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苦地膽圖片是不是可以治感冒
擴展閱讀
wps文檔怎樣設置下拉內容 2025-05-20 13:43:35
冰可樂加酸奶可以嗎 2025-05-20 13:42:49

苦地膽圖片是不是可以治感冒

發布時間: 2022-12-20 04:05:54

❶ 苦地膽是什麼,作用有什麼

健康指導:苦地丹為菜科植物地膽頭的乾燥全草,性寒味甘,苦,歸肺肝經。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可用於感冒鼻炎腸胃炎,咽炎,腎炎,濕疹,等。

❷ 地苦膽還有那些作用

地苦膽的作用:

1、祛痰作用:地苦膽當中富含的各類提取物如酸性酒精提取物、黃酮甙、總酸酚,總生物鹼及結晶

不但能夠因為其中黃酮一類物質起到止咳的作用,而且在被灌服後還能夠通過酚紅的方式起到一定

的祛除痰濕的效果。但就皂甙而言,效果並不明顯。

2、止咳作用:通常的情況下各類提取物比如酸性酒精提取物、黃酮甙、總酸酚、結晶I(甾體化合物)

及皂甙這些在給小白鼠服用後,進入白鼠的胃部都能夠起到止咳的效果。因為黃酮這類提取物能夠

通過氨水噴霧引咳的方式消除咳嗽的問題。其中以黃酮甙的作用效果最佳。

(2)苦地膽圖片是不是可以治感冒擴展閱讀:

1、入葯:部位全草。

2、性味:味苦、辛,性寒。

3、歸經:歸肺、肝、腎經。

4、功效:清熱,涼血,解毒,利濕。

5、主治:用於感冒,百日咳,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結膜炎,黃疸,瘧疾,腎炎水腫,月經不調,

白帶,瘡癤,乳癰,腋癰,濕疹,蟲蛇咬傷。

❸ 苦地膽的主治

用於感冒,百日咳,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結膜炎,黃疸,瘧疾,腎炎水腫,月經不調,白帶,瘡癤,乳癰,腋癰,濕疹,蟲蛇咬傷。

❹ 潮汕有一種草葯叫牛契埠的 學名是什麼

牛契埔,潮汕地區別名稱為地膽頭、苦地膽、天芥菜、雞痾粘、土柴胡、馬駕百興、地膽頭、磨地膽。全草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之功效,治感冒、菌痢、胃腸炎、扁桃體炎、咽喉炎、腎炎水腫、結膜炎、癤腫等症,為中醫常用葯。(我也是潮汕人,希望能夠幫到你)

❺ 什麼叫苦地膽

中文名稱: 苦地膽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地膽頭Elephantopus scaber Linn.的乾燥全草。
出處: 實用中草葯彩色圖集. 第一冊

介紹
Title 簡介
原植物 地膽頭為具根狀莖的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莖粗壯,二歧分枝,密被白色緊貼硬毛。葉大部分基生,近無柄,匙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5~18厘米,寬2~4厘米,頂端鈍,基部漸狹,邊緣具淺鈍齒,兩面被長硬毛;葉脈羽狀,側脈10對以上,離緣彎拱網結。頭狀花序小,具4朵花,密集成頂生的復頭狀花序,基部圍以3片卵形的葉狀苞片;總苞片2層,長橢圓形,頂端漸狹成刺尖,被短糙毛;花秋冬開,淡紫色,同型,全為兩性管狀花,花冠長約8毫米,檐部擴大成漏斗狀,上端5裂,常1片深裂;花葯基部具鈍耳;花柱枝絲狀,頂端鑽形。瘦果紡錘形,具10縱棱,被短柔毛。冠毛為5條硬刺毛,基部寬扁。

生於路旁、林緣或空曠草地上。分布我國東南至西南部各省區。全世界各熱帶地區均有。

採收加工 春、夏、秋季均可採收。拔取全株,抖凈泥沙,曬干。

葯材性狀 根狀莖長僅1~2厘米,下端叢生多數黃色須根。葉多為根生,近無柄,葉片紙質,皺縮,匙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通常8~12厘米或過之,灰綠色,疏被白色長硬毛,邊緣具疏齒或近全緣。花莖自葉叢中抽出,高出葉叢之上,直而硬,稍扁,長達25厘米,被硬毛,斷面中空;莖生葉極少。頭狀花序於花莖上頂生,花冠多脫落。以葉多,色灰綠,無花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苦、寒。歸肺、肝經。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感冒,鼻衄,黃疸,腸胃炎,咽喉炎,腎炎。外用治濕疹,疔瘡,蛇蟲咬傷。常用量10~15克。

附註 廣東汕頭和梅縣等地所用的地苦膽為本種同屬植物白花地膽頭E.tomentosus Linn.的全草。後者莖多分枝,葉莖生,花白色與本種不同。

功用: 歸肺、肝經。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感冒,鼻衄,黃疸,腸胃炎,咽喉炎,腎炎。外用治濕疹,疔瘡,蛇蟲咬傷。
性味: 苦、寒。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3/HerbalMedicine/DL/DL-20031203111444/

❻ 膽草根別名

膽草根,一般指地膽草。
地膽草,是菊科地膽草屬植物。
別名:草鞋底、苦地膽、土蒲公英、地膽頭、磨地膽、鹿耳、土柴胡。
地膽草,是根狀莖平卧或斜升,具多數纖維狀根;莖直立,高20至60厘米,基部徑2至4毫米,常多少二歧分枝,稍粗糙,密被白色貼生長硬毛;基部葉花期生存,蓮座狀,匙形或倒披針狀匙形,長5至18厘米,寬2至4厘米,頂端圓鈍,或具短尖,基部漸狹成寬短柄,邊緣具圓齒狀鋸齒;莖葉少數而小,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向上漸小,全部葉上面被疏長糙毛,下面密被長硬毛和腺點。
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或枝端束生的團球狀的復頭狀花序,基部被3個葉狀苞片所包圍;苞片綠色,草質,寬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至1.5厘米,寬0.8至1厘米,頂端漸尖,具明顯凸起的脈,被長糙毛和腺點;總苞狹,長8至10毫米,寬約2毫米;總苞片綠色或上端紫紅色,長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而具刺尖,具1或3脈,被短糙毛和腺點,外層長4至5毫米,內層長約10毫米;花4個,淡紫色或粉紅色,花冠長7至9毫米,管部長4至5毫米;瘦果長圓狀線形,長約4毫米,頂端截形,基部縮小,具棱,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稀6條硬剛毛,長4至5毫米,基部寬扁。花期7至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在我國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及雲南等省區。常生長於開曠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緣。
主要價值
食用:地膽草根系有獨特香味及功效,在我國南方民間多用作食材,被作為煲湯原料廣泛使用。
葯用:地膽草主要以根部入葯,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等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等。

❼ 苦地膽的介紹

苦地膽,中葯名。為菊科地膽草屬植物地膽草ElephantopusscaberL.或白花地膽草ElephantopustomentosusL.的全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利濕之功效。常用於感冒,百日咳,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結膜炎,黃疸,瘧疾,腎炎水腫,月經不調,白帶,瘡癤,乳癰,腋癰,濕疹,蟲蛇咬傷等病症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