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可以多選嗎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一個單位可以同時申報六項,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賠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前提是需要滿足折六項扣除標准。
一、個人所得專項附加如何扣除
個人所得專項附加可以按規定標准稅前扣除。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六項,可以按規定標准稅前扣除。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只能進行一次扣除,但不能同時進行。此外關於個稅的其他細節,如扣稅所需材料、如何撰寫指定或約定的贍養老人分享協議、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等。
二、專項附加扣除標准
專項附加扣除標准。專項附加扣除標准,有些項目地區不同,扣除標准也不同。具體如下:1、教育孩子每月1000元,夫妻雙方可以進行選擇分別扣除50%;2、持續教育每月扣除400元,同等學位持續教育的扣除期不得超過48個月;資格持續教育及專業和技術持續教育,在取得有關證書的年度,按3600元的固定金額扣除;3、重疾醫療額外扣除專項在8萬元限額內,如實扣款;4、專項住房貸款利息附加扣除每月1000元;5、住房敬含凱租金專項附加扣除,按地區大小劃分扣除標准;6、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獨生家庭子女2000元每月,非獨生子女與兄弟之間姐妹進行分攤2000元每月。
三、專項扣除是歸誰報
專項扣除公司和自己都可以報。專項填老改表說明如下:
1、子女教育;
2、繼續教育;
3、住亮喚房貸款利息;
4、住房租金;
5、贍養老人;
6、大病醫療;
7、扣繳義務人信息。
納稅人可以在取得所得的當年將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給扣繳義務人,或通過網上稅務局、個人所得稅APP、郵寄申辦、前往辦稅服務廳等方式自行申報。扣繳義務人名稱、納稅人識別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納稅人由扣繳義務人在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填寫扣繳義務人名稱全稱及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暫行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❷ 自然人申報中六項專項扣除中怎麼沒扣除
申報六項專項扣除是可以自己在個人所得稅App裡面填寫的資料,然後申報的在預繳表裡面才會有顯示出來抵扣個人所得稅了。
如果每月工資收入在5000元跡掘乎以下的,不填寫沒有影響散緩,可以不填寫,但是專項扣除是按年申報的,如果不填寫,以後如果增加工資,超過5000元了,在年內是不作調整的,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就不能扣除專項附加。如果月工資收姿悉入在5000元以上的,填寫了經審核後可以按照經審核批準的數額在稅前扣除,可以少繳個人所得稅,增加實際收入,不填寫就不可以扣除,相應增加繳納個人所得稅,減少實際收入。
❸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採取的方法是累計預扣預繳法,由扣繳義務人(任職單位)按月扣繳申報,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1
要享受這6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大家怎麼來申報呢?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24日表示,納稅人只需三步,即對條件,就是我們上面說的看看你是否滿足條件,然後是報信息和留資料。具體怎麼操作呢?一起來看看。
值得期待的好消息是,除了填寫紙質信息表,2019年1月1日起,納稅人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手機App和各省電子稅務局網站申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手續將大大簡化!只要完成「個人所得稅」App實名注冊後,可以按照如下步驟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第一步:首頁選擇「我要申報專項附加扣除」;
第二步:進入你選擇的項目,填寫或確認基本信息;
第三步:填寫專項扣除信息,與配偶的分配比例等;
第四仔態步:填寫其他信息,比如,扣除方式等。
目前,「個人所得稅」手機App已經可以在主流應用商店下載,注冊功能已開放。
除了手機App,我們也可以通過網頁端辦理。在登錄當地電子稅務局網站,完成實名注冊後,可以按照如下步驟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第一步:選擇「專項附加扣除」點擊立即申報;
第二步:選擇您要申報的項目,比如「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點擊立即申請;
第三步:錄入基本信息,例如,手機號、電子郵箱、聯系地址;
第四步:錄入子女的教育信息;
第五步:錄入分配方式,全部由本人扣除,或者夫妻平分扣除;
第六步:選擇扣除方式,可以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扣除,或者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操作2
首先是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個人所得稅免徵收額從3500元上調至5000元。除了提高個稅起征點,還有一大亮點就是貼近民生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這是從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一些必要的生活開支如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大病醫療等也能抵扣個稅了。經緯君梳理了以下六項的扣除標准以及具體填報內容:
1、子女教育,扣除標准為每子女每月1000元。填寫信息包括子女受教育信息,含受教育階段、受教育時間段等;子女、配偶身份證件號碼。
2、繼續教育,扣除標准為每月400元或3600元/年學歷(學位)。繼續教育信息包括,教育階段、入學時間、畢業時間;職業資格繼續教育信息包括:教育類型、證書取得時間、證書名稱、證書編號、發證機關。
3、大病醫療,如果想要享受這項專項附加扣除,必須是納稅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並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填寫時需提供患者信息和醫療信息。其中,患者信息包括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大病醫療費用支出可限大配額內據實扣除;醫療信息包括個人負擔金額、醫葯費用金額等。
4、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標准為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長可達20年。填寫信息包括產權證明和貸款合同。其中,產權證明包含產權證、不動產登記證、商品房買賣合同和預售合同;貸款合同,按照貸款合同內容據實填寫。
5、住房租金,扣除標准為800-1500元不等。填寫信息包括住房租賃信息和工作城市信息。其中,住房租賃信息包括,獲取合同編號,租賃房屋坐落地址,租賃方信息。
6、贍養老人,扣除標准為最高每月2000元。填寫信息包括被贍養人信息和共同贍養人信息。被贍養人信息包括身份證件信息、出生日期,被贍養人需要年滿60(含)周歲;共同贍養人信息包括身份證件信息、出生日期,如果是獨生子女不需要填寫。
六項個稅專項附加念仿源扣除怎麼操作3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照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照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這就是說,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上學的話,全家可以每月扣除2000元,這2000元可以由爸爸扣除,也可以由媽媽扣除,還可以爸爸和媽媽各扣除1000元。這里就有籌劃的空間了。在選擇時,應該選擇工資高的一方、或有稿酬、勞務報酬的一方來扣除。因此低工資的`一方,可能在扣除上面的基本費用和專項扣除後,就不要需要納稅了。這樣由高工資一方來扣除,就可以最大化地利用這個優惠,降低整個家庭的稅負。
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處於學前教育階段的子女,按上述規定執行。計算教育時間的范圍是:學前教育為子女年滿3周歲當月至小學入學前一月;學歷教育為入學的當月至學歷教育結束的當月,其中學籍保留的休學期間和寒暑假期間均包括在內。如果子女是在境外接受教育的,也可以享受這個扣除,父母需要做的是保存境外學校的錄取通知書、留學簽證等證明備查。
這里再舉個例子,假如一個寶寶是2017年3月出生的,那麼在2020年3月,爸爸媽媽就可以扣除1000元的教育費用,而不是等到9月份寶寶開始上幼兒園之後。這時填報學校信息時,可以填報「無」,而不要空白不填,申報軟體是可以通過的。
再往後,假如這個孩子一直讀書,從小學、初中、高中、本科、碩士、博士,按照目前正常的學制安排,爸爸媽媽一直到2045年的7月,都可以享受這個子女教育扣除。其中,小學畢業的那年暑假,是包括在小學教育階段的,初中畢業的那年暑假,是包括在初中教育階段的,以此類推。只要學習不中斷,可以一直享受到博士畢業。
從享受的主體看,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和其他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繼子女、養子女。
納稅人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需要填報的信息有:配偶及子女的姓名、身份證件號碼、子女當前受教育階段及起止時間、子女就讀學校及本人和配偶之間的扣除分配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