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監控內容被傳到網上算犯法嗎
監控內容被傳到網上是不是犯法的,這要看視頻的內容和這么做的的目的而定,如果視頻內容是違法亂紀傷風敗德之類的視頻,且沒有提前預告視頻中涉及的人,就有侵犯隱私的問題,可以要求撤換賠償消除影響。因為沒有經過當事人的同意,隨意把別人的視頻傳到網上,侵犯了別人的隱私權,是會受到法律制裁的。
法律分析
監控設備監控的是公共區域,在進入是公共區域而非個人隱蔽私密空間,只要沒有涉及違法亂紀不道德行為,不存在隱私及隱私權之類。如果監控內容目的僅是為宣傳,且不涉及違法亂紀傷風敗德之事,算不上侵犯隱私,不過,涉及人員如果不願意可以協商更換。每個公民的隱私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在未經別人同意,上傳視頻內容到網路的行為,這是對別人權利的侵害,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就目前的法律規定來看,上傳別人視頻的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但這也是屬於違法的行為,因此即使一般不會對其進行刑事處罰,但相應規定處罰也是需要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侵犯別人隱私的,一般是處拘留並處罰款。隱私權包含的內容有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住址、電話、公民的身體特徵、形象,這些未經許可其餘人都不能刺探、公開或者傳播。還有公民的個人活動,特別是在住宅內的活動,不能受監視,不能被窺視,別人不能攝像、錄像,當然法律上監視居住的除外。若將超出公共領域的私人信息在未經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在網路上傳播,確實構成了侵犯別人隱私權。所謂隱私,即是指不願意讓人知道、屬於個人的生活私密,如兩性關系、生育能力等。隱私一旦公開,就會給當事人帶來心理壓力和苦惱。侵害隱私權等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承擔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