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處理中COD,TCOD,SCOD各是什麼意思數據大好還是小好
污水處理中COD定義則輪是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物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稱作COD,目的是表明水中有機物的量和濃度從而判斷水質的好壞。至於數值大還是小好,這個不一定,看你具體參照的是什麼標准了。一般碼謹的話50~80mg/l左右就表明水中有機物含量差不多,例如自來水一般為60mg/l左右。數值大,表明水中有機物含量孫模信很高,表明水質變壞。數值太小,則水中有機物含量很少,但太少不適合飲用,例如純水的COD接近於0mg/l。
至於你說的TCOD和SCOD其實都是COD的另外一種變相的說法,SCOD指溶解性COD、TCOD指總COD(包括溶解性和非溶解性)一般均用COD表示即可!
B. TOC分析儀的TOC檢測方法
一、濕法氧化(過硫酸鹽)- 非指碰輪色散紅外探測 (NDIR) 該方法是在氧化之前經磷酸處理待測樣品 ,去除無機碳,而後測量 TOC的濃度。現代的TOC
連續分析儀中,絕大部分都是濕法氧化。濕法氧化對於復雜的水體(例如:腐殖酸、高分子量
化合物等)氧化不充分,所以不適用 TOC含量高的水體 ,但是對於常規水體如地表水是可以
的。
二、高溫催化燃燒氧化 - 非色散紅外探測(NDIR)
高溫催化燃燒氧化的應用時間遠比濕法氧化遲,但是因為高溫燃燒相對徹底,可以適用於污
染較重的江河、海水以及工業廢水等水體。
三、紫外氧化 - 非色散紅外探測 (NDIR)
其方式與濕法氧化相同,不過是採用紫外光(185nm)進行照射的原理,在樣品進入紫外反應器
之前去除無機碳,得到更精確的結果。紫外氧化法,對於顆粒狀有機物、葯物、蛋白質等高
含量 TOC是不適用的,但可以用於原水、工業用水等水體。
四、紫外(UV)- 濕法(過硫酸鹽)氧化 - 非色散紅外探測(NDIR)
這種方式是紫外氧化和濕法氧化兩者協同作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氧化降解效果優於其中
任何一種方法。針對紫外氧化無法用於高含量TOC水體,兩者的協同可以測量污染較重的
水體。因其適用性強、可測范圍廣泛的特點而普及度高,技術成熟。
五、電阻法
該法是近年來開始應用的技術 ,其原理是在溫度補償前提下,測量樣品在紫外線氧化前後電
阻率的差值來實現的。但該方法對被測量的水體來源要求比較苛刻 ,只能用相對潔凈的工業
用水和純水 ,應用方向單一。
六、紫外法
紫外吸收光譜用於 TOC的檢測分析最早可追溯到 1972 年 ,Dobbs 等人對於 254nm處紫
外吸光度值(A)和城市污水處理二級出水及河水的 TOC之間線性關系進行了研究。經過幾
十年的發展, 由於具有快速、不接觸測量、重復性好、維護量少等優點,該方法的應用得到
飛速發展。
七、電導法
該法中涉及的主要器件是電導池,它由參比電極、測量電極、氣液分離器、離子交換樹脂、
反應盤管、NaOH電導液等組成。電導池的優點是價格低、易普及 ,但穩定性較差。
八、臭氧氧化法
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採用臭氧氧化作為TOC的檢測技術,具有反應速度快,無二次污染 ,
以及較高的應用價值。故此方法的應用前景非常可觀。
九、超聲空化聲致發光法
超聲化學已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研究領域 ,聲致發光的研究已涉及到環境保護領域 ,我國的
相關學者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近年來 ,這一獨特的方法已經得到專
家的認可。具有無二次污染、不需添加試劑 ,設備簡單等優點。
十、超臨界水氧化法
適用於鹽分高的應用,超零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 SCWO)技術原先被用於處理大體積廢水、污泥和被污染過的土壤。現被運用於商業實驗室TOC分析儀,將進樣水的溫度和壓力提升至高於水的臨界點(375°C和3,200psi)時,有機廢物迅速被水中的氧化劑徹底氧化。超臨界水的特性均可以使有機碳極高效、快速地氧化為二氧化碳,即便存在使用非超臨界氧化方式時會造成負干擾的氯化物及其他無機物也無妨。
技術參數: 測量范圍:0—100,000ppm C(非稀釋狀態) ,0----5,000ppm N 。
自動進樣,一次進樣得6個結果:TOC/TIC/TC/NPOC/POC/TNb 。
可選全自吵舉動多孔位進樣器、總氮(TNb)分析模塊、固體分析模塊。 測定誤差與精度 ≤1%。
應用:
滿足醫用注射水檢測。
清潔驗證(符合FDA/USP/EP)。 飲用水、地表水、自來水、排水唯信、污水
環保、水文監測等不同行業。
C. 高錳酸鉀溶液的標定和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數據處理怎麼處理
寫差物出化學戚慶弊反應高族的方程式,再根據方程式的系數判斷,你的高錳酸鉀是標准溶液,所用的體積和濃度的乘積就是高錳酸鉀的物質的量,再根據系數關系和過氧化氫所用體積可以算出過氧化氫的濃度。
D. 在測定某一個物質的抗氧化能力時,如何確定dpph等的濃度梯度
在測定某一物質的盯巧陵抗氧化能力時,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來確定dpph等濃度梯度:
准備不同濃度的dpph溶液。初始時可以選擇較高的初始濃度(如100μM)和較低的最終濃度(如1μM),然後通過逐步稀釋的方法得到一系列濃度的dpph溶液。
在每個濃度下測量dpph的吸光度,以確定其濃度和吸光度之間的關系。
根據第二步中的數據繪制濃度與吸光度之間的標准曲線。可以使用線性回歸等方法進行數據擬合,以得到標准曲線的方程式。
在進行抗氧化能力測定時,將待測物質加入到一定濃度的dpph溶液中,混勻後,在特定時間點處測量dpph的吸寬判光度。通過與標准曲線比較,可以計算出待測物質凱戚的抗氧化能力。
在確定dpph等的濃度梯度時,需要考慮到被測物質的抗氧化能力和反應速率等因素,以選擇適當的濃度梯度。通常情況下,可以選擇dpph的初始濃度為50-100μM,最終濃度為1-10μM,以得到較為合適的濃度梯度。
E. 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數據處理
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數據處理:0.02moL-1KMnO4,過氧化氫(hydrogenperoxide),化學式H2O2。純悔畝過氧化氫是淡藍色的黏稠液體,可任意比例與水混溶,是一種強氧化劑,水溶液俗稱雙氧水,為無色透明液體。
其水溶液適用於醫用傷口消毒及環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況下會緩慢分解成水和氧氣,但分解速度極其慢,加快其反應速度的辦法是加入催化劑,二氧化錳等或用短波射線照射。在不同情況下有氧化作用和還飢搭原作用,用於照相除污劑,爛前拿彩色正片藍色減薄,軟片超比例減薄等,極易分解,不易久存。
F. ELISA實驗數據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ELISA試劑盒在國內有許多種叫法:例如:ELISA檢測試劑盒、ELISA?Kit、酶聯免疫試劑盒、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試劑盒、酶聯免疫分析試劑盒、酶免試劑盒等,比較常見的叫法是ELISA檢測試劑盒、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試劑盒等?ELISA試劑盒自從60-70年代問世以來,得到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認可及推崇,在歐美及中國獲得很大的推廣,尤其是國內生化領域的長足發展。Elisa生物試驗是一種敏感性高,特異性強,重復性好的實驗診斷方法。由於其試劑穩定、易保存,操作簡便,結果判斷較客觀等因素,已廣泛應用在免疫學檢驗的各領域中。本章交流分享:ELISA實驗數據處理方法是怎樣的?想要了解的同學歡迎來電咨詢。
1、擬和曲線:
輸入行: 濃度值, 如0 10 50 100
輸入第二行:該濃度下的調整後的od值,如0 0.586 1.397 1.997 3.42
選擇這些輸入的數據,用插入里的圖表按鈕,進入圖表向導,在「標准類型」中選擇「xy散點圖」;在「子圖表類型」中選擇「折線散點圖」,按「下一步」;選擇「系列產生在行」,按「下一步」;數據標志,可以填寫:如數據y軸,OD值;數據x軸,濃度;按下一步,點擊完成。可得曲線圖。
單擊曲線,按右鍵,選擇「添加趨勢線敗賀昌」,在類型中,選擇多項式;在選項中,選擇顯示公式,選擇顯示R平方值。
得到公式和R平拍滾方值。
也可以用上面說的方法:雙擊圖表,把它輸入到圖表的數據中,就可察扒以擬和曲線。
2、計算濃度:
次實驗:
標准曲線為:
y = -4E-05x2 + 0.026x
R2 = 0.9745
為例,已知OD值,計算濃度。
由於y = -4E-05x2 + 0.026x,所以可以得到:
4E-05x2 -0.026x +y=0
ax2 +bx +y=0
a=4E-05;b=-0.026;
x=(-b-(b*b-4ay)(平方根))/(2*a)
代入a,b,和y值,得
x=(0.026-(0.026*0.026-0.00016*y)(平方根))/(2*0.00004)
在excel里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x=(0.026-EXP(LN(0.026*0.026-0.00016*y)/2))/(2*0.00004)
通用公式為:
x=(-b-EXP(LN(b*b-4ay)/2))/(2*a)
應用excel的公式拷貝功能,計算所有濃度
G. 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實驗最後數據怎麼處理
通過記錄的氧氣的量,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計悶宴算過氧化氫含量。經過試驗測得過氧化氫完全分解,記錄生成氧氣的量,通過換算和化學反應方程式得到過氧螞肢銀化氫的濃度即含量,無需過多處理。
過氧化氫化學式為H2O2,純過氧化氫是淡藍色的黏稠液體,可任意比例與水混合,是一種強氧化劑,水溶液俗稱雙氧水,為無色透明液體。其水溶液適用於醫用飢跡傷口消毒及環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況下會分解成水和氧氣,但分解速度極其慢,加快其反應速度的辦法是加入催化劑——二氧化錳等或用短波射線照射。
H. 你認為TOC分析儀的原理是什麼
TOC分析通常分為直接測定法和間接測定法。直接測定法一般是通過將無機碳(IC)除去後測定全碳(TC)的方法,適用於測定IC含量高的水樣,但容易損失水樣中揮發性的有機碳(POC)。
IC的處理方法採用酸化曝氣處理法,將水樣酸化至pH<3,CO32-和HCO3-轉化成碳酸,產生二氧化碳,再通過曝隱改氣去除CO2。由於在曝氣過程中會造成水樣中揮發性有機物(VOC)的損失,因此直接法的測定結果僅能代表不可吹出的有機碳(NPOC)含量。樣品中無機碳含量較高時,因其干擾對有機碳的測定,所以必須消除廢水中無機碳的干擾,在測定前要對樣品進行預處理。
在間接測定法中,TOC是通過TC減去IC得到,將所有的碳氧化得到TC,IC則是通過測定樣品經酸分解的CO2量得到的,適用於測定IC比TOC低的水樣。
差減法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1)差減法對水樣進行兩次測定,分別得出IC和TC,所以要求配備一個外接采樣器,以保證IC和TC測定時的水質一致,這在污染物有時空分布的情況下,是很難做到的;(2)由於要分別測定水樣的IC和TC,故在儀器標定時也同樣要求IC和TC兩種標樣,這樣就增加了儀器的復雜程度;(3)測量周期較長;(4)對產生的CO2量進行兩次積分測量增大了儀器的誤差。
氧化技術
測定TOC時使用的氧化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分為干法氧化和濕法猛碰氧化兩類,更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高溫催化燃燒氧化、過硫酸鹽氧化、紫外灶知判光(UV)/過硫酸鹽氧化、紫外光(UV)氧化等。干法氧化(高溫催化燃燒氧化)的特點是檢出率較高,氧化能力強,操作簡單、快速。濕法氧化特點是准確度高、進樣量大、靈敏度高、安全性能好,但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