暢,水束圓潤不打麻花。斷水時,即傾即止,簡潔俐落,不流口水, 並且傾壺之後,壺內不留殘水。
宜興紫砂壺,長久以來,即被人們推崇為理想的注茶器。紫砂壺優良的實用功能,在明清兩代的文獻中即有所記載。明清兩代人們認為茶壺之所以「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陶」,是由於紫砂壺能發出茶之色、香、味,並且既不奪香,又煮熟 湯氣。關於「越宿不餿」的說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紫砂壺之所以具有上述實用功能,主要是由於紫砂泥料的特性所決定的。紫砂壺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附吸力。它能吸收茶之香味,且保持較長的時間,而施釉的陶瓷茶壺,這種功能比較欠缺。紫砂壺與施釉的陶瓷茶壺相比,茶湯確實不易變質發餿。這種功能由茶壺本身精密合理的造型所決定。紫砂壺的嘴小(嘴流出口成一定的斜角)壺口壺蓋配合密切,位移公差0.5mm,口蓋形式都成壓蓋結構。而施釉茶壺,壺嘴大都口朝上,口與蓋的位移公差達1.5mm 左右,且口蓋形式都成嵌蓋結構。由於紫砂壺製作的精密度高,比施釉的瓷壺,減少了混有黃麴黴等黴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渠道。因此,相對地推進了茶汁變質發餿的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備了制陶所必須的化學組成及礦物組成。從顯微觀察發現,紫泥主要礦物為石英、粘土、雲母和赤鐵礦。同時這些礦物的顆粒組成(自然形成的顆粒的大小尺寸),適中的紫泥的礦物組成,具有類似中國大陸南方制瓷原料的特點,即其礦物組成屬於粘土。合理的化學、礦物、顆粒組成,使紫泥俱備了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乾燥收縮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紫泥粉碎的細度,以過60目篩為宜。泥料過粗製作時費功;泥料過細製作時粘手,坯體表面會引起皺紋,同時還會引起乾燥,燒成收縮增大,降低燒成溫度,則發生氣泡缺陷。過60目篩的泥料,大的顆粒尚粗,在成型過程中系用精加工這道關鍵工,把器形周身理光,形成一層緻密的表皮層。由於表皮層的存在,產品燒成的溫度范圍擴大了,不論在正常燒成溫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層容易燒結,而壺身內壁仍能形成氣孔。因此,成形時的精加工工藝,俱有把泥料、成型、燒成三者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作用,賦予紫砂表面光潔,雖不掛釉而富有光澤,雖有一定的氣孔率而不滲漏等特點。紫泥經過1150℃燒成後,形成了殘留石英、雲母殘骸、莫來石、赤鐵礦、雙重氣孔等物相。雙重氣孔使產品俱有較高的氣孔密度,一定的氣孔率。此外,紫泥試樣中的結晶相較多,玻璃相較少。所有這些特點都促成紫砂壺俱備有良好的實用 功能。
紫砂泥是一種紫紅色或淺紫色的氧化鐵含量較高的陶土,由於紫砂壺坯體不施 釉,所以燒成後仍有較大的吸水率和氣孔率。據測定紫砂茶壺的吸水率在1.6%~7.05%之間。因此,製成品俱有良好的吸附氣體性能和透氣性能,用之泡茶色、香、味均好。其它實用功能還有不炙手和不易爆裂的優點。由於紫砂壺傳熱緩慢,雖然用沸水泡茶,也不炙手。同時還可放在文火上煮茶,不易燒裂。 綜上所述,紫砂壺不但能保持茶湯的色、香和茶味,且不易使茶湯變質發餿, 和耐冷熱急變性好等諸多良好功能,確是其它陶瓷茶壺所望塵莫及的。
2.紫砂壺的工藝性
紫砂壺藝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藝性著稱於世,幾乎所有好的砂壺都是手工成型的,即使是為求其產量與規格化而採用的擋坯成型法,其手工修整的工序仍相當繁瑣,所以工藝水平的高低自是評斷砂壺好壞的重要條件。紫砂壺的工藝性是指製作的技術水準,也是評審壺藝優劣的准則。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圈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點、線、面的過渡轉折交待清楚 與流暢。尚須審視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藝 水準:
「泥」:
紫砂壺獨特之處在於其製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越性。所以評斷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在於其用泥的品質。雖然泥色的變化,只給人帶來視覺感官的差異,與其使用的功能無關。但就使用的習慣而言,紫砂壺借著泡茶品茗不斷地撫摸,透過手感的舒服,則可達到愉悅心靈的效果。好的紫砂泥因具有「色不艷、質不膩」
的顯著特性。所以,選購紫砂壺應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量。
「形」:
即壺的形象,也就是形狀樣式。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其間蘊藏了豐富多採的完美器形,匯集了歷代藝人的創作智能和心血結晶,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的贊譽。至於選擇何種形狀樣式的壺為佳,則因各人心理需求的不同,很難論定。不過,因紫砂壺屬於整個茶文化組成的部份,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應屬茶道所追求的「滌凈煩囂,淡泊明志,超世脫俗」的意境。而「古拙素雅」與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所以紫砂壺的造型考量應以能表現「古拙」氣氛的為 優選。
「款」:
即壺的款識。紫砂壺的署款,素來非常講究。它不同於一般作品的自屬圖章戳記式的格局。因壺藝的韻致格調和書法繪畫藝術同傳,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代金石篆刻名家之手。鑒賞紫砂壺款有兩個意義:一是監別壺的作者是誰;一是欣賞鐫刻的詩詞書畫及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壺的裝飾藝術結合了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一體的藝術特點。所以欣賞一把紫砂壺,除講究泥料、造型及製作技藝之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諸多方面,給每一位壺藝愛好 者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功」:
是指壺藝的功能美,有別於實用功能的訴求點。這些年來大陸市場逐漸開放,台商大舉介入紫砂市場,遂使砂壺市場益形蓬勃發展,砂壺產品屢有新作問世。只是紫砂藝人創新作品,徒講造型的形式美,卻忽視了功能為用的美。蓋有些藝人自己不飲茶,所以對飲茶習慣知之甚少,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砂壺功能的發揮,相信在泡茶、品茗的使用過程,有的砂壺已然出現「中看不中用」的重大缺失。紫砂壺的功能美主要表現在容量適度、高矮得當、口蓋嚴謹及出水流暢四個方面。按目前家庭的飲茶習慣,一般二至五人聚飲,宜採用容量三五0毫升為 佳,無論手拿手提都只需舉手之勞,所以人稱「一手壺」。
砂壺的工藝要求,基本上有下述幾項:
1).嘴、鈕、把,三點成一線。這點是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尤其是水平壺、西施壺等基本壺式更是如此,它看似簡單,實則不然,甚至包含名家壺在內,仍有許許多多的砂壺嘴歪把斜。另外,上把與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線上的亦相當常見。當然,這樣的砂壺一樣能泡能養,只是中國人講究的是「大中至正」、「允 執厥中」,所以除非是特意設計的砂壺,不然仍應慎重審視為宜。
2).口蓋要嚴緊密合。圓壺要能旋轉滑順無礙,方壺要求面面接縫平直不變形,筋紋器更要達到面面俱到的「通轉」地步。除了以上的目視、手試外,我們尚可在壺身盛水後,舉壺作注水狀,以食指壓緊氣孔,若能達到即壓即停且滴水不漏,就表示壺蓋與壺身的密合度甚高,與外界空氣接觸極少。部分技術特佳的陶手還 能達到將壺嘴塞住時,手捏壺鈕可將全壺擎起的境地。
3).壺身線面修飾平整、內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確端正。通常,一件砂壺的做工良窳,我們可從外觀上審視陶手是否有用心將壺身線條、轉折、棱線修飾漂亮規整來作判斷。還有,此壺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適中、深淺合度,亦是重要參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壺身內壁流嘴的接囗、塊面的接縫是否遺有施工泥屑,內壁、內底是否收拾勻當„„這些小細節都足以看出作者的製作態度是 否嚴謹、審慎。
4).胎土要求純正,火度要求適當。有些砂壺乍看之下油光燦然,未養先亮;有的則是賊光浮動,色相詭異,這些徵兆都顯示著此壺的土胎不純或是作者配土太差。至於砂壺的燒結火候是否恰當?則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一般可用壺蓋(請切勿用蓋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輕輕敲擊壺身(務請注意,莫傷壺表),若呈鏗鏘含韻之聲,代表火度適中;若呈混沌低郁之聲、代表火度 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乾脆之聲,則表過火,壺身已呈瓷化。
盡管每個人的審美涵養有所不同,但初入此道的朋友仍可依循下述兩點略作參 考:
1).幾何造型的砂壺,該圓的就要圓,該方的就要方,線條當直則直,當曲則曲。千萬不要選擇口蓋歪曲變形、嘴歪把斜者,因為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全器力度。此外,全器各配件大小需與壺身相襯,大而無當固然不宜,小鼻小眼睛的更應避免。
2).自然造型的砂壺,該寫實的就要寫實,該寫意的就要寫意。由於花貨的捏塑較多,所以應細心體察全器是否氣勢連貫,渾然一體而無生硬之感,亦應注意壺 身與捏塑的接觸點有無微細裂縫,以免日後斷裂。
經過前述的一番挑肥撿瘦,最後的一個問題便是「壺價幾何?」事實上,近十餘年來,紫砂壺的漲勢咄咄逼人,屢創新高,流風所及,似乎千元以下的壺泡出來的茶不堪入喉般。尤有甚者,壺價動輒十萬、百萬,果真應驗了古書所載的「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時大彬、陳鳴遠若地下有知,當恨生不 逢時也!
總而言之,當我們面對琳琅滿目的各式砂壺,以及店老闆的如簧之舌時,切切要分清楚「選擇一把別人公認的好壺」和「選擇一把貼心好壺」之間的差異。因為惟有「適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好壺,若硬是要隨波逐流,附庸風雅,可就失 卻了茶藝怡情養性的那份閑適之美了。
3.紫砂壺的鑒賞性
紫砂藝術是一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創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壺,除了講究形式的完美與製作技巧的精湛,還要審視紋樣的適合,裝飾的取材以及製作的手法。再說壺藝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較完美的作品,必須能夠發抒藝術的語言。既要方便使口,又要能夠陶冶性情,啟迪心靈,給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藝術感受。誠如已故紫砂大師顧景舟所說「總之,藝術要有決斷、要樸素、要率真,要把親自感覺到的表達出來,以達到形、神、氣、態兼備,才能使作品氣韻生動, 顯示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㈥ 紫砂真假鑒別
紫砂壺真偽鑒別你知道多少?伴隨紫砂藝術品收藏的升溫,目前以次充好、假冒名品等等現象充斥著紫砂市場。以下由盛世我介紹紫砂壺真偽鑒別的一些方法。
紫砂真假鑒別方法如下:
紫砂壺真偽鑒別的第一步看,真紫砂壺的紋理清新、圓潤,視覺有亞光的效果,有眾多分布均勻的細小類似金屬光澤的顆粒(紫砂顆粒)。有的手工壺內壁,有從中心圓點向四周的放射狀線,屬於加工工藝過程中形成的。用普通陶土仿冒的紫砂壺色澤暗淡,而且很少有光彩,內壁也沒有放射狀線(這叫“推牆刮底”工藝)。正品紫砂壺除了壺底款,蓋款,還有把款的印章。
紫砂壺真偽鑒別的第二步摸,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澀。這是由於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
紫砂壺真偽鑒別的第步轉,轉動壺蓋,真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並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壺”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瓷器轉動的時候手感發澀。這些區別都和第二條所說的分子物理結構原因一樣。
紫砂壺真偽鑒別的第四步聽,用蓋子輕敲壺體,盡管有人不贊成這么做,但是這點非常有效。真紫砂壺敲擊的聲音清脆悅耳,聲音短暫,敲擊結束聲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壺,敲擊聲音沉悶渾厚短暫;瓷器敲擊的聲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點像金屬撞擊的聲音,一般人不好區分。但是有一點非常明顯的區別就是,瓷器的聲音波長明顯,敲擊結束後,聲音仍然持續數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紫砂壺真偽鑒別的第五步證書,一般正品的紫砂壺都有製作者的手寫證書,證書通常為宣紙,毛筆書寫,書法俊秀,這是因為,書法是一個好的工藝師的必修課,好紫砂壺的增值更多體現在書法和繪畫的技藝上,加蓋印章。印章的落款與紫砂壺底的落款一致。
紫砂壺真偽鑒別的第六步試水,水澆在真紫砂壺上面,不會形成明顯的水珠,水是比較均勻的一片,然後沒多久就逐漸被紫砂吸收。這個與紫砂多孔的物理結構有關,紫砂具有2%的吸水性。但是水澆在陶土的假紫砂和瓷器上面,都是明顯隆起的水珠滯留,直到最後風干。
知識拓展
紫砂壺使用年代越久,經人手撫摩後越顯出其古雅光亮。真正的紫砂壺體重、色紫,因為長期為人手撫摩,上面呈現出汕潤的光亮。新制壺一般質地較疏鬆,顏色偏黃,有光亮的少。即使有光亮,也是用白蠟打磨上去的。
一般的紫砂壺價格並不高,真正由名家製作的手工紫砂壺,目前在市場上更是炒到了幾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一把。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港台商人的過度炒作,嚴重透支了紫砂壺的升值空間,加上受高利潤的誘惑,市場上贗品橫行,紫砂壺的聲譽江河日下,名家紫砂壺的身價已不及高峰時的十分之一。
㈦ 紫砂壺鑒別真假方法
紫砂壺鑒別真假可以通過看質感、測重量、觀顏色、摸壺口、太陽花、銜接痕跡這六個方面區分。
1、看質感
可以通過質感進行鑒別紫砂壺的真假,真正的紫砂壺沒有進行任何的化學處理,只經過高度的打磨和雕刻製成,斷面比較粗糙,表面的沙感比較明顯,而假的摸上去比較光滑,沙粒感很少。
㈧ 鑒別紫砂壺真偽的11種方法
紫砂壺好壞鑒別:
一、看壺的嘴、把、體是否均衡
壺嘴與壺身,壺把與壺身的連接部位,要處理得很自然,沒有任何破綻,宛如一體成型般。看壺是否均衡首先是手持壺把,拿起壺來感受手感是否舒適,然後把壺蓋拿掉後,倒扣在桌子上,看壺嘴、壺口、和壺把是否在一條直線上,茶人們稱之為「三山齊」。
二、看泥質
好的壺泥質色澤溫潤,光華凝重,親切悅目,古雅親人。
三、聽聲音
茶壺因燒成火候的不同,硬度多少會有差異,因而聲音也就有清脆鏗鏘或混濁遲鈍之分。究竟清脆較好或是混濁聲較佳,並無一定標准。不過,根據多年玩紫砂壺朋友圈分享的經驗來看,聲音較清脆鏗鏘的壺,較適合泡發酵,香氣高的茶;聲音較混濁遲鈍的壺則適合泡重發酵,韻味低沉的茶。
四、看神韻
仔細觀察這個壺身,能讓你猶如在看一件藝術品。好的壺能從文靜雅緻中顯出高貴的氣質;從朴實厚重中讓人覺得大智若愚;從簡單的線條中能產生返璞歸真的遐想。
五、看實用性
紫砂壺最終都還是用來泡茶的工具,好的紫砂壺拿起來要感到舒適。從壺中倒出茶湯時應出水流暢,水柱光滑而不散亂,俗稱「七寸水不泛花」。好的壺還要斷水也要利索,按住壺蓋上的出氣孔後,水柱收的很快,並且壺嘴不留余瀝。
六、看裝飾
一般紫砂壺上都會多多少少有些裝飾,如浮雕、彩繪、鑲嵌、銘文、印鑒。這些裝飾應與壺身合為一體,而不是很突兀的存在,以增添整個壺的美感為基準。
㈨ 鑒別紫砂壺真偽的11種方法
鑒別紫砂壺真偽的11種方法:
1、看材質
鑒別紫砂壺的真偽可以看材質,紫砂壺因材質的特點而聞名天下,它的主要材質是石英、黏土、雲母,富含大量的鐵元素,從而可以讓紫砂壺的觸感非常好。
2、掂重量
紫砂壺也可以通過掂重量來鑒別真偽,除了特殊工藝薄胎紫砂壺比較輕之外,正常製作的紫砂壺拿會有一定的分量感,而手感較輕的紫砂壺一般都是假的。
3、看形狀
從紫砂壺的形狀來看,紫砂壺不會存在一模一樣的,即便是同一個做壺師傅也不會製作出完全一樣的紫砂壺,如果出現相同的紫砂壺,則說明是使用模具製作出來的紫砂壺。
4、看顏色
從紫砂壺的顏色來看,真正的紫砂壺顏色看起來是比較古樸的,而假的紫砂壺、化工壺呈現出來的顏色是比較鮮艷、明亮的。
5、看質地
從紫砂壺的質地來看,真正的紫砂壺質地雖然細膩,但是存在一定砂感,會有明顯的顆粒感。而假的紫砂壺泥料中往往會添加其它物質,斷面會比較平滑。
6、看價格
從紫砂壺的價格來看,價格是紫砂壺好壞的一道分水嶺。
7、看感覺
從紫砂壺的視覺效果來看,真正的紫砂壺給人的感覺是穩重、大氣、沉靜、古樸的,而假的紫砂壺看起來會比較明艷,給人一種比較庸俗的感覺。
8、聽聲音
用紫砂壺的壺蓋輕輕敲擊壺身時,真正的紫砂壺會發出清脆、悅耳、短暫的聲音,而陶土仿冒的紫砂壺會發出沉悶的聲音,瓷器會發出金屬般撞擊的聲音。
9、看觸感
從紫砂壺的觸感來看,真正的紫砂壺觸感是溫潤、細膩的,即便是有顆粒感也不能阻止明顯的細滑溫潤觸感,而假的紫砂壺觸感是比較粗糙、干澀的。
10、用水淋
把開水淋在開水上面時,真正的紫砂壺壺身不會有明顯的的水珠形成,壺身會出現吸水的情況,而假的紫砂壺壺身淋了開水會有明顯的水珠滯留。
11、泡養
紫砂壺經過幾次泡養會有明顯變化, 壺身會比剛入手時的色澤更溫潤一點,而劣質的紫砂壺不會有什麼變化,添加化學產品的泥料會產生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