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生產數據整改項目怎樣寫
擴展閱讀
南充迅達可以做網站嗎 2025-07-05 15:46:27

生產數據整改項目怎樣寫

發布時間: 2023-05-19 16:38:45

❶ 生產改善計劃如何寫

生產部改善提議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生產的正常運行,不要說「以前就是這么做的」,生產的日常管理主要就是通過現場管理,從細微之處發現人、機、料、法、環、信存在的問題。從習以為常的流程、制度、管理盲點中發現問題,發現隱患,並進行持之以恆的改善,就是生產管理的價值。
依據生產管理的六大目標,以品質、成本、交貨期、士氣、安全、技能加上現有公司生產部存在的問題,人員培訓、5S執行拆早,推行,執行差,生產物料跟蹤不及時,車間員工無組織無紀律等現象。生產計劃跟蹤力度不夠等現象,旅談雀特別提出改善建議,為公司的生產和出貨提高效率。


一:系統培訓
1)幹部培訓
生產部的多數幹部進入公司後,由於生產任務緊張,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導致了目前的種種觀念轉變不及時,造成對生產品質、等,各方面的影響。
每周利用下班後時間,對生產系統的所有管理人員進行「5S」的推行,實驗方法和效果確定,進行系統的培訓,並且組織好維護和改善的措施,並及時進行確認和指導。其次,制定詳細的計劃、對設備管理和安全管理和目視管理,進行針對性的改善,利用教育的方法徹底強化幹部的執行力。
2)員工培訓
生產系統的員工基本沒有接受操作技能和品質觀念的培訓,導致不良品的流出。
裝配車間依據實際情況每月進行兩次以上的品質培訓、以實物、實際、和實地的方式進行培訓,根據產品的特徵和實用性進行分析解決,把組裝時容易產生的問題點詳細分析,力爭在裝配時把產品品質控制到良性化,在包裝時,要求所有人仔細把產品進行目測一下,確認無誤後,進行產品包裝。
五金車間根據產品的特性和各種材質的特性進行實踐性的教育,和把安全操作規范相結合的方法 讓大家有直觀的印象,保證每個月份兩次的標准,力爭利用教育的方式把生產車間的面貌進行改善,並且強化員工的服從性。在生產的同時堅持節約成本的理念,持續降低生產成本。

二:早會制度
各車間必須每天早上執行早會制度,內容如下:
1)人員出勤狀況,是否出勤礦工、遲到等現象,第一時間掌握人員的動態。
2)總結昨天生產中出現的品質異常,並且分析發生問題的結果,在工作中怎樣預防,甚至細分到某個產品的細節。
3)分析昨天生產中出現的安全隱患,講述在下一步工作中怎樣預防,包括生活,上下時間存在的安全隱患。
4)生產中的物料狀況,物排到個人,並以及進行物料的跟蹤,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等。
5)講述公司目前的生產狀況,和出貨情況,培養員工良好的主人翁精神和憂患意識。
6)車間5S的狀況,在工作和生產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並重點強調在工作中怎樣養成和維護。

三:幹部晚會制度
每天下班前利用10-15分鍾時間組織生產部幹部碰頭會
1)五金車間主管提報第二天生產計劃,和所需物料..工裝、輔料是否齊全,以及生產中的困難。
2)裝配車間主管提報第二天裝配計劃和包裝計劃,以及所需物料.輔料是否齊全,以及生產中的困難。
3)品質部匯報,挑選情況和產品不良品狀況並且分析原因,並且及時返工返修,確保訂單的順利完成。
4)生產跟蹤,匯報訂單情況,並且匯報訂單異常,以及產品外加工情況,發生的品質異常情況以及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
5)生侍枝產經理綜合以上各單位匯報的日生產計劃,以及各種物料輔料狀況、做出分析和更改、並且及時聯系各部門及時解決,以便更好更順利的生產,確保產品的出貨期。

四:目視管理
目視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觀,色彩適宜的各種視覺感知信息來組織現場生產活動,提高車間管理水平,通過視覺觀察,大家都看到管理的目的,從中可分辨出好與壞,正常與異常,提醒或警示,異常現象,以便於及時整改,防患於未然。
通道和作業區域劃分後,對作業區域進行6S的整理整頓,定位定置,標簽標識,這是目視管理的一大內容。
1)圖形管理:對物品、工具,機器上、作業台上、按照其圖形進行標示,以便於取用,便於歸位,國家規定的標示圖形如:如消防、搬運等有效便於安全的生產。
2)顏色管理:區分良品、不良品待檢的狀態,一般紅色表示不良品,整個車間必須統一,對於一些危險區域,以紅線劃分,無關者禁入,在實物上以顏色標志、出區域范圍標志,如壓力表,流量表等,如果指針在標准色內,則表示正常,反之為異常。
3)數字管理:為控制車間各種物料,在物料架上或牆上標識數量或補充數量,對各類工具進行數字編號,可及時清點,防止工具遺失,文件夾進行數字編號,防止使用後的混亂、物品推碼和運送實行數量標准,這樣操作搬運、檢驗清點、既方便又准確。

五:三現主義
以車間為中心是管理人員必須樹立的現場觀念,三現主義是貫徹現場為中心的最好方式,保持對現場最密切的接觸和了解。
1),現場,
現場就是管理人員必須把先去現場當做例行事務,站在現場觀察事情的進展,養成到現場的習慣,現場是所有真實資料的來源。管理人員應該到現場去查看所取得的信息,不是他人提供的資料的報告,管理人員必須創建可視化的現場管理,管理人員只要一走入現場,一下就可以看出問題的所在,可以在當時,當場下達指示。
2),現物,
現物就是現場管理的對象,人,機,料,法,環,信,一有問題或異常的狀況時,管理人員應該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好好的在問題的場所,仔細觀察,檢查現物,多問幾個為什麼,就能夠確認出問題的原因,用不著那些高深的科技。在產出一個不合格品時,簡單的把握在手中,去接觸,感覺,仔細的調查,然後去看看生產的方式,便可能暴露出問題的原因,不是在會議室裡面討論問題,互相推卸責任,管理人員的工作應該是要經常保持注視運行的現場,並且根據現物和現場的原則來認定問題。
3),現處理,
現處理就是對於問題的解決處置要跟進,當場採取臨時對策措施,當你在現場,觀察現物,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當場解決問題,許多與現場有關的問題,都可以及時當場解決,在現場管理中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就是現在就做,馬上動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