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萬曆鬥彩大盤真假怎樣看
擴展閱讀
賣車可以發圖片嗎 2025-05-15 18:09:20
2014年arpg游戲可以轉職 2025-05-15 18:00:28
怎樣在紙上畫抖音的內容 2025-05-15 17:53:20

萬曆鬥彩大盤真假怎樣看

發布時間: 2022-03-16 05:26:49

1. 如何辨別鬥彩

據歷史文獻記載,鬥彩始於明宣德,但實物罕見。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獻中也稱之為"成窯五彩"或 "青花間裝五色"。傳世成化鬥彩瓷器圖案繪畫簡練,內容主要是花鳥、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繪圖案的輪廓線,罩釉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按圖案的不同部位,根據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種,最後人彩爐低溫燒成。按照專家陳萬里先生的意見,成化鬥彩又可以分為點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幾種。成化鬥彩除個別的大碗外,多數造型小巧別致,有盅式杯、雞缸杯、小把杯等。還有一種繪有海馬或團花的蓋罐,底有一"青花"字。 清朝鬥彩瓷器的產量要大於明朝成化時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窯也有不少精品堪與成化鬥彩媲美,而且出現了較大的器型。總的來看,清朝盛世的鬥彩瓷器大多數繪畫精工,改變了成彩 "葉無反側"、"四季單衣" 的弱點,圖案性更強,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飄逸的風采。康、雍、乾官窯都有一些仿成化鬥彩產品,特別是雍正時期己能有把握地仿燒出成化鬥彩,但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數寄託成化款。對這些器物要從胎、釉、彩繪等兒個方面仔細辨別。另外雍正時期還燒成了粉彩鬥彩,使鬥彩瓷器更加華貴。乾隆以後,鬥彩仍在生產,圖案內容多為花草,且多團花,延續了清朝盛世時期的風格,但筆法日漸草率。 鬥彩荷塘鴛鴦紋盤、碗 (四件) 清光緒 直徑11·1厘米 估價:RMBl5000-25000 成交價:RMB24200 "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光緒本朝。盤、碗皆以工彩繪荷塘鴛鴦圖案,色彩艷麗,一隻盤沿爆釉。 鬥彩番蓮團菊文蓋罐 清乾隆 高12厘米 估價:RMB300000 此罐的形制與紋飾均仿明成化鬥彩瓷。白釉底,圈足較大,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官款。此罐所繪花卉與成化朝器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以彩繪出花蕊,並突破成化朝器用五彩色料不多的局限,用色達五六種,色料平塗,紋飾呈圖案式,規整對稱,是乾隆朝官窯鬥彩的上品。此器製作精細,保存完好,殊為難得。 鬥彩纏枝蓮紋瓶 清乾隆 高15厘米 估價:RMB60000一80000

2. 明代鬥彩瓷器如何鑒定真假

鬥彩和五顏六色是繼青花以後的另兩種彩繪瓷器,均有釉下青花,又有釉上多種色彩,施彩技術也較為類似;而粉彩則是後來發生的另一種彩瓷。
鬥彩是明宣德官窯創新種類,是將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繪奇妙組合的嶄新技術,也是彩瓷中的絕妙精品。鬥彩這個稱號,明代的文獻里未見記載。最早運用「鬥彩」這一稱號並給予解釋的,見於清雍正年間的《南窯筆記》:「成、正、嘉、萬俱有鬥彩、五顏六色、填彩三種,先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曰鬥彩。」《南窯筆記》的作者認為,但凡釉下青花和釉上五顏六色拼成完好圖畫的就稱為鬥彩。陶瓷史上最負盛名的鬥彩是明代成化鬥彩,其間鬥彩雞缸杯更是精美絕倫,這與成化瓷器修胎極精緻細薄和施釉極晶瑩潤白有關。清代康、雍、乾三朝也都有藝術價值極高的鬥彩瓷器製造。
鬥彩瓷底款,縱觀近些年全國各地大拍,幾家大公司也推出過萬曆五顏六色器,從內地近10年來的瓷器拍賣成交狀況看,清代的青花和粉彩瓷拍賣報價已入雲端,而明代五顏六色瓷器的上漲趨勢一向對比緩慢,但與之相反的是此類五顏六色瓷器在世界市場上卻是各大藏家重金搶奪的寵兒,冷熱如此懸殊,預示著明代五顏六色瓷器在內地市場上空間無窮。跟著內地藏家保藏行動愈加理性化,明代五顏六色瓷器必定導致新一輪的保藏熱潮,其價值終究會上升至應有的位置。

3. 如何辨別鬥彩

鬥彩的記載最早見於清代康熙、雍正年間的《南窯筆記》,「成、正、嘉、萬俱有鬥彩、五彩、填彩三種。先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日鬥彩。填彩者,青料雙鉤花鳥、人物之類於坯胎,成後復入彩爐,填入五色,名曰填彩。五彩,則素瓷純用彩料畫填出者是也。」 鬥彩瓷器在宣德時已初露端倪。可以說明代鬥彩瓷器工藝是在宣德青花五彩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釉下用青花勾勒,紋樣輪廓線的工藝,在釉上黑彩勾線誕生前無疑是襯托幾種色彩的最佳色。由於成化鬥彩瓷器留傳下來的很少,早在明代嘉靖、萬曆時期就很名貴。因此,從明嘉靖時開始,仿製品持續不斷,但以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的仿製品最為逼真。 明代成化以後鬥彩器的生產進入低潮,正德鬥彩器雖有傳世,但數量極少,僅碗、三足洗數件,以纏枝靈芝紋為典型。嘉靖朝青花五彩器興起,鬥彩瓷器的生產仍無法出現新的高潮。 傳世品雖較正德朝增多,但在裝飾上並無新的突破,除一部分仿成化製品,另有少量本朝流行的蒜頭瓶、乳釘雙系爐、方形葫蘆瓶等。紋樣除仿成化外,本朝流行的圖案為魚藻蓮池、折枝菊、八卦圖等,種類不多。色彩也較成化朝明顯減少,成化朝使用的奼紫在以後各朝的鬥彩器上均不見。萬曆鬥彩更無創新之舉,傳世多為仿成化的製品,紋樣也仿成化,但由於胎釉淘洗精細度不同以及器物製作、燒成上的細微變化,都不可避免地留有本朝特徵。如嬰戲圖小杯,初看與真品無異,但仔細分辨不難發現:其口較真品微撇,整體造型不如真品秀美,色彩也不如真品柔麗
滿意請採納

4. 怎樣鑒定成化鬥彩瓷器

化瓷器真偽鑒定基本方法,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說法。從傳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見當朝的景象,這個時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觀賞瓷、把玩瓷,從藝術和審美角度上達到了歷代高峰。那麼成化瓷器真偽鑒定有什麼方法呢?

成化瓷器真偽鑒定方法一:辨胎釉釉質肥腴,潤如凝脂

成化瓷器胎質潔白、細密、干澀;胎體秀美而輕薄,迎光透視呈牙黃色或肉紅色;釉色微微閃青,釉質肥腴,潤如凝脂,上手撫之如同嬰兒的肌膚一樣,為成化官窯器所特有風格,這種釉色是鑒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徵之一。

成化瓷器真偽鑒定方法二:辨紋飾

紋飾線條纖細柔和,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成化時期紋飾線條纖細柔和,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填色較淡,青花之淡雅之態如輕歌漫舞,畫意飄逸瀟灑。成化鬥彩器物裝飾講究濃淡搭配,以平塗為主,不分陰陽,畫面缺少層次感。花朵和人物衣服以平塗法繪畫施彩,樹葉、花朵無陰陽向背之分,人物衣服,只繪單色外衣,無內衣襯托,故有「成窯一件衣」之說,山石也無凹凸之感。

成化瓷器真偽鑒定方法三:辨彩料

「奼紫」一色獨具特色,色如赤鐵

成化色彩具有清雅的色彩效果,曠絕古今。色彩特徵是:「鮮紅色,艷如血,厚薄不勻;鵝黃色,嬌嫩透明而閃微綠色;杏黃色,閃微紅;水綠、葉綠、山子綠色,皆透明而閃微黃;蜜蠟黃,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黃色濃光弱;奼紫色,色濃而無光。而彩色中的「奼紫」一色獨具特色,色如赤鐵,表面干澀無光,後代很難模仿,可謂成化一代的標志。

成化瓷器真偽鑒定方法四:辨工藝

器物砂底呈褐黃色,俗稱「米糊底」

成化瓷器修胎規整,琢器類器物(瓶罐類立件器物稱為琢器),由於當時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見接胎痕,由於成化時期工藝非常好,瓶、罐、壺等琢器,接胎痕不明顯;盤子多有塌底現象,碗、盤類底足較直而且較高。官窯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兩種。以帶釉居多,器物底部釉色和器身釉色一致,砂底呈褐黃色,俗稱「米糊底」,上手撫之,溫潤細滑,無粗糙感,為成化官窯器所特有風格。器物底足牆較窄,足脊較圓;足跡露胎處可見黃溢;器物里釉、底釉平滑細膩;足外牆大多圍以兩或三道弦紋,一道靠上,兩道靠近足底部邊緣,靠近足根那條圈線較深,上面一條則談。

成化瓷器真偽鑒定方法五:辨款識

成化款肥

明代成化年間官窯瓷器款識有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兩種,不見「成化年制」款,且只有楷書款,不見篆書款。成化官窯瓷器年款主要體式為青花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圍以青花雙重圓圈或雙重方框,也有極個別無邊欄的。落款位置多在器物外底。另見有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橫書的六字楷款,落在盤類的口邊或高足杯的的足內沿,另成化彩瓷均屬青花款。特點是字體深沉,無漂浮感。筆法蒼勁有力,中鋒運筆,筆道粗,字體肥,故有「成化款肥」的說法。字體並不嚴謹規范,似為兒童所書,透著稚拙之氣,成化官窯款識的藍本似出自一人之手,也為歷代仿寫所不及。

5. 萬曆鬥彩瓷器特徵,有什麼特點,鑒賞價值

成化鬥彩得特點是紋飾的多樣與精美。之所以稱之為鬥彩,是形容顏色很多取「爭奇斗艷」中的「斗」字,都才的特點就是先用釉下青花勾勒出紋飾的輪廓,再用釉上彩料進行填色。鬥彩得器物以裝飾為主,沒有大器

6. 萬曆年間的瓷器該怎麼鑒定呢

萬曆朝是明代瓷器快速發展的一個階段,在我國瓷器發展史中是承上啟下的年代。萬曆五彩久負盛名,萬曆青花紋飾繁復,都是廣大藏友喜愛的品種。目前市場上假萬曆瓷器泛濫,造假手段之高,令人防不勝防,如何鑒定,是個難題。
生活腐化的萬曆皇帝
明神宗朱翊鈞,是明朝第11任皇帝,在位48年,年號萬曆,是明朝統治時間最長的帝王,也是典型的荒淫怠惰的君主。由於平定北方虜患的侵擾,東南倭寇的入侵,西南部播州的叛亂,加上自正德朝開始,宮廷大肆揮霍,皇帝昏庸無能,到萬曆朝情況也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至此明朝開始出現了頹敗之勢。萬曆皇帝有一個不擇手段親自斂聚錢財的惡習,提倡官吏向他進奉,把進奉財物的多少作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上的標准,這使得貪官污吏對老百姓的壓榨愈甚。加之連年的天災,地震、乾旱、水澇,民生困苦。此時景德鎮瓷器生產低落,日漸衰敗。萬曆朝瓷器風格與嘉靖、隆慶朝瓷器大致相同,給人感覺古樸凝重。瓷器上多見道教色彩的紋飾,如八卦、雲鶴、鹿鶴、三星等;該朝的五彩瓷器色調以紅綠取勝,風格古樸艷麗,為我國五彩瓷發展的最高峰。

萬曆皇帝即位時年僅10歲,由文淵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輔政。張居正接任首輔後,在李太後的支持下,於萬曆元年(1573年)進行政治經濟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社會矛盾有所緩和,國勢漸見中興,處於統治危機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現了短暫的復甦和繁榮。可惜好景不長,由於大臣們死抱著「立長不立幼」的古訓和皇帝力爭立儲之事,萬曆皇帝產生十分抵觸的情緒,消極怠工隱居深宮數十年,不見朝臣,不理朝政,使明朝走向衰敗。曾子《大學》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論的正是帝王之道。家不能齊,必然禍起蕭牆,不過用老夫子們的話說,那也是氣數使然了。《明史》神宗本紀結尾言:「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明萬曆掐絲琺琅雙龍捧壽盤萬曆瓷器造型渾厚敦實

萬曆時期景德鎮瓷器與嘉靖時期景德鎮瓷器風格大致相同,唯重大器,瓷器造型繁雜而拙笨,風格渾厚敦實;大型器物有大罐、葫蘆瓶、花觚、大盤等,一般都較粗糙,不注重修胎,琢器腹部的胎體接胎痕比明初的還要明顯,但官窯小件器物仍較精細。由於萬曆皇帝愛好書法,本朝瓷器中出現大量文具,如五龍筆山、筆船、筆洗、筆管、筆插、硯、水盛、顏色碟、小印盒等,做工精細;除各式盤、碗、杯、碟外,本朝器型還有壁瓶、筒瓶、攢盤、蛐蛐罐、塑像、執壺、香爐等。

萬曆瓷器紋飾布局繁密

萬曆時期瓷器紋飾繪畫風格 , 表現為布局繁密,主題不明,並常使用開光手法。紋飾以龍、鳳及纏枝蓮、嬰戲圖、魚藻紋等傳統圖案為主;嘉靖時期流行的道教題材紋飾如:雲鶴、八卦、八仙、蓮托八寶等紋飾也很流行;人物紋飾多見八仙祝壽、老子出關、四妃十六子及山水人物等;嬰戲圖中,小孩多數短軀頭大,而且頭後腦勺畫得特別大,顯得天真可愛,畫匠似將全部愛心繪在瓷器上;此時的龍紋還是豬嘴龍,有的張著大嘴,眼睛圓睜,一副憨態可掬的感覺;萬曆晚期還開創了青花鐵線描,紋飾只勾線不填色。

萬曆青花後期使用浙料

萬曆官窯青花瓷可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繼承嘉靖的製作,青料採用西域的回青料,青花色澤濃翠艷麗,發色藍中泛紫。萬曆24年,回青料已用竭,宮中曾命甘肅巡撫設法進貢,以應燒造瓷器的急用。《明實錄》神宗34年3月乙亥條則記載了太監潘相到景德鎮後的上書:「描畫瓷器,需用土青,唯浙青為上,其餘廬陵、永豐、玉山縣所出土青,顏色淺淡,請變價以進,帝從之。」說明至遲在萬曆34年官窯已用浙江青料。成書於崇禎年間的宋應星《天工開物》說:「凡饒鎮所用,以衢、信兩郡山中者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諸邑者為中,豐城諸處為下也。」由此可以知道,景德鎮官窯從萬曆24年至34年間開始,一直到崇禎,都使用浙料。

萬曆瓷器品種繁多

萬曆五彩素負盛名,色調以紅綠取勝,整體給人感覺古樸艷麗,它為我國彩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於白釉地上直接繪以五彩,其中紅彩艷麗如棗皮紅色,有時以黃彩襯托,使紅黃色重疊,呈現凝厚的橙紅色調;黃彩似同蜜蠟;綠彩為大綠;藍色則以青花代替,色調藍中泛紫;由於當時燒造紅釉器原料缺少和技術退步等原因,多用礬紅彩的特點是多數顏色較深而亮,顏色似棗皮的紅色,可見用筆塗抹的痕跡;除青花、五彩、礬紅彩外,嘉靖時期燒造的品種還有,白釉、黃釉、藍釉、鬥彩、三彩、金彩、孔雀藍釉、白釉綠彩、白釉黃彩、黃釉綠彩、黃釉紅彩、紅釉綠彩、黃釉青花、青花紅彩、藍釉白花等,品種十分豐富。

方法一:辨胎釉

胎色白中閃灰,胎質干澀、空隙較多明嘉靖起瓷器胎質已遠不如明代早、中期淘煉精細、緻密潔白。萬曆官窯小件仍胎質較細密,但是,大件之物胎質已明顯見差,胎質較細、空隙較多,並常見黑色雜質。瓷釉方面,萬曆時期瓷器釉子光潤肥厚,釉色泛青。

方法二:辨紋飾

紋飾線條如硬筆所繪萬曆時期瓷器紋飾採用雙線勾勒填色法,輪廓線條較硬,如用硬筆所繪,由於回青料暈散現象嚴重,青花填色往往溢出線外;這一時期器物紋飾畫風稚拙,如孩童所繪一般;紋飾已趨繁縟,畫面缺乏層次;人物、動物、植物常常比例失調,嬰戲紋中的孩童頭大如斗;麒麟瑞獸老態龍鍾。

方法三:辨工藝

器物底足處理不十分規整萬曆時期瓷器上最為突出的的裝飾是鏤孔手法,這是以前不常用的工藝手法。鏤雕器中常見瓶、盒之類,鏤雕手法較率意,無精細之感。萬曆時期瓷器大器很多,多製作粗糙,時有夾扁現象;瓷器修胎不十分規整,琢器類器物(瓶罐類立件器物稱為琢器),由於當時是分段拉坯成型,加上此時工藝較粗糙,腹部可見明顯接胎痕;器物里釉可見白色絞絲紋;小件瓷器常見有各式盒子、筆桿、筆山、盤、碗、香薰、爐、蓮瓣形洗、燭台、各式托座、執壺、盆、壁瓶等,有的修胎較精細,有的則稍粗。盒類瓷器多變形,不平整;盤有塌底現象,底足處理不規整,器物底足可見粘砂現象;盤碗類器物底足足牆較窄,圈足較淺,微向內收攏;底足的胎釉交接處多有一線橙黃之色,也稱火石紅,這是鑒定的一個依據。

方法四:辨款識

「萬」字體現了早晚兩期的風格明萬曆官窯年款多為六字楷書,四字楷書較少見。有青花和紫彩書寫款,也有刻劃款或在刻劃款的筆畫上填綠彩的。落款位置較復雜,常見於外底,另有內底、外口沿、肩部等。青花燭台則書於盛盤下。六字款的排列方式有六字雙行、三行、單排橫書、單行直書及旋環形等。款外有圍以雙圓圈或雙方框的,也有無邊欄的。有一種青花番蓮八吉祥紋高足碗,內底心直書六字單行款,款外加雙方框,框外復加雙圓圈,此種款式較罕見,明代除萬曆朝外,唯宣德朝還有此款式。有些尊、洗的外底不施滿釉,而是僅在中心有一圓餅形釉罩住六字雙行青花款。萬曆官窯瓷器年款中的絕大多數為青花款,且早晚期特徵鮮明,早期的青料與隆慶時相似,呈色濃艷,字體挺拔有力,中晚期則濃艷者少。萬曆款識字體頗近顏體,端莊工整,敦厚剛勁,筆力較硬,轉折處多頓挫,捺多偏長。早期字型較瘦,晚期趨肥。「大」字之撇、捺頓挫有力,「萬」字有「草頭」( 艹 )與「羊字頭」兩種寫法,體現了早晚兩期的風格。

7. 清代 雍正鬥彩瓷器怎麼辨別真偽

要想了解鬥彩瓷器的升值潛力有多大,我們不妨從鬥彩皮球花紋碗的拍賣歷史記錄中一窺。作為雍正時期鬥彩器物的代表,皮球花紋碗在北京翰海1996年第一次推出拍賣時,成交價為79.2萬元。到了2004年,北京翰海再次拍賣清雍正·鬥彩皮球花紋碗的時候,成交價已經達到了203.5萬元。去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時,成交價已經達到262萬元了。 隨著鬥彩瓷器價格的不斷攀升,市場也出現了大量的贗品,對於投資者來說,可以關注市面上比較權威的鑒別書籍,如孫瀛洲的《成化官窯彩瓷的鑒別》、耿寶昌的《明清瓷器鑒定》等都有對於鬥彩瓷器鑒定的精彩評述。 鬥彩的最高成交記錄: 名稱:清雍正 鬥彩水波壽石團花紋天球瓶 估價(RMB):15,657,000--20,262,000 成交價(RMB):31,120,000 名稱: 清乾隆鬥彩勾蓮紋雙螭耳皮球花形扁壺(一對) 估價(RMB):無底價 成交價(RMB):22,167,500 名稱:鬥彩雞缸杯 估價(RMB):11,973,000--11,973,000 成交價(RMB):22,050,000 名稱: 清雍正 鬥彩嬰戲圖鈕蓋茶壺 估價(RMB):無底價 成交價(RMB):11,751,500 名稱: 清雍正/乾隆 鬥彩加粉彩垂肩如意瑞果紋梅瓶 估價(RMB):無底價 成交價(RMB):10,960,000 名稱:明成化 鬥彩花卉紋高點頭杯 估價(RMB): 4,605,000--6,447,000 成交價(RMB): 10,513,504 名稱: 明萬曆 鬥彩葡萄紋高足杯 估價(RMB): 1,842,000--2,763,000 成交價(RMB):9,443,200 名稱:明成化 鬥彩果樹雙鳥紋高足杯 (一對) 估價(RMB): 7,800,000--7,800,000 成交價(RMB):8,690,000 香港寶華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是世界藝術市場有口皆碑的拍賣行,注冊資金1000萬港幣,坐落於亞洲金融之都香港,「寶華藝投」前身為「寶華齋」由杜德榮先生於一九四六年在香港創辦,主營古瓷器、玉器、字畫。經過近六十年的誠信經營,以及藉助香港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寶華齋」在香港收藏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為大陸、港台、亞太甚至歐美藏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交易交流平台。二〇〇三年「寶華齋」出資成立了「寶華藝投,}團隊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工作熱情和經驗,憑借龐大的藏家資源,可以為您在眾多的准買家中搜尋最理想的人選。香港寶華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在拓展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市場和物色買家方面的能力絕對無容置疑。 買家構成:胡潤百富買家;山西大買家;江浙房地產老闆;溫州商會,溫州企業家 聯合會;上海賽車俱樂部,遊艇俱樂部,高爾夫俱樂部買家等等!國家級文物鑒定專家的鼎力支持,國內外高端客戶的雄厚實力保證。聚全球華商財力,定向委託搜天下資深藏家寶物。媒體宣傳和網路展拍結合,打造全面立體的宣傳陣容。搭建業內規模較大特色明顯的拍賣廣場,成就鑽石級藝術品交易平台。 凡欲送拍品者,藏品必須送到我公司專家鑒定,符合上拍條件者即可辦理相關手續,您可以將藏品的圖片發送到以下郵箱。註明:「香港寶華國際高端藝術品拍賣會」,同時請標明您的心理價位,姓名、電話、以及藏品詳細信息 (作者、尺寸、年代、質地等),我們會在三天內給您回復。

8. 大明萬曆年制鬥彩孔明杯值多少錢

看尺寸大小。

9. 萬曆朝萬福攸同款鬥彩蓋罐

你好,你有圖片可以上來看嗎?

10. 明代萬曆年的鬥彩粉盒,對嗎

仿的也太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