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龍卷風長什麼樣呢
龍卷風是一種可怕的風暴,其行跡神出鬼沒,來去匆匆。
龍卷風可以分水龍卷、陸龍卷、塵龍卷、火龍卷等多種,其中以水龍卷最為凶惡,但陸龍卷、火龍卷的危害也很大。
世界上水龍卷出現最多的地方是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尤其是在佛羅里達半島以南的海面上。有一位飛行員在45分鍾的空中飛行中,在這一帶目睹了一條積雨雲帶上共發生了9個龍卷,還看到其中五六個水龍卷同時並存的空中奇景。
龍卷風外貌奇特,它上部是一塊烏黑或濃灰的積雨雲,下部是下垂著的形如大象鼻子似的漏斗狀雲柱,具有小、快、猛、短的特點。水龍卷直徑25~100米,陸龍卷直徑100~1000米。
其風速到底有多大,科學家沒有直接用儀器測量過,但根據龍卷風在其所經過的區域內做的「功」來推算,風速一般每秒50~100米,有時可達每秒300米,超過音速。它像一個巨大的吸塵器,經過地面,地面的一切都要被它捲走。
經過水庫、河流,常捲起沖天水柱,有時連水庫、河流的底部都露了出來。同時,龍卷風又是短命的,往往只經過幾分鍾或幾十分鍾,最多幾小時,移動幾十米到10千米左右,便「壽終正寢」了。
龍卷風是怎樣形成的呢?龍卷風大都發生在大陸沿海一帶和海島上,主要是由於在陽光強烈的照射下,地表受熱不均勻,引起空氣上下強烈對流。如果上升的空氣中含水汽較多,到高空往往發展成強烈的雷雨雲,這種雲的頂部和底層,溫差懸殊,雲底不到10℃,雲頂在-30℃以上。
因此,在雷雨雲中,冷空氣急速下降,熱空氣猛烈上升,上下層空氣交替擾動,形成許多小旋渦,逐漸轉動擴大,最後形成一個漏斗狀的、迅速旋轉的龍卷風。如果地面上是一個低氣壓區,四周的空氣上升,為龍卷風增添動力,它就變得更加強大了。
Ⅱ 龍卷風成因的龍卷風分類
許多氣象學家根據龍卷風的風速及破壞程度對比分析,把龍卷風分成「F0」到「F5」6個等級,依其強度大致可分為三種: 1. 微弱龍卷風(Weak Tornado) 2. 強烈龍卷風(Strong Tornado) 3. 劇烈龍卷風(Violent Tornado ) 龍卷風依其型態有「下曳龍卷風」和「上升龍卷風」兩大類: 下曳龍卷風——上層積雨雲與中心之間的氣壓差距遞增,造成氣流向下曳出,即所謂的「下曳氣型」龍卷風;亦稱為「噴出型」龍卷風。 上升龍卷風——龍卷風中上升之氣流,宛如吸塵器吸入地面上的各種物質,即所謂的「上升氣流型」龍卷風;亦稱為「吸進型」龍卷風。 因為龍卷風常成群出現,挾帶強風且所經之處氣壓突然猛烈下降,所以具有非常強烈可怕的破壞力。
Ⅲ 龍卷風可以分為幾種
一、漩渦龍卷
指帶有兩股以上圍繞同一個中心旋轉的漩渦的龍卷風。多漩渦結構經常出現在劇烈的龍卷風上,並且這些小漩渦在主龍卷風經過的地區上往往會造成更大的破壞。
二、陸龍卷
landspout、美國國家氣象局稱st-tube tornado是一個術語,用以描述一種和中尺度氣旋沒有關聯的龍卷風。陸龍卷和水龍卷有一些相同的特點,例如強度相對較弱、持續時間短、冷凝形成的漏斗雲較小且經常不接觸地面等。雖然強度相對較弱,但陸龍卷依然會帶來強風和嚴重破壞。
三、水龍卷
可以簡單地定義為「水上的龍卷風」,通常意思是在水上的非超級單體龍卷風。水龍卷能吹翻小船,毀壞船隻,當吹襲陸地時就有更大的破壞,並奪去生命。
龍吸水是龍卷風的別名,因為與古代神話里從波濤中竄出、騰雲駕霧的東海蛟龍很相象而得名,它還有不少的別名,如「龍吸水」、「龍擺尾」、「倒掛龍」等等。
龍卷風在水面上就是龍吸水、在陸地上就是普通的龍卷風。龍卷風就是空氣的流動,空氣是看不到的。龍卷風中心氣壓底,有吸引力。吸引灰塵、水汽等其他雜物。由於重力,液態水不可能長時間在天上,龍吸水過後,吸到天上的水就會落下來,形成暴雨,所以說所謂龍吸水就是龍卷風。
龍吸水是一種偶爾出現在溫暖水面上空的龍卷風,
它的上端與雷雨雲相接,下端直接延伸到水面,空氣繞龍卷的軸快速旋轉。受龍卷中心氣壓極度減小的吸引,水流被吸入渦旋的底部,並隨即變為繞軸心向上的渦流。
龍卷風俗稱「龍吸水」,它是從雷雨雲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種范圍很小而風力極大的強風旋渦。
龍卷風的風力極大。在龍卷風中心附近,水平風速每秒可達100米以上,極端情況,可達300米。12級風的風速相當於每秒30多米,造成的破壞異常驚人。
四、火龍卷
非常罕見的龍卷風形態,由陸龍卷與火焰的結合。
龍卷風夾起火焰高達數米,像一條巨大的火龍旋轉前進。
出現「火龍風」的主要原因是異常乾旱的天氣和強勁的風勢助長了此處的火勢。聖保羅地區的空氣乾燥程度已趕上了撒哈拉沙漠。
火焰龍卷風又叫火怪,火旋風,是指當火情發生時,空氣的溫度和熱能梯度滿足某些條件,火苗形成一個垂直的漩渦,旋風般直插入天空的罕見現象。旋轉火焰多發生在灌木林火,火苗的高度30至200英尺不等,持續的時間也有限,一般只有幾分鍾,但如果風力強勁能持續更長的時間。[3]
五、陣風卷
是一種和陣風鋒與下擊暴流有關的小型垂直方向旋轉的氣流。由於它們嚴格來說和雲沒有關聯,所以就它們是否屬於龍卷風還存有爭議。當從雷暴中溢出的快速移動乾冷氣流流經溢出邊緣的靜止暖濕氣流時,會造成一種旋轉的效果(可用「滾軸雲」解釋),若低層的風切變夠強,這種旋轉就會水平(或傾斜)進行,並影響到地面,最終的結果就是陣風卷。陣風卷的旋轉方向不固定,可順時針亦可逆時針。
六、塵卷風
塵卷風是由於地面局部增熱不均勻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旋轉對流運動。在塵卷風形成的過程中,外圍空氣通過貼近地面的薄層被地面加熱後流向中心部位,外圍空氣的旋轉能量在中心部位得到加強形成塵卷風,其旋轉能量是熱泡原來具有的旋轉能量的局部集中和一部分勢能轉化而形成的,其旋轉方向是由熱對流泡的初始旋轉方向所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龍卷風與塵卷風是完全不同的,龍卷風是雲層中雷暴的產物。塵卷風由地面強烈增溫而生成的小旋風,以捲起地面塵沙和輕小物體形成旋轉的塵柱為特徵。
Ⅳ 龍卷風可以分為多少種哪一種的傷害力最大
多漩渦龍卷風
復合型旋渦龍卷風是帶有二次旋渦的颶風。次生渦一般是在主渦觸碰下墊面後造成的,數量有2~5個不一,繞主渦流轉,不易被觀測所鑒別。多種旋渦構造的產生與龍卷風抗壓強度相關,EF4級之上的龍卷風非常容易發展趨勢成多旋渦。次生渦的造成和消退是動態性的,一般只保持數分鍾。多種旋渦龍卷風能夠產生極大的殺傷力。
其它類似的天氣現象
該火龍卷的樣子與龍卷風類似,它是由一個颶風與火苗融合而成。2010年,墨西哥東半球遭受少見的降雨少氣溫,全國各地多地遭到森林大火圍攻。八月二十四日,巴西聖保羅市一處著火點掀起龍卷風,導致了少見的龍卷風景色。風暴摻雜著火苗達到數米,像一條極大的火龍在轉動著前行。「火龍風」是在24日拍攝到的。"火龍"在點燃的原野上飄舞著多少米高,遮擋了一條道路。本地派遣直升機消滅「火龍」。早已有三個月沒有雨天的地域發生了「火龍風」。與眾不同的乾躁氣溫和強悍的風使這兒的火情更高。據墨西哥全世界電視台節目報導,佛羅倫薩地域的乾燥水平早已追上了安第斯山脈。
威力基本都很大,你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Ⅳ 龍卷風有多少種形狀謝謝!急求!
龍卷風,又稱龍卷、龍吸水等,是一種相當猛烈的天氣現象,由快速旋轉並造成直立中空管狀的氣流形成。龍卷風大小不一,但形狀一般都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狀,「漏斗」上接積雨雲(極少數情況下為積雲雲底),下部一般與地面接觸並且時常被一團塵土或碎片殘骸等包圍。
Ⅵ 怎樣鑒別龍卷風的級別
根據風力及破壞程度,1971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龍卷風專家藤田博士(Dr. T. Theodore Fujita)將龍卷風分為0—5六個等級,或稱為EF級。英文字母「F」取自藤田(Fujita)的首字母。
EF0級,輕度破壞,風速在每小時104公里--136公里,煙囪、樹枝被吹斷,路標被破壞,較輕的物體被捲起,根系淺的樹木傾斜,毀壞商店招牌等。
EF1級,中度破壞,風速在每小時138公里--177公里,屋頂被捲走,活動板房被吹翻,刮跑或掀翻移動住房,行駛中的汽車刮離路面等。
EF2級,較嚴重的破壞,風速在每小時179公里--217公里,屋頂和牆壁被刮跑,汽車被吹翻,火車、貨車脫軌或掀翻,大樹連根拔起,甘草包被捲走,空中輕物狂飛等。
EF3級,嚴重破壞,風速在每小時219公里--266公里,輕的物體颳起來如導彈一般,金屬器具被捲走,堅固房屋的屋頂和牆壁被颳走,森林中的大半樹木被連根拔起,重型汽車被卷離地並被拋起,列車脫軌或掀翻等。
EF4級,毀滅性破壞,風速在每小時267公里--322公里,汽車被捲走,堅固的房屋被夷為平地,基礎不牢的建築物被颳走,汽車被拋向空中,空中大物件橫飛等。
EF5級,極度破壞,風速在每小時324公里--480公里不等,堅固房屋框架被颳走,大型建築物也能颳起,樹木刮飛,汽車卷上數百米高空,汽車大小的物件在空中橫飛,出現難以置信的現象。
除此之外,龍卷風還可以分為4個形狀:
煙囪龍卷風:輪廓直,比較粗壯,強度中等,一般在EF2--EF4級左右。
繩形龍卷風:纖細,輪廓教彎,強度弱,一般在EF0--EF2左右。
楔形龍卷風:長度較寬,可達1.5公里,寬度超過高度,強度強,一般在EF4--EF5左右。
雙胞胎:兩個龍卷風,有的粗,有的細,強度不定。
Ⅶ 龍卷風可以分成哪幾類
龍卷風是一種可怕的風暴,其行跡神出鬼沒,來去匆匆。龍卷風可以分水龍卷、陸龍卷、塵龍卷、火龍卷等多種,其中以水龍卷最為凶惡,但陸龍卷、火龍卷的危害也很大。
Ⅷ 龍卷風有哪2種
1、根據龍卷風形成的環境,可分為陸龍卷(產生在陸地上空)和水龍卷(產生在海面或水面上空)。
2、按和積雨雲的相對位置,分為左龍卷和右龍卷;對積雨雲前進的方向來說,從左邊伸出雲體的叫「左龍卷」,從右邊伸出雲體的叫「右龍卷」;前者順時針旋轉,後者反時針旋轉。
3、按其強度,可分為:微弱龍卷風、強烈龍卷風、超級龍卷風。