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怎樣辨別真假橄欖油
擴展閱讀

怎樣辨別真假橄欖油

發布時間: 2022-04-01 09:09:48

A. 如何判斷橄欖油真假

評定橄欖油等級
食用橄欖油分為3個基本等級,每一等級又有好幾種類型。第一等級的是特級初榨橄欖油,包括「超級初榨橄欖油」和「特級初榨橄欖油」兩類;第二等級的是初榨橄欖油,分為優級、良好和普通三種類型;第三等級的是原來被稱為「純正橄欖油」和「精煉橄欖油」的普通橄欖油。 所有類型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和初榨橄欖油都是在橄欖第一次壓榨時製取的,在壓榨過程中去除了約90%的橄欖汁。在這兩種橄欖油的生產過程中不允許使用化學物質和高溫,而且在壓榨過程結束後不能再加工或精煉。特級初榨橄欖油和初榨橄欖油都不允許加入任何精煉橄欖油。 初榨橄欖油
特級初榨橄欖油
特級初榨橄欖油穩坐橄欖油的頭把交椅,僅次於它的就是初榨橄欖油。兩種橄欖油的排名先後很可能只是由酸度上相差的0.5%決定的。不過,憑著這一點差別就完全可以區分「非常好的油」和「好油」。
超級初榨橄欖油
「超級初榨橄欖油」是自然界最好的橄欖油,這歸功於它極低的酸度(可能低至0.225%)。它最適合直接食用,這樣您可以品味它精緻的香氣和味道。您可以嘗試用它做沙拉、將它作為麵包的蘸料或者調味品。
特級初榨橄欖油
「特級初榨橄欖油」有水果的味道,顏色可能是暗黃色到鮮綠色。一般來說,顏色越深,味道越重。IOOC規定,特級初榨橄欖油必須味道上佳,並且酸度不超過0.8%,但是其他監管機構設置的酸度分界點為1%。和超級初榨橄欖油一樣,為了品味油的味道,最好是直接食用它。
優級初榨橄欖油
「優級初榨橄欖油」必須味道「良好」(根據IOOC的標准判斷),並且酸度不超過1.5%。優級初榨橄欖油比特級初榨橄欖油要便宜,但它們的質量差不多,它也是直接食用時味道最好。
良好初榨橄欖油
「良好初榨橄欖油」必須味道「良好」,酸度不能超過2%。像其他的初榨橄欖油一樣,它不能含有任何精煉橄欖油。良好初榨橄欖油很適合用於烹調,但直接食用時味道也不錯。
普通初榨橄欖油
「普通初榨橄欖油」的酸度不能超過3.3%。它很適合用於烹飪,但直接食用時會稍顯味道不足。 在國內市場銷售的橄欖油須有中國檢驗檢疫CIQ標識,在網路上銷售的橄欖油需具備海關衛生證書、海運提單、原產地證明、國外檢驗報告等無修改、無遮擋、無馬賽克圖片供消費者查看和監督。

橄欖油怎樣鑒別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幾年,老百姓在挑選食用油脂的時候越來越關注食用油的營養成分和健康價值,於是,橄欖油也受到越來越多中國老百姓的青睞,走上更多中國人的餐桌。很多人聽說橄欖油是液體黃金,是最好的食用油脂,但是現在超市裡賣的橄欖油有上十種品牌,價格懸殊也不盡相同,不知道該如何挑選。是不是賣的越貴的橄欖油就越好呢?背標上的成分說明都代表什麼意思呢? 橄欖油做為食用油脂是目前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用油脂,判斷橄欖油的好壞嚴格來說需要在實驗室利用近紅外光譜手段能夠很好地鑒定橄欖油,但是這種方法明顯不適合大眾鑒別橄欖油。那麼我們普通老百姓如何來鑒別橄欖油的好壞? 1.首先要看瓶簽上標明的酸度是在什麼范圍,國標規定特級初榨橄欖油是小於等於0.8%。 2.再看標簽上註明的脂肪酸含量,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橄欖油質量越好,同樣,反式脂肪酸含量就要低,一般特級初榨橄欖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1%左右,這是實驗室數據,茶油是在1.01%這個水平,可以說橄欖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是極低的,但是一般不存在零反式脂肪酸。 3.並不是橄欖油越貴就越好,也有可能是橄欖油進貨價並沒有那麼高,但是商家為了賺取利潤而故意哄抬價格,按照國際市價來判斷,1L特級初榨橄欖油定價在13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消費者在選購橄欖油的時候,千萬別忘了原產國的甄別,歐盟劃分的世界最好的橄欖油產區是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其它地中海國家也有生產橄欖油的,但是一般來說橄欖油質量就趕不上前三個國家了。 4.另外,橄欖油好不好打開瓶子聞下味道就知道了,上等的橄欖油會有一股很強烈的青草的味道,這就說明你手上的橄欖油是完全冷榨出來的,如果什麼味道都沒有,那肯定有化學的介入才會脫味。而且並不是清澈見底的橄欖油就是好橄欖油,有很多帶果肉沉澱的,那感覺很像粘稠的果汁,但那是最好的橄欖油。

質量辨別
(一)總原則
1、好的橄欖油有以下特點: 橄欖油的性狀與制油工藝密切相關,優質橄欖油採用冷榨法製取,並且需要從低壓到高壓分道進行。低壓首榨橄欖油色澤呈淺黃色,是最理想的涼拌用油和烹飪油脂。 觀:油體透亮,濃,呈淺黃、黃綠、藍綠、藍、直至藍黑色。色澤深的橄欖油酸值高、品質較差。而精煉的油中色素及其它營養成份被破壞。 聞:有果香味,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果味,品油師甚至能區分32種不同的橄欖果香味如甘草味,奶油味,水果味,巧克力味等。 嘗:口感爽滑,有淡淡的苦味,及辛辣味,喉嚨的後部有明顯的感覺,辣味感覺比較滯後。 2、不好的橄欖油有以下特點: 觀:油體混,缺乏透亮的光澤,說明放置時間長,開始氧化。顏色淺,感覺很稀,不濃,說明是精煉油或勾兌油。 聞:有陳腐味,霉潮味,泥腥味,酒酸味,金屬味,哈喇味等異味。說明變質,或者橄欖果原料有問題,或儲存不當。 嘗:有異味,或者乾脆什麼味道都沒有。說明變質,或者是精煉油或勾兌油。
(二)具體操作
1、看品名和分類 從理論上來說,根據國際橄欖油理事會2008年頒布的《橄欖油和油橄欖果渣油貿易標准》規定,橄欖油的名稱按其等級只能分為特級原生橄欖油(或特級初榨橄欖油 - Extra Virgin Olive Oil)、原生橄欖油(或初榨橄欖油 - Virgin Olive Oil)、油橄欖果渣油(Olive Pomace Oil)等。所謂果渣油,就是從油橄欖果渣中提煉出的油。這種油質量比較低,國際橄欖油理事會標准規定,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稱作「橄欖油」。 純橄欖油(pure olive oil)是精煉油混合特級初榨橄欖油而成,油酸度不超過1.5克/100克。該類油被廣泛應用在烹飪領域,但是很多不法商家混淆視聽,往往都會以次充好,以勾兌豆油葵花油等形式,生產純橄欖油,故經銷商和消費者在經銷和購買該類產品之前一定要仔細看該產品的檢測報告。偽劣的純橄欖油檢測報告,正規的純橄欖油檢測報告。從這兩份檢測報告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偽劣的所謂純橄欖油中的脂肪酸組成和大豆油的脂肪酸組成基本一致。遺憾的是,有部分中國區域代理商和地區經銷商以迎合市場的需求為借口,知假賣假。 中國市場銷售的還有一些標簽上標明橄欖果核油(Olive Kernel Oil),或烹調橄欖油(Cooking Olive Oil),實際上就是果渣油或是純橄欖油。消費者和經銷商一定要仔細辨別產品標簽上的品名。 果榨橄欖油有兩種,A類果榨橄欖油和B類果榨橄欖油。過熟的,變壞的,被蟲叮咬的,破口的油橄欖果也可以象好的油橄欖果一樣壓榨出油,但是,這些油質量低劣,不可食用。在1900年以前,這種油僅供點油燈之用。直到今天,這種油仍被稱為「燈油」(lampante)。十九世紀初,一些化學家發現了一種精煉方法,可以將橄欖燈油製成無香,無色,無味的可以食用的油。橄欖油貿易中將這種被精煉的橄欖燈油稱為A類精煉橄欖油。精煉過程毀掉了橄欖油的口感和基本的多酚抗氧化物。在這種精煉的橄欖燈油中加入3%-10%的原生(或初榨)橄欖油後,在市場上被堂而皇之的冠以「100%純橄欖油」(100% Pure Olive Oil)。純橄欖油和「清淡」橄欖油實際上就是A類精煉橄欖油和原生橄欖油(並非是特級原生橄欖油)的混合油。這種混合油的卡路里和其它級別的橄欖油一樣。多數的混合油含有10%的原生橄欖油和90%的A類精煉橄欖油。這種90-10的模式通常被稱為「里維拉混合法」(Riverra Blend)或「經典混合法」(Classic)。 正常的油橄欖果被壓榨出油後剩下的果皮和果核還含有3-4%的油,但是無法通過冷榨提煉。這時,需要通過超高溫,己烷溶劑(hexane solvent),和鹼將油提煉出來,然後經脫色,冬化和除臭處理,去除油中的有害物質,最後「生產」出來的油無味,無香,是B類精煉橄欖油。將B類精煉橄欖油和少量的真正橄欖油混合,就是可以食用的橄欖果渣油。將這種不含脂肪的油稱為「橄欖油」在很多國家是違法的。 可怕的是,市場上即使標為特級原生(或特級初榨)的橄欖油,其實也有不少是勾兌了榛子油或別的廉價油脂的橄欖油,而並非是純正的一榨橄欖油。--參看美國營養咨詢師雷蒙·福蘭西斯的「橄欖油丑聞」一文。 目前,在中國,一些標為「100%純橄欖油」及一些特別廉價的橄欖油產品銷售量遠高於純正的特級原生橄欖油,這是不正常的,反應了消費者購買產品時的浮躁,以及一些經銷商的不負責的行為。橄欖油產油大國的劣質橄欖油有向中國傾銷的趨勢。橄欖油帶給消費者的應該是健康,而並非是「安慰奶嘴」。請參看以下新聞報道: 1)進口橄欖油並非都貨真價實 初榨橄欖油僅佔35% 2)質量標准混亂,消協呼籲:盡快出台《橄欖油國標》 2、看質檢報告 通過了解橄欖油的主要理化指標也能很好鑒別橄欖油的真偽和優劣。根據國際橄欖油理事會的《橄欖油和橄欖果渣油貿易標准》,《橄欖油紫外線光譜測定分析方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專業標准》,橄欖油的主要理化指標包括酸值,過氧化值,脂肪酸組成和紫外線吸光度等。通常,國外正規的橄欖油生產廠家會隨每一批次橄欖油發布一次該批次的質檢報告。 酸度(Acidity),是用來測定每一百克油脂中自由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所佔的比例的指標,自由脂肪酸又叫游離脂肪酸,是油脂中「不安分」的脂肪組成部分,酸度過高容易導致氧化,從而導致油脂酸敗,不可食用。國際橄欖油理事會和歐盟的標准顯示,特級原生橄欖油的油酸含量低於0.8,原生橄欖油低於2.0。因此,特級原生橄欖油和原生橄欖油的酸度是天然酸度,而精煉橄欖油的酸度是人工干預酸度。橄欖油的品質,從天然酸度的角度來說,當然是越低越好。 過氧化值(Peroxide),指油脂中的過氧化物總含量。過氧化值就是油脂與空氣中的氧發生氧化作用所產生的氫過氧化物,是油脂自動氧化的初級產物,它具有高度活性,能夠迅速地繼續變化,分解為醛酮類和氧化物等,致使油脂酸敗變質。因此,氫過氧化物是油脂初期氧化程度的標志。氫過氧化物對人體健康有害,過氧化值超標的油脂不能食用。中國的標准通常以毫摩爾數(m mol/kg)來表示,而國際橄欖油理事會及歐盟用(meq O2/kg)來表示。特級原生和原生的橄欖油的酸度按照國際和國內標准都應小於20(meq O2/kg,國際),或10(m mol/kg,國內),人工干預的精煉橄欖油小於5(國際,國內)。和酸度一樣,如果質檢報告上的過氧化值過低,該產品不屬於特級原生橄欖油,或原生橄欖油。如果過氧化值高於標准意味著產品存放的時間太長,橄欖油已經開始變質。 紫外線吸光度(Absorbency in ultra-voilet),是指油脂在不同波長的紫外線照射下的光譜數值。橄欖油的紫外線光譜測定對於了解橄欖油的品質,儲存狀態和變化很有幫助。它通常能表明橄欖油的級別和保鮮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專業標准》沒有相關的紫外線吸光度標准,因此,部分經銷商刻意隱瞞此項檢測結果。以下表格為國際橄欖油理事會的紫外線吸光度標准: 紫外線吸光度 特級原生橄欖油 原生橄欖油 精煉橄欖油 橄欖果渣油 K270 ≦0.22 ≦0.25 ≦1.10 ≦1.70 △-K ≦0.01 ≦0.01 ≦0.16 ≦0.18 K232 ≦2.50 ≦2.60 橄欖油的級別意味著橄欖油的品質優次,通過測定橄欖油產品的紫外線吸光度就完全可以判定該產品的級別。 脂肪酸組成(Fatty Acid Composition),是橄欖油的一項最重要的理化指標,它揭示了橄欖油的真偽,和橄欖油的營養價值。脂肪酸是脂肪的基本單位,與維生素、氨基酸一樣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在生物學上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與傳統油脂的最大區別在於橄欖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是所有油脂中最高的,其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不改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甚至會提高),從而預防和阻止脂肪團的形成,預防心血管疾病。而多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亞油酸(C18:2)即ω-6脂肪酸,亞麻酸(C18:3)即ω-3脂肪酸等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須脂肪酸。根據國際橄欖油理事會的標准,橄欖油的脂肪酸組成如下: 名稱 含量 種類 豆蔻酸 ≦ 0.05 飽和脂肪酸 棕櫚酸 7.5 - 20.0 飽和脂肪酸 棕櫚油酸 0.3 - 3.5 單不飽和脂肪酸 十七烷酸 ≦ 0.3 十七碳一烯酸 ≦ 0.3 硬脂酸 0.5 - 5.0 飽和脂肪酸 油酸 55.0 - 83.0 單不飽和脂肪酸 亞油酸 3.5 –21.0 多不飽和脂肪酸 亞麻酸 ≦ 1.0 多不飽和脂肪酸 花生酸≦ 0.6 飽和脂肪酸 二十碳烯酸 ≦ 0.4 山嵛酸 ≦ 0.2 飽和脂肪酸 二十四烷酸 ≦ 0.2 從上表可以看出,橄欖油中最重要的六種脂肪酸分別是油酸,亞油酸,亞麻酸,棕櫚油酸,棕櫚酸和硬脂酸。其中油酸(單不飽和脂肪酸最主要的部分)的含量是最高的。質檢報告中這一項指標的高低意味著產品的真偽和品質的高低。國內外媒體曝光的一些橄欖油造假丑聞就是利用傳統油脂勾兌成橄欖油,油酸含量遠遠低於標准水平,以假充真。 此外,脂肪酸組成中的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通常來說,特級原生橄欖油中的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要低於20:1。從理論上講,該比例可以達到最理想的4:1。實際上,能達到這種比例的橄欖油非常罕見,能達到6:1到12:1就是品質很好的橄欖油了。 橄欖油的質檢報告就象一份「體檢」報告,健康與否,好與壞,真與假,優與劣一目瞭然。但是,對橄欖油的品質鑒定要綜合評判,不能單獨放大某一個指標,(比如誇大產品的低酸度,低過氧化值,而不去看產品的脂肪酸組成和紫外線吸光度),同時,要結合橄欖油的感官指標來評定,只有這樣,才不會一葉障目,才能縱覽全局,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3、看加工工藝 如果是特級原生橄欖油(或特級初榨橄欖油),有一種方法是冷榨(標簽上會標明 Cold Pressed,或 Cold Extracted),冷榨法也就是將油橄欖果通過物理機械直接壓榨出,和一些家庭適用果汁壓榨器榨果汁的原理一樣,通過這種方法提取的橄欖油,天然純正,營養沒有受到任何破壞。還有一種方法是精練法(Refined),這種方法是實際上就是化學浸出法。 4、看產地 產地對於價格和質量的影響很大。目前,橄欖油主產國中,西班牙的產量佔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義大利四分之一,希臘五分之一,其它產油國包括土耳其,敘利亞,葡萄牙,法國,埃及等。根據統計,希臘的特級原生橄欖油的比例占該國橄欖油產量的75%,義大利50%,而西班牙僅30%。品質好次的原因在於樹種,及氣候,緯度等地理條件。西方消費者對橄欖油的產地比較挑剔。義大利《橄欖》雜志2002年二月第90期曾對義大利橄欖油消費者做了一份問卷調查,問題是:您購買橄欖油時最看中它的什麼特點?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最關心的前六位依次為:產地39%,香味36.9%,品牌33.4%,性價比33.4%,口味29.1%,顏色深淺26.25%。 5、看瓶裝地 目前,中國市場銷售的絕大多數橄欖油依賴進口。進口的橄欖油主要有原裝和分裝兩種。原裝即為該瓶橄欖油是在出口國的生產廠罐裝完成的,國外大型的專業橄欖油生產廠商通常有儲存千噸以上橄欖油的低溫罐,且從採收到壓榨和瓶裝運輸等全過程經過食品行業HACCP危險分析與關鍵點控制認證及ISO9001質量管理認證,因此,原裝的橄欖油安全的概率是很高的。 6、看包裝 橄欖油的包裝五花八門,目前見過的包裝種類主要有透明玻璃瓶,深色玻璃瓶,透明塑料捅,透明塑料瓶,紙盒,金屬TIN裝等。橄欖油中有很高的抗氧化成份,它在陰涼避光處能保存24個月的時間,這是其它任何油類及天然果汁無法比擬的。但是橄欖油對光敏感,光照如果持續或強烈,橄欖油易被氧化,因此,建議購買深色玻璃瓶包裝,或不易透光的器皿包裝,這樣,保存的時間會較長,且橄欖油中的營養不易被破壞。另外,除小包裝外,橄欖油的國際標准包裝為:250毫升,500毫升,750毫升,1升,3升,5升等。要注意市場上有一些缺斤少兩的包裝。 7、看證書 中國合法進口的橄欖油應該有一系列的出口國官方證書,品質證明文件和中國官方證書和品質證明文件等,其中包括進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出口國官方檢驗報告,出口國實驗室報告,衛生證書,品質證書,中國實驗室檢驗報告,衛生證書等。另外,國外廠商的質量認證也很重要,經銷商應該索要系列證書,如果有條件,消費者可以上網查閱。國內有部分橄欖油總代理商銷售的橄欖油沒有這些證書,或者證書不全,更為嚴重的是,有個別的總經銷商從T國進口,卻打著G國的牌子。經銷商和消費者需要仔細辨別。 8、品嘗 橄欖油的品質好次,一方面是內在的一些理化指標,另外一方面需要通過感官進行測定。國際橄欖油理事會為此頒布了《橄欖油感官分析和原生橄欖油感官評定方法》。如果有條件,消費者最好能親自品嘗,以判定該產品的基該品質。在西方國家,象品酒師一樣,也有專業品評橄欖油的品油師。通常,品油師是按照以下步驟來品評橄欖油: 1)注意事項:最好每次品評3到4種。根據氣味,最好先品淡的,再品濃的。在品評前30分鍾 或品評過程中,不要使用香水,除臭劑,香皂,口紅,不抽煙,不吃甜食,不喝咖啡。 2)把需要品評的橄欖油依次倒入小的玻璃杯中。每次拿起一杯,手掌緊貼杯底,輕輕晃動,用手掌的溫度慢慢將橄欖油加熱,使油的香味充分散發出來。同時,觀察油的色澤,透明度。 3)鼻子盡量靠近橄欖油,慢慢,連續二到三次深吸氣。注意嗅到的氣味。如果需要,一分鍾 以後,重新再來一遍。 4)有兩種方式嘗橄欖油,一是倒在未加鹽的白麵包上,二是直接喝。直接喝時,每次喝2-3毫升,在口腔中把油潤到各個部位。 5)嘴微張,連續,迅速吸氣兩到三次,將油噴成霧狀,讓空氣和油混合碰到舌頭和上顎。將油吐出。如果需要,可以重復。但是,重復前,需先用清水漱口,或吃一片蘋果,再漱口後品嘗。

B. 如何辨別橄欖油真假

高品質的橄欖油有以下特點: 觀:油體透亮,濃,呈金綠色,或金黃色,顏色越深越好。而精煉的油中色素及其它營養成份被破壞。 聞:有果香味,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果味,品油師甚至能區分32種不同的橄欖果香味,如甘草味,奶油味,水果味,巧克力味等。 嘗:口感爽滑,有淡淡的苦味,及辛辣味,喉嚨的後部有明顯的感覺,辣味感覺比較滯後。 劣質的橄欖油有以下特點: 觀:油體混,缺乏透亮的光澤,說明放置時間長,開始氧化。顏色淺,感覺很稀,不濃,說明是精煉油或勾兌油。 聞:有陳腐味,霉潮味,泥腥味,酒酸味,金屬味,哈喇味等異味。說明變質,或者橄欖果原料有問題,或儲存不當。 嘗:有異味,或者乾脆什麼味道都沒有。說明變質,或者是精煉油或勾兌油。 橄欖油和其它商品一樣有好次之分,作為經銷商及消費者應該掌握一些識別好次橄欖油的方法,以免被「忽悠」。一 看品名和分類 從理論上來說,根據國際橄欖油理事會2003年頒布的《橄欖油和油橄欖果渣油貿易標准》規定,橄欖油的名稱按其等級只能分為特級原生橄欖油(或特級初榨橄欖油 - Extra Virgin Olive Oil)、原生橄欖油(或初榨橄欖油 - Virgin Olive Oil)、普通原生橄欖油(或普通初榨橄欖油 - Ordinary Virgin Olive Oil)、油橄欖果渣油(Olive Pomace Oil)等。所謂果渣油,就是從油橄欖果渣中提煉出的油,再和初榨橄欖油混合。這種油質量比較低,國際橄欖油理事會標准規定,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稱作「橄欖油」。 實際上,現在的一些生產廠商或經銷商為了在市場競爭中以價取勝,而生產一些標明為純橄欖油(Pure Olive Oil)的產品,該類產品是將精練橄欖油和一定含量的初榨橄欖油進行混合,比例無從知曉,在標簽上也不標明,從3%-10%都有,因此營養和口味較差。還有一些標簽上標明橄欖果核油(Olive Kernel Oil),或烹調橄欖油(Cooking Olive Oil),實際上就是果渣油或是純橄欖油。消費者和經銷商一定要仔細辨別產品標簽上的品名。 查看原帖>>

C. 如何區分真假的橄欖油

1、真的橄欖油有以下特點:觀:油體透亮,濃,呈金綠色,或金黃色,顏色越深越好。而精煉的油中色素及其它營養成份被破壞。聞:有果香味,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果味,品油師甚至能區分32種不同的橄欖果香味如甘草味,奶油味,水果味,巧克力味等。嘗:口感爽滑,有淡淡的苦味,及辛辣味,喉嚨的後部有明顯的感覺,辣味感覺比較滯後。2、假的橄欖油有以下特點:觀:油體混,缺乏透亮的光澤,說明放置時間長,開始氧化。顏色淺,感覺很稀,不濃,說明是精煉油或勾兌油。聞:有陳腐味,霉潮味,泥腥味,酒酸味,金屬味,哈喇味等異味。說明變質,或者橄欖果原料有問題,或儲存不當。嘗:有異味,或者乾脆什麼味道都沒有。說明變質,或者是精煉油或勾兌油。

D. 怎樣鑒別橄欖油

鑒別橄欖油很簡單,好的橄欖油有以下特點:
觀:油體透亮,濃,呈金綠色,或金黃色,顏色越深越好。而精煉的油中色素及其它營
養成份被破壞。
聞:有果香味,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果味,品油師甚至能區分32種不同的橄欖果香味
如甘草味,奶油味,水果味,巧克力味等。
嘗:口感爽滑,有淡淡的苦味,及辛辣味,喉嚨的後部有明顯的感覺,辣味感覺比較滯
後。
不好的橄欖油有以下特點:
觀:油體混,缺乏透亮的光澤,說明放置時間長,開始氧化。顏色淺,感覺很稀,不濃
,說明是精煉油或勾兌油。
聞:有陳腐味,霉潮味,泥腥味,酒酸味,金屬味,哈喇味等異味。說明變質,或者橄
欖果原料有問題,或儲存不當。
嘗:有異味,或者乾脆什麼味道都沒有。說明變質,或者是精煉油或勾兌油。

E. ,怎樣辨別橄欖油的真假

橄欖油作為地中海膳食文化的精髓,無疑將成為中國家庭健康養生的首選。它帶著自然清香,又極富營養價值,是烹飪調味的佳品,將中式菜餚的美味發揮到了極致。面對琳琅滿目的橄欖油品牌,西商東接教你一眼挑選出口感、質量最好的進口橄欖油。

選擇橄欖油種類 初榨橄欖油優於精煉橄欖油

食用的橄欖油分為初榨橄欖油(VirginOlive Oil)和精煉橄欖油(Lampante Olive Oil或Refined Olive Oil)兩大類、5個級別。

初榨橄欖油是直接從新鮮的橄欖果實中採取機械冷榨的方法榨取、經過過濾等處理後得到的油汁,加工過程中完全不經化學處理。也就是說,橄欖油相當於鮮榨果汁,這是它和普通油脂的最大區別,也是它可以直接飲用的原因。

根據酸度的不同可分為三個級別,分別為特級初榨橄欖油、優質初榨橄欖油、普通初榨橄欖油,其中特級初榨橄欖油,質量最高,酸度一般在0.25%-0.8%之間,而且酸度越低越好。西班牙阿利維婭特級初榨橄欖油是最高級別、質量最好、最純正的進口橄欖油,酸度<0.4,優於歐盟食品安全認證,其色澤黃金鍾透著淡綠色,口感醇正,芬芳怡人。

精煉橄欖油是指酸度超過3.3%的初榨橄欖油精煉後所得到的橄欖油,或成為「二次油」。精煉橄欖油可分為兩個級別:

1.普通橄欖油,由精煉油與一定比例(通常為10%-30%)的初榨油混合製成,酸度一般在1.5%以下,呈透明的淡金黃色。

2.精煉橄欖油是通過溶劑浸出法從橄欖油渣中提取並經過精煉而得到的,酸度也可控制在1.5%。

選擇好種類挑選時要看四點

一、酸度

一般正規產品都會標注酸度,最好的橄欖油酸度不超過1%,可食用的橄欖油酸度不超過3.3%。

二、認准「特級初榨」(或稱「特級原生」)的字樣

英文是「ExtraVirgin」,有這一字樣的就是最好的橄欖油。

三、看產地

產地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橄欖油主產國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其中,西班牙、義大利、希臘為世界三大橄欖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一般從這3個國家進口的橄欖油質量較好,價格也較高。

四看色澤

一般橄欖油的色澤從淡黃到黃綠色不等,越清亮品質越好,越渾濁則越差。

挑選好了優質橄欖油,我們不僅可以享受到帶有地中海風情的一日三餐,同時橄欖油所含有的多種有益成分對家人的健康也將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F. 橄欖油有哪些具體的鑒別方法

在選購橄欖油時還應注意其他的標簽用語。Cold pressed(冷壓榨);First pressed(第一次壓榨);Unrefined(未過濾)都是好品質的指標。

橄欖油的顏色自淡黃色至綠色原等。上品橄欖油程美麗的綠金色。一般來說,顏色越淡味道越寡,只是現在業者常在製造過程中加些橄欖葉,使成品染成綠色,以致靠顏色判斷橄欖油品質的方法失去了權威性。澄清透明的橄欖油表示已經過濾,含有沉殿物的則表示未經過濾。澄清如水的通常是精煉過的普通品,但太濃稠者也未必理想。比精煉油略稠而又不太油膩者最適合大多數人使用。

橄欖油質量的品評,通常由專家來完成。一般先將各品牌的橄欖油分別倒入小杯中,一字排開,第一步是聞香,沾一點油於掌心或手腕上,用另一手揉搓,用熱力將香氣逼出,再合攏在鼻上嗅吸,有些像鑒定香水的方法,第二步是品味,以普通麵包塊作媒價,倒上些油,仔細品賞滋味,每試完一種,吃一片萍果,消除餘味,准備再試其他。這屬於感官鑒定。

G. 如何鑒別橄欖油

你可以看看橄恩庄園橄欖油,一般來說,這種真正高品質的初榨橄欖油的顏色較濃且藏點自然綠,為濃醇的金黃色,但又好像映照著點綠茵似的,但依然很透明、清純、爽朗、無雜質和殘渣等。市場上超市裡的那種果渣油、精煉油、混合橄欖油與之不可同日而語。

H. 橄欖油被列為最易造假食品,該如何辨別真假橄欖油呢

最容易偽造的食物是橄欖油,你中獎了嗎?橄欖油作為按摩保濕的護膚方法已經深入人心。但是產婦塗抹橄欖油去除妊娠紋的想法異想天開。生成拉伸標記後,可以看到皮膚真皮的彈力纖維斷了。目前醫學發展水平除了食皮別無他法。橄欖油當然是無能為力的。但是在牛奶中放幾滴橄欖油也有乳液的效果。但是,不管是護膚還是拌蔬菜,都可以買到真正的特級橄欖油,但這並不容易。即使標明原裝進口,其實原產地也是仿製品。歐盟在牛頭青梅風波後起草了「十大偽造食品黑名單」,不讓橄欖油黨人位列第一。最容易偽造的食物是橄欖油,你中獎了嗎?

很多中國人會誤以為植物油很高,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名詞,橄欖油更是治療萬病的錯覺。事實上,要提醒大家,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食用油攝入量要控制在25-30克。不要不當使用植物油作為油,不要把橄欖油當成神。總之,橄欖油很好,但不要盯著看,各種牌子經常換,各種種類都吃。搭配適量的動物油吃最健康。最重要的是,大幅減少植物油總攝取量的問題,特別是城市居民每天攝取量從目前的50克左右下降到20克左右是當務之急。然後注意減少油炸等高溫料理的方法,最後一點是能否買到真正的橄欖油。

I. 橄欖油怎麼鑒別好不好

主要觀察色澤以及聞味道,好的橄欖油應該是青綠色的,有一股特有的香味,和普通色拉油不一樣。另外還可以從品牌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